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布置在定子芯中的导体件整形的方法、对应设备及其用途与流程

2022-06-22 20:48: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布置在定子芯中的导体件进行整形的装置及其用途和对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在被称为发卡技术(hairpin technology)的技术中,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发卡形的导体件(发卡结构)与定子芯中的各个不同的特殊的插脚一起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发卡结构是一种导体件,其大致具有两个纵向延伸的构件和连接这两个构件的连接部分。通常,大量的导体件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即,导体件被布置在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多个环形路径上的排,每个排沿径向方向延伸。腿部的自由端在定子芯的一侧上从定子芯突出,并且连接部分布置在定子芯的另一侧。
3.在插入之后,自由端在圆周方向上翻转或弯曲,该步骤也被称为“扭曲(twisting)”。在此过程中,单独的发卡结构(通常是导体件或其自由端)在圆周方向上顺时针地扭曲,而其它发卡结构在圆周方向上逆时针地扭曲。通常,发卡结构以这样的方式被扭曲,即,在扭曲之后,它们被布置在直接相邻的排中或紧随该相邻的排的下一排中(可以设想跳过另外的排)。例如,借助于彼此同心布置并且可旋转的圆柱体来执行扭曲,其中,布置在环形路径上的导体件都容纳在圆柱体的对应的容纳部中。将圆柱体相对于彼此扭曲使导体件在不同方向上弯曲到相邻的环形路径上。
4.在扭曲之前,可能期望的是,使发卡结构径向向外弯曲。本发明涉及该整形步骤并提供了一种装置及其用途以及一种用于(特别是径向外部发卡结构的)对应的整形的方法。
5.在扭曲之后,发卡结构通常被切割成一定长度(缩短到规定长度),然后某些发卡结构/导体件或其自由端被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定子的绕组。为了缩短发卡结构并在焊接过程中遮盖它们(防止热材料进入定子),通常将具有凹槽的板状盖放置在自由端上,使得自由端位于凹槽中。然后,当切割到一定长度时,从盖上突出的自由端借助于刨床被切掉。可以提供将发卡结构切割成一定长度的其它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装置及其用途和一种方法,借助于这些,可以尽可能快速和精确地在扭曲之前对定子芯中的导体件进行整形。
7.该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布置在定子芯中的一个或多个导体件(特别是发卡结构)进行整形的装置得以解决,该装置包括:
8.用于容纳定子芯的容纳部。在定子芯中布置有多个导体件。通常,这些导体件以排的形式布置在圆周方向上。每个排沿径向方向延伸。在加工位置中的定子芯位于容纳部中。在这种情况下,待整形的导体件位于初始配置中。处于初始配置中(即,在整形前),导体件在纵向方向上从定子芯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整形发生在从定子芯突出的导体件的自由端处。
9.特别地,导体件具有矩形导体横截面,该横截面的角可以是倒圆的。另外,导体件通常具有电绝缘。
10.该装置还包括整形单元,该整形单元包括夹具。该夹具设计为在至少两个夹紧元件之间以能够释放且夹紧的方式夹持待整形的导体件(或在相关整形过程中待整形的导体件)。
11.夹具可以沿夹具纵向方向相对于容纳部或容纳在其中的定子运动(或者朝向和远离容纳部或容纳在其中的定子运动)。在夹具的初始状态下(在整形过程开始时),夹具纵向方向平行于纵向方向延伸。夹具可以在由纵向方向和径向方向展开的平面内相对于容纳部或容纳在其中的定子枢转。在枢转状态下,夹具纵向方向相对于纵向方向倾斜。
12.该装置可包括抵接支承设备。该抵接支承设备可以使用抵接支承部分抵靠导体件放置。通过抵接支承部分的放置限定第一弯曲点。
