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06-29 14:10: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支护装置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支护,是为保证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施工结构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对支护结构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增强,同时可拆卸支护结构使用的也越来越多。
3.相关技术中,在基坑管道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支护装置结构比较简单,支护装置大多使用钢筋混凝土板桩或水泥土围墙等,同时每隔一定距离会进行土方开挖作业,土方开挖作业完成后需要在下一段焊接处重新搭设支护装置。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支护装置在使用完成后需拆卸重新安装,拆卸和重新安装过程步骤较为繁琐,增加了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作业人员拆卸和重新安装,减少作业时间和降低作业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包括支护墙体、连续墙钢筋笼、纺锤状空腔结构、定位感应装置和锚索,所述支护墙体中预埋设有连续墙钢筋笼,所述纺锤状空腔结构埋设在支护墙体中预设位置,所述定位感应装置设置在纺锤空腔结构的上方,所述锚索穿过纺锤空腔结构插设在支护墙体中。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护墙体起整体支撑作用,连续墙钢筋笼起支撑限位作用,利用定位感应装置便于实现精确定位,纺锤状空腔结构主要用于锚索的施工插设,同时保证墙体设计结构强度不受影响,最终按照规范要求,实现支护墙体附近土方开挖,并保证开挖安全;基坑回填时,根据支护墙体完成的各要求工作阶段,可分段拆卸,利用定位感应装置实现纺锤状空腔结构中锚索的拆除,并将支护墙体截断,最终完成土方回填施工和锚索、支护墙体结构处理,整个作业过程方便了作业人员拆卸和重新安装,减少了作业时间和降低了作业强度。
8.可选的,所述定位感应装置包括定位感应环与配套定位仪,所述定位感应环埋设在支护墙体中,所述配套定位仪设置在支护墙体外侧与定位感应环相对应的位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套定位仪主要用于对预埋设安装过程的安装高度进行精确定位,定位感应环主要用于发出定位信号便于配套定位仪进行定位。
10.可选的,所述连续墙钢筋笼的上端部设置有锁口梁,所述定位感应环滑动套接在锁口梁。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锁口梁对连续墙钢筋笼的上端部在达到一定高度时
进行封口,定位环在锁口梁端部上下滑动可实现精确定位。
12.可选的,所述定位感应环包括两个对开式感应半环,所述对开式感应半环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对开式感应半环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连接槽相适配的连接块,所述一个对开式感应半环的连接块扣合在另一个对开式感应半环的连接槽中实现两个对开式感应半环的扣合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对开式感应半环便于对接并在锁口梁端部上下滑动实现位置调整,利用连接块与连接槽便于实现两个对开式感应半环的扣合连接。
14.可选的,所述对开式感应半环上设置有耳座,所述耳座固定连接在对开式感应半环的外壁中间位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连接在对开式感应半环外壁的耳座便于拿取对开式感应半环。
16.可选的,所述感应定位环设置有若干个,分别包括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第三定位环和第四定位环,所述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第三定位环和第四定位环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定位环埋设在支护墙体的最上端与地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第二定位环埋设在第一定位环下方支护墙体的中间靠上位置,所述第三定位环埋设在第二定位环下方支护墙体的中间靠下位置,所述第四定位环埋设在支护墙体的最下端与基坑底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利用配套定位仪与第一定位环和地面定位齐平,利用第二定位环和第三定位环便于精确定位需要安装放置纺锤状空腔结构的高度,利用第四定位环便于和基坑底部定位齐平。
18.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环下方设置有第一定位支架,所述第三定位环下方设置有第二定位支架,所述第一定位支架与第二定位支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定位支架与第二定位支架埋设在支护墙体中。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定位支架与第二定位支架主要起支撑限位作用。
20.可选的,所述纺锤状空腔结构包括第一纺锤状空腔与第二纺锤状空腔,所述第一纺锤状空腔架设在第一定位支架与第二定位环之间,所述第二纺锤状空腔架设在第二定位支架与第三定位环之间。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定位支架实现对第一纺锤状空腔的支撑限位和第二定位环对第一纺锤空腔高度的定位,便于第二定位支架实现对第二纺锤状空腔的支撑限位和第三定位环对第二纺锤空腔高度的定位。
