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燃料舱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03:43: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料舱,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甲板(10)下方,包括:多个横强框结构(100),多个所述横强框结构(100)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多个竖强框结构(200),多个所述竖强框结构(200)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和多个所述横强框结构(100)相互垂直,交叉设置;第一横舱壁板(300);第二横舱壁板(400),所述第二横舱壁板(400)和所述第一横舱壁板(300)相互平行,分别固连于位于端部的两个横强框结构(100);舱底板(500);中竖强框结构(800),平行于所述竖强框结构(200),位于所述燃料舱的中线,固连于所述舱底板(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舱还包括第一竖舱壁板(600)和第二竖舱壁板(700),所述第一竖舱壁板(600)和所述第二竖舱壁板(700)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分别安装于多个所述竖强框结构(200)的两侧,所述第一横舱壁板(300)、所述第二横舱壁板(400)、所述舱底板(500)、所述第一竖舱壁板(600)和所述第二竖舱壁板(700)围设形成燃料存放空间(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强框结构(100)包括围设连接的甲板强横梁(110)、第一舷侧肋板(120)、第二舷侧肋板(130)、底部肋板(140)和舭部肋板(150),所述甲板强横梁(110)固连于所述甲板(10)下方,所述第一舷侧肋板(120)固连于所述第一竖舱壁板(600)背离所述燃料存放空间(1)的一侧,所述第二舷侧肋板(130)固连于所述第二竖舱壁板(700)背离所述燃料存放空间(1)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强框结构(200)包括围设连接的甲板纵桁(210)、第一垂直桁(220)、第二垂直桁(230)和短纵桁(240),所述甲板纵桁(210)固连于所述甲板(10)下方,与所述甲板强横梁(110)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垂直桁(220)侧部固连于所述第一横舱壁板(300),所述第二垂直桁(230)固连于所述第二横舱壁板(400),所述短纵桁(240)固连于所述舱底板(500),与所述底部肋板(140)相互垂直交叉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舱,其特征在于,位于一个端部的横强框结构(100)还包括多个第一水平骨材(160),多个所述第一水平骨材(160)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其两端分别固连于所述第一竖舱壁板(600)和所述第二竖舱壁板(700),所述第一水平骨材(160)和所述第一垂直桁(220)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横舱壁板(300)封盖于所述第一水平骨材(160)和所述第一垂直桁(220);位于另一个端部的横强框结构(100)还包括多个第二水平骨材,多个所述第二水平骨材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其两端分别固连于所述第一竖舱壁板(600)和所述第二竖舱壁板(700),所述第二水平骨材和所述第二垂直桁(230)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所述第二横舱壁板(400)封盖于所述第二水平骨材和所述第二垂直桁(23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纵桁(210)包括主纵桁体和两个弧形肘板,两个所述弧形肘板固连于所述主纵桁体的两端,分别固连于所述第一横舱壁板(300)和所述第二横舱壁板(400),沿所述主纵桁体的长度方向远离所述主纵桁体,所述弧形肘板的高度尺寸逐渐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竖强框结构(800)包括围设固连的中纵壁墩(810)、第一中垂直桁(820)、第二中垂直桁(830)和甲板下中纵桁(840),所述甲板下中纵桁(840)固连于所述甲板(10)的下方,与所述甲板强横梁(110)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所述第一中垂直桁(820)和所述第二中垂直桁(830)分别固连于对应位置的所述甲板下中纵桁(840)的两端,所述中纵壁墩(810)固连于所述舱底板(500),其两个端部分别固连于所述第一横舱壁板(300)和所述第二横舱壁板(400),所述第一中垂直桁(820)和所述第二中垂直桁(830)分别固连于所述中纵壁墩(810)的顶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甲板中纵桁(900),所述甲板中纵桁(900)固连于所述甲板(10)的上方,所述甲板(10)的下方对应所述甲板中纵桁(900)的位置设置所述甲板下中纵桁(840)。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纵壁墩(810)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甲板(10)、第一货舱(20)、第二货舱(30)和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燃料舱,所述第一货舱(20)和所述第二货舱(30)设置于甲板(10)下方,所述燃料舱设置于所述第一货舱(20)和所述第二货舱(30)之间,所述第一横舱壁板(300)设置于所述第一货舱(20)和所述燃料舱之间,所述第二横舱壁板(400)设置于所述第二货舱(30)和所述燃料舱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船舶舱室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舱及船舶。该燃料舱设置于甲板下方,包括多个横强框结构、多个竖强框结构、第一横舱壁板、第二横舱壁板、舱底板以及中竖强框结构;多个横强框结构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多个竖强框结构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和多个横强框结构相互垂直,交叉设置;第二横舱壁板和第一横舱壁板相互平行,分别固连于位于端部的两个横强框结构;中竖强框结构,平行于竖强框结构,位于燃料舱的中线,固连于舱底板。该燃料舱的结构可靠性强,能够有效增强船舶的整体性和船舱结构的一致性。构的一致性。构的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 黄隽 高全林 杨玉然 江海涛 薛琪 陈洁礼 梁祖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2
技术公布日:2022/6/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