13.然而,第一弯曲点也可以由定子芯本身形成的边缘或由定子芯的面向导体件的自由端的侧面形成的边缘限定,使得第一弯曲点位于导体件的直接邻接定子芯的区域中。该边缘可以是倒圆的,以例如防止对导体件和/或导体件的绝缘的损坏。还可以想到的是,在定子中使用插入件(例如塑料插入件)和/或在定子上放置罩,例如塑料罩,以形成限定第一弯曲点的边缘。
14.整形单元还可以包括支架。支架用于附接夹具。其它元件也可以被布置在和/或紧固到支架上。
15.整形单元可以具有致动器。该致动器优选地设计为压力缸、液压缸或气压缸。然而,基于不同原理的致动器,例如电、磁、机电等,也是可以想到的。致动器能够使夹具在运动模式下沿夹具纵向方向平移运动。通过将夹具沿夹具纵向方向固定,致动器可以切换到固定模式,使得夹具不能沿夹具纵向方向平移运动。然而,致动器也可以被切换到释放模式,在该释放模式中,夹具可以沿夹具纵向方向自由地平移运动。换句话说,夹具可以有效地与致动器机械地解开,使得夹具可以沿夹具纵向方向自由地运动,并且致动器不干预夹具的这个平移运动过程(例如,压力缸可以被减压,使得对应的活塞可以在对应的缸中自由地运动)。致动器可以紧固到支架。特别地,致动器能够相对于支架运动夹具(夹具和支架之间的相对运动)。通常,夹具以能够枢转的方式连接到致动器。
16.另外,整形单元可以包括两个枢转设备。两个枢转设备中的每个被布置和设计为使得夹具和/或支架中的每个能够围绕相关的枢转点在环形路径上枢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用于使支架枢转的枢转设备。由于夹具设置在支架上,夹具在支架枢转时也进行枢转。因此,这种枢转设备不必直接紧固到夹具,而是紧固到支架。因此,用于将枢转设备紧固到夹具的对应的紧固装置是不必要的。这导致夹具的更紧凑的设计。
17.特别地,整形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枢转设备,该第一枢转设备被布置和设计为使夹具或支架围绕枢转点在环形路径上枢转。特别地,第一枢转设备能够使支架和夹具一起枢转。为此,第一枢转设备可铰接在支架上,并且支架可借助于第一枢转设备与布置在其上的夹具一起枢转。
18.特别地,整形单元可以包括第二枢转设备,该第二枢转设备被布置和设计为使夹具围绕第二枢转点在环形路径上枢转。特别地,第二枢转设备能够引起支架和夹具之间的相对运动。为此,第二枢转设备可铰接在支架和夹具上,并且可使夹具相对于支架枢转。夹
具的第二枢转点可以是致动器的夹具上的铰接点,用于沿夹具纵向方向运动夹具。
19.第一枢转设备可以设计为线性致动器。第一枢转设备可使用线性致动器的一端枢转地铰接到整形单元或其支架上,并且可使用线性致动器的另一端铰接到整形单元外的装置上,使得第一枢转设备可以使整形单元或其支架进行枢转。
20.为此,整形单元或其支架通常可枢转地紧固在装置中。特别地,其可枢转地紧固到基座,容纳部也布置在该基座上。
21.第二枢转设备可以设计为线性致动器。夹具可以以能够枢转的方式安装在整形单元中或支架上。第二枢转设备可铰接在支架和夹具上,使得其可使夹具相对于支架枢转。
22.致动器和至少一个枢转设备,特别是两个(第一和第二)枢转设备,可以基本上布置在一个平面中。这种布置促使整形单元的紧凑且特别窄的设计。特别地,多个整形单元可以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围绕定子芯径向地布置。
23.夹紧元件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特别是在与夹具纵向方向正交的夹紧方向上。结果是执行夹紧过程。例如,夹紧元件可以借助于附接到夹具或支架的致动器运动。
24.夹紧元件可以被设计为沿夹具纵向延伸的夹爪。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夹爪。
25.另外,该抵接支承设备可以具有抵接支承部分,该抵接支承部分抵靠导体件放置,并因此限定第一弯曲点。在这种情况下,抵接支承设备相对于定子执行径向向内的运动。为此,该装置可以具有对应的抵接支承设备的安装。
26.优选地,抵接支承部分被形成为被布置为使得导体件的直接邻近定子芯的该区域能够抵靠该导体件放置。
27.因此,从定子芯突出的导体件的自由端能够在定子芯的紧邻处弯曲。结果,可以实现导体件的扭曲区域更紧凑,特别是在纵向方向上,从而可能实现定子的总体更紧凑的设计。
28.该抵接支承部分特别是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倒圆。抵接支承部分的倒圆形状防止对导体件和/或导体件的绝缘的损坏。另外,弯曲可在几何上由抵接支承部分的尺寸限定。弯曲的半径对应于抵接支承部分的倒圆形状的半径,并因此可以使用抵接支承部分的倒圆形状的尺寸以目标方式改变。
