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铁电缆敷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8 19:31: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具体是一种地铁电缆敷设装置。


背景技术:

2.地铁为现代都市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地铁施工中存在了很多危险因素。伴随着地铁需求不断增多,对于地铁施工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3.在地铁电缆敷设施工中,用于放置电缆的电缆槽也处于较高的位置,施工时,通常需要多人同时站在梯子上才能进行电缆敷设,费时费力,并且在不同区域内的电缆槽的高度不一样,操作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铁电缆敷设装置对其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电缆敷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地铁电缆敷设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行走轮,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底板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卷绕有电缆,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贯穿固定连接有弧形管,所述弧形管的一端伸至顶板的下方,所述弧形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直管,所述顶板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设置于第二滑轮的上方,所述电缆的一端经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绕过后再依次穿过弧形管和直管后伸出至外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直管和弧形管的内壁均为光滑的表面。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竖杆、u形支撑板、螺纹杆、滑块和转柄,u形支撑板底部与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u形支撑板的内侧,所述螺纹杆纵向贯穿螺纹连接于滑块上,所述螺纹杆的顶端与u形支撑板的内侧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贯穿于底板后与转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底端与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顶端纵向滑动贯穿于u形支撑板后与顶板底部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杆对称设置有两个。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上均设置有用于电缆穿过的环形凹槽。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推动推杆使四个行走轮转动,从而对本地铁电缆敷设装置进行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电缆的一端受力,从而使电缆带动绕线盘转动,从而使电缆向绕线盘外放线,从而使电缆向电缆槽内敷设,无需站在梯子上进行电缆敷设,操作简单,节省人力。
13.2、通过转动转柄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转动带动滑块向上移动,滑块带动
竖杆向上移动,竖杆带动顶板使直管和弧形管向上移动,从而根据电缆槽的高度需要来调节直管和弧形管的高度,从而便于人员向不同高度的电缆槽内进行电缆敷设,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地铁电缆敷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地铁电缆敷设装置的侧视图。
16.图3为地铁电缆敷设装置的剖视图。
17.图中所示:推杆1、绕线盘2、电缆3、直管4、弧形管5、顶板6、竖杆7、连接板8、第一滑轮9、第二滑轮10、u形支撑板11、螺纹杆12、侧板13、滑块14、底板15、行走轮16、转柄17、支撑机构18。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地铁电缆敷设装置,包括底板15,所述底板15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行走轮16,所述底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所述底板15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13,两个所述侧板13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绕线盘2,所述绕线盘2上卷绕有电缆3,所述底板15顶部设置有支撑机构18,所述支撑机构18的上方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上贯穿固定连接有弧形管5,所述弧形管5的一端伸至顶板6的下方,所述弧形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直管4,所述顶板6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8,两个所述连接板8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所述第一滑轮9设置于第二滑轮10的上方,所述电缆3的一端经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之间绕过后再依次穿过弧形管5和直管4后伸出至外部。
20.所述直管4和弧形管5的内壁均为光滑的表面。
21.所述支撑机构18包括竖杆7、u形支撑板11、螺纹杆12、滑块14和转柄17,u形支撑板11底部与底板1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4滑动连接于u形支撑板11的内侧,所述螺纹杆12纵向贯穿螺纹连接于滑块14上,所述螺纹杆12的顶端与u形支撑板11的内侧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2的底端贯穿于底板15后与转柄1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7的底端与滑块1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7的顶端纵向滑动贯穿于u形支撑板11后与顶板6底部固定连接。
22.所述竖杆7对称设置有两个。
23.所述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上均设置有用于电缆3穿过的环形凹槽。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5.本地铁电缆敷设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进行电缆敷设时,将电缆3的一端放入至电缆槽内,且对电缆3的一端进行固定,同时使直管4伸至与电缆槽对应,通过推动推杆1使四个行走轮16转动,从而对本地铁电缆敷设装置进行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电缆3的一端受力,从而使电缆3带动绕线盘2转动,从而使电缆3向绕线盘2外放线,从而使电缆3向电缆槽内敷设,无需站在梯子上进行电缆敷设,操作简单,节省人力,并且通过第一滑轮9和
第二滑轮10的转动配合,电缆3在向上伸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位于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的环形凹槽内之间,从而通过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对电缆3导向的效果,通过弧形管5的设置达到对电缆3导向的效果,通过转动转柄17带动螺纹杆12转动,通过螺纹杆12转动带动滑块14向上移动,滑块14带动竖杆7向上移动,竖杆7带动顶板6使直管4和弧形管5向上移动,从而根据电缆槽的高度需要来调节直管4和弧形管5的高度,从而便于人员向不同高度的电缆槽内进行电缆敷设。
2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铁电缆敷设装置,包括底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5)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行走轮(16),所述底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所述底板(15)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13),两个所述侧板(13)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绕线盘(2),所述绕线盘(2)上卷绕有电缆(3),所述底板(15)顶部设置有支撑机构(18),所述支撑机构(18)的上方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上贯穿固定连接有弧形管(5),所述弧形管(5)的一端伸至顶板(6)的下方,所述弧形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直管(4),所述顶板(6)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8),两个所述连接板(8)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所述第一滑轮(9)设置于第二滑轮(10)的上方,所述电缆(3)的一端经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之间绕过后再依次穿过弧形管(5)和直管(4)后伸出至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电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4)和弧形管(5)的内壁均为光滑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电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8)包括竖杆(7)、u形支撑板(11)、螺纹杆(12)、滑块(14)和转柄(17),u形支撑板(11)底部与底板(1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4)滑动连接于u形支撑板(11)的内侧,所述螺纹杆(12)纵向贯穿螺纹连接于滑块(14)上,所述螺纹杆(12)的顶端与u形支撑板(11)的内侧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2)的底端贯穿于底板(15)后与转柄(1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7)的底端与滑块(1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7)的顶端纵向滑动贯穿于u形支撑板(11)后与顶板(6)底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电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7)对称设置有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电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9)和第二滑轮(10)上均设置有用于电缆(3)穿过的环形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电缆敷设装置,包括推杆、绕线盘、电缆、直管、弧形管、U形支撑板、螺纹杆、侧板、滑块、底板、行走轮和支撑机构,通过推动推杆使四个行走轮转动,从而对本地铁电缆敷设装置进行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电缆的一端受力,从而使电缆带动绕线盘转动,从而使电缆向绕线盘外放线,从而使电缆向电缆槽内敷设,无需站在梯子上进行电缆敷设,操作简单,节省人力,通过转动转柄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转动带动滑块向上移动,滑块带动竖杆向上移动,竖杆带动顶板使直管和弧形管向上移动,从而根据电缆槽的高度需要来调节直管和弧形管的高度,从而便于人员向不同高度的电缆槽内进行电缆敷设。度的电缆槽内进行电缆敷设。度的电缆槽内进行电缆敷设。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刚 王龙飞 张先锋 郭峰 谢鹏辉 朱艳阳 陈昊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七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5
技术公布日:2022/6/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