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2022-06-22 23:01: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便秘(constipation)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随着现代饮食习惯改变和社会生活压力增加等因素影响,便秘的患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老年人患病率逐年增加。长期便秘会导致多种疾病。化学类药物治疗便秘是目前常见的方法,长期使用该类药物容易使肠道内菌群调节紊乱,产生依赖性加重便秘。中医药在便秘疾病的治疗上疗效确切。但是现有的含中药成分的产品多用于缓解便秘的症状。
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的润肠制剂,可通过清热泻下作用起效,长期使用易伤正气,反而加重便秘,且有副作用;对于肠燥型便秘效果不佳,不宜长期服用。
4.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5.寻找具有润肠通便、益气养阴、攻补结合的适宜方剂,药食同源,并可长期服用,能从根本上改善便秘。
6.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7.结合中医药润肠通便,攻补结合的治法,运用现代制剂工艺,开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复方中成药尤为迫切。因此开发不含泻下类成分的润肠通便类复方中成药有较高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方益气润肠胶囊的制备方法。
9.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方益气润肠胶囊,所述复方益气润肠胶囊由火麻仁、郁李仁、生黄芪、党参、枳实以及玉竹,按照1.25:1.25:1:1:1:1比例组成,并加以20%的果胶为辅料制成本胶囊。
1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所述复方益气润肠胶囊的制备方法,所述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制备方法包括:
11.以生黄芪、党参、玉竹和枳实提取得到的干浸膏粉,加入火麻仁细粉和郁李仁细粉共同制粒,加入果胶后装入胶囊壳,即得所述复方益气润肠胶囊。
12.进一步,所述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一,将生黄芪、党参、玉竹和枳实进行提取得到的干浸膏粉;
14.步骤二,将得到的干浸膏粉加入火麻仁细粉和郁李仁细粉以微晶纤维素为辅料,以乙醇为润湿剂,制粒共同制粒;
15.步骤三,将果胶、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后,再与制备的颗粒进行混合后装入胶囊壳即可得到复方益气润肠胶囊。
16.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辅料与主料的用量为:1:7。
17.进一步,所述乙醇浓度为95%。
18.进一步,所述颗粒、果胶、微晶纤维素的混合比例为:80:18:2。
19.进一步,所述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制备方法还包括:制备过程环境湿度在76%以下。
20.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由火麻仁、郁李仁、生黄芪、党参、枳实、玉竹等6味药食同源的中药组成。方中火麻仁为君药,甘平质润,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主治肠胃燥热,津液不足之大便干涩秘结,润燥滑肠。臣以郁李仁增强润肠通便功效。佐以生黄芪、党参补气健脾,玉竹养阴增液,补气以推动大肠传导之力,增液为“增水行舟”之法,枳实下气消积,以加强降气通便之力。且火麻仁、郁李仁下气渗津,益气养阴又可使不伤正。整方以润肠破气药与益气养阴药同用,攻补润结合,具有补气养阴,增液润燥,行气导滞,润肠通便作用,适用于肠燥便秘之气阴亏虚者,符合老年患者由于气阴亏虚导致的便秘。另外,本方加入果胶为辅料具有较好的吸水凝胶化作用,可以吸收肠道中的水分,增大肠内排泄物体积,刺激肠道产生便意,促进排便。整方不仅可以通便且可改善病人整体机能,起到治病求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制备方法流程图。
2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浸膏粉的吸湿百分率曲线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药物粉末临界相对湿度绘图曲线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颗粒临界相对湿度绘图曲线示意图。
2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对正常小鼠肠推进的影响示意图。
