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储能方案的方法、系统、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6-25 10:06: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能量管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方案的方法、系统、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储能即能量存储。从广义来讲,是指通过一种介质或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用同一种或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需要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循环过程。从狭义来讲,储能是针对电能的存储,是指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产生的能量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
3.储能分为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其中化学储能中的电化学储能是通过电池所完成的能量储存、释放与管理过程,利用化学元素做储能介质,充放电过程伴随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化。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蓄电池储能过程中的一些运行数据信息会影响蓄电池的储能效率,导致蓄电池储能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蓄电池的储能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方案的确定方法、系统、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方案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储能方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储能过程中的运行数据信息,所述运行数据信息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和环境温度;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对所述运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为不符合所述高效储能标准的所述运行数据信息;根据所述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调节所述目标参数,得到储能方案,使得所述储能方案满足所述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得到储能过程中的各项运行数据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判断各项数据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进而将不符合所述高效储能标准的运行数据信息作为目标参数,然后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对目标参数做出相应的调节,得到满足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的储能方案,从而有助于提升蓄电池的储能效率。
8.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调节所述目标参数,得到储能方案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所述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目标参数,并判断所述目标参数的数量;若为一个,则将所述目标参数调节至对应的所述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得到相应的储能方案;
若为多个,则根据预设规则设定多个所述目标参数的调节优先级,并根据所述调节优先级将多个所述目标参数调节至对应的所述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得到相应的储能方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并获取目标参数的数量,根据目标参数的数量对目标参数做出相应的调节,从而有利于提升对目标参数的调节效果。
10.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对所述运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参数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得到所述充电电压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所述充电电流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和所述环境温度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将不处于所述高效储能阈值区间的所述运行数据信息作为所述目标参数。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得到各项运行数据信息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通过将各项运行数据信息与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目标参数,从而有利于判定哪些运行数据信息不符合高效储能标准。
12.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规则设定多个所述目标参数的调节优先级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所述目标参数的个数;若所述目标参数为两个,则根据调节反馈速率设定所述目标参数的优先级;若所述目标参数为三个,则根据所述目标参数与对应的所述高效储能阈值区间的差量由大到小依次设定优先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目标参数个数设定相应的优先级,从而可以对目标参数进行有序的调节,提升调节效率。
14.可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所述目标参数中是否存在充电电流;若存在,则设定所述充电电流为第一优先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储能效率的过程中,调节充电电流对提升储能效率的作用较大,所以将充电电流作为第一优先级,可最大程度的提升储能效率。
16.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对所述运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参数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述目标参数得到对应的异常指令;基于所述异常指令发出警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目标参数得到对应的异常指令,基于异常指令发出警报,进而便于提醒工作人员哪类运行数据信息出现异常。
18.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储能方案的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储能方案的系统,包括:获取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储能过程中的运行数据信息,所述运行数据信息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和环境温度;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对所述运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为不符合所述高效储能标准的所述运行数据信息;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调节所述目标参数,得到储能方案,使得所述储能方案满足所述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获取模块获取得到储能过程中的各项运行数据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通过分析模块判断各项数据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进而将不符合所述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的运行数据信息作为目标参数,然后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通过调节模块对目标参数做出相应的调节,得到满足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的储能方案,从而有助于提升蓄电池的储能效率。