29.开头所述的问题也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布置在定子芯中的一个或多个导体件(特别是发卡结构)进行整形的所要求保护的方法得以解决,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将夹具沿纵向方向运动到夹紧位置并且借助于夹具以夹紧方式夹持导体件。布置在定子芯中的、从定子芯突出的导体件的自由端沿纵向方向延伸。
31.特别地,将抵接支承部分抵靠导体件放置以限定第一弯曲点。然而,第一弯曲点也可以例如由定子芯本身或其与导体件相邻的边缘提供。
32.使夹具围绕第一枢转点在环形路径上枢转。夹具的第一枢转点也对应于第一弯曲点。由于夹具在枢转时也使被夹持的导体件枢转,因此所述导体件围绕第一枢转点/弯曲点弯曲。夹具的第一枢转点或弯曲点位于导体件中或直接位于导体件上。
33.特别地,夹具在环形路径上的枢转运动是通过夹具围绕支架的枢转点的枢转而进行的。支架的该枢转点在导体件的外部。夹具相对于支架的平移运动与支架的枢转运动叠加(夹具相对于支架以引导的方式安装,使得夹具可以相对于支架以平移自由度运动,致动
器为此可选地切换到释放模式以允许运动)。夹具的平移运动由导体件的夹持和夹具在夹具的枢转过程期间相对于支架的自由平移运动性所产生。换句话说,导体件的夹持设置了夹具围绕第一弯曲点进行枢转的固定半径。由于夹具的第一弯曲点/枢转点不与支架的枢转点重合,因此产生运动的这种叠加。第一弯曲点和支架的枢转点彼此间隔开。
34.在导体件通过与夹具枢转而围绕第一弯曲点弯曲之后,夹具的夹紧夹持可以被释放,并且夹具可以沿导体件的延伸在第一弯曲点的方向上运动,以例如在不同的点处再次夹持导体件。
35.使所述夹具围绕第二枢转点枢转。夹具的该第二枢转点被布置在距导体件一定距离处。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了导体件围绕第二弯曲点的第二弯曲。第二弯曲点由夹具的边缘限定。该第二弯曲点通常位于自由端和第一弯曲点之间。
36.特别地,在第二枢转过程期间,夹具和夹具的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由于夹具相对于支架的枢转而改变。
37.在该第二枢转过程中,夹具可以通过夹具相对于支架的枢转而枢转。
38.夹具的第二枢转点特别可以是致动器的铰接点,该致动器被布置和设计为使夹具相对于支架以平移的方式运动。特别地,该致动器可以在第一枢转过程中被切换到释放模式,并且在第二枢转过程中被切换到固定模式。
39.在围绕夹具的第二枢转点枢转的情况下,第二弯曲点优选地相对于定子芯移动。特别地,第二弯曲点径向向外并且沿纵向方向朝向定子芯移动。夹具的第二弯曲点和第二枢转点彼此间隔开。
40.待整形的或已整形的导体件可以是以沿径向方向延伸的排的形式的导体件的径向最外侧的导体件。然而,也可以想到的是,该导体件是以沿径向方向延伸的排的形式的导体件中的最内侧的导体件。
41.优选地,夹具的第一弯曲点、第二弯曲点和第二枢转点位于一个平面中。优选地,该平面由纵向方向和径向方向展开。
42.第一弯曲和第二弯曲更优选地在一个平面中延伸。因为导体件在导体件中的两个弯曲部之间仅具有直的部分,所以导体件的从定子突出的整个区域被布置在该平面中。该平面优选地也由纵向方向和径向方向跨越。
43.第一弯曲和/或第二弯曲可以比期望的情况以更大的角度弯曲。在弯曲之后,可以借助于这种有针对性的过度弯曲而至少部分地补偿导体件的回弹。回弹不可避免地由各种条件引起。这些参数例如是导体件的材料(通常是铜)、导体件的厚度、温度等。
44.因此,可以弯曲并因此扩展单独的导体件,使得导体件的远离连接部分的端部在弯曲两次之后再次与纵向方向平行地对齐。
45.上述问题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用途得以解决,该用途包括:
46.由第一枢转设备执行第一枢转运动并且由第二枢转设备执行第二枢转运动。
47.设置致动器,该致动器可使夹具沿夹具纵向方向平移地运动。在第一枢转运动期间,致动器被切换到释放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夹具可以相对于支架自由地平移运动,但不能相对于支架枢转。因此,夹具可以沿夹具纵向方向运动。