2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对便秘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的影响示意图。
2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对便秘小鼠6h排便重量的影响示意图。
2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对便秘小鼠肠推进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0.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方益气润肠胶囊的制备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3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方益气润肠胶囊由火麻仁、郁李仁、生黄芪、党参、枳实以及玉竹组成。
32.按质量比所述火麻仁:郁李仁:生黄芪:党参:枳实:玉竹=1.25:1.25:1:1:1:1;
33.所述果胶作为辅料,占火麻仁、郁李仁、生黄芪、党参、枳实、玉竹以及果胶总质量的20%。
3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制备方法包括:
35.以生黄芪、党参、玉竹和枳实提取得到的干浸膏粉,加入火麻仁细粉和郁李仁细粉
共同制粒,加入果胶后装入胶囊壳,即得所述复方益气润肠胶囊。
36.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7.s101,将生黄芪、党参、玉竹和枳实进行提取得到的干浸膏粉;
38.s102,将得到的干浸膏粉加入火麻仁细粉和郁李仁细粉以微晶纤维素为辅料,以95%的乙醇为润湿剂,制粒共同制粒;
39.s103,将果胶、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后,再与制备的颗粒进行混合后装入胶囊壳即可得到复方益气润肠胶囊。
4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辅料与主料的用量为:1:7。
4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颗粒、果胶、微晶纤维素的混合比例为:80:18:2。
4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制备方法还包括:制备过程环境湿度在76%以下。
4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44.实施例1:
45.本发明以生黄芪、党参、玉竹和枳实提取得到的干浸膏粉,加入火麻仁细粉和郁李仁细粉共同制粒,并以休止角、堆密度和吸湿性为指标,考察辅料种类及辅料用量,加之果胶装入0号胶囊壳。为复方益气润肠胶囊的后续试验奠定基础。
46.1主要仪器与材料
47.1.1药品与试剂
48.所需要的药品和试剂见表1。
49.表1实验药品与试剂
[0050][0051]
注:各味中药饮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第一部各味药的相关规定。
[0052]
1.2主要仪器
[0053]
所需要的仪器见表2。
[0054]
表2实验仪器
[0055]
[0056][0057]
2试验方法与结果
[0058]
2.1干浸膏粉性能考察
[0059]
2.1.1干浸膏粉流动性试验
[0060]
采用固定漏斗法测定干浸膏粉的流动性,漏斗固定在漏斗架上,最下端出口磨平,并使漏斗最下端距离水平坐标纸1.20cm(h)的高度处,当浸膏粉从漏斗里落下,形成的药粉锥体上端触及漏斗下端时,测量药粉锥体的底面半径(r),计算休止角(α),重复5次试验,并取平均值,具体数据见表3。
[0061][0062]
表3干浸膏粉的休止角结果
步骤。试验结果见表5。
[0075][0076]
合格颗粒标准为:能通过10目筛且不能通过80目筛。
[0077]
表5辅料种类的选择
[0078][0079]
由表5可知,糊精、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制得的软材状态较好。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制粒均易成型。从吸湿性和颗粒得率比较而言,微晶纤维素制粒效果更理想,因此本实验选用微晶纤维素为辅料进行制粒。
[0080]
2.2.2辅料用量及润湿剂浓度试验
[0081]
根据处方用量需求,日服用干浸膏粉1.2g、火麻仁粉1.5g、郁李仁粉1.5g(下文将三种粉末混合物统称为“药物粉末”)。通过预实验得知,使用0号胶囊壳每粒装量为0.5g,以日服12粒计算,除上述药物粉末外,所有辅料量应为1.8g,其中制粒完成后装胶囊前需要加入果胶约20%,即1.2g左右。因此,其他辅料日用量最多为0.6g。
[0082]
为考察辅料微晶纤维素用量,取适量药物粉末与微晶纤维素按10:1、8.5:1、7:1比例混合,每组3份,分别喷85%、90%、95%浓度的乙醇,过20目筛制粒,考察辅料用量及润湿剂的浓度。结果见表6。
[0083]
表6微晶纤维素用量及润湿剂浓度
[0084][0085]
