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2022-06-22 17:30: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存在两种组网方案,独立组网(standalone,sa)和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其中,nsa是基于现有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4g)基础设施上部署的,部分的业务和功能继续依赖4g网络。
3.目前,全球大部分运营商都已经部署了nsa制式的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简称embb)网络,并且依托于成熟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网络覆盖,同时也可以发挥5g基站的高吞吐量,进而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通信架构-双连接架构。在双连接架构中,终端设备可以同时连接两个不同的基站,进而分别与两个基站进行通信,以提升功耗为代价满足用户高速上网的需求。
4.然而,当前通常由用户自主决定是否开启终端设备中的双连接网络模式,即用户综合考虑功耗与高速上网需求,自由选择开启双连接网络模式的时机。不仅使得双连接网络模式的控制无法实现自动化,同时当前开启双连接网络模式的操作较为复杂,也不便于用户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双连接网络模式的控制无法实现自动化的问题。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7.在电子设备与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获取上行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信息;
8.在所述传输信息表征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持续增加且上报的上行数据包数量不为零的情况下,确定参数集合,其中,所述参数集合包括:表征上行网络拥塞时长的第一参数以及表征下行吞吐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的第二参数;
9.在所述参数集合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网络模式设置为双连接网络模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在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情况下,建立与第二基站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1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模式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11.传输信息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与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获取上行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信息;
12.参数模块,用于在所述传输信息表征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持续增加且上报的
上行数据包数量不为零的情况下,确定参数集合,其中,所述参数集合包括:表征上行网络拥塞时长的第一参数以及表征下行吞吐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的第二参数;
13.网络模式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参数集合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网络模式设置为双连接网络模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在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情况下,建立与第二基站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14.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5.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6.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17.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18.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与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利用上行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信息,可以确定用户是否具有上网需求。当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持续增加且上报的上行数据包数量不为零时,视为用户具有上网需求,此时确定包括表征上行网络拥塞时长的第一参数以及表征下行吞吐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的第二参数的参数集合。基于需要开启双连接网络模式的至少一种情况设置预设条件,在参数集合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当前的网络模式设置为双连接网络模式,由于无需用户进行操作,电子设备可自行决断,并启动电子设备的双连接网络模式。因此,使得双连接网络模式的控制实现了自动化,同时,也简化了启动双连接网络模式的流程。进一步,由于预设条件包括: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者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其中,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可以视为上行网络拥塞较长时间,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可以视为长时间处于大流量使用场景,从而可以在上行网络拥塞较长时间以及长时间处于大流量使用场景下实现双连接网络模式的自动开启,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及时恢复高速上网。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确定第一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步骤流程图;
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确定第三参数的过程示意图;
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示意图;
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模式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2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之一;