48.在第二枢转运动期间,致动器被切换到固定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夹具或致动器在
夹具上的铰接点相对于支架平移地固定。由于夹具相对于支架围绕致动器的铰接点枢转,所以在夹具和支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附图说明
49.本发明的其它的特征、细节和优点可以在权利要求的措辞中以及在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找到,其中:
50.图1是在初始状态下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整形单元和抵接支承设备的侧视图;
51.图2是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整形单元和抵接支承设备的透视图;
52.图3是在枢转状态下的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整形单元和抵接支承设备的侧视图;
53.图4是在进一步枢转状态下的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整形单元和抵接支承设备的侧视图;
54.图5是在进一步枢转状态下的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整形单元和抵接支承设备的侧视图;
55.图6使用六个图片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以及
56.图7是具有根据图1的多个整形单元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装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57.在以下描述和附图中,对应的组件和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为了清楚起见,不是所有的附图标记都在所有的图中示出。
58.图1是在初始状态下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0的整形单元11和抵接支承设备28的侧视图,图2是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0的整形单元11和抵接支承设备28的透视图。
59.定子芯12和布置在其中的导体件14部分地在图1中示出。导体件14呈排19的方式布置在沿圆周方向16延伸的环形路径17中。排19沿径向方向18延伸。导体件14主要是所谓的发卡结构,其具有两个细长的腿部,这两个细长的腿部又通过连接部分彼此连接。导体件14沿纵向方向20从定子芯12上突出。每个附图都示出了导体件14的自由腿部,即,远离连接腿部的连接部分的导体件14的伸长端。为了清楚起见,在图1至图6中仅示出其中一个排19。
60.整形单元11具有夹具22,该夹具22具有至少两个夹紧元件24。在该实施例中,这些夹紧元件被设计为两个细长的、能够相对于彼此运动的夹爪25,使得导体件14可以借助于夹紧而被夹持。夹具22可借助于致动器36沿夹具纵向方向26运动。在这里所示的初始位置中,夹具纵向方向26和纵向方向20彼此平行。
61.致动器36可以切换到释放模式。如果致动器36被切换到释放模式,则夹具22可沿夹具纵向方向26自由运动。在该模式中,夹具22和致动器36有效地彼此脱离。致动器36仅引导夹具22的运动;其不会引起所述运动,而且也不会对其提供阻力或仅提供可忽略的阻力。
62.在该实施例中,夹具22和致动器36布置在支架34上。在这种情况下,支架34可以借助于第一枢转设备38而枢转。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夹具22被布置在支架34上,因此,当支架34枢转时,夹具22总是与其一起枢转。因此,夹具22也借助于第一枢转设备38而枢转。
63.夹具22可借助于第二枢转设备40相对于支架34而枢转。当夹具22借助于第二枢转设备40枢转时,夹具22和支架34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夹具22的枢转而改变。为此,致动器36
被切换到固定模式,使得夹具22相对于支架34的相对位置沿夹具纵向方向26固定。
