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杯盖以及使用该杯盖的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2022-06-26 01:31: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盖,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对保温模式与散热模式进行切换以适时对被保温液体的温度进行调节的杯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使用该杯盖的保温杯。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保温杯仅仅考虑了其保温性能,这类的保温杯以追求高保温性能为目标,没有考虑保温杯的使用者有时需要尽快降低保温杯中液体的温度以便饮用的需求,或按照预期降低温杯中液体的温度以便饮用的需求。此外,部分市售保温杯具有温度显示功能,但此类的保温杯仍然没有解决适时调节被保温液体的问题。
3.现实生活中需要一种保温杯,在保持保温杯密闭的条件下可以对杯中的液体进行快速散热,以方便使用者,特别是作为移动人群的使用者及时饮用(食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兼具保温与散热模式的杯盖,在保持杯盖旋紧在保温杯上的状态下,通过设置在杯盖中的温度调节机构,实现杯盖保温模式与散热模式的切换。作为总的技术思想,可以认为在温度调节机构闭合或安装在杯盖内的状态下,其阻断热量的散发,而在其打开或从杯盖内卸下的状态下,其使得温度调节室的散热板成为发挥功能的状态,对被保温液体的热量进行散发。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形态为:一种杯盖,包括:温度调节室,所述温度调节室包括固定于杯盖主体顶端的外侧散热板和固定于杯盖主体内的内侧散热板,由所述外侧散热板、内侧散热板以及杯盖主体形成所述温度调节室;温度调节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杯盖主体内,用于将杯盖在保温模式和散热模式之间切换以调节杯盖的散热状态,在温度调节机构切换到散热模式时,热量通过温度调节室的内侧散热板和外侧散热板进行散热。
6.根据如上所述的杯盖,由于杯盖包括温度调节室和温度调节机构,并且,在温度调节机构切换到散热模式时,热量通过温度调节室的内侧散热板和外侧散热板进行散热,在杯盖的使用状态下,实现了保温杯内液体热量的迅速散发,从而能够将杯内液体的温度迅速降低。而在温度调节机构切换到保温模式时,在杯盖的使用状态下,温度调节机构阻止保温杯内液体热量散发出去,从而进行长时间保温。
7.根据另一个实施形态的杯盖,所述温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温度调节室内,包括:固定环,其下端面上形成圆形端面通孔,其外周固接于杯盖主体的内表面以固定在杯盖主体内;驱动环,其外周面形成有拨片,在驱动环的外周面配合于固定环内周面的状态下,所述拨片通过固定环上设置的周向槽而露出于所述固定环的外周面并进而通过杯盖主体上设置的杯盖周向槽而露出于杯盖主体;瓣状开合片,其临接设置于所述端面通孔之上,多个瓣状开合片相互配合而形成圆板状,用于调节上述端面孔的孔径;传动连杆,多个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驱动环和瓣状开合片上,以使得多个瓣状开合片在驱动环的驱动下相互
远离和接近。
8.根据如上结构的杯盖,通过拨片推动驱动环而打开闭合成圆形板的瓣状开合片,使得热量通过温度调节室的内侧散热板和外侧散热板进行散热,在杯盖的使用状态下,通过调节温度调节机构的孔径,使得整个散热状态连续可控,可以按照预期地控制保温杯内液体热量的散发。并且,将温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温度调节室内,仅仅通过露出到杯盖外周面的拨片来开关温度调节机构,操作方便、不损害杯盖的外观。
9.根据另一个实施形态的杯盖,所述温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温度调节室的下方杯盖主体内,其为圆板状,其顶面设置有把持片,其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以与杯盖主体内表面形成螺纹的相配合。
10.根据上述结构的杯盖,通过把持圆板状温度调节机构的把持片而方便地将其从杯盖上卸下,在该状态下使用杯盖时,使得热量通过温度调节室的内侧散热板和外侧散热板进行散热,在杯盖的使用状态下,实现了保温杯内液体热量的迅速散发,从而能够将杯内液体的温度迅速降低。并且,温度调节机构仅仅为一个可拆卸的圆板,其结构简单。此外,由于上述结构仍然保留了由内侧散热板、外侧散热板构成的温度调节室,使得散热模式下达到预定温度的散热过程变长,使得保温和快速散热功能取得均衡。
11.根据另一个实施形态的杯盖,在温度调节机构上方的杯盖主体外表面上形成有散热孔或在在温度调节室的外周面形成有散热孔。