20.可选的,所述分析模块包括:阈值单元,所述阈值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运行数据信息是否处于所述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分析单元,所述分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目标参数,并判断所述目标参数的数量。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阈值单元可判定各项运行数据信息的是否处于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然后再通过分析单元确定不处于对应高效储能阈值区间的运行数据信息为目标参数,进而判断出目标参数的数量。
2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计算机程序时,采用了上述的一种储能方案的确定方法。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述的一种储能方案的确定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于存储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从而,根据存储器及处理器制作终端设备,方便使用。
24.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采用了上述的一种储能方案的确定方法。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述的一种储能方案的确定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便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及存储。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获取得到储能过程中的各项运行数据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判断各项数据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进而将不符合所述高效储能标准的运行数据信息作为目标参数,然后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对目标参数做出相应的调节,得到满足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的储能方案,从而有助于提升蓄电池的储能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一种储能方案的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一种储能方案的方法中步骤s201-步骤s203的流程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一种储能方案的方法中步骤s301-步骤s302的流程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一种储能方案的方法中步骤s401-步骤s403的流程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一种储能方案的方法中步骤s501-步骤s502的流程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一种储能方案的方法中步骤s601-步骤s602的流程示意图。
33.图7是本技术一种储能方案的系统的整体模块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获取模块;2、分析模块;21、阈值单元;22、分析单元;3、调节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储能方案的确定方法,参照图1,包括以下步骤:s101、获取储能过程中的运行数据信息,运行数据信息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和环境温度;s102、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对运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参数,目标参数为不符合高效储能标准的运行数据信息;s103、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调节目标参数,得到储能方案,使得储能方案满足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
37.步骤s101在实际运用中,充电电压,充电效率实际也就是把硫酸铅转变成二氧化碳和铅活性物质的时消耗的电量和充电过程中输入到蓄电池电量的比值,在此假设蓄电池没有自放电,那么蓄电池的储能效率就等于充电效率乘以放电效率。而在充电过程中消耗的电能主要由于蓄电池内析气和腐蚀等一些副反应。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效率较高,充电效率和荷电状态有很大关系,一直到蓄电池满电荷之前蓄电池的充电效率都会很高,在接近完全充满电的时候由于产生过充电反应,所以充电效率就会降低。以为例,其额定电压一般为2.0v,在电压较小的时候随着充电电压的升高储能效率会增加,当超过一定值时由于副反应的发生,储能效率会下降。
38.充电电流,由蓄电池特性可知,当大电流充电时,会缩短蓄电池的充电时间,充电效率在电流比较小的时候,会随着电流的增大不断的增大,当超过某一时刻后,会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电流过大时电池内部的极化现象就会加剧,蓄电池的功率损耗就会变大,进而使得能量损耗的增加,所以导致蓄电池的效率下降。所以电流过大或者过小都会降低蓄电池的效率,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蓄电池充电电流进行选择。
39.环境温度,将蓄电池的充电方式设置为恒压限流,在环境温度小于10℃时,会对蓄电池内的电流扩散造成影响使其降低,但是对交换电流的密度影响不大,所以加剧了蓄电池内部浓度差的极化,导致了储能效率的减小。低温条件下,对于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硫酸铅,充电时其溶解的速度会降到很小,而且硫酸铅上的空隙不能够使电解液保持饱和度最小,对充电的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阻碍力,最终导致的结果就会使储能效率下降。
40.步骤s102在实际运用中,储能效率是指储能元件储存起来的电量与输入能量的比,蓄电池储能效率关系到蓄电池的寿命和成本,预设的高效储能效率是根据对储能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在储能效率达到最高时各项运行数据信息的标准范围,通过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来对运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将不符合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的运行数据信息作为目标参数。
41.步骤s103在实际运用中,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来对目标参数进行调节,得到对应的储能方案,储能方案包含了目标参数与对应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之间的调节差量,然后将目标参数调节至对应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范围内。
42.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步骤s103包括以下步骤:s201、确定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目标参数,并判断目标参数的数量;s202、若为一个,则将目标参数调节至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得到相应的储能方案;s203、若为多个,则根据预设规则设定多个目标参数的调节优先级,并根据调节优先级将多个目标参数调节至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得到相应的储能方案。
