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松动铆接螺栓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15:55: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螺纹紧固件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铆接螺栓的结构。


背景技术:

2.紧固件是使用场合最广泛的机械零部件,涉及机械、化工、石油、建筑、交通、桥梁、汽车、船舶、航天航空、军事国防几乎无处不在没有领域不使用。
3.所谓紧固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或构件)紧固连接成为一件整体时所采用的一类机械零件的总称,市场上也称为标准件。最常用的是螺栓连接结构,螺栓由头部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这种连接形式称螺栓连接,当需要将两个零件分开时,把螺母从螺栓上旋下就可以使这两个零件方便地分开。
4.此方式是最传统,使用最多的结构。但是,在长期悠久的使用历史中,在某些场合使用人感到不满意,由于螺栓的螺杆上是开设螺纹的,紧固使用时间长后会出现螺母沿螺纹旋向有自然松动现象发生,由此产生了垫片、弹簧垫片,的确有些改善,可以适当抵抗、减轻减弱振动引起的松动。
5.在有些紧固的场合,在紧固以后是不需要旋松分开的,是一次性、永固性地紧固,比如建筑物的装配、桥梁的建设,希望接合、紧固得越紧密、越牢固越好,而且不需要拆卸、分开,由此人们实用新型了一种铆接连接的方式, 最多的结构是铆钉。但是,传统铆钉的预加载荷比较低,并且一组铆钉的预载荷离散大,不能满足钢结构摩擦型连接的要求。
6.为了克服传统铆钉的不足,人们想到了铆接螺栓连接方式,螺栓穿入待紧固连接带有通孔的两零件后外露一段,将一金属锁环套上,外周用挤压力方式将金属锁环挤压变形,金属锁环的内壁与螺栓的纹路相互镶嵌形成内纹路,保证了锁环和螺栓咬紧在一起紧密紧固不脱落。金属锁环的内壁冷作变形,由于金属材料冷作硬化的特点,纹路的硬度强度明显提高,起到了很好的咬合作用,有很强的紧固力。但是,通常的螺纹连接,久而久之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松动,这种铆接方式给人们开启了新思路,既然是后期套置、挤压、变形构成的,那么完全可以将螺栓的缺点改正,螺栓上不开设螺旋纹,设计时开设一圈圈相继排列凹凸的环槽,这样的形状结构,可以有效避免螺纹连接因震动而产生松动、进而使连接失效。
7.然而人们对产品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想进一步提高改进提升。
8.据分析,环槽形状的铆钉的有效截面积是按照环槽的最小直径计算的,它比相同直径的螺栓公称截面积小,所以,其最小拉力载荷也小。
9.铆接螺栓的螺栓在穿入被紧固件通孔后,另一侧套上锁环进行铆接(铆接后锁环相当于螺母),所用的铆接工具是两个呈圆筒状轴向可以相互滑动的部件组成,内圆筒拉住螺栓伸出端往外拉,外圆筒抵压住锁环的端部,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相对移动,挤压锁环的外圆筒,把锁环内壁的材料挤压压入螺栓的螺纹槽中,形成阴环槽,类似一个螺母与螺栓上的阳环槽咬合一起紧固。
10.为了拉拽螺栓的一端,现有技术铆接螺栓的螺栓端头必须有一截直径缩小阳环槽的短尾,以便铆接工具内圆筒的端部内壁也有一段直径相一致的阴环槽配合可以往外拉拽。此直径缩小的原因是,为了在内圆筒端部要抓卡螺栓端头的环槽设置成三爪弹簧夹头机构,在夹持时张开三爪弹簧夹头,然后再合拢,合拢后此机构又必须容纳于外圆筒内,不影响相互之间轴向推移,因此不得不缩小螺栓端部的直径,然而此缩小带来很大弊端,大大减小了整个螺栓的最小拉力载荷,也就是使得螺栓铆接后的预紧力降低,处于国家标准规定值的下限附近,这种状态会降低安装后螺栓连接副抗疲劳能力,理论和实践证明,铆接时螺栓受到的拉力越大,铆接后锁环锁住的夹紧力也越大,这不但提高了安装后抗疲劳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螺栓所能承受的拉力取决于螺栓螺杆的直径,而且决定于最小直径,由于铆接工具的结构原因,使得铆接螺栓不得不采取如此结构,不能发挥出同样直径螺杆的拉力,还能给予更大的挤压力,不能充分发挥其紧固力,这也是一个很沉重的损失和代价。
11.铆接螺栓的连接方式已经推出数十年了未有任何改进改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选择环槽安装时轴向不施力减弱紧固密接度,选择螺纹则有松动风险和隐患。有时不得不加大体积和重量,或者采用其它方式,当然也带来其它不良后果。再者,在有些场合,比如大型的立交桥,铁轨,高架桥梁,航空航天飞行运载器具,稍有细微、些许提高改进,其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市场价值将非常巨大,期待能有解决和提高的办法、举措。


技术实现要素:

