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连续传输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6-22 19:25: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连续传输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在4g或5g通信系统中,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来调度用户(userequipment,ue)接收和发送数据业务,在数据传输中,ue需要利用肯定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反馈来通知基站其是否成功接收到下行数据业务。3.基站若接收到ack信号,则继续发送下一数据包;若接收到nack信号,则重新发送上一次所传输的数据包。但是,如果ue接收dci信息失败则不会向基站反馈ack/nack。由此,基站除了ack/nack检测外,还需要检测ue是否发送了ack/nack信息,该检测过程称为不连续传输(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dtx)检测。由于dtx的引入,基站需要检测用户终端是否发送了ack/nack信息。4.若出现ack-》dtx误判,将导致已经正确接收的下行数据包在下行传输中被重新发送,这样会造成通信资源的浪费。5.若出现dtxꢀ‑》ack误判,基站会认为传输的数据已经被正确接收了,而实际上接收到的信号中并没有ack/nack信息,从而造成数据包的传输丢失。6.在实际系统中,由于接收机需要克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噪声和多径衰落等因素,dtxꢀ‑》ack误判是无法避免的,只需要考虑将dtxꢀ‑》ack误判的概率控制在一定的水平。接收机常用的dtx判定方法为基于阈值的算法,比如,当dtx判定值大于等于阈值时,接收机认为有发送ack/nack;当dtx判定值小于阈值时,接收机认为未发送ack/nack,此时判定为dtx。7.对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所进行的不连续传输检测,现有技术一般使用门限判决或信号重构等方式进行dtx的检测,确定门限的影响因素可能包括:信干噪比sinr、信噪比snr、接收信号功率等。有些技术中还利用信道估计系数进行dtx检测,详细分析如下:专利cn201510392105.0\cn202180000592.5\cn202010874813.9提供了使用功率或信号质量来进行dtx检测的方法。当ue仅发送ack/nack信息时可用功率或信号质量判决的方式检测dtx,但当用pusch传输ack/nack时,由于pusch上既携带了数据,又携带了ack/nack,即使ue未发送ack/nack,基站侧也会收到有信号功率的数据信息,仅通过功率或信号质量判决的方式无法判断是否为dtx状态。8.专利cn201310181272.1\cn201610157296.7提供了使用信号重构的方法进行dtx检测。该方式的局限性在于编码信息的重构导致处理量增加,由于门限划定的方式没有考虑信干噪比的影响,使用信号重构的方法进行dtx检测存在门限的划定不够精确的问题,影响了dtx检测性能。9.同时,现有技术中dtx检测方法中缺失对占位符的处理,如专利cn201610157296.7,该方法针对已有技术判决门限的局限性及信号重构的复杂度问题提出了一种相对可靠且场景覆盖全面的dtx检测方法,但是未对占位符进行处理。10.专利cn201310181272.1通过不同的译码方式重构编码序列,并计算重构序列等效信噪比作为dtx检测门限,该方案需要通过一次译码和重构的方式来进行dtx判决。该案的问题是dtx的判决依赖于译码结果的可靠性,当译码可靠性低时会引起dtx检测误差,并且信号的重构需要额外的计算开销,增加了算法复杂度和计算时延。11.专利cn201610157296.7通过译码序列重构编码序列并与软比特序列求相关,根据计算的相关值制定dtx检测门限。但该案未使用占位符从而降低了dtx检测的可靠性,同时重构序列存在较大的计算开销,并且该案认为dtx检测门限同ack/nack的调制阶数与snr呈线性关系,在实际情况下难以达到此假设。12.专利cn201510392105.0是一种针对强干扰场景下的dtx检测方法。其首先估计pucch的频域响应及pusch的频域响应,再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作为dtx检测门限。该方法的前提是要保证pucch和pusch信道的信息交互以及严格的发送时序,并且此方案不适用于ack在pusch的场景下所进行的dtx检测。13.专利cn201510015921.x提出一种低信噪比的上行共享信道的dtx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信道估计重构时域信道响应,再根据信号窗和噪声窗来计算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从而得到信噪比。将信噪比及ack/nack似然概率作为参考值进行dtx检测。但是该专利仅表示dtx门限值可以通过仿真获得,但是并未提供获取门限值的具体方法。14.专利cn202180000592.5主要针对ack在pucch的场景下的检测方法。该案以rb粒度对接收信号进行dtx的度量。但无法进行ack在pusch场景下的dtx检测。15.专利cn202010874813.9通过功率进行dtx的判定,但无法进行ack在pusch的场景下的dtx检测。16.综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不连续传输检测方法存在各种不同的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连续传输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不连续传输检测时,没有使用占位符信息且构造门限值的参数有限,导致不连续传输检测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18.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连续传输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基带信号,解调所述基带信号以得到第一软比特信息并计算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估计所述基带信号的信干噪比;对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第二软比特信息,并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以得到对应的第三软比特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解速率匹配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随之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以及先验编码信息计算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根据所述信干噪比和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以查表的方式确定不连续传输门限值;根据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和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判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是否发生不连续传输。19.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和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判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是否发生不连续传输包括:判断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是否不小于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若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不小于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未发生不连续传输;若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小于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生不连续传输。20.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第二软比特信息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一解扰方式对构成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的第一软比特序列中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第二软比特序列;将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中的一种或多种软比特信息确定为目标软比特信息,并对每一种目标软比特信息进行至少一次解扰,基于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中除所述目标软比特信息之外剩余的软比特信息和解扰后的目标软比特信息以得到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所述目标软比特信息包括占位符x对应的软比特信息和/或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其中,针对每一种目标软比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解扰方式、预设的第二解扰方式以及预设的第三解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至少一次解扰。21.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设的第一解扰方式对构成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的第一软比特序列中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第二软比特序列包括:获取所述第一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个加扰比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i个加扰比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二软比特序列中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22.可选地,所述针对每一种目标软比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解扰方式、预设的第二解扰方式以及预设的第三解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至少一次解扰包括:以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解扰方式对输入软比特序列中占位符x和/或占位符y构成的目标软比特信息进行一次解扰以得到输出软比特序列:获取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根据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i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确定所述输出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23.可选地,所述针对每一种目标软比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解扰方式、预设的第二解扰方式以及预设的第三解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至少一次解扰包括:以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解扰方式对输入软比特序列中占位符x和/或占位符y构成的目标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输出软比特序列:获取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1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1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根据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i-1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确定所述输出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24.