64.在该实施例中,致动器36和两个枢转设备38、40基本上布置在相同的平面中。平移运动和枢转运动也在该平面中。这导致整形单元11的紧凑且特别窄的设计。
65.装置10还包括抵接支承设备28。该抵接支承设备28具有抵接支承部分30。该抵接支承设备28是能够运动的或布置和安装在装置10中,使得其可放置成抵接支承部分30抵靠沿径向方向18延伸的导体件14的排19中的最外侧的导体件14。通过抵接支承部分30抵靠导体件14的布置限定了第一弯曲点32。第一弯曲点32也是夹具22的第一枢转点42。
66.图3是在枢转状态下的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0的整形单元11和抵接支承设备28的侧视图。支架34已经借助于第一枢转设备38枢转(第一枢转设备38的线性致动器被缩回或缩短)。夹具22由于布置在支架34上也已经被枢转,使得夹具纵向方向26相对于纵向方向20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径向最外侧的导体件14已经示出为围绕第一弯曲点32弯曲。
67.图4是在进一步枢转状态下的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0的整形单元11和抵接支承设备28的侧视图。与图3中所示的装置10的状态相比,区别在于,夹具22的位置已经借助于致动器36沿夹具纵向方向26朝向第一弯曲点32运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压力缸的致动器36被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除了夹具22之外,第二枢转设备40还借助于致动器36平行于夹具纵向方向26以平移的方式运动。致动器36连接到能够平移运动的元件37,第二枢转设备40作用在该元件37上或者该元件37的压力缸可枢转地连接。该元件37具有延伸部39,该延伸部39在铰接点41处可枢转地连接到夹具22。延伸部39在夹具22上的铰接点41形成夹具22的第二枢转点44,即,第二枢转设备40使夹具22枢转所围绕的点。除了可平移运动元件37之外,第二枢转设备40也在夹具22上作用。第二枢转设备40的压力缸可枢转地连接在夹具22上。
68.图5是在进一步枢转状态下的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装置10的整形单元11和抵接支承单元28的侧视图。与图4所示的装置10的状态相比,区别在于,夹具22已经借助于第二枢转设备40枢转。在借助于第二枢转设备40的枢转期间,夹具22或夹具22上的致动器36的铰接点41与支架34之间的相对距离保持不变。枢转过程并未使夹具22以平移的方式运动,而是使其相对于支架34围绕铰接点41进行了枢转。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夹具22围绕第二枢转点44进行枢转,使得径向最外侧的导体件14完成第二次弯曲。
69.图6使用六个图片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每个图片都说明了方法步骤。在所示的方法中,根据图1的装置10可用于相应地运动所示的夹具22。首先,夹具22从其初始位置沿纵向方向20运动,并且抵接支承设备28沿径向方向18在导体件14的排19的方向上运动(在每种情况下由箭头指示)。面向导体件14的排19的夹具22的(径向内侧的)夹爪25在径向最外侧的导体件14和相邻(径向向内布置的)导体件14之间运动,从而在这两个导体件14之间产生间隙。在这种情况下,径向最外侧导体件14的长度为使得面向导体件14的排19的夹具22的夹爪25在期望(顶部中间图片中所示)夹紧位置中不接触相邻的(径向向内布置的)导体件14,从而在这两个导体件14之间不产生间隙。同时,抵接支承部分30被放置为抵靠最外侧的导体件14,并且因此局部地固定了夹具22的第一弯曲点32或第一枢转点42(顶部左图片)。
70.一旦夹具22处于期望的夹持位置,便借助于夹爪25以夹紧方式夹持(由箭头指示)导体件14。为此,远离导体件14的排19的夹爪25朝向面向导体件14的排19的夹爪25(其相对
于导体件14保持在适当位置)运动(顶部中间图片)。夹爪25也可以不同的方式彼此相向运动。