12.根据上述结构,散热孔将温度调节室内的空气与环境气体连通,增加了空气流动性,在温度调节机构切换到散热模式时,可以更好地实现散热,在杯盖的使用状态下,实现了保温杯内液体热量的迅速散发,从而能够将杯内液体的温度迅速降低。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形态,杯盖包括:温度调节室,所述温度调节室包括固定于杯盖主体顶端的外侧散热板和固定于杯盖主体内的温度调节机构,所述温度调节机构为圆板状,其顶面设置有把持片,其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以与杯盖主体内表面形成螺纹的相配合,用于将杯盖在保温模式和散热模式之间切换以调节杯盖的散热状态,在温度调节机构切换到散热模式时,热量通过温度调节室的外侧散热板进行散热。
14.根据上述结构,由外侧散热板和温度调节机构构成温度调节室,结构简单。此外,在卸下温度调节机构的散热模式下,热量通过外部散热板直接散出,加快了热量散出,能够迅速降低被保温液体的温度。此外,由于采用简单构造的圆板作为温度调节机构,降低了杯盖的制造成本。
15.根据另一个实施形态的杯盖,温度调节机构由隔热材料制成,在温度调节机构切换到保温模式时,在杯盖的使用状态下,可以阻隔热量通过温度调节室散出,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保温。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形态,所涉及的保温杯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杯盖,从而,所述保温杯可以在保温模式和散热模式下切换,在散热模式下,如上所述那样,杯盖可以迅速散热而将杯内液体温度降低,便于使用者饮用。
附图说明
17.图1本实施方式中涉及杯盖的剖面图;
18.图2为该杯盖的顶部斜视图;
19.图3为该杯盖的底部斜视图;
20.图4为该杯盖的分解示意图;
21.图5a为该杯盖的孔径调节机构的打开状态斜视图;
22.图5b是该机构的闭合状态斜视图;
23.图6为该杯盖的孔径调节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24.图7为杯盖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杯盖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实用新型中的各种结构在以下的描述中,采用杯盖的使用状态时的内、外、上、下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在分述杯盖的组成部分时也遵循该原则。
27.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杯盖的剖面图;图2为顶部斜视图;图3为底部斜视图;图4为杯盖整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孔径调节机构的打开状态,图5b是该机构的闭合状态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孔径调节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29.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杯盖包括外侧散热板1、孔径调节机构2、内侧散热板3、杯盖主体4。其中外侧散热板1、内侧散热板3采用导热良好的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材质;孔径调节机构2、杯盖主体4采用阻热材料,比如塑料树脂。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杯盖结构。
30.如图1、图4所示,外侧散热板1为圆形薄板状,其设置在杯盖主体4的顶部,其外表面构成杯盖的顶面。外侧散热板1例如可以通过压接或粘接等方式设置在杯盖主体4。相类似地,内侧散热板3为圆形薄板状,其设置在杯盖主体4内部,例如可以通过压接或粘接等方式设置在杯盖主体4内。
31.如图1所示,外侧散热板1、内侧散热板3、杯盖主体4围成一个封闭空间(42、43),该封闭空间为本发明温度调节室的一个例子。
32.孔径调节机构2设置于上述封闭空间(42、43)内,本实施例中的孔径调节机构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调节机构的例子。如图6所示,孔径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环21,其下部底面形成圆形端面通孔211,其外周面压接于杯盖主体4的内表面以固定在杯盖主体4内;驱动环22,其外周面形成有拨片221,在驱动环22的外周面配合于固定环21内周面的状态下,所述拨片221通过固定环21上设置的周向槽2103而露出于所述固定环21的外周面并进而通过杯盖主体上设置的杯盖周向槽41而露出于杯盖主体4(参见图4);瓣状开合片24,多个瓣状开合片23相互配合而形成圆板状,其临接设于所述端面孔211上方;传动连杆23,多个传动连杆2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驱动环22和瓣状开合片23上,以在驱动环22的驱动下使得所述多个瓣状开合片23相互远离和接近,以调节所述端面通孔211的孔径。