可选地,所述针对每一种目标软比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解扰方式、预设的第二解扰方式以及预设的第三解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至少一次解扰包括:以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三解扰方式对输入软比特序列中占位符x和/或占位符y构成的目标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输出软比特序列:获取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和第i-1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1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根据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所述第i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和所述第i-1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确定所述输出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25.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以得到对应的第三软比特信息包括:根据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操作以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26.可选地,所述根据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操作以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的ack/nack,若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的符号和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前一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的符号不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前一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为无效软比特信息;将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的所述无效软比特信息转换为零以得到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27.可选地,所述根据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操作以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的ack/nack,若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前一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的软比特信息距离超过预设的门限值,则判定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前一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为无效软比特信息;将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的所述无效软比特信息转换为零以得到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28.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操作以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2的ack/nack,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0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与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1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硬判决以获得第一判决结果,并对所述第一判决结果进行求和运算及模2运算以获得运算结果,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2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所述硬判决以获得第二判决结果,若所述运算结果与所述第二判决结果不相同,则判定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0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1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2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为无效软比特信息;将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的所述无效软比特信息转换为零以得到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29.进一步地,对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解速率匹配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包括:根据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和编码比特长度计算对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的合并次数;根据所述合并次数对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操作以得到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30.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以及先验编码信息计算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包括: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和先验编码信息计算数据相关值;在计算出的所有数据相关值中确定最大数据相关值,并将所述最大数据相关值作为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31.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和先验编码信息计算数据相关值包括:将所述先验编码信息的所有组合构成的矩阵与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构成的向量的转置相乘,以得到所述数据相关值。32.进一步地,所述计算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包括:根据ack/nack的比特率和所述ack/nack信息比特数计算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33.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信干噪比和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以查表的方式确定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包括:根据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和所述信干噪比在预设的二维门限表中确定取值最接近的元素组;对所述元素组进行二维线性插值运算以得到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3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不连续传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收及预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基带信号,解调所述基带信号以得到第一软比特信息并计算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估计所述基带信号的信干噪比;检测值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第二软比特信息,并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以得到对应的第三软比特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解速率匹配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随之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以及先验编码信息计算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门限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干噪比和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以查表的方式确定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和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判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是否发生不连续传输。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任一项所述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连续传输检测方法。36.通过本发明中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或多个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一种上行共享信道上ack/nack不连续传输检测方法。根据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以及估计出的信干噪比,并结合其它多个参数来构造可靠的不连续传输检测门限,不使用信号重构的方式进行dtx检测,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和处理时延。在对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时,对ack/nack编码中的占位符提供了多种解扰方式,在具体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占位符进行一级或多级解扰。本方案适用于ack/nack在pusch场景下所进行的dtx检测,通过构造可靠的不连续传输检测门限和对占位符进行一级或多级解扰,增加了dtx判定的可靠性,可以降低检测的误测率和错检率,提高了不连续传输检测效率和准确率。附图说明37.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3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连续传输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信号处理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解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种解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三种解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第四种解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五种解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第六种解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确定不连续传输门限值的步骤流程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连续传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在不做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41.