22.可选的,所述锚索包括第一层锚索与第二层锚索,所述第一层锚索穿过第一纺锤状空腔向下斜插在墙体中,所述第二层锚索穿过第二纺锤状空腔向下斜插在墙体中。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层锚索穿过第一纺锤状空腔斜插在墙体中实现连接作用,便于第二层锚索穿过第二纺锤状空腔斜插在墙体中实现连接作用。
24.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平整场地,进行支护墙体、锁口梁、定位感应装置及锚索的制作,定位感应装置的高度可按设计要求调整;基坑支护墙体施工养护后,具备开挖条件;按照规范要求,开挖第一层支护墙体附近土方,其深度可根据支护墙体内置的定
位感应装置辅助确定高度,保证开挖安全;继续开挖至第一层锚索位置,定位感应装置辅助确定高度,在该高度处预先埋设有第一纺锤状空腔,便于第一层锚索施工钻进穿越,并保证单幅墙体设计结构强度不受影响;在基坑支护墙体附近完成第一层锚索施工后,第一纺锤状空腔注浆封闭;根据设计要求,顺次开挖,并完成第二层锚索施工;基坑回填前,基坑支护墙体结构已完成其要求工作阶段,可分段拆卸;回填土方至第二层锚索作业面以下100cm,并形成完成作业面,便于施工,原第三定位环装置,可作为定位依据;该高度处预先埋设的第二纺锤状空腔中无钢筋,水泥浆体较为容易破除,可在此部位将第二层锚索先行拆除;回填土方至第一层锚索作业面至上部自有高度1/2部位(有第二定位环辅助确定高度),可经由预留的第一纺锤状空腔静力填充破碎剂,将此段支护墙体由此处截断,留置或整体拔出,安全可控;顺次回填并处理已施工第一层锚索、支护墙体结构。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使用本技术装置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护墙体起整体支撑作用,连续墙钢筋笼起支撑限位作用,利用定位感应装置便于实现精确定位,纺锤状空腔结构主要用于锚索的施工插设,同时保证墙体设计结构强度不受影响,最终按照规范要求,实现支护墙体附近土方开挖,并保证开挖安全;基坑回填时,根据支护墙体完成的各要求工作阶段,可分段拆卸,利用定位感应装置实现纺锤状空腔结构中锚索的拆除,并将支护墙体截断,最终完成土方回填施工和锚索、支护墙体结构处理,整个作业过程方便了作业人员拆卸和重新安装,减少了作业时间和降低了作业强度;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对开式感应半环便于对接并在锁口梁端部上下滑动实现位置调整,利用连接块与连接槽便于实现两个对开式感应半环的扣合连接;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定位支架实现对第一纺锤状空腔的支撑限位和第二定位环对第一纺锤空腔高度的定位,便于第二定位支架实现对第二纺锤状空腔的支撑限位和第三定位环对第二纺锤空腔高度的定位。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定位感应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实施例2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支护墙体;2、连续墙钢筋笼;21、锁口梁;3、纺锤状空腔结构;31、第一纺锤状空腔;32、第二纺锤状空腔;4、定位感应装置;41、定位感应环;411、对开式感应半环;412、连接槽;413、连接块;414、耳座;42、配套定位仪;43、第一定位环;44、第二定位环;45、第三定位环;46、第四定位环;47、第一定位支架;48、第二定位支架;5、锚索;51、第一层锚索;52、第二层锚索。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支护,是为保证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施工结构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对支护结构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增强,同时可拆卸支护结构使用的也越来越多;在基坑管道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支护装置结构比较简单,支护装置大多使用钢筋混凝土板桩或水泥土围墙等,同时每隔一定距离会进行土方开挖作业,土方开挖作业完成后需要在下一段焊接处重新搭设支护装置。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
34.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包括支护墙体1、连续墙钢筋笼2、纺锤状空腔结构3、定位感应装置4和锚索5,支护墙体1设置在基坑底部,连续墙钢筋笼2埋设在支护墙体1中,纺锤状空腔结构3埋设在支护墙体1中预设位置,定位感应装置4设置在纺锤状空腔结构3的上方,锚索5穿过纺锤状空腔结构3插设在支护墙体1中。
35.本技术实施例中,首先进行施工场地的平整,同时进行支护墙体1钢筋骨架、连续墙钢筋笼2、定位感应装置4及锚索5的制作,定位感应装置4的高度可按设计要求调整,然后在施工场地开挖基坑,在基坑底部埋设支护墙体1,利用支护墙体1起整体支撑作用,在基坑支护墙体1施工养护具备开挖条件后,按照规范要求,开挖支护墙体1附近土方,其深度可根据支护墙体1内埋设的定位感应装置4辅助确定高度,保证开挖的安全性。
36.本技术实施例中,定位感应装置4包括定位感应环41与配套定位仪42,定位感应环41采用磁力感应,配套定位仪42设置有能够接受定位感应环41磁力信号的接受系统,定位感应环41埋设在支护墙体1中,配套定位仪42设置在支护墙体1外侧与定位感应环41相对应的位置,定位感应环41主要用于发出定位信号便于配套定位仪42接收信号进行定位,利用配套定位仪42与定位感应环41便于对整个埋设安装过程的安装高度进行精确定位。