12.本实用新型目的,拟提供一种既具有高强度螺栓的最大拉力载荷,又能防止螺纹连接因时间推移,日久由振动或自然因素产生松动的铆接螺栓连接结构。
1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4.一种防松动铆接螺栓,
15.供紧固连接的两件或两件以上工件开设通孔,铆接螺栓从一侧穿入通孔,螺栓头的紧固面抵住通孔一侧的外壁,其特征在于:
16.所述铆接螺栓的螺栓杆伸出于另一侧外壁,所述螺栓杆全部长度的直径一致;
17.含法兰的锁环套置于所述螺栓杆伸出端,法兰面紧贴另一侧外壁,经铆接工具挤压变形、成形咬合在所述螺杆的螺纹上,紧压在另一侧外壁;
18.在所述螺栓杆伸出端与铆接锁环咬合的一段长度中具有相反两旋向的螺纹段;
19.在所述锁环位于与所述螺栓杆套接的外侧孔口有向内的突起物,突起高度相当于螺纹的高度。
20.采用本技术方案铆接后,锁环的材料同时被挤压进左旋螺纹、右旋螺纹的螺纹槽中,相互牵制,使得锁环与螺栓紧密结合在一起,螺栓与锁环之间不能产生位移。
2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众所周知,当锁环咬合的一段长度中具有相反两旋向的螺纹段,由螺纹方向引起的受力及分解力的方向恰好相反,因此不可能再发生铆接使用后产生随时时间推移,日积月累的松动问题。
22.本技术方案,在螺栓杆的端头不存在直径缩小的一段,因此不存在铆接中顾忌轴向减弱承受拉力负载的问题,可以加大铆接挤压时对螺栓的拉力,提高铆接后的预螺栓连接副的预紧力。
23.突起物起到类似螺母内螺纹的作用,使得锁环可以顺着螺栓杆的螺纹移动与结构工件密贴,操作容易,尤其在螺栓杆处于接近垂直的位置,可防止在铆接前锁环跌落,操作方便。
24.进一步,所述螺栓杆伸出端与铆接锁环咬合的一段长度中具有相同长度、相反两旋向的螺纹段。
25.进一步,所述螺栓杆伸出端两旋向相反螺纹之间具有直径不小于制作螺纹坯径的过渡区,且轴向宽度小于等于一个螺距。
26.进一步,所述锁环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螺栓杆外径。
27.本技术方案的优越性和有益效果。
28.由于“螺栓杆伸出端与铆接锁环咬合的一段长度中具有相反两旋向的螺纹段”,可以达到永不松动。
[0029]“螺栓杆的端头不存在直径缩小的一段,因此不存在铆接中顾忌轴向减弱承受拉力负载的问题,可以加大铆接的挤压力”,此结构带来的技术优越性也非同小可。由此:
[0030]
同样形状、质量、重量的铆接螺栓可以提供更大的抗拉负载,对于航空、航天、高架桥梁等使用量大,又十分计较重量的场合价值非常精贵。
[0031]
在需要同样的抗拉、紧固力的条件下,可以减小尺寸,减少材料用量,减轻铆接螺栓重量也是很宝贵的,降低成本,具有竞争优势的。
[0032]
制作中大量使用紧固件,因此本结构的改变,重量减轻,紧固力增强,其意义十分重大。
[0033]
专利的价值在于其的市场价值,推广应用价值,体现其竞争力垄断力,本实用新型对本行业、本领域其创造性很高。
[0034]
有的专利虽然是一种结构很小的变化,但是效果重要显著,意义特别重大,体现专利创造性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35]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松动铆接螺栓,螺栓杆及锁环脱开状态的结构示图;
[0036]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松动铆接螺栓,螺栓杆及锁环旋接状态,并附加铆接工具的结构图;
[0037]
图3为在图2基础上,挤压模具旋接螺栓杆伸出端,轴向向外拉移,锁环被挤压的状态图;
[0038]
图4为现有技术,铆接螺栓的螺栓端头一截直径缩的短尾钉结构图;
[0039]
图5为现有技术铆接螺栓短尾钉,铆接工具三爪弹簧夹头呈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6为现有技术铆接螺栓短尾钉,铆接工具三爪弹簧夹头合拢,挤压锁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中,1是螺栓杆、12是过渡区、11是一向螺纹、13是另一向螺纹、14 是螺栓头、2是锁环、21是突起物、3是工件、4是拉力套筒、5是挤压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0043]
一种防松动铆接螺栓,
[0044]
供紧固连接的两件或两件以上工件3开设通孔,螺栓从一侧穿入通孔,螺栓头14的紧固面抵住通孔一侧的外壁,其特征在于:
[0045]
螺栓的螺栓杆1伸出于另一侧外壁,所述螺栓杆1全部长度的直径一致;
[0046]
含法兰的锁环2套置于所述螺栓杆1伸出端,法兰面紧贴另一侧外壁,经铆接工具挤压变形、成形咬合在所述螺杆1的螺纹上,紧压在另一侧外壁;
[0047]
在所述螺栓杆1伸出端与铆接锁环2咬合的一段长度中具有相反两旋向的螺纹段11、13;
[0048]
在所述锁环2位于与所述螺栓杆1套接的外侧孔口有向内的突起物21,突起高度相当于螺纹的高度。
[0049]
所述螺栓杆1伸出端与铆接锁环2咬合的一段长度中具有相同长度、相反两旋向的螺纹段11、13。比较好的效果是两段螺纹的长度相同或相近受到接近的拉力负载,有利螺杆的使用寿命。
[0050]
所述螺栓杆1伸出端两旋向相反螺纹之间具有直径不小于制作螺纹坯径的过渡区12,且轴向宽度小于等于一个螺距。两旋向相反螺纹之间一定具有过渡区12,按此要求制作和使用都方便,有利。
[0051]
所述锁环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螺栓1外径。在铆接过程中,锁环2要在螺栓1外表移动、滑动,因此有此技术要求,对于10毫米左右直径的螺栓,大于的两者间隙约0.2—0.4毫米。所述突起物21,需要能顺利旋转进入螺栓的螺纹连接段。
[0052]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