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连续传输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连续传输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01:接收来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基带信号,解调所述基带信号以得到第一软比特信息并计算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估计所述基带信号的信干噪比;步骤102:对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第二软比特信息,并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以得到对应的第三软比特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解速率匹配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随之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以及先验编码信息计算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步骤103:根据所述信干噪比和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以查表的方式确定不连续传输门限值;步骤104:根据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和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判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是否发生不连续传输。42.对于无线基站,图2所示为5g的nr(newradio,新空口)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信号处理流程图。43.在发射机中,ack/nack、csi及ul-sch等通信数据分别经过信道编码、速率匹配之后,在pusch的资源上进行资源复用。复用后的比特序列经过加扰、调制、层映射、预编码、idft(频域到时域的转换),最后到射频单元完成信号的发送,发送信号再经过无线信道到达接收机。44.接收机接收到的时域信号经过射频单元处理后转换为基带接收信号,再经过dft(时域到频域的转换)、信道估计、数据均衡、解层映射,进而计算出软比特信息(对数似然比,llr),再经过解扰、解复用,分别获得csi、ack/nack、ul-sch的解速率匹配前的llr值。再分别经过解速率匹配和译码,获得csi、ack/nack、ul-sch译码结果。其中,ack/nack经过dtx判定之后,获得ack/nack的dtx判断结果。45.ack/nack的编码方式如表1和表2所示,其中,表1为ack/nack的信息比特数为1bit的编码方式,表2为ack/nack的信息比特数为2bit的编码方式。编码中的占位符x和占位符y为ack/nack编码过程中引入的特殊比特标识,在加扰过程会对占位符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特殊处理,其处理方式是使携带占位符的调制符号的欧几里德距离最大化。特别的,在对数据进行加扰后占位符x固定传输“1”,也就是调制符号(qm)对应的后面(qm-2)个比特位取值固定为1,对应的星座点刚好在星座图的四个边角上。表1和表2如下所示:表1ꢀꢀack/nack的信息比特数为1bit的编码方式表2ꢀꢀack/nack的信息比特数为2bit的编码方式其中,ack/nack的信息比特数为1bit或2bit,qm代表调制阶数,n为编码比特长度。46.c0,c1为原始信息比特,c2=(c0 c1)mod2,其中,mod函数用于返回给定的两个数值作除法运算后的余数。47.举例来说,在表2中,当调制阶数(qm)为4时,信息比特数n为12,一共发12个数据,每次发4个bit。48.编码后的比特加扰定义如下:(1)b(i)=x,则b̃(i)=1,即:当占位符为x时,加扰后进行数据传输时,对应的比特输出为1;(2)b(i)=y,则b̃(i)=b̃(i-1),即:当占位符为y时,加扰后进行数据传输时,输出的数值为占位符y的位置对应的前一个位置的数据。49.(3)其它情况,b̃(i)=(b(i) s(i))mod2,其中,mod函数表示返回给定的两个数值作除法运算后的余数,s(i)为随机生成的加扰序列。50.本方案通过步骤101至104对ack/nack进行dtx判定,以下对上述步骤101至104进行具体描述。51.在上述步骤101中,接收来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基带信号,解调所述基带信号以得到第一软比特信息并计算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估计所述基带信号的信干噪比。52.示例性地,在通信系统中,基站有终端设备发送至基站的数据,基站的接收机接收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传输的基带信号并对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在通过解调基带信号可以提取出全部的软比特信息,也称为最大似然对数比值(llr),软比特一般作为解调的输入参数用在信号解调过程中。计算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并在全部的软比特信息中可以获取与ack/nack对应的第一软软比特信息,此外,为了确定不连续传输门限值,还需要估计基带信号的信干噪比。53.在上述步骤102中,对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第二软比特信息,并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以得到对应的第三软比特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解速率匹配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随之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以及先验编码信息计算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54.示例性地,解扰的通用方式是对解调之后的软比特进行符号的转换。当扰码为0时,不改变原有序列,当扰码为1时,对序列进行符号的变换。对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得到第二软比特信息。55.获得第二软比特信息后,需要对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通过校验可以判断出第二软比特信息中的每个软比特信息为ack/nack的原始信息软比特信息还是冗余软比特信息,校验后得到的数据为第三软比特信息。56.在进行校验后,对获得的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解速率匹配。通信协议里没有规定解速率匹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速率匹配的严格逆过程。其中,速率匹配是指传输信道上的比特被重发或者被打孔以匹配物理信道的承载能力以使在信道映射时达到传输格式所要求的比特速率。57.当获得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后,根据该目标数据和先验编码信息可以计算出用于检测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传输状态的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58.在上述步骤103中,根据所述信干噪比和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以查表的方式确定不连续传输门限值。59.示例性地,在基站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库里有预设的门限表,根据信干噪比和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可以用查表的方式在预设的门限表中确定对应的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其中,dtx门限表与原始发送的ack/nack信息比特数、调制阶数qm、接收信号信干噪比sinr、ack/nack解速率匹配后的软比特信息数相关。60.在上述步骤104中,根据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和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判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是否发生不连续传输。61.示例性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是根据接收的基带信号中解调出的软比特信息所评估出的ack/nack相关值,表征接收信号中与ack/nack相关的软比特数信息与标准ack/nack的匹配度,不连续传输门限值是根据与ack/nack有关的信息而确定出。根据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和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可以判断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是否发生不连续传输。62.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一种上行共享信道上ack/nack不连续传输检测方法。根据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以及估计出的信干噪比,并结合其它多个参数来构造可靠的不连续传输检测门限,不使用信号重构的方式进行dtx检测,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和处理时延。在对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时,对ack/nack编码中的占位符提供了多种解扰方式,在具体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占位符进行一级或多级解扰。本方案适用于ack/nack在pusch场景下所进行的dtx检测,通过构造可靠的不连续传输检测门限和对占位符进行一级或多级解扰,增加了dtx判定的可靠性,可以降低检测的误测率和错检率,提高了不连续传输检测效率和准确率。63.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步骤104里,所述根据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和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判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是否发生不连续传输包括:判断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是否不小于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若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不小于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未发生不连续传输;若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小于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生不连续传输。64.示例性地,若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不小于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则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未发生不连续传输,即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存在ack/nack信息,信道状态判定为非dtx。65.若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小于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则确定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生不连续传输。即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不存在ack/nack信息,信道状态判断为dtx。66.进一步地,在步骤102中,所述对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第二软比特信息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一解扰方式对构成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的第一软比特序列中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第二软比特序列;将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中的一种或多种软比特信息确定为目标软比特信息,并对每一种目标软比特信息进行至少一次解扰,基于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中除所述目标软比特信息之外剩余的软比特信息和解扰后的目标软比特信息以得到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所述目标软比特信息包括占位符x对应的软比特信息和/或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其中,针对每一种目标软比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解扰方式、预设的第二解扰方式以及预设的第三解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至少一次解扰。