37.本技术实施例中,地下连续墙钢筋笼2埋设在基坑中支护墙体1的底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2主要起支撑限位作用,连续墙钢筋笼2的上端部设置有锁口梁21,锁口梁21对连续墙钢筋笼2在达到一定高度时进行封口,定位感应环41在单元钢筋墙体主筋间歇内初装后再滑动至锁口梁21指定位置进行固定,定位感应环41安装在中间位置,利用定位感应环41可实现精确水平定位。
38.本技术实施例中,参照图3,定位感应环41包括两个对开式感应半环411,对开式感应半环411设置为可对接结构,对开式感应半环411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412,连接槽412设置为矩形槽,对开式感应半环41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连接槽412相适配的连接块413,连接块413设置为矩形块,连接块413扣合在连接槽412中实现两个对开式感应半环411的扣合连接,利用对开式感应半环411便于沿锁口梁21上下滑动进行位置调整。
39.本技术实施例中,对开式感应半环41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耳座414,耳座414设置为底部有凹槽的矩形块,利用耳座414方便拿取对开式感应半环411并进行安装固定操作。
40.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护墙体1中埋设有四个感应定位环41,包括第一定位环43、第二定位环44、第三定位环45和第四定位环46,第一定位环43、第二定位环44、第三定位环45和第四定位环46结构相同,第一定位环43埋设在支护墙体1的最上端与地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主要用于配合配套定位仪42和地面进行平齐定位。
41.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环44埋设在第一定位环43下方支护墙体1的中间靠上位置,第三定位环45埋设在第二定位环44下方支护墙体1的中间靠下位置,利用第二定位环44与第三定位环45便于精确定位需要安装放置纺锤状空腔结构3的高度,第四定位46埋设在支护墙体1的最下端与基坑底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利用第四定位环46便于和基坑底部进行平齐定位。
42.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护墙体1中第二定位环44下方设置有第一定位支架47,第三定位环45下方设置有第二定位支架48,第一定位支架47与第二定位支架48结构相同,第一定位支架47与第二定位支架48主要对纺锤状空腔结构3起支撑限位作用。
43.本技术实施例中,纺锤状空腔结构3主要用于锚索5的施工插设,纺锤状空腔结构3整体呈纺锤状,尺寸略大于锚索5的设计孔直径,净面积不大于单元断面全面积的1/3,纺锤状空腔结构3占每幅墙单元面积的比例较低,对整个墙体的强度影响可忽略,纺锤状空腔结构3中空,预制成型后充填低标号水泥浆或混凝土,且纺锤状空腔结构3带有中心转轴可随意旋转,不降低单元墙体整体强度的同时不影响单元墙体混凝土灌注与导管的下放。
44.本技术实施例中,纺锤状空腔结构3包括第一纺锤状空腔31与第二纺锤状空腔32,第一纺锤状空腔31架设在第一定位支架47与第二定位环44之间,利用第一定位支架47可实现对第一纺锤状空腔31的支撑限位,利用第二定位环44实现对第一纺锤空腔31高度的定位安装,第二纺锤状空腔32架设在第二定位支架48与第三定位环45之间,利用第二定位支架48可实现对第二纺锤状空腔32的支撑限位,利用第三定位环45实现对第二纺锤空腔32高度的定位安装。
45.本技术实施例中,锚索5主要起支护连接作用,锚索5包括第一层锚索51与第二层锚索52,第一层锚索51穿过第一纺锤状空腔31向下斜插在墙体中,便于实现支护连接作用,在基坑支护墙体1附近完成第一层锚索51施工后,第一纺锤状空腔31注浆封闭;第二层锚索52穿过第二纺锤状空腔32向下斜插在墙体中,便于进一步加强支护连接作用;最终按照规范要求,实现支护墙体附近土方开挖,并保证开挖安全。
46.根据设计要求,顺次开挖,并完成第二层锚索施工;本技术实施例中,当基坑回填时,根据支护墙体完成的各要求工作阶段,进行分段拆卸,首先回填土方至第二层锚索作业面以下100cm,并形成完成作业面,然后利用第三定位环45作为定位依据,接着将第二定位支架48上的第二纺锤状空腔32中第二层锚索52先行拆除;回填土方至第一层锚索51作业面至上部自有高度1/2部位,利用第二定位环44做辅助定位,在第一纺锤状空腔31中静力填充破碎剂,并将此段支护墙体1由此处截断,将第一层锚索51整体拔出,整个作业过程安全可控,最后顺次回填并处理已施工的支护墙体1结构。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在支护墙体1中埋设连续墙钢筋笼2,然后在支护墙体1上埋设定位支架,将纺锤状空腔结构3架设在定位支架上,接着在锁口梁21上滑动套设定位感应环41,并配合配套定位仪42进行安装高度的精确定位,接着将锚索5穿过纺锤状空腔结构3斜插到墙体中实现支护连接作用,接着顺次完成土方开挖;当土方回填时,依据支护墙体的各要求工作阶段,进行分段拆卸,保证整个作业过程安全控,同时方便作业人员拆卸和重新安装,减少作业时间和降低作业强度。
48.实施例2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定位感应环41的安装位置不同,本
申请实施例中,定位感应环41安装在锁口梁21的边缘位置,定位感应环41可沿锁口梁21外侧初装后再滑动至指定位置进行固定,因定位感应环41设置为可对接结构,因此在定位完成之后可进行拆卸回收,便于循环使用,以降低投资成本和实现节能环保。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