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墙体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28 20:04: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墙体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结构是由板、梁、柱、墙和基础等建筑构件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功能,并能安全承受建筑物各种正常荷载作用的骨架结构,现有的建筑结构大多采用堆砌砖块,再通过砂浆粘合,砖块与砖块之间无法做到准确的贴合,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操作,高层的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厂房,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且砌墙的速度较慢,容易增加工人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体框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墙体框架结构,包括:
7.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侧面框架,所述底部框架顶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侧面框架,所述第一侧面框架和第二侧面框架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框架;
8.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设置在第一侧面框架和第二侧面框架相对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架;
9.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侧面框架和第二侧面框架相对的一端,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一端焊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分别焊接有第二连接板。
10.优选的,所述第一侧面框架和第二侧面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相对的两侧均焊接有三角板,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加强筋。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与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顶部与顶部框架的底部螺栓连接,所述三角板相对的一侧分别与第一侧面框架和第二侧面框架焊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底部与底部框架的顶部螺栓连接,所述加强筋的两端与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相对的一端固定焊接。
13.优选的,所述第一侧面框架和第二侧面框架相对的一端铺设有网格布,且网格布与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两侧相互贴合,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内部设置有复合材料层。
1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相互远离的一端螺栓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一侧面框架和第二侧面框架相对的一端螺栓连接。
1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体框架结构,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该实用新型通过底部框架、顶部框架和两组侧面框架组合成的墙体框架,方便安装和拆卸,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增加施工效率,底部框架、顶部框架和两组侧面框架连接处的安装板和三角板,能够增加其稳定性,通过两组连接架,能够加强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的强度。
17.2、该实用新型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与两组侧面框架之间通过固定架支撑,固定架呈三角形能够增加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与两组侧面框架的稳定性,提高墙体的抗压强度,两组连接架之间填充填充层,填充层内部填充复合材料层,能够提高墙体的韧性和强度,能够防止墙体开裂,加强筋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填充层和复合材料层损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部框架;2、顶部框架;3、第一侧面框架;4、第二侧面框架;5、第一连接架;6、第二连接架;7、加强筋;8、填充层;9、复合材料层;10、第一固定架;11、网格布;12、第二固定架;13、第一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5、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墙体框架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
23.底部框架1,底部框架1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侧面框架3,底部框架1顶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侧面框架4,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框架2,底部框架1与顶部框架2相互平行,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与底部框架1和顶部框架2相互垂直,第一侧面框架3、第二侧面框架4、底部框架1和顶部框架2组合成的形状为长方形,方便安装和拆卸;
24.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相对的两侧均焊接有三角板,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加强筋7,三角板为直角三角形,能够增加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的支撑和稳定性,加强筋7为钢筋结构,能够增加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的连接;
25.安装板15通过螺栓与底部框架1和顶部框架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的顶部与顶部框架2的底部螺栓连接,三角板相对的一侧分别与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焊接,底部框架1和顶部框架2通过安装板15与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实现连接,通过螺栓方便拆卸;
26.第一连接架5,第一连接架5设置在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相对的一端,第一连接架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架6,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对称设置在底部框架1的顶部,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对称设置在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之间形成的空腔中;
27.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的底部与底部框架1的顶部螺栓连接,加强筋7的两端
与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相对的一端固定焊接,通过螺栓能够实现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和底部框架1与顶部框架2之间的连接,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与底部框架1相互垂直;
28.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相对的一端铺设有网格布11,且网格布11与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的两侧相互贴合,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填充层8,填充层8的内部设置有复合材料层9,网格布11能够有利于墙体的加固;
29.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相对的一端,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12,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1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连接板13,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12的另一端分别焊接有第二连接板14,支撑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分为两组,一组设置在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一连接架5之间的空腔,另一组设置在第二侧面框架4和第二连接架6之间的空腔,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12相互对称且向着相互远离的一端倾斜,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12能够增加稳定性;
30.第一连接板13与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相互远离的一端螺栓连接,第二连接板14与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相对的一端螺栓连接,通过螺栓能够实现第一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14、第一连接架5、第二连接架6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之间的连接。
31.工作原理:使用时参考图1至图3;
32.实施第一步操作,安装时,将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对称放置在底部框架1的顶部,再将顶部框架2放置在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的顶部,通过螺栓将底部框架1、顶部框架2、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安装;
33.实施第二步操作,将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放置在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之间形成的空腔中,通过螺栓使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顶部框架2和底部框架1安装;
34.实施第三步操作,将三个加强筋7焊接在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相对一端的中部、顶部和顶部位置,在加强筋7、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之间形成的空腔中加入填充层8,在填充层8内部浇筑复合材料层9;
35.实施第四步操作,将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13焊接,使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12倾斜,再将第二连接板14分别焊接在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12的另一端,在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一连接架5以及第二侧面框架4和第二连接架6形成的空腔中放入支撑组件,通过螺栓将支撑组件安装;
36.实施第五步操作,在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相对的一端固定网格布11,在底部框架1、顶部框架2、第一侧面框架3和第二侧面框架4和网格布11之间形成的空腔中浇筑水泥。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