67.示例性地,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预设了三种解扰方式,对于第一软比特信息中的所有的软比特信息,先通过第一解扰方式进行解扰,解扰后的软比特信息组成了第二软比特序列。68.然后对目标软比特信息进行一次或多次解扰,其中,目标软比特信息为占位符x对应的软比特信息或者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还可以是两者的组合,即可以同时解扰占位符x对应的软比特信息和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69.根据应用需求和解扰对象的不同,本技术提供了多种解扰方法,当解扰方式不同,或解扰对象不同,或解扰顺序不同时,可以组成多种解扰组合。具体来说,可以根据三种解扰方式中的一种解扰方式对一类或多类解扰目标进行解扰,也可以根据三种解扰方式的不同组合对多类解扰目标进行解扰。举例来说,可以只用一种解扰方式只对占位符x进行解扰;还可以用第一种解扰方式对占位符y进行解扰后,再用第二种解扰方式对占位符y进行再次解扰;还可以用第三种解扰方式对占位符x和占位符y同时进行解扰后,再用第二种解扰方式对占位符x进行再次解扰。由此可见,有多种解扰方式可以选择,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进行具体的选择,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70.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设的第一解扰方式对构成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的第一软比特序列中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第二软比特序列包括:获取所述第一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个加扰比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i个加扰比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二软比特序列中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71.示例性地,根据下列公式对所述第一软比特序列进行解扰:llr_1_ack(i)=llr_0_ack(i)*(1-2*s(i)),其中,llr_0_ack(i)表示所述第一软比特序列中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表示所述第一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软比特对应的第二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s(i)表示所述第一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对应的加扰比特信息。72.可选地,所述针对每一种目标软比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解扰方式、预设的第二解扰方式以及预设的第三解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至少一次解扰包括:以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解扰方式对输入软比特序列中占位符x和/或占位符y构成的目标软比特信息进行一次解扰以得到输出软比特序列:获取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根据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i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确定所述输出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73.示例性地,根据下列公式对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进行解扰:llr_1_ack(i)=llr_0_ack(i)*(1-2*s(i)),其中,llr_0_ack(i)表示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中的第i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表示输出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s(i)表示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74.可选地,所述针对每一种目标软比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解扰方式、预设的第二解扰方式以及预设的第三解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至少一次解扰包括:以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解扰方式对输入软比特序列中占位符x和/或占位符y构成的目标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输出软比特序列:获取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1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1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根据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i-1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确定所述输出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75.示例性地,根据下列公式对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进行解扰:llr_1_ack(i)=llr_0_ack(i)*(1-2*s(i-1)),其中,llr_0_ack(i)表示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中的第i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表示输出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s(i-1)表示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1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1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76.可选地,所述针对每一种目标软比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解扰方式、预设的第二解扰方式以及预设的第三解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至少一次解扰包括:以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三解扰方式对输入软比特序列中占位符x和/或占位符y构成的目标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输出软比特序列:获取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和第i-1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1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根据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所述第i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和所述第i-1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确定所述输出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77.示例性地,根据下列公式对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进行解扰:llr_1_ack(i)=llr_0_ack(i)*(1-2*s(i-1))*(1-2*s(i)),其中,llr_0_ack(i)表示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中的第i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表示输出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s(i)表示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s(i-1)表示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1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1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78.根据计算公式对第一软比特序列中的占位符x对应的软比特信息或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解扰过程由以上三种解扰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完成,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解扰过程以达到最好的解扰效果。通过一级或多级解扰可以提高dtx检测准确率,有效减少出现漏检或错检的情况。79.进一步地,在步骤102中,所述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以得到对应的第三软比特信息包括:根据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操作以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80.示例性地,当第二软比特信息中的ack/nack信息比特数不同时,校验方式不同,其中,对于ack/nack的信息比特数为1的ack/nack,有两种校验方法,对于ack/nack的信息比特数为1的ack/nack,有一种校验方法。81.可选地,所述根据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操作以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的ack/nack,若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的符号和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前一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的符号不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前一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为无效软比特信息;将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的所述无效软比特信息转换为零以得到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82.示例性地,针对编码ack/nack的信息比特数为1的ack/nack,即表格1中的1比特(bit)的ack/nack,第一种方法是根据第二软比特信息中信息比特位置的软比特信息与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来确定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83.若sign(llr_1_ack(k))≠sign(llr_1_ack(k-1)),则令llr_1_ack(k)=0,以及llr_1_ack(k-1)=0,其中,llr_1_ack(k)表示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第k个软比特信息,llr_1_ack(k-1)表示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第k-1个软比特信息,k分别取值为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所有与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序号,sign(x)函数用于返回表征x为正或负的符号。84.可选地,所述根据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操作以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的ack/nack,若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前一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的软比特信息距离超过预设的门限值,则判定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前一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为无效软比特信息;将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的所述无效软比特信息转换为零以得到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85.