2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8.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29.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该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包括:
30.步骤101:在电子设备与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获取上行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信息。
31.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具有网络通信功能,在其与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与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交互。第一基站可以为接入目标网络中的任一基站,这里,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基站覆盖的小区内,电子设备与第一基站通过该目标网络建立有通信连接。其中,目标网络可以为任一网络,例如可以为4g网络、5g网络等。
32.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在第一基站中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传输的方向包括从电子设备传输至第一基站的上行方向,从第一基站传输至电子设备的下行方向。这里的传输信息包括上行方向的数据传输信息,即上行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信息。
33.步骤102:在传输信息表征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持续增加且上报的上行数据包数量不为零的情况下,确定参数集合。
34.本步骤中,缓存的上行数据包即为需要上行传输至第一基站的数据包。电子设备将上报上行数据包的数量以便第一基站分配调度资源。在上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持续增加且上报的上行数据包数量不为零,可以说明用户当前正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上网。
35.参数集合包括:表征上行网络拥塞时长的第一参数以及表征下行吞吐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的第二参数。上行网络拥塞时长即为网络在上行方向上拥塞的情况下,保持拥塞状态的持续时长。其中,网络在上行方向上拥塞可以理解为在上行方向上网络过载或传输性能较低;从而第一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在上行方向上的网络状况。下行吞吐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即为网络在下行方向上吞吐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其中,第一阈值的数值较大,下行吞吐量大于第一阈值可以视为电子设备处于大流量使用场景。具体的,第一阈值可以为2兆比特每秒,但不限于此。
3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具体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可以每隔预设时长更新一次第一参数以及第二参数。预设时长可以为一较短的时间段,例如可以为1秒钟,但不限于此。值得注意的是,当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并非持续增
加或者上报的上行数据包数量为零时,说明用户并未使用电子设备进行上网,此时无需设置双连接网络模式,从而无需执行后续步骤。
37.步骤103:在参数集合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当前的网络模式设置为双连接网络模式,以使电子设备在与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情况下,建立与第二基站的通信连接。
38.应当说明的是,预设条件包括: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因此,在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者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视为参数集合满足预设条件。这里,将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视为上行网络拥塞较长时间。因此,该第二阈值为用于衡量上行网络拥塞时间是否较长的一时间数值,例如可以为30秒钟、50秒钟、1分钟等,但不限于此。同理,第三阈值为用于衡量大流量使用场景持续时间是否较长的一时间数值,例如可以为30秒钟、50秒钟、1分钟等,但不限于此。
39.可以理解的是,在电子设备处于双连接网络模式下,电子设备可以同时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通信,其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为接入不同网络的基站。这里,电子设备中的双连接网络模式可以为基于endc(umts演进陆地无线接入网新无线电双连接,eutra nr dual-connectivity)架构实现的双连接功能,但不限于此。其中,umts可被称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在en-dc架构下,第一基站接入的网络为4g网络,第二基站接入的网络为5g网络。
40.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与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利用上行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信息,可以确定用户是否具有上网需求。当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持续增加且上报的上行数据包数量不为零时,视为用户具有上网需求,此时确定包括表征上行网络拥塞时长的第一参数以及表征下行吞吐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的第二参数的参数集合。基于需要开启双连接网络模式的至少一种情况设置预设条件,在参数集合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当前的网络模式设置为双连接网络模式,由于无需用户进行操作,电子设备可自行决断,并启动电子设备的双连接网络模式。因此,使得双连接网络模式的控制实现了自动化,同时,也简化了启动双连接网络模式的流程。进一步,由于预设条件包括: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者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其中,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可以视为上行网络拥塞较长时间,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可以视为长时间处于大流量使用场景,从而可以在上行网络拥塞较长时间以及长时间处于大流量使用场景下实现双连接网络模式的自动开启,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及时恢复高速上网。
41.可选地,确定参数集合中的第一参数,包括:
42.获取目标丢弃定时器的定时时长。