71.在这种情况下,夹具22围绕第一弯曲点32或围绕第一枢转点42枢转。这通过借助于第一枢转设备38围绕支架36的枢转点46使支架34枢转来实现(由曲线箭头表示)。支架的枢转点46位于导体件14的排19的径向外侧,并因此与夹具22的第一枢转点42间隔开。支架34的枢转点46在这种情况下由十字表示。在该枢转过程中,致动器36被切换到释放模式,使得夹具22能够沿夹具纵向方向26自由运动。由于夹具22布置在支架34上,因此夹具22在支架34枢转时也进行枢转。由于夹紧,夹具22具有与导体件14的固定连接,并因此也处于距第一弯曲点32的固定距离处。由于该固定距离(由于导体件以夹紧方式被夹持,并且导体件被弯曲而并非“伸长”),夹具22在枢转时朝向第一弯曲点32运动(由第一弯曲点32的方向上的短箭头指示)。这导致夹具22的第一枢转点42,其与第一弯曲点32(右上图片)相同。这导致第一弯曲。因此,夹具22的枢转运动由支架34围绕枢转点46的枢转运动和夹具22沿纵向方向26在第一弯曲点32的方向上的平移运动的叠加产生。因此,夹具22的第一枢转点42与支架34的枢转点46不同或间隔开。
72.在第一弯曲之后,夹具22的夹紧通过使夹爪25远离彼此移动(由短箭头表示)而被释放。这是通过将远离导体件14的排19的夹爪25从面向导体件14的排19的夹爪25(该夹爪相对于导体件14的排19保持其位置)移开而实现的。然后,夹具22沿现在倾斜突出的导体件部分或沿夹具纵向方向26在第一弯曲点32的方向上(由长箭头表示)运动(左下图)。
73.一旦到达期望的位置,夹具22就借助于夹紧(由直箭头表示)再次夹持导体件14。如上所述地,这种夹持也通过使夹爪25远离导体件14的排19运动而发生。夹具22围绕第二枢转点44枢转(由弯曲箭头指示)。在这种情况下,夹具22的夹爪25的面向排19的导体件14的边缘50限定第二弯曲点48。在这种情况下,夹具22的第二枢转点44和第二弯曲点48彼此间隔开。在这种情况下,夹具22的第二枢转点44由十字表示。由于夹具22围绕第二枢转点44枢转以及第一弯曲点32和第二弯曲点48之间的固定距离,由于导体件14借助于夹具22的牢固夹持,在夹具22的第二枢转期间产生运动,该运动使第二弯曲点48在定子12的方向上并且径向向外(底部中间图片)运动。夹具22的第二枢转点44被布置在距导体件14一定距离处。
74.特别是由于第二弯曲点48在定子12的方向上的运动,导体件14在第一弯曲点32处被进一步弯曲,因为抵接支承部分30仍然支承导体件14并因此将导体件固定在第一弯曲点32处。在整个弯曲过程中,必须考虑在第一弯曲点32处的这种进一步弯曲。在弯曲过程中可以考虑导体件材料的回弹,即,导体件弯曲得比实际期望的端部位置稍微更远。这意味着,当整个过程结束时,可以释放在导体件14上的夹紧夹持,并且导体件14稍微回弹,其结果是,导体件14最终到达实际期望的弯曲位置。也就是说,例如,以比期望的角度更大的角度实施弯曲。因此,可以预先补偿回弹。当然,在第二弯曲点48处通过使夹具22以比在第二枢转期间所期望的角度更大的角度进行枢转,也可以考虑这种过度弯曲。
75.在第二弯曲之后,夹具22的夹紧通过夹爪25再次分开而再次释放,如上所述(在图片中通过指向右侧的短箭头表示)。夹具22沿纵向方向20远离导体件14运动(在图中由向上的长箭头表示)。这也可以通过沿纵向方向20至少部分地移动定子12和导体件14来实现,抵接支承设备28也远离导体件14运动(在图中由指向右侧的长箭头表示)。
76.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装置10的平面图,其具有多个根据图1的整形单元11。由于整形单元11的狭长结构,大量的整形单元11可围绕定子芯12径向地布置。具有六个整形单元11的布置如图7所示。因此,可以实现六个导体件14的同时扩展。在这种情况下,导体件14以沿径向方向18延伸的排19的形式布置在多个沿圆周方向16延伸的环形路径17上。图7示出了进行扭曲之后装置10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导体件14已被扩展。因此,根据情况,可以最佳地使用可用的安装空间。所示出的整形单元11之间的空间可以例如通过布置另外的机器和/或工具来使用。
77.还可以想到的是,将整形单元11布置为使得多个导体件14中以排19形式的最内侧的导体件14沿径向方向向内扩展。在这种情况下,多个整形单元11由于其紧凑的并且特别是狭长的结构也能够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围绕定子芯12径向地布置。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