示例性地,针对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的ack/nack,示例性地,表格1中的1比特(bit)的ack/nack,第二种方法是根据第二软比特信息中信息比特位置的软比特信息与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和预设阈值来确定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当确定出软比特信息为0时,则表征该软比特信息为无效的冗余信息。86.若|llr_1_ack(k)-llr_1_ack(k-1)|》thresholdllr,则令llr_1_ack(k)=0,以及llr_1_ack(k-1)=0,其中,llr_1_ack(k)表示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第k个软比特信息,llr_1_ack(k-1)表示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第k-1个软比特信息,k分别取值为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所有与占位符y对应的比特位置序号,|x|表示取x的绝对值,thresholdllr为预设阈值。87.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操作以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2的ack/nack,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0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与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1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硬判决以获得第一判决结果,并对所述第一判决结果进行求和运算及模2运算以获得运算结果,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2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所述硬判决以获得第二判决结果,若所述运算结果与所述第二判决结果不相同,则判定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0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1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2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为无效软比特信息;将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的所述无效软比特信息转换为零以得到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88.示例性地,针对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2的ack/nack,ack/nack的占位为2bit,根据第二软比特信息中原始软比特信息c0、c1和c2位置对应的软比特信息来校验数据是否为无效的冗余信息。89.设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c0的位置所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为llr_1_ack_c0(j),c1的位置所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为llr_1_ack_c1(j),c2的位置所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为llr_1_ack_c2(j),j=(0,1,…n4-1),n4为llr_1_ack_c0(j)或llr_1_ack_c1(j)或llr_1_ack_c2(j)的总个数,则根据下面的规则进行校验操作:对llr_1_ack_c0(j),llr_1_ack_c1(j)与llr_1_ack_c2(j)进行硬判决,判决结果记为llr_1_ack_c0_d(j),llr_1_ack_c1_d(j)与llr_1_ack_c2_d(j),若(llr_1_ack_c0_d(j) llr_1_ack_c1_d(j))mod2≠llr_1_ack_c2_d(j),则令llr_1_ack(i0)=llr_1_ack_c0(j)=0,i0分别取值为llr_1_ack_c0(j)在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对应的比特位置序号、令llr_1_ack(i1)=llr_1_ack_c1(j)=0,i1分别取值为llr_1_ack_c1(j)在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对应的比特位置序号、令llr_1_ack(i2)=llr_1_ack_c2(j)=0,i2分别取值为llr_1_ack_c2(j)在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对应的比特位置序号。90.进一步地,在步骤102中,对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解速率匹配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包括:根据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和编码比特长度计算对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的合并次数;根据所述合并次数对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操作以得到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91.示例性地,根据信息校验后的比特信息实施解速率匹配,解速率匹配的目的是为了使编码后的比特数量满足分配的专用的物理信道所能承载的比特数量。具体来说,将所有的第二软比特信息llr_1_ack(j)合并,合并后的编码比特长度n,其中,n为表1和表2中的编码比特长度。解速率匹配后的第三软比特信息记为llr_combine(k),其中,k=(0,1,…n-1)。92.合并次数可根据下式进行计算:q=ceil(n2/n),其中,q表示合并次数,ceil()函数表示向上取整,n2表示ack/nack对应的总的比特数,n为表1或表2的编码比特长度。93.根据合并次数对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操作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其中,llr_combine(k)表示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的第k个软比特信息,llr_1_ack(k l*n)表示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第(k l*n)个软比特信息。94.进一步地,在步骤102中,所述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以及先验编码信息计算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包括: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和先验编码信息计算数据相关值;在计算出的所有数据相关值中确定最大数据相关值,并将所述最大数据相关值作为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95.示例性地,在所有的数据相关值中确定出最大值,最大值即为相似度最高的一组数据。96.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和先验编码信息计算数据相关值包括:将所述先验编码信息的所有组合构成的向量与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构成的矩阵的转置矩阵相乘,以得到所述数据相关值。97.示例性地,根据下式计算所述数据相关值:corr=precompackbits*llr_combinet,其中,precompackbits为先验编码信息的所有组合构成的矩阵,llr_combine表示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t为向量转置运算,corr为所述数据相关值。98.precompackbits为本地数据库中可查找的数据,根据该数据对应的向量和解速率匹配后的数据的数据做运算来获取数据相关值。其中,1bit-ack/nack和2bit-ack/nack信息下的precompackbits分别定义如下:针对1bitack/nack,precompackbits=[preack0,preack1]t,针对2bitack/nack,precompackbits=[preack0,preack1,preack2,preack3]t。[0099]其中,preackx由1bit-ack/nack或2bit-ack/nack可能的发送信息比特构成。对于表1,1bitack-nack信息的可能发送信息比特c0的取值集合为[0,1],对应的编码比特记为preack0、preack1。[0100]对于表2,2bit-ack/nack信息的可能发送信息比特(c0,c1)的取值集合为[00;01;10;11],对应的编码比特分别记为preack0、preack1、preack2、preack3。[0101]进一步地,在步骤101中,所述计算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包括:根据ack/nack的码率和所述ack/nack信息比特数计算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0102]示例性地,信息比特数为表1或表2中的ack/nack的编码比特,信息比特数为1比特或者2比特。[0103]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信干噪比和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以查表的方式确定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包括:根据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和所述信干噪比在预设的二维门限表中确定取值最接近的元素组;对所述元素组进行二维线性插值运算以得到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0104]示例性地,基站的数据库中有用于计算dtx门限的预设的二维门限表,其中,二维门限表与以下信息有关:(1)编码ack/nack的信息比特数;(2)调制阶数qm;(3)基带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4)ack/nack速率匹配后的信息比特数qack。[0105]首先,根据当前编码ack/nack的信息比特数和qm的配置获得仅包含sinr和qack维度的二维门限表,二维门限表记为threshold表0。[0106]其次,根据sinr和qack的取值,查找threshold表0中与(sinr,qack)取值最接近的元素组进行二维线性插值,插值所得到的值即为dtx检测门限,记为threshold0。[0107]其中,threshold表0的示例表如下:表3ꢀꢀthreshold表0示例表在该threshold表0示例表中,a(n,m)对应某一sinr、qack组合下的门限值,可通过仿真获得,也可根据实际系统性能或经验进行调整。[0108]以下根据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案进行描述。[0109]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对应步骤102中的方法,对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对应的第二软比特信息,并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以得到对应的第三软比特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解速率匹配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随之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以及先验编码信息计算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0110]实施例七对应步骤103和104中的方法,根据所述信干噪比和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以查表的方式确定不连续传输门限值;根据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和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判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是否发生不连续传输。