43.应当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在目标丢弃定时器的计时时间达到定时时长时,丢弃缓存的上行数据包。其中,定时时长为预先配置的时长。例如该目标丢弃定时器可以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pdcp)丢弃定时器,即pdcp discard timer。定时时长可以为“300ms”、“1500ms”或者“infinity”,在定时时长配置为“300ms”时,pdcp discard timer计时时间达到300毫秒视为超时一次;在定时时长配置为“infinity”时,pdcp discard timer计时时间达到默认时长,视为超时一次,该默认时长可
以为65535毫秒。可以理解的是,pdcp discard timer每次超时后可以进行重置,重新开始计时。
44.在目标情况下启动目标定时器,其中,目标情况包括:定时时长小于时长阈值且目标丢弃定时器的超时次数大于或等于目标次数、定时时长等于时长阈值且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目标数量中的任意一种情况;
45.应当说明的是,目标定时器用于记录网络拥塞状态的持续时间,因此,目标定时器将在监测到网络处于拥塞状态时开始计时。在目标丢弃定时器的定时时长被配置为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可能不会发生超时。继续以pdcp discard timer为例进行说明,在定时时长配置为“infinity”时,就可能不会发生超时。因此可以在目标丢弃定时器会发生超时的情况下,基于超时次数确定拥塞状态开始时间。在目标丢弃定时器不会发生超时的情况下,基于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确定拥塞状态开始时间。例如在pdcp层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达到100个时,视为网络开始拥塞,将此时的时间作为拥塞状态开始时间。
46.这里,在目标丢弃定时器为pdcp discard timer的情况下,其不同的定时时长对应不同的目标次数。例如对应“300ms”的定时时长设置的目标次数可以为5次,对应“1500ms”的定时时长设置的目标次数可以为1次。较佳地,目标定时器可以为pdcp discard timer的整数倍。
47.将目标定时器的计时时间确定为第一参数。
48.本技术实施例中,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目标丢弃定时器,可以快速监测到网络的拥塞状态,进而实现对拥塞时长的准确计时。
49.可选地,在将目标定时器的计时时间确定为第一参数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50.在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等于零的情况下,停止目标定时器。
51.应当说明的是,这里换成的上行数据包可以为pdcp层缓存的上行数据包,也可以理解为pdcp队列中的上行数据包。当换成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变成零时,表示当前所有缓存数据都被发送出去或者小区改变或者当前链路重建。这里,还可以在其他协议层缓存的数据包为零的情况下,停止目标定时器。例如媒体接入控制层缓存的数据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停止目标定时器以及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再次开始目标定时器,可以确定网络拥塞的累积时长,将累积时长作为网络拥塞时长。当然,这里还可以重置目标定时器,即将目标定时器清零,此时确定的为网络拥塞的持续时长,将网络拥塞的持续时长作为网络拥塞时长。
52.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当前所有缓存数据都被发送出去或者小区改变或者当前链路重建的情况下,停止目标定时器,可以保证第一参数的准确性。
53.可选地,在将目标定时器的计时时间确定为第一参数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54.在第一参数等于第二阈值时,将目标标志位由第一标识切换为第二标识,其中,目标标志位用于表征上行网络拥塞的情况;
55.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包括:目标标志位当前为第二标识。
56.应当说明的是,在目标标志位为第一标识时,表征上行网络未发生拥塞;在目标标志位为第二标识时,表征上行网络发生拥塞。这里,目标标志位可以存储于lte非接入层的数据库中。具体的,当目标标志位为第一标识时,存储0,当目标标志位为第二标识时,存储1。
57.本技术实施例中,利用目标标志位可以实现对上行网络的拥塞情况进行标识,从而利用目标标志位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上行网络的拥塞情况。
58.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中确定第一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步骤流程图,包括:
59.步骤201:开始。
60.步骤202:电子设备在小区进行数据业务,且数据pdn(分组数据网,packet data network)已经建立。
61.步骤203:判断当前是否处于目标情况,具体的,检查网络无线资源承载配置的pdcp discard timer的值,其网络配置包括:300ms、1500ms和infinity。如果网络配置为300ms,则判断当前pdcp discard timer超时次数是否达到第一次数阈值;如果网络配置为1500ms,则判断当前pdcp discard timer超时次数是否达到第二次数阈值;如果网络配置为infinity,则判断当前pdcp缓存数据包的数量是否达到数据包阈值,即pb_size=数据包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204,若否则结束。应当说明的是,第一次数阈值、第二次数阈值以及数据包阈值的数值大小决定了判断拥塞的灵敏度,数值越大则灵敏度越低,数值越小则灵敏度越高。这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第一次数阈值、第二次数阈值以及数据包阈值的具体数值。例如第一次数阈值为5次、第二次数阈值为1次、数据包阈值为1000字节,但不限于此。
62.步骤204:启动目标定时器。这里,可以针对不同的网络配置分别设置一目标定时器。例如网络配置为300ms,则pdcp discard timer超时次数达到第一次数阈值时,启动目标定时器a。网络配置为infinity,则当前pdcp缓存数据包的数量达到数据包阈值时,启动目标定时器b。在目标定时器启动之后,当pb_size变成0之后,表示当前所有缓存数据都被发送出去或者小区改变或者当前链路重建,停止目标定时器。
63.步骤205:判断目标定时器是否超时,若是则执行步骤206,若否则结束。
64.步骤206:将lte小区上行拥塞flag(标志位)置为1。
65.步骤207:结束。
66.可选地,上行数据包的数量持续增加且上报的上行数据包数量不为零,包括:
67.上行pdcp队列缓存的待发送数据包持续增加,且数据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简称bsr)上报的数据包数量不为零。
68.应当说明的是,上行pdcp队列即为上行方向的pdcp队列,为用来缓存上行ip数据包的队列。在上行pdcp队列缓存的待发送数据包持续增加的情况下,说明用户当前可能正在上网。电子设备通过bsr上报给第一基站,其上行缓存里有多少数据需要发送,以便第一基站决定给该电子设备分配多少上行资源。这里,bsr上报的数据包数量即为bsr size参数的具体参数值,其中,bsr是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的。
69.本技术实施例中,基于上行pdcp队列和bsr上报的数据包数量,可以准确判断出用户是否正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上网。
