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部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22:21: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内部通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部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2.温室大棚一般用于蔬菜的生产,温室大棚能够给蔬菜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使得蔬菜能够快速生长,温室大棚还需要进行定期的通风换气,从而保证其内部的空气质量,但是现有的小型温室大棚的通风还存在以下不足:
3.现有的小型温室大棚的通风通常采用人工将其顶部的薄膜收卷起来,使得大棚的顶部处于露天状态,从而对大棚内进行通风换气,但是该通风换气操作复杂,至少需要2人进行收卷,操作费时费力,使得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且现有的小型温室大棚的通风不便于对通风口的大小进行调节;
4.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部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部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温室大棚的通风操作费时费力且不便于对通风口的大小进行调节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部通风装置,包括大棚框架:
8.侧薄膜,所述侧薄膜连接于所述大棚框架的左右两侧端面上;
9.端面薄膜,所述端面薄膜连接于所述大棚框架的前后两侧端面上;
10.大棚入口,所述大棚入口设置于所述大棚框架的前后两侧位置;
11.辊柱,所述辊柱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大棚框架的顶部位置;
12.滑动框,所述滑动框固定连接于所述大棚框架的上端前后两侧位置;
13.顶部薄膜,所述顶部薄膜的前后两端设置于所述滑动框的内部;
14.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顶部薄膜的右侧面上,且所述滑动杆的前后两端与所述滑动框滑动连接;
15.薄膜收纳机构,所述薄膜收纳机构设置于所述大棚框架的右侧位置;
16.通风控制机构,所述通风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大棚框架的左侧中部位置。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薄膜收纳机构对顶部薄膜进行自动收卷操作,且能便于通过通风控制机构控制通风口的开闭和大小。
18.优选的,所述薄膜收纳机构包括有:
19.收纳盒体,所述收纳盒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大棚框架的右侧端面上;
20.收卷轴,所述收卷轴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收纳盒体的内部,且所述顶部薄膜与所述收卷轴的侧面相连接;
21.储能发条,所述储能发条连接于所述收卷轴的前后两端位置。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收卷轴转动对顶部薄膜进行收卷,且能便于通过收纳盒体对顶部薄膜进行收纳。
23.优选的,所述通风控制机构包括有:
24.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于所述大棚框架的左端面中部位置;
25.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固定框的内部;
26.蜗轮,所述蜗轮键连接于所述驱动轴的前侧位置;
27.蜗杆,所述蜗杆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固定框上,且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互啮合连接;
28.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框的侧面上,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蜗杆相连接;
29.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轴上,且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动杆上。
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牵引绳对滑动杆进行牵引,从而实现对顶部薄膜的开闭控制。
31.优选的,所述辊柱圆周等距分布在大棚框架的上侧位置,且所述顶部薄膜与所述辊柱的表面接触连接。
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顶部薄膜与辊柱的表面接触连接使得顶部薄膜与大棚框架顶部之间滚动摩擦,从而防止顶部薄膜被磨损或刮破。
33.优选的,所述储能发条的内部一端与所述收卷轴相连接,且所述储能发条的外侧一端与所述收纳盒体相连接。
3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储能发条的设置使得储能发条带动收卷轴转动自动对顶部薄膜进行收卷。