43.步骤s201在实际运用中,通过充电电压得到充电电压值,通过充电电流得到充电电流值,通过环境温度得到环境温度值。通过运行数据信息生成对应的数据清单,数据清单根据运行数据信息的属性信息设置有对应的文本框,运行数据信息根据各自的属性信息导入对应的文本框内,运行数据信息导入完毕后,将数据清单储存至数据库。根据运行数据信息对应的高效储能标准确定数据清单中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目标参数,并判断出目标参数的数量。
44.步骤s202-步骤s203在实际运用中,若目标参数为一个,则根据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对目标参数进行调节,使得目标参数最终处于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内;若目标参数为多个,则根据预设规则设定目标参数各自的调节优先级,通过调节优先级顺序和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对目标参数进行调节,使得多个目标参数处于各自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内。
45.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02包括以下步骤:s301、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得到充电电压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充电电流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和环境温度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s302、将不处于高效储能阈值区间的运行数据信息作为目标参数。
46.步骤s301-步骤s302实际运用中,根据运行数据信息得到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高效储能阈值区间是指在储能效率达到最高时运行数据信息所处的阈值范围,通过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得到哪些运行数据信息为目标参数。
47.需要说明的是,当充电电流的为20a时,蓄电池的充电效率为77%,当充电电流的为40a时,蓄电池的充电效率为86%,当充电电流的为60a时,蓄电池的充电效率为87%,当充电电流的为80a时,蓄电池的充电效率为86%,当充电电流的为100a时,蓄电池的充电效率为85%。从而可得到充电电流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为40a-80a,若储能过程中充电电流为35a,则将充电电流作为目标参数。
48.当充电电压为2.6v时,蓄电池的蓄能效率为40%;当充电电压为2.5v时,蓄电池的蓄能效率为65%;当充电电压为2.4v时,蓄电池的蓄能效率为70%;当充电电压为2.3v时,蓄电池的蓄能效率为80%;当充电电压为2.23v时,蓄电池的蓄能效率为90%;当充电电压为2.2v时,蓄电池的蓄能效率为80%。从而可得到充电电压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为2.2v-2.3v,若储能过程中充电电压为2.5v,则将充电电压作为目标参数。
49.当环境温度小于10度时,会对蓄电池内的电流扩散造成影响使其降低,对蓄电池充电的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阻碍力,最终导致蓄电池的储能效率下降,蓄电池在大于40度环境中,每升高10度,电池的寿命就降低一倍,蓄电池的储能效率也会随之下降,进而得出蓄电池的最佳储能效率在20度-25度之间。从而可得到环境温度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为20度-25度,若环境温度为30度,则将环境温度作为目标参数。
50.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步骤s203包括以下步骤:s401、判断目标参数的个数;s402、若目标参数为两个,则根据调节反馈速率设定目标参数的优先级;s403、若目标参数为三个,则根据目标参数与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的差量由大到小依次设定优先级。
51.步骤s401
‑ꢀ
s403步骤在实际运用中,根据数据清单文本框中获取的实时运行数据信息与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可得到哪些运行数据信息为目标参数以及目标参数的个数。若目标参数为两个,则根据两个目标参数对储能效率的反馈速率设定优先级;若目标参数为三个,则根据三个目标参数与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之间的差量大小,由大到小依次设定三个目标参数的优先级。
5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高效储能标准可得到充电电流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为40a-80a,充电电压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为2.2v-2.3v,环境温度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为20度-25度。若获取蓄电池实际充电电流值为25a,充电电压为2.25v,环境温度为35度,则判断出目标参数的个数为两个,这两个目标参数分别为充电电流和环境温度,根据调节反馈速率设定充电电流为第一优先级,环境温度为第二优先级。
53.若获取蓄电池实际充电电流值为25a,充电电压为2.5v,环境温度为35度,则判断出目标参数的个数为三个,这三个目标参数分别为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和环境温度,根据目标参数与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的差量得到:充电电流与充电电流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之间的差量为15a,充电电压与充电电压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之间的差量为0.2v,环境温度与环境温度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之间的差量为10度,则根据差量由大到小设定充电电流为第一优先级,环境温度为第二优先级,充电电压为第三优先级。
54.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还包括以下步骤:s501、判断目标参数中是否存在充电电流;s502、若存在,则设定充电电流为第一优先级。
55.步骤s501-步骤s502在实际运用中,若目标参数中存在充电电流,则优先选定充电电流为第一优先级。获取蓄电池实际充电电流值为25a,充电电压为2.5v,环境温度为35度,则判断出目标参数的个数为三个,这三个目标参数分别为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和环境温度,因为目标参数中存在充电电流,所以优先设定充电电流为第一优先级,然后根据目标参数与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的差量得到环境温度为第二优先级,充电电压为第三优先级。
56.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步骤s102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s601、基于目标参数得到对应的异常指令;s602、基于异常指令发出警报。
57.步骤s601-步骤s602在实际运用中,基于充电电流的目标参数得到充电电流的异常指令,基于充电电压的目标参数得到充电电压的异常指令,基于环境温度的目标参数得到环境温度的异常指令,然后根据各项目标参数的异常指令发出相应的警报,使得在运行数据信息不符合高效率储能标准时,提示工作人员哪些运行数据信息出现异常。
5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储能方案的方法实施原理为:获取储能过程中的运行数据信息,根据运行数据信息的属性信息生成对应的数据清单,并将运行数据信息导入数据清单,储存至数据库。同时,通过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得到运行数据信息的高效阈值区间,通过将
获取的运行数据信息与对应的高效阈值区间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目标参数,根据运行数据信息的高效阈值区间将目标参数调节至对应的高效阈值区间内,使储能恢复至高效状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储能方案的确定方法可以在储能的过程中提升蓄电池的储能效率。