70.可选地,参数集合还包括:表征电子设备能否与第二基站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三参数;预设条件还包括:第三参数表征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71.应当说明的是,由于电子设备的限制或者第一基站的限制,可能导致电子设备无法与第二基站建立通信连接。因此,为避免开启双连接功能(双连接网络模式)后,电子设备
无法与第二基站建立通信连接。将电子设备能否与第二基站建立通信连接作为开启双连接功能的其中一个判断条件。
72.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判断是否开启电子设备的双连接功能时,将电子设备能否与第二基站建立通信连接作为其中一个判断条件,可以减少开启双连接功能后,电子设备无法与第二基站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发生。
73.可选地,确定参数集合中的第三参数,包括:
74.获取表征第一网络能否作为第二网络的锚点网络的第一状况信息、表征电子设备是否具有双连接网络模式的第二状况信息以及表征第二网络是否允许电子设备接入的第三状况信息,其中,第一网络为第一基站接入的网络,第二网络为第二基站接入的网络;
75.基于第一状况信息、第二状况信息以及第三状况信息,确定第三参数。
76.应当说明的是,第一状况信息可以说明第一网络是否有能力支持电子设备在双连接功能下同时访问不同基站。第二状况信息可以说明电子设备是否具备双连接网络模式。第三状况信息可以说明第一网络是否允许电子设备在双连接功能下同时访问不同基站。只有在第一网络有能力支持电子设备在双连接网络模式下同时访问不同基站,且电子设备具备双连接网络模式,且第一网络允许电子设备在双连接网络模式下同时访问不同基站的情况下,第三参数才符合预设条件,即第三参数表征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基站建立通信连接。具体的,第三参数在第一网络能够作为第二网络的锚点网络,电子设备具有双连接网络模式,且第二网络允许电子设备接入的情况下为第一数值,第三参数在第一网络不能作为第二网络的锚点网络,电子设备不具有双连接网络模式或第二网络不允许电子设备接入的情况下为第二数值。相应的,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基站建立通信连接,包括:第三参数当前为第一数值。
77.下面以一具体实例对确定第三参数的过程进行说明,下面的endc能力即为双连接功能,也就是上述双连接网络模式。如图3所示,包括:
78.步骤301:开始
79.步骤302:电子设备在lte小区发生初始注册或位置更新。
80.步骤303:sib2(系统消息2)是否携带有第一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304,若否则执行步骤307。其中,第一消息即为upperlayerindication-r15=true,表示当前网络可以作为endc网络的锚点网络,即可以同时连接lte网络和nr(新空口,new radio)网络,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81.步骤304:判断电子设备本身是否支持双连接,若是则执行步骤305,若否则执行步骤307。具体的,首先向nas(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模块请求查询电子设备的dcnr能力。如果终端首选网络模式包含nr,调制解调器已经开启option3的能力,并且电子设备在支持endc组合的lte锚点小区发起注册,则终端向网络报告的能力中包含dcnr能力(dcnr=1),即表示电子设备支持endc。
82.步骤305:第一网络是否下发第二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306,若否则执行步骤307。其中,第一网络为lte小区所属的网络。通过是否下发第二消息,确定第一网络是否允许电子设备接入。具体的,向mm(移动性管理,mobile management)模块查询第一网络是否有限制电子设备接入双连接网络。电子设备在收到attach accept消息或者tau accept消息后,若消息中存在restrictdcnr=0或者未携带该字段,则表示第一网络允许电子设备接入。
83.步骤306:更新endc能力为支持。即upperlayerindication-r15=true&ue endc support=true&nw dcnr restrict=false,更新nas endc support=true。具体的,更新存储在lte非接入层的数据库的endc能力支持情况,可以用于调制解调器上报给上层系统界面显示5g信号图标,也可以用于其他模块获取当前电子设备和第一网络的实时endc支持情况。
84.步骤307:更新endc能力为不支持。
85.步骤308:结束。
86.本技术实施例中,从电子设备本身以及网络本身进行考虑,基于第一网络能否作为第二网络的锚点网络的第一状况信息、电子设备是否具有双连接网络模式的第二状况信息以及第二网络是否允许电子设备接入的第三状况信息,确定第三参数,可以避免开启双连接网络模式后,电子设备无法与第二基站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发生。
87.可选地,在电子设备中的双连接网络模式为基于endc架构实现的双连接功能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当前的网络模式设置为双连接网络模式,包括:
88.在pdcp模块请求查询rrc(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control)模块当前的endc b1测量开关状态;
89.在endc b1测量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更新当前endc b1测量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从而电子设备可以正常上报nr的b1测量报告,以使电子设备与第二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90.本技术实施例中,在endc b1测量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下,将其开关状态调整为开启状态,进而通过上报nr的b1测量报告,实现电子设备与第二基站间通信连接的建立。
91.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示意图,其中,双连接功能即为endc功能,也就是上述双连接网络模式。具体的,该实际应用的步骤包括:
92.步骤401:开始。
93.步骤402:电子设备在lte小区驻留。
94.步骤403:判断lte网络是否已对电子设备配置有endc小区,若是则结束,若否则执行步骤404。
95.步骤404: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rrc连接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405,若否则结束。电子设备处于rrc空闲状态时,为了避免过多的endc nr测量,增加功耗,默认关闭endc的nr b1测量。
96.步骤405:判断是否有上行数据包发送,若是则执行步骤406,若否则结束。具体的,如果数据承载持续有上行ip数据包进入到pdcp队列,并且当前数据承载的媒体接入控制层的bsr size不为0,表示的当前有上行数据包要发送。
97.步骤406:进入“lte小区拥塞判断”以及大流量使用场景判断。其中,“lte小区拥塞判断”的过程参见图2这里步骤赘述。
98.步骤407:判断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408,若否则结束。具体的,如果拥塞标志位flag=1,表示当前lte有较多的上行数据要发送,但是lte网络没有足够的上行资源调度,导致上行数据包不能及时发出,因此,可以判断拥塞标志位是否为1,在拥塞标志位为1的情况下视为符合预设条件。如果拥塞标志位flag=0,表示当前lte小区上行没有拥