35.优选的,所述牵引绳的数量设置为2条,且2条所述牵引绳关于所述大棚框架的中部对称设置。
3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便于通过2条牵引绳稳定的对滑动杆进行牵引,从而使得滑动杆稳定的带动顶部薄膜在滑动框内滑动。
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温室大棚内部通风装置能便于自动对大棚顶部的薄膜进行收卷和覆盖,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大棚通风的操作便利性,且能便于通过控制大棚顶部的薄膜的收卷量对通风口的大小进行控制,从而提高该通风装置的实用性:
38.1、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得其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驱动轴转动,使得驱动轴将缠绕在其侧面的牵引绳松开,在储能发条的作用下使得收卷轴产生转动,收卷轴转动对顶部薄膜进行收卷,使得滑动杆在滑动框内滑动,从而将顶部薄膜自动收卷至收纳盒体内,大棚内部与外界空气连通,即可实现对大棚内部的通风换气操作,从而能便于自动对大棚顶部的薄膜进行收卷和覆盖,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9.2、通过驱动电机转动控制顶部薄膜的收卷量,能够改变顶部薄膜对大棚框架上端的覆盖面积,从而能便于通过控制大棚顶部的薄膜的收卷量对通风口的大小进行控制,提高了该通风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42.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43.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44.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45.图6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中:1、大棚框架;2、侧薄膜;3、端面薄膜;4、大棚入口;5、辊柱;6、滑动框;7、顶部薄膜;8、滑动杆;9、薄膜收纳机构;901、收纳盒体;902、收卷轴;903、储能发条;10、通风控制机构;1001、固定框;1002、驱动轴;1003、蜗轮;1004、蜗杆;1005、驱动电机;1006、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8.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49.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内部通风装置,包括大棚框架1:
50.侧薄膜2,侧薄膜2连接于大棚框架1的左右两侧端面上;端面薄膜3,端面薄膜3连接于大棚框架1的前后两侧端面上;大棚入口4,大棚入口4设置于大棚框架1的前后两侧位置;辊柱5,辊柱5通过轴承连接于大棚框架1的顶部位置;辊柱5圆周等距分布在大棚框架1的上侧位置,且顶部薄膜7与辊柱5的表面接触连接;滑动框6,滑动框6固定连接于大棚框架1的上端前后两侧位置;顶部薄膜7,顶部薄膜7的前后两端设置于滑动框6的内部;滑动杆8,滑动杆8固定连接于顶部薄膜7的右侧面上,且滑动杆8的前后两端与滑动框6滑动连接;通过辊柱5的设置能够防止顶部薄膜7滑动时产生磨损或损坏,通过顶部薄膜7和滑动杆8的设置能够便于对大棚内部进行通风。
51.薄膜收纳机构9,薄膜收纳机构9设置于大棚框架1的右侧位置;薄膜收纳机构9包括有:收纳盒体901,收纳盒体901固定连接于大棚框架1的右侧端面上;收卷轴902,收卷轴902通过轴承连接于收纳盒体901的内部,且顶部薄膜7与收卷轴902的侧面相连接;储能发条903,储能发条903连接于收卷轴902的前后两端位置;储能发条903的内部一端与收卷轴902相连接,且储能发条903的外侧一端与收纳盒体901相连接;通风控制机构10,通风控制机构10设置于大棚框架1的左侧中部位置;通风控制机构10包括有:固定框1001,固定框1001固定连接于大棚框架1的左端面中部位置;驱动轴1002,驱动轴1002通过轴承连接于固定框1001的内部;蜗轮1003,蜗轮1003键连接于驱动轴1002的前侧位置;蜗杆1004,蜗杆1004通过轴承连接于固定框1001上,且蜗杆1004与蜗轮1003相互啮合连接;驱动电机1005,驱动电机1005固定连接于固定框1001的侧面上,且驱动电机1005的转轴与蜗杆1004相连接;牵引绳1006,牵引绳1006一端连接于驱动轴1002上,且牵引绳1006的另一端连接于滑动杆8上;牵引绳1006的数量设置为2条,且2条牵引绳1006关于大棚框架1的中部对称设置;当需要对大棚内部进行通风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005,驱动电机1005转动带动蜗杆1004转
动,使得蜗杆1004带动蜗轮1003转动,蜗轮1003转动带动驱动轴1002转动,使得驱动轴1002将缠绕在其侧面的牵引绳1006松开,在储能发条903的作用下使得收卷轴902产生转动,收卷轴902转动对顶部薄膜7进行收卷,使得滑动杆8在滑动框6内滑动,从而将顶部薄膜7自动收卷至收纳盒体901内,大棚框架1的顶部处于露天状态,即可实现对大棚内部的通风换气操作;通过驱动电机1005转动控制顶部薄膜7的收卷量,能够改变顶部薄膜7对大棚框架1上端的覆盖面积,从而能够实现对通风口大小的控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5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