由表6可知,药物粉末对湿较敏感,药辅比为10:1和8.5:1时,辅料用量少,吸湿百分率较大,因此选用药辅比7:1的辅料用量。润湿剂浓度为85%和90%乙醇时有团块,软材不易松散,选用95%的乙醇,颗粒得率高。因此最终选用药辅比7:1的微晶纤维素用量和浓度为95%乙醇进行制粒。
[0086]
2.2.3颗粒干燥时间考察
[0087]
通过前期预实验及查阅文献可知,对于多糖含量较高的颗粒干燥时干燥温度设置成60℃效果比较好,因此本发明的颗粒干燥温度使用60℃。
[0088]
取上述干燥颗粒放入干燥的称量瓶中,其厚度约2mm,称重后,放入60℃烘箱中,定时称量,考察不同干燥时间对颗粒中水分含量的影响。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水分测定方法中的烘干法,计算颗粒含水量。具体结果见表7。
[0089][0090]
表7不同干燥时间颗粒中水分含量
[0091][0092]
综合考虑颗粒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和生产成本问题,最终确定颗粒干燥时间为2h。
[0093]
2.3胶囊内容物性能考察
[0094]
经过前期预实验发现当果胶占总内容物的20%左右时,对小鼠肠推进作用理想,故将上述制成的颗粒与果胶按比例8:2混合均匀,参照“2.1.1干浸膏粉流动性试验”方法测
定颗粒加果胶后的流动性,平行3次试验,测得休止角平均值为40.68
°
。为了使装胶囊效果更理想,本实验考虑加入适量微粉硅胶,进一步改善颗粒流动性。即果胶与微粉硅胶用量共占总内容物的20%,将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再与所制颗粒混合(下文将称为“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中。
[0095]
2.3.1胶囊内容物流动性试验
[0096]
将颗粒、果胶、微粉硅胶按比例80:19:1、80:18:2、80:17:3混匀,参照“2.1.1干浸膏粉流动性试验”方法确定颗粒流动性。结果见表8。
[0097]
表8微粉硅胶用量对胶囊内容物流动性的影响
[0098][0099][0100]
由表8可以看出,加入微粉硅胶后,本胶囊剂内容物的流动性增加,且加入量为2%和3%时,流动性较好。
[0101]
2.3.2胶囊内容物堆密度试验
[0102]
将颗粒、果胶、微粉硅胶按80:19:1、80:18:2、80:17:3的比例混合均匀,各取等量,分别装入10ml量筒,在试验台上颠落50次,读出胶囊内容物在量筒内的体积,计算各组堆密度。结果见表9。
[0103]
表9微粉硅胶用量对胶囊内容物堆密度的影响
[0104][0105]
注:堆密度ρ(g/ml)=内容物质量(g)/内容物体积(ml)
[0106]
由表9可以看出,加入微粉硅胶后,胶囊内容物堆密度增加,能增加胶囊剂装量。且加入量为2%和3%时差别不大。
[0107]
2.3.3胶囊内容物吸湿性试验
[0108]
将颗粒、果胶、微粉硅胶按80:19:1、80:18:2、80:17:3的比例混合均匀,于60℃条件下放置2h烘干,“2.1.2干浸膏粉吸湿性试验”项下的测定方法,考察不同用量的微粉硅胶对胶囊内容物吸湿性的影响。结果见表10。
[0109]
表10微粉硅胶用量对胶囊内容物吸湿性的影响
[0110][0111]
由表10可以看出,加入微粉硅胶后,胶囊内容物的吸湿性降低,且用量为2%和3%时理想,用量为3%时吸湿性最小。比较休止角、堆密度和吸湿性,以尽量减少辅料用量为原则,故选择以2%微粉硅胶作为助流剂加入胶囊内容物中。
[0112]
2.3.4临界相对湿度的考察
[0113]
精密称量药物粉末和颗粒各7份,放入称量瓶,厚度约2mm,置于7种不同湿度环境的干燥器中,室温条件下放置7天。计算药物粉末和颗粒的吸湿率,见表11。并绘制吸湿曲线,具体见图3、图4。
[0114]
表11药物粉末和颗粒的吸湿性考察
[0115][0116]
通过表11,图3、图4可知,药物粉末的临界相对湿度是76%左右,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是82%左右,药物粉末制成颗粒后吸湿性降低。由此可知在干浸膏的粉碎和混合等步骤中,环境湿度应在76%以下;在颗粒生产和包装等步骤中,环境湿度应在82%以下。
[0117]
3小结与讨论
[0118]
在制剂研究中,干浸膏粉加火麻仁细粉和郁李仁细粉,以微晶纤维素为辅料,用量为7:1(即总胶囊内容物的10%),以95%乙醇为润湿剂制粒。制得的颗粒与18%的果胶和2%的微粉硅胶混合,装入胶囊。同时通过临界相对湿度试验可以得出,在干浸膏的粉碎和混合等步骤中,环境湿度应在76%以下;在颗粒的生产和包装等步骤中,环境湿度应控制在82%以下。
[0119]
实施例2:复方益气润肠胶囊体外抑菌及小鼠肠推进实验研究
[0120]
研究复方益气润肠胶囊(yqrc)对肠道常见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对小鼠排便和肠推进作用。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本胶囊对多种常见临床致病菌的mic值,以评价其体外抑菌活性;通过实验观察本胶囊对正常饲养5周龄的雄性昆明spf级小鼠肠推进率的影响和对5周龄的雄性昆明便秘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6h便重及肠推进率的作用。为复方益气润肠胶囊的药效学评价进行初步研究。
[0121]
1主要仪器与材料