塞,但是上行不拥塞,如果下行网络调度资源不足,也会让视频播放变慢;此时如果监测到数据承载的下行pdcp吞吐量大于或等于2兆比特每秒,并且持续5秒,则说明当前处于一个大流量应用场景。因此可以在拥塞标志位为0,且下行pdcp吞吐量大于或等于2兆比特每秒的情况下也视为符合预设条件。
99.步骤408:更新当前endc b1策略开关状态为开启,即开启endc功能。
100.步骤409:结束。
101.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在功耗和数据体验之间取得平衡。在用数据业务时遇到lte小区信号不好的时候,自动开启endc进行网络加速,使用用户遇到数据断流和卡顿时,及时恢复高速上网。在不用数据业务时或者用lte数据不卡顿时,保持lte单连接,可以减少终端的待机功耗,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
10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网络模式的控制装置,或者该网络模式的控制装置中的用于执行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控制模块。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网络模式的控制装置执行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为例,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模式的控制装置。
103.如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模式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104.传输信息模块51,用于在电子设备与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获取上行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信息;
105.参数模块52,用于在传输信息表征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持续增加且上报的上行数据包数量不为零的情况下,确定参数集合,其中,参数集合包括:表征上行网络拥塞时长的第一参数以及表征下行吞吐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的第二参数;
106.网络模式控制模块53,用于在参数集合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当前的网络模式设置为双连接网络模式,以使电子设备在与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情况下,建立与第二基站的通信连接,其中,预设条件包括: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107.可选地,参数模块52,包括:
108.时长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丢弃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其中,电子设备在目标丢弃定时器的计时时间达到定时时长时,丢弃缓存的上行数据包;
109.第一定时器单元,用于在目标情况下启动目标定时器,其中,目标情况包括:定时时长小于时长阈值且目标丢弃定时器的超时次数大于或等于目标次数、定时时长等于时长阈值且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目标数量中的任意一种情况;
110.第二定时器单元,用于将目标定时器的计时时间确定为第一参数。
111.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112.停止模块,用于在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等于零的情况下,停止目标定时器。
113.可选地,参数集合还包括:表征电子设备能否与第二基站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三参数;预设条件还包括:第三参数表征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114.可选地,参数模块52,包括:
115.状况信息单元,用于获取表征第一网络能否作为第二网络的锚点网络的第一状况信息、表征电子设备是否具有双连接网络模式的第二状况信息以及表征第二网络是否允许电子设备接入的第三状况信息,其中,第一网络为第一基站接入的网络,第二网络为第二基
站接入的网络;
116.参数单元,用于基于第一状况信息、第二状况信息以及第三状况信息,确定第三参数。
117.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与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利用上行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信息,可以确定用户是否具有上网需求。当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持续增加且上报的上行数据包数量不为零时,视为用户具有上网需求,此时确定包括表征上行网络拥塞时长的第一参数以及表征下行吞吐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的第二参数的参数集合。基于需要开启双连接网络模式的至少一种情况设置预设条件,在参数集合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当前的网络模式设置为双连接网络模式,由于无需用户进行操作,电子设备可自行决断,并启动电子设备的双连接网络模式。因此,使得双连接网络模式的控制实现了自动化,同时,也简化了启动双连接网络模式的流程。进一步,由于预设条件包括: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者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其中,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可以视为上行网络拥塞较长时间,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可以视为长时间处于大流量使用场景,从而可以在上行网络拥塞较长时间以及长时间处于大流量使用场景下实现双连接网络模式的自动开启,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及时恢复高速上网。
118.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网络模式的控制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或芯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为除终端之外的其他设备。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还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119.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网络模式的控制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1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模式的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图1至图4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121.可选地,如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存储器602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6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601执行时实现上述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1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123.图7为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124.该电子设备7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701、网络模块702、音频输出单元703、输入单元704、传感器705、显示单元706、用户输入单元707、接口单元708、存储器709、以及处