33.更具体地讲,所述固定环底面上的端面通孔211的内侧底面上形成有凸缘210,并在该凸缘210上形成有5个周向均布枢轴销2101,在该固定环底面靠近外周侧的部分上形成5个周向均布的导向销2102。
34.所述驱动环22内周面形成有周向均布的5个径向凸起220,其上形成有枢轴销孔2201,并且,在上述5个凸起之间的端面上形成有5个周向均布的周向导向槽222。
35.所述瓣状开合片24为5片,其靠近外周的端面的两端形成有枢轴销孔2401、2402。
36.同样地,传动连杆23也为5个,其两端下端面突出形成有枢轴销2301、2302。
37.上述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装配关系如下所述。参照图6,首先将拨片221从固定环21的周向槽2103伸出,将固定环21的导向销2102穿入驱动环的周向导向槽222,使得驱动环配置于固定环内侧。然后将瓣状开合片的销孔2401配合于固定环21的底面上的枢轴销2101。
38.最后将传动连杆23的枢轴销2401和2402分别插入驱动环的枢轴销孔2201、瓣状开合片24的枢轴销孔2402中。
39.如上装配好的孔径调节机构2如图5所示,在拨动拨片221时,驱动环22在导向销2102的引导下转动,带动传动连杆23运动,进而将运动传递给瓣状开合片24,使得瓣状开合片开合而打开或关闭固定环21上的端面通孔211。图5a为该杯盖的孔径调节机构的打开状态斜视图,图5b是该机构的闭合状态斜视图。更详细说,如图5所示,拨片221向a方向拨动时,瓣状开合片组24打开,露出底部固定环21上的端面通孔211,此时孔径调节机构2为打开状态,杯盖为散热模式;拨片221向b方向拨动时,瓣状开合片组24闭合,封闭底部固定环21上的孔211,此时孔径调节机构为闭合状态,杯盖为保温模式。
40.图7为表示杯盖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述,杯盖主体为二分体结构,其上半体端面形成有凹口,在下半体相应的位置形成有凸起,两个半体的上述凹口和凸起配合而进行组装后形成了杯盖主体上的周向槽41。在杯体组装时,将上述孔径调节机构2的拨片从该周向槽41伸出的状态下,将上下板体压接或粘接在一起。之后,安装外侧散热板1、内侧散热板3等形成如图2、3所示的杯盖。此外,作为另外一种制造方法,还可以将外侧散热板1、孔径调节机构2和内侧散热板3作为镶嵌件与杯盖主体4一体注射成型。
41.返回图1,如图1所示,孔径调节机构2将上述封闭空间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空气隔层42和43,上部空气隔层42中的空气可通过外部导热版1与外部进行热交换;下部空气隔层43中的空气可通过内侧散热板3与保温杯内部进行热交换。当孔径调节机构2处于闭合状态时,空气隔层42和43中空气的热交换被阻隔,实现杯盖的保温模式;当孔径调节机构2处于打开状态时,空气隔层42和43中空气的热交换恢复,实现杯盖的散热模式。由于上述端面通孔211的孔径可以由所述孔径调节机构2进行连续调节,从而,散热模式下散热也是连续可调的。
42.图中虽未显示,可以在外部散热板4和孔径调节机构2(温度调节机构)之间的杯盖主体外周面形成若干通孔,以形成杯盖主体4内空气和环境气体的对流,进一步强化散热。
43.在另外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机构为图8所示的圆板320,其顶面设置有把持片310,其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以与杯盖主体内表面形成的内螺纹的相配合。该温度调节机构2设置于温度调节室(与上述同样地,温度调节室包括外侧散热板1和内侧散热板3)的下方杯盖主体内。
44.根据上述实施例结构的杯盖,通过把持圆板状温度调节机构的把持片而方便地将其从杯盖上卸下,在该状态下使用杯盖时,使得热量通过温度调节室的内侧散热板和外侧散热板进行散热,实现了保温杯内液体热量的迅速散发,从而能够将杯内液体的温度迅速降低。并且,温度调节机构仅仅为一个可拆卸的圆板,其结构简单。此外,由于上述结构仍然保留了由内侧散热板、外侧散热板构成温度调节室,使得散热模式下达到预定温度的散热过程变长,使得保温和快速散热功能取得均衡。
45.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和上述实施例同样地在温度调节室的外周壁上形成散热孔。
4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简化,如图8所示,还可以省去所述的温度调节室的内部散热板,而仅仅保留外部散热板,而由作为温度调节机构的温度调节圆板320和外侧散热板1构成温度调节室(42,43)。根据上述结构,由外侧散热板1和温度调节圆板320构成温度调节室,结构简单。此外,在卸下温度调节机构的散热模式下,热量通过外部散热板直接散出,加快了热量散出,能够迅速降低被保温液体的温度。此外,由于采用简单构造的圆板作为温度调节机构,且省略了内侧散热板,由此降低了杯盖的制造成本。
47.在使用温度调节圆板320的实施例中,可以在保温杯的杯体底部设置该圆板320的收纳结构,例如,带有内螺纹的凹陷结构,可以将圆板以螺纹配合方式收纳于其内,以便将圆板320从杯盖拆卸下来后方便地将之收装。除去螺纹配合收纳的方式外,还可以是公知的卡槽结构等。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