[0122]
1.1药品与试剂
[0123]
所需要的药品和试剂见表12。
[0124]
表12实验药品与试剂
[0125][0126]
1.2主要仪器
[0127]
所需要的仪器见表13。
[0128]
表13实验仪器
[0129][0130]
1.3试验菌种及试验动物
[0131]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m1233,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m1805,肺炎克雷伯菌atcc13883,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蜡样芽孢杆菌atcc63303,粪肠球菌atcc2921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藤黄微球菌atcc10240,均由本校微生物教研室提供。健康雄性昆明纯种小白鼠160只,体重(20
±
2)g,达spf级(实验动物许可证号:scxk(鲁)20140007),均自由饮水、进食,饲养室温(22
±
2)℃,湿度:45%~55%,正常喂养1周,使小鼠适应环境。
[0132]
2试验方法
[0133]
2.1体外抑菌试验
[0134]
2.1.1细菌固体培养基制备方法
[0135]
将6.6g营养琼脂,放入锥形瓶中,加入200ml水,完全溶解后,于高压灭菌锅中灭菌15min。待溶液放冷至50~60℃后取出,在无菌环境下,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凝固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中紫外灭菌15min,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4℃保存。
[0136]
2.1.2细菌液体培养基制备方法
[0137]
将4.2g mh(b)肉汤粉,放入锥形瓶中,加入200ml水,完全溶解后,于高压灭菌锅中灭菌15min。待溶液放冷至50~60℃后取出,在无菌环境下,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备用。
[0138]
2.1.3实验菌液的制备
[0139]
上述各细菌于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用比浊管将菌液浓度调整为1
×
106cfu/ml备用。
[0140]
2.1.4体外抑菌试验方法
[0141]
采用微量稀释法,取96孔板将每孔移入100μl的“2.1.2”项下细菌液体培养基,随后第1行继续移入100μl浓度为100mg/ml的药液,梯度稀释至第6行。设置第7行为阳性对照组,各加入10μl庆大霉素。设置第8行为阴性对照组,加入100μl无菌的生理盐水。各孔对应加入各菌液10μl,每个细菌重复三次。同时在96孔板最右侧设置药物相应的稀释梯度和培养基空白为空白对照组,在37℃条件下培养24h,在酶标仪600nm处检测od值,并结合肉眼观察统计结果。
[0142]
2.2小鼠肠推进试验
[0143]
2.2.1正常小鼠肠推进率
[0144]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体重接近的48只昆明小鼠,分为6组,包括空白对照组(蒸馏水)、阳性药西药组(酚酞片0.030g/kg)、阳性药中药组(香丹清0.243g/kg)及yqrc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820g/kg、0.910g/kg、0.455g/kg)。小鼠禁食给水20h后,给予相应药液,剂量按0.2ml/10g。给药55min后均按0.2ml/只的剂量灌胃炭粉液。20min后处死,取幽门至回盲处的肠管,记录其长度记作“小肠总长度”;肠管自幽门到墨汁前沿的长度记作“墨汁推进长度”,并按公式计算各组小鼠肠推进率。
[0145][0146]
2.2.2便秘小鼠首次排便时间和6h排便重量
[0147]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体质量接近的56只昆明小鼠,分为7组,包括空白对照组(蒸馏水)、模型组(盐酸咯派丁胺0.25mg/ml)、阳性药西药组(酚酞片0.030g/kg)、阳性药中药组(香丹清0.243g/kg)及yqrc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820g/kg、0.910g/kg、0.455g/kg)。除了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外,其余小鼠连续7d按5.0mg/kg体质量灌喂盐酸咯派丁胺制造便秘模型。造模结束后于第8d,灌胃相应药液,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均按0.2ml/10g。计时55min后,均按0.2ml/只的剂量灌胃炭粉液。灌胃后小鼠均单笼单只正常喂养,笼底铺滤纸收集粪便,每次粪便收集后更换一张新的滤纸,对每只小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和6h内排便重量进行记录。
[0148]
2.2.3便秘小鼠肠推进率
[0149]