理器710等部件。
12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7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7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126.其中,处理器710,用于在电子设备与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获取上行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信息;
127.处理器710,还用于在传输信息表征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持续增加且上报的上行数据包数量不为零的情况下,确定参数集合,其中,参数集合包括:表征上行网络拥塞时长的第一参数以及表征下行吞吐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的第二参数;
128.处理器710,还用于在参数集合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当前的网络模式设置为双连接网络模式,以使电子设备在与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情况下,建立与第二基站的通信连接,其中,预设条件包括: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129.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与第一基站建立有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利用上行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传输信息,可以确定用户是否具有上网需求。当缓存的上行数据包的数量持续增加且上报的上行数据包数量不为零时,视为用户具有上网需求,此时确定包括表征上行网络拥塞时长的第一参数以及表征下行吞吐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持续时长的第二参数的参数集合。基于需要开启双连接网络模式的至少一种情况设置预设条件,在参数集合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当前的网络模式设置为双连接网络模式,由于无需用户进行操作,电子设备可自行决断,并启动电子设备的双连接网络模式。因此,使得双连接网络模式的控制实现了自动化,同时,也简化了启动双连接网络模式的流程。进一步,由于预设条件包括: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或者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其中,第一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可以视为上行网络拥塞较长时间,第二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可以视为长时间处于大流量使用场景,从而可以在上行网络拥塞较长时间以及长时间处于大流量使用场景下实现双连接网络模式的自动开启,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及时恢复高速上网。
130.应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输入单元7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7041和麦克风7042,图形处理器7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706可包括显示面板7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7061。用户输入单元707包括触控面板7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7072中的至少一种。触控面板7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7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7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131.存储器7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7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的第一存储区和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区,其中,第一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709可
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x09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9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132.处理器7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地,处理器710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涉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的操作,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信号,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710中。
13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134.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135.本技术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136.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13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网络模式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1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139.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
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14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