[0111]实施例一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解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通过第一种解扰方法对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具体来说,对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第二软比特信息,然后根据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2对应的校验方法进行校验。其中,解扰步骤具体来说,先根据第一解扰方式对构成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的第一软比特序列中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第二软比特序列,再根据第一解扰方式对占位符x对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第二次解扰,两次解扰后的软比特序列为第二软比特信息。[0112]当调制阶数qm=4,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2时,假设编码ack/nack的速率匹配后比特数n2为144,此时占位符x数量为72。[0113]解扰具体步骤如下:步骤201:使用第一解扰方式对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的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0114]第一解扰方式对应的公式如下:llr_1_ack(i)=llr_0_ack(i)*(1-2*s(i)),其中,i=(0,1,…ꢀ143)。[0115]步骤202:提取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占位符x的位置。[0116]占位符x的位置计算如下:j=(4*m 2,4*m 3),其中m=(0,1,…m-1),m=ceil(n2/qm)。[0117]步骤203:使用第一解扰方式对第一软比特信息中占位符x的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0118]解扰方式与本实施例中的步骤1相同。[0119]步骤204:对第二软比特信息llr_1_ack进行校验并筛选。[0120]根据表2提取c0对应位置的llr,记作llr_1_ack_c0(j),c1对应位置的llr,记作llr_1_ack_c1(j),c2对应位置的llr,记作llr_1_ack_c2(j),其中j=(0,1,…11)。[0121]对llr_1_ack_c0,llr_1_ack_c1(j)与llr_1_ack_c2(j)进行硬判决,判决结果记为llr_1_ack_c0_d(j),llr_1_ack_c1_d(j)与llr_1_ack_c2_d(j)若(llr_1_ack_c0_d(j) llr_1_ack_c1_d(j))mod2≠llr_1_ack_c2_d(j),则llr_1_ack(i0)=0,i0的取值为llr_1_ack_c0(j)在llr_1_ack中位置。[0122]llr_1_ack(i1)=0,i1的取值为llr_1_ack_c1(j)在llr_1_ack中位置。[0123]llr_1_ack(i2)=0,i2的取值为llr_1_ack_c2(j)在llr_1_ack中位置。[0124]步骤205:对第二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进行解扰及校验后得到的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0125]当调制阶数qm为4,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2时,根据表2此时编码比特长度为n=12,计算m=ceil(n2/n),合并方法如下所示:其中k=(0,1,…ꢀn-1),l=(0,1,…ꢀm-1)。[0126]实施例二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种解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通过第二种解扰方法对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具体来说,对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第二软比特信息,然后根据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对应的第一种校验方法或第二种校验方法进行校验。其中,解扰步骤具体来说,先根据第一解扰方式对构成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的第一软比特序列中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第二软比特序列,再根据第一解扰方式对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第二次解扰,最后再根据第二解扰方式对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第三次解扰,将三次解扰后的软比特序列确认为第二软比特信息。[0127]当调制阶数qm为2,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时,假设编码ack/nack的速率匹配后比特数n2为144,此时占位符y数量为72。[0128]具体的解扰步骤如下:步骤301:使用第一解扰方式对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的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0129]其中,第一解扰方式对应的的公式如下:llr_1(i)=llr_0_ack(i)*(1-2*s(i)),i=(0,1,…ꢀ143)。[0130]步骤302:提取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占位符y的位置。[0131]占位符y的位置计算如下:j=(2*m 1),其中m=(0,1,…m-1),m=ceil(n2/qm).步骤303:使用第一解扰方式对第一软比特信息中占位符y的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第一次解扰。[0132]解扰方式同本实施例的步骤1相同。[0133]步骤304:使用第二解扰方式对占位符y的第一次解扰后软比特信息进行第二次解扰。[0134]第二解扰方式对应的公式如下:llr_1_ack(i)=llr_1(i)*(1-2*s(i-1)).步骤305:根据占位符y对第二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进行校验。[0135]校验方法为:若sign(llr_1_ack(i))≠sign(llr_1_ack(i-1)),则llr_1_ack(i)=0,llr_1_ack(i-1)=0,其中i取值(1,3,…143)。[0136]或若|llr_1_ack(i)-llr_1_ack(i-1)|》thresholdllr,则llr_1_ack(i)=0,llr_1_ack(i-1)=0,其中,i取值(1,3,…143),thresholdllr为统计值。[0137]步骤306:对第二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进行解扰及校验后得到的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0138]当调制阶数qm为2,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为1时,根据表2确定编码比特长度为n=2,并以此计算m=ceil(n2/n),合并方法如下所示:其中k=(0,1,…ꢀn-1).l=(0,1,…ꢀm-1)。[0139]实施例三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三种解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中,通过第三种解扰方法对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具体来说,对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第二软比特信息,然后根据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对应的第一种校验方法或第二种校验方法进行校验。其中,解扰步骤具体来说,先根据第一解扰方式对构成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的第一软比特序列中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第二软比特序列,再根据第三解扰方式对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第二次解扰,将两次解扰后的软比特序列确认为第二软比特信息。[0140]当调制阶数qm为2,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时,假设编码ack/nack的速率匹配后总比特数n2为144,此时占位符y数量为72。[0141]具体解扰步骤如下:步骤401:使用第一解扰方式对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的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0142]其中,第一解扰方式对应的公式如下:llr_1(i)=llr_0_ack(i)*(1-2*s(i)),其中i=(0,1,…ꢀ143)步骤402:提取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占位符y的位置。[0143]占位符y的位置计算如下:j=(2*m 1),其中m=(0,1,…m-1),m=ceil(n2/qm)。[0144]步骤403:使用第三解扰方式对第一软比特信息中占位符y的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0145]第三解扰方式对应的公式如下:llr_1_ack(i)=llr_1(j)*(1-2*s(i))*(1-2*s(i-1))步骤404:根据占位符y对第二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进行校验。[0146]校验方法为:若sign(llr_1_ack(i))≠sign(llr_1_ack(i-1)),则llr_1_ack(i)=0,llr_1_ack(i-1)=0,其中i取值(1,3,…143)。[0147]或若|llr_1_ack(i)-llr_1_ack(i-1)|》thresholdllr,则llr_1_ack(i)=0,llr_1_ack(i-1)=0,其中,其中i取值(1,3,…143),thresholdllr为统计值。[0148]步骤405:对第二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进行解扰及校验后得到的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0149]当调制阶数qm为2,1bit编码ack/nack时,根据表2此时编码比特长度为n=2,计算q=ceil(n2/n)。[0150]合并方法如下所示:其中k=(0,1,…ꢀn-1).l=(0,1,…ꢀq-1)。[0151]实施例四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第四种解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在本技术的实施例四中,通过第四种解扰方法对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具体来说,对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第二软比特信息,然后根据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对应的第一种校验方法或第二种校验方法进行校验。其中,解扰步骤具体来说,先根据第一解扰方式对构成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的第一软比特序列中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第二软比特序列,再根据第一解扰方式对占位符x和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第二次解扰,最后再根据第二解扰方式对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第三次解扰,将三次解扰后的软比特序列确认为第二软比特信息。[0152]当调制阶数qm为4,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时,假设编码ack/nack的速率匹配后总比特数n2为144,此时占位符y数量为36,占位符x数量为72。[0153]具体解扰步骤如下:步骤501:使用第一解扰方式对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的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0154]其中,第一解扰方式对应的公式如下:llr_1(i)=llr_0_ack(i)*(1-2*s(i)),i=(0,1,…ꢀ143)。[0155]步骤502:提取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占位符x和的占位符y的位置。[0156]占位符y的位置计算如下:j=(4*m 1),其中m=(0,1,…m-1),m=ceil(n2/qm)。