5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储能方案的系统,参照图7,包括获取模块1,分析模块2和调节模块3,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储能过程中的运行数据信息,运行数据信息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和环境温度;分析模块2用于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对运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参数,目标参数为不符合高效储能标准的运行数据信息;调节模块3用于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调节目标参数,得到储能方案,使得储能方案满足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
60.在实际运用中,通过采集模块对蓄电池储能过程中的运行数据信息进行采集,采集模块将采集得到的运行数据信息发送至分析模块2,分析模块2对运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对应的目标参数,分析模块2将对应的目标参数发送至调节模块3,调节模块3根据高效储能标准对蓄电池储能过程中的目标参数进行调节。
61.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分析模块2包括:阈值单元21和分析单元22,阈值单元21用于判断运行数据信息是否处于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分析单元22用于确定运行数据信息中的目标参数,并判断目标参数的数量。
62.在实际运用中,根据运行数据信息通过阈值单元21得到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高效储能阈值区间是指在储能效率达到最高时运行数据信息所处的阈值范围,通过阈值单元21判断运行数据信息是否处于对应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通过分析单元22得到哪些运行数据信息为目标参数以及相应目标参数的个数。
63.需要说明的是,当充电电流的为20a时,蓄电池的充电效率为77%,当充电电流的为40a时,蓄电池的充电效率为86%,当充电电流的为60a时,蓄电池的充电效率为87%,当充电电流的为80a时,蓄电池的充电效率为86%,当充电电流的为100a时,蓄电池的充电效率为85%。从而通过阈值单元21可得到充电电流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为40a-80a,若储能过程中充电电流为35a,则通过阈值单元21将充电电流35a与充电电流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40a-80a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得出充电电流不处于充电电流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内,通过分析单元22确定充电电流为目标参数,且判断目标参数为一个。
64.当充电电压为2.6v时,蓄电池的蓄能效率为40%;当充电电压为2.5v时,蓄电池的蓄能效率为65%;当充电电压为2.4v时,蓄电池的蓄能效率为70%;当充电电压为2.3v时,蓄电池的蓄能效率为80%;当充电电压为2.23v时,蓄电池的蓄能效率为90%;当充电电压为2.2v时,蓄电池的蓄能效率为80%。从而通过阈值单元21可得到充电电压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为2.2v-2.3v,若储能过程中充电电压为2.5v,则通过阈值单元21判断出充电电压不处于充电电压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内,则通过分析单元22确定充电电压为目标参数,且判断目标参数为两个。
65.当环境温度小于10度时,会对蓄电池内的电流扩散造成影响使其降低,对蓄电池充电的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阻碍力,最终导致蓄电池的储能效率下降,蓄电池在大于40度环境中,每升高10度,电池的寿命就降低一倍,蓄电池的储能效率也会随之下降,所以蓄电池的最佳储能效率在20度-25度之间。从而通过阈值单元21可得到环境温度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为20度-25度,若环境温度为30度,则通过阈值单元21判断出环境温度不处于环境温度
高效阈值区间,并通过分析单元22确定环境温度为目标参数,且判断目标参数为三个。
66.在实际运用中,调节模块3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调节目标参数,得到储能方案,使得储能方案满足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使得目标参数恢复至对应的高效阈值区间范围内。
67.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高效储能标准可得到充电电流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为40a-80a,充电电压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为2.2v-2.3v,环境温度的高效储能阈值区间为20度-25度。若获取蓄电池实际充电电流值为25a,充电电压为2.25v,环境温度为35度,则判断出目标参数的个数为两个,这两个目标参数分别为充电电流和环境温度,根据调节反馈速率设定充电电流为第一优先级,环境温度为第二优先级。通过调节模块3对充电电流先行调节,使充电电流25a调节至40a-80a内,然后通过调节模块3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使环境温度35度调节至20度-25度内。
6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储能方案的系统实施原理为:通过获取模块1获取储能过程中的运行数据信息,根据运行数据信息的属性信息生成对应的数据清单,并将运行数据信息导入数据清单,储存至数据库。同时,根据预设的高效储能标准通过阈值单元21得到运行数据信息的高效阈值区间,通过分析单元22将获取的运行数据信息与对应的高效阈值区间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目标参数,根据运行数据信息的高效阈值区间通过调节模块3将目标参数调节至对应的高效阈值区间内,使储能恢复至高效状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储能方案的确定方法可以在储能的过程中提升蓄电池的储能效率。
69.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储能方案的确定方法。
70.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云端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并且,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以及总线等。
71.其中,处理器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单元(cpu),当然,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也可以采用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采用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
72.其中,存储器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的硬盘或者内存,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c)、安全数字卡(sd)或者闪存卡(fc)等,并且,存储器还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与外部存储设备的组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
73.其中,通过本终端设备,将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储能方案的确定方法存储于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上,方便使用。
74.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储能方案的确定方法。
75.其中,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
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件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元器件。
76.其中,通过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将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储能方案的确定方法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处理器上,以方便上述方法的存储及应用。
7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