另取体质量接近的昆明小鼠56只,按“步骤2.2.2”方法分组和造模后,连续7d按0.2ml/10g剂量给予的相应药液,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第7天后,小鼠均禁食给水20h,按0.2ml/只的剂量灌胃炭粉液,20min后处死,同“2.2.1”项下方法取肠管并计算小鼠肠推进率。
[0150]
2.2.4数据处理
[0151]
采用spss 22.0软件和graphpad prism 8.0软件进行方差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采用f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组间两两比较以独立样本间t检验的方法,比较样本间差异显著
性,结果以形式表示,以α=5为检验水准。
[0152]
3试验结果
[0153]
3.1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0154]
由表14结果可知,细菌于阴性对照组生长较好,阳性对照组无明显生长,培养基空白组无污染。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菌作用:对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m123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12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m1805、铜绿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和藤黄微球菌的mic为6.25mg/m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mic为25mg/ml。
[0155]
表14复方益气润肠胶囊的体外抑菌结果(n=3)
[0156][0157][0158]
注: :培养基浑浊-:培养基澄清
[0159]
3.2小鼠肠推进试验结果
[0160]
3.2.1对正常小鼠肠推进作用
[0161]
表15和图5结果显示,本胶囊高、中和低剂量组对正常小鼠肠推进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且高剂量组肠推进效果优于两种阳性。
[0162]
表15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对正常小鼠肠推进的影响(n=8)
[0163][0164]
注:相比于空白对照组,

p《0.05,
△△
p《0.01
[0165]
3.2.2对便秘小鼠首次排便时间和6h排便重量作用
[0166]
由表16和图7可知,在首次排黑便时间实验中,便秘模型组小鼠所用时间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且模型组小鼠的6h便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说明建模成功。复方益气润肠胶囊高、中和低剂量给药组小鼠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均短于模型组(p<0.05,p<0.01),yqrc高剂量和yqrc中剂量组小鼠的6h便重高于模型组(p<0.05,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且yqrc高剂量给药组小鼠首粒黑便排出及6h便重的排便效果优于阳性药西药组。
[0167]
表16益气润肠胶囊对便秘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和6h排便重量的影响(n=8)
[0168][0169]
注:相比于空白对照组,

p《0.05;相比于模型组,
*
p《0.05,
**
p《0.01
[0170]
3.2.3对便秘小鼠的肠推进作用
[0171]
由表17结果显示,便秘模型组小鼠平均肠推进率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偏低(p<0.05),表明建模成功。复方益气润肠胶囊高、中和低剂量给药组小鼠的肠推进率均高于便秘模型组(p<0.01)。且复方益气润肠胶囊高剂量组对便秘小鼠的肠推进率高于阳性药西药组。
[0172]
表17益气润肠胶囊对便秘小鼠肠推进的影响(n=8)
[0173][0174]
注:相比于空白对照组,

p《0.05,
△△
p《0.01;相比于模型组,
*
p《0.05,
**
p《0.01
[0175]
4小结与讨论
[0176]
中医认为便秘可分成热盛津亏型、阴寒凝滞型、气血津亏型等类型。对老年患者常见的气虚型便秘的主要治疗方案通常是调理气血运行,达到益气滋阴、行气导滞、润肠通便的作用。
[0177]
试验结果证明,复方益气润肠胶囊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肠道常见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本胶囊对小鼠肠推进率和小鼠6h排便量均有促进作用,有润肠通便作用,符合由气血津亏导致的老年便秘的治疗方案,疗效确切。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