[0157]占位符x的位置计算如下:j=(4*m 2,4*m 3),其中m=(0,1,…m-1),m=ceil(n2/qm)。[0158]步骤503:使用第一解扰方式对第一软比特信息中占位符x和占位符y的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0159]解扰方式同本实施例的步骤1相同。[0160]步骤504:提取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占位符y的位置。[0161]步骤505:使用第二解扰方式对第一软比特信息中占位符y的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0162]第二解扰方式对应的公式如下:llr_1_ack(i)=llr_1(i)*(1-2*s(i-1))。[0163]步骤506:根据占位符y对第二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进行校验。[0164]校验方法为:若sign(llr_1_ack(i))≠sign(llr_1_ack(i-1)),则llr_1_ack(i)=0,llr_1_ack(i-1)=0,其中i取值(1,5,9,…143)。[0165]或若|llr_1_ack(i)-llr_1_ack(i-1)|》thresholdllr,则llr_1_ack(i)=0,llr_1_ack(i-1)=0,其中,thresholdllr为统计值,其中i取值(1,5,9,…143)。[0166]步骤507:对第二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进行解扰及校验后得到的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0167]当调制阶数qm为4,1bit编码ack/nack时,根据表2确定此时编码比特长度为n=4,计算q=ceil(n2/n),合并方法如下所示:其中k=(0,1,…ꢀn-1),l=(0,1,…ꢀq-1)。[0168]实施例五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五种解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五中,通过第五种解扰方法对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具体来说,对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第二软比特信息,然后根据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对应的第一种校验方法或第二种校验方法进行校验。其中,解扰步骤具体来说,先根据第一解扰方式对构成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的第一软比特序列中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第二软比特序列,再根据第一解扰方式对占位符x对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第二次解扰,最后再根据第三解扰方式对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第三次解扰,将三次解扰后的软比特序列确认为第二软比特信息。[0169]当调制阶数qm为4,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时,假设编码ack/nack的速率匹配后总比特数n2为144,此时占位符y数量为36,占位符x数量为72。[0170]具体解扰步骤如下:步骤601:使用第一解扰方式对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的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0171]其中,第一解扰方式对应的公式如下:llr_1(i)=llr_0_ack(i)*(1-2*s(i)),i=(0,1,…ꢀ143)。[0172]步骤602:提取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占位符x的位置。[0173]占位符x的位置计算如下:j=(4*m 2,4*m 3),其中m=(0,1,…m-1),m=ceil(n2/qm)。[0174]步骤603:使用第一解扰方式对第一软比特信息中占位符x的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0175]解扰方式同本实施例的步骤1相同。[0176]步骤604:提取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占位符y的位置。[0177]占位符y的位置计算如下:j=(4*m 1),其中m=(0,1,…m-1),m=ceil(n2/qm)。[0178]步骤605:使用第三解扰方式对占位符y的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0179]第三解扰方式对应的公式如下:llr_1_ack(i)=llr_1(i)*(1-2*s(i))*(1-2*s(i-1))。[0180]步骤606:根据占位符y对第二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进行校验。[0181]校验方法为:若sign(llr_1_ack(i))≠sign(llr_1_ack(i-1)),则llr_1_ack(i)=0,llr_1_ack(i-1)=0,其中i取值(1,5,9,…143)。[0182]或若|llr_1_ack(i)-llr_1_ack(i-1)|》thresholdllr,则llr_1_ack(i)=0,llr_1_ack(i-1)=0,其中,thresholdllr为统计值,其中i取值(1,5,9,…143)。[0183]步骤607:对第二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进行解扰及校验后得到的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0184]当调制阶数qm为4,1bit编码ack/nack时,根据表2确定此时编码比特长度为n=4,计算q=ceil(n2/n),合并方法如下所示:其中k=(0,1,…ꢀn-1),l=(0,1,…ꢀq-1)。[0185]实施例六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第六种解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在本技术的实施例六中,通过第六种解扰方法对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具体来说,对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第二软比特信息,然后根据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对应的第一种校验方法或第二种校验方法进行校验。其中,解扰步骤具体来说,先根据第一解扰方式对构成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的第一软比特序列中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第二软比特序列,再根据第三解扰方式对占位符x和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第二次解扰,最后再根据第二解扰方式对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第三次解扰,将三次解扰后的软比特序列确认为第二软比特信息。[0186]当调制阶数qm为4,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时,假设编码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n2为144,此时占位符y数量为36,占位符x数量为72。[0187]具体解扰步骤如下:步骤701:使用第一解扰方式对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的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0188]其中,第一解扰方式对应的公式如下:llr_1(i)=llr_0_ack(i)*(1-2*s(i)),i=(0,1,…ꢀ143)。[0189]步骤702:提取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占位符x与占位符y的位置。[0190]占位符x的位置计算如下:j=(4*m 2,4*m 3),其中m=(0,1,…m-1),m=ceil(n2/qm)。[0191]占位符y的位置计算如下:j=(4*m 1),其中m=(0,1,…m-1),m=ceil(n2/qm)。[0192]步骤703:使用第三解扰方式对第一软比特信息中占位符x和占位符y的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0193]第三解扰方式对应的公式如下:llr_2(i)=llr_1(i)*(1-2*s(i))*(1-2*s(i-1))。[0194]步骤704:提取第一软比特信息llr_0_ack(i)中占位符x的位置。[0195]步骤705:使用第二解扰方式对占位符x的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0196]第二解扰方式对应的公式如下:llr_1_ack(i)=llr_2(i)*(1-2*s(i-1))。[0197]步骤706:根据占位符y对第二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进行校验。[0198]校验方法为:若sign(llr_1_ack(i))≠sign(llr_1_ack(i-1)),则llr_1_ack(i)=0,llr_1_ack(i-1)=0,其中i取值(1,5,9,…143)。[0199]或若|llr_1_ack(i)-llr_1_ack(i-1)|》thresholdllr,则llr_1_ack(i)=0,llr_1_ack(i-1)=0,其中,thresholdllr为统计值,其中i取值(1,5,9,…143)。[0200]步骤707:对第二软比特信息llr_1_ack(i)进行解扰及校验后得到的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0201]当调制阶数qm为4,1bit编码ack/nack时,根据表2确定此时编码比特长度为n=4,计算q=ceil(n2/n),合并方法如下所示:其中k=(0,1,…ꢀn-1),l=(0,1,…ꢀq-1)。[0202]实施例七本实施例为llr校验及筛检方法,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确定不连续传输门限值的步骤流程图。[0203]当调制阶数qm为4,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为1时,假设sinr=5db,n2为144。二维门限表为:表4ꢀꢀthresholdtable0示例步骤801:计算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dtx_metric。[0204]corr=precompackbits*llr_combinet,其中,(∙)t为矩阵或向量转置运算,precompackbits为先验编码信息的所有可能的组合构成的向量。[0205]针对1bit编码ack/nack,precompackbits=[preack0、preack1]t,其中,preack0=[1,1,-1,-1],preack1=[-1,-1,-1,-1]。[0206]dtx_metric=max(corr)。[0207]步骤802:计算不连续传输门限值。[0208]计算表4中距5db最近的两个sinr’,即4db与6db。计算表4中距n2最近的两个qack’,即100与150。[0209]查找sinr’=[4db,6db],qack’=[100,150],对应的门限值为[11,12,15,16]。[0210]通过二维线性插值获得threshold0=13.36。[0211]步骤803:对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进行不连续传输检测使用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dtx_metric和不连续传输门限值threshold0进行比较以进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连续传输检测。[0212]若dtx_metric不小于threshold0,则确定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未发生不连续传输。[0213]若dtx_metric小于threshold0,则确定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生不连续传输。[0214]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连续传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不连续传输检测装置,如图10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收及预处理模块901,用于接收来自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基带信号,并根据所述基带信号提取全部的软比特信息、估计所述基带信号的信干噪比、计算接收到的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检测值确定模块902,用于对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对应的第二软比特信息,并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以得到对应的第三软比特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解速率匹配以得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随之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以及先验编码信息计算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门限值确定模块903,用于根据所述信干噪比和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以查表的方式确定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判断模块904,用于根据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和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判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是否发生不连续传输。[0215]示例性地,所述判断模块904进一步用于:判断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是否不小于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若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不小于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未发生不连续传输;若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小于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生不连续传输。[0216]示例性地,所述检测值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解扰方式对构成所述第一软比特信息的第一软比特序列中所有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第二软比特序列;将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中的一种或多种软比特信息确定为目标软比特信息,并对每一种目标软比特信息进行至少一次解扰,基于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中除所述目标软比特信息之外剩余的软比特信息和解扰后的目标软比特信息以得到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所述目标软比特信息包括占位符x对应的软比特信息和/或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其中,针对每一种目标软比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解扰方式、预设的第二解扰方式以及预设的第三解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至少一次解扰。[0217]示例性地,所述检测值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个加扰比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i个加扰比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二软比特序列中的第i个软比特信息。[0218]示例性地,所述检测值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以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解扰方式对输入软比特序列中占位符x和/或占位符y构成的目标软比特信息进行一次解扰以得到输出软比特序列:获取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根据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i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确定所述输出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0219]示例性地,所述检测值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以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二解扰方式对输入软比特序列中占位符x和/或占位符y构成的目标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输出软比特序列:获取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1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1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根据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目标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i-1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确定所述输出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0220]示例性地,所述检测值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以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第三解扰方式对输入软比特序列中占位符x和/或占位符y构成的目标软比特信息进行解扰以得到输出软比特序列:获取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和第i-1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对应的第i-1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根据所述输入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所述第i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和所述第i-1个位置的加扰比特信息确定所述输出软比特序列的第i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0221]示例性地,所述检测值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的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进行校验操作以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0222]示例性地,所述检测值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针对所述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的ack/nack,若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的符号和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前一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的符号不相等,则判定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前一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为无效软比特信息;将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的所述无效软比特信息转换为零以得到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0223]示例性地,所述检测值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针对所述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1的ack/nack,若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前一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的软比特信息距离超过预设的门限值,则判定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二软比特序列的占位符y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前一个位置的软比特信息为无效软比特信息;将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的所述无效软比特信息转换为零以得到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0224]示例性地,所述检测值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针对所述编码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2的ack/nack,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0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与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1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硬判决以获得第一判决结果,并对所述第一判决结果进行求和运算及模2运算以获得运算结果,对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2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进行所述硬判决以获得第二判决结果,若所述运算结果与所述第二判决结果不相同,则判定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0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1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和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的c2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位置的软比特信息为无效软比特信息;将所述第二软比特信息中的所述无效软比特信息转换为零以得到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0225]示例性地,所述检测值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和编码比特长度计算对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的合并次数;根据所述合并次数对所述第三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操作以得到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0226]示例性地,所述检测值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和先验编码信息计算数据相关值;在计算出的所有数据相关值中确定最大数据相关值,并将所述最大数据相关值作为所述不连续传输的检测值。[0227]示例性地,所述检测值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将所述先验编码信息的所有组合构成的矩阵与所述解速率匹配后的目标数据构成的向量的转置相乘,以得到所述数据相关值。[0228]示例性地,所述信号接收及预处理模块901进一步用于:根据ack/nack的码率和所述ack/nack信息比特数计算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0229]示例性地,所述门限值确定模块903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ack/nack对应的软比特信息个数和所述信干噪比在预设的二维门限表中确定取值最接近的元素组;对所述元素组进行二维线性插值运算以得到所述不连续传输门限值。[0230]此外,所述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连续传输检测装置其它方面以及实现细节与前面所描述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连续传输检测方法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赘述。[023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如上所述的任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连续传输检测方法。[0232]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