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信号同步双显电路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15:41: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同步双显电路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通常由cpu(中央处理器)将rgb(红、绿、蓝)信号转换为lcd信号,通过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接口传输至显示屏上播放。在使用双屏时,两个显示屏分别通过一个lcd接口连接cpu实现双屏lcd显示。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显示效果,出现了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接口和hdmi信号,可外接显示器、液晶电视、高清dvd机等显示设备来进行高清显示。由于cpu信号接口的限制,没有专用的hdmi信号输出给hdmi接口使用,双屏显示时,只能同时显示lcd信号,不能一个显示屏显示lcd信号,另一个屏幕显示hdmi信号,即不能实现lcd信号和hdmi信号同时分屏显示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双显电路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双屏不能同时分屏显示lcd信号和hdmi信号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同步双显电路,连接lcd接口和hdmi接口,其包括控制模块和转换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转换模块和lcd接口,转换模块连接hdmi接口;
5.所述控制模块将rgb信号转换为lcd信号并输出给lcd接口,还将该组rgb信号中的一部分转换为显示信号并传输给转换模块;
6.所述转换模块将显示信号转换为hdmi信号并输出给hdmi接口。
7.可选地,所述的信号同步双显电路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cpu和32个电阻;
8.所述cpu的rgb_d0脚、rgb_d1脚、rgb_d2脚、rgb_d3脚、rgb_d4脚、rgb_d5脚、rgb_d6脚、rgb_d7脚、rgb_d8脚、rgb_d9脚、rgb_d10脚、rgb_d11脚、rgb_d12脚、rgb_d13脚、rgb_d14脚、rgb_d15脚、clk脚分别通过一个电阻与lcd接口的d0脚、d1脚、d2脚、d3脚、d4脚、d5脚、d6脚、d7脚、d8脚、d9脚、d10脚、d11脚、d12脚、d13脚、d14脚、d15脚、dclk脚一对一连接;cpu的d16脚、d17脚、d18脚、d19脚、d20脚、d21脚、d22脚、d23脚与lcd接口的d16脚、d17脚、d18脚、d19脚、d20脚、d21脚、d22脚、d23脚一对一连接;cpu的rgb_d0脚、rgb_d1脚、rgb_d2脚、rgb_d3脚、rgb_d4脚、rgb_d5脚、rgb_d6脚、rgb_d7脚、rgb_d8脚、rgb_d9脚、rgb_d10脚、rgb_d11脚、rgb_d12脚、rgb_d13脚、rgb_d14脚、rgb_d15脚还分别通过一个电阻连接转换模块;cpu的ck脚、de脚、vsync脚、hsync脚、bck脚、lrck脚、do脚、pcscl脚、pcsda脚均连接转换模块。
9.可选地,所述的信号同步双显电路中,所述转换模块包括转换芯片、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10.所述转换芯片的d0脚、d1脚、d2脚、d3脚、d4脚、d5脚、d6脚、d7脚、d8脚、d9脚、d10脚、d11脚、d12脚、d13脚、d14脚、d15脚分别通过一电阻与cpu的rgb_d0脚、rgb_d1脚、rgb_d2脚、rgb_d3脚、rgb_d4脚、rgb_d5脚、rgb_d6脚、rgb_d7脚、rgb_d8脚、rgb_d9脚、rgb_d10脚、rgb_d11脚、rgb_d12脚、rgb_d13脚、rgb_d14脚、rgb_d15脚一对一连接;转换芯片的pclk脚、
de脚、vsync脚、hsync脚、sck/mclk脚、ws脚、i2s0脚、pcscl脚、pcsda脚与cpu的ck脚、de脚、vsync脚、hsync脚、bck脚、lrck脚、do脚、pcscl脚、pcsda脚一对一连接;转换芯片的entest脚通过第一电阻接地,转换芯片的ovdd1脚和ovdd2脚输入第一电压,转换芯片的ovdd33脚输入第二电压,转换芯片的vcc33脚输入第三电压,转换芯片的pvcc33脚输入第四电压,转换芯片的ivdd12_1脚至ivdd12_3脚输入第五电压,转换芯片的dvdd12脚输入第六电压,转换芯片的avcc12脚输入第七电压,转换芯片的pvcc12脚输入第八电压,转换芯片的rext脚通过第二电阻接地;转换芯片的tx2p脚、tx2m脚、tx1p脚、tx1m脚、tx0p脚、tx0m脚、txcp脚、txcm脚、cec脚、ddcscl脚、ddcsda脚与hdmi接口的d2 脚、d2-脚、d1 脚、d1-脚、d0 脚、d0-脚、ck 脚、ck-脚、cec脚、scl脚、sda脚一对一连接;转换芯片的hpd脚通过第五电阻接地、hpd脚还连接hdmi接口的hpd脚;转换芯片的pcadr脚通过第三电阻接地,转换芯片的sysrstn脚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一电容的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输入;转换芯片的d16~d23脚、i2s1脚、i2s2脚、i2s3/spdif脚、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gnd脚均接地。
11.可选地,所述的信号同步双显电路中,所述转换模块还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
12.所述第六电阻连接在转换芯片的cec脚与hdmi接口的cec脚之间,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转换芯片的ddcscl脚,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hdmi接口的scl脚和第九电阻的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转换芯片的ddcsda脚,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hdmi接口的sda脚和第十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并输入第九电压。
13.可选地,所述的信号同步双显电路中,所述转换芯片的第65脚对应的gnd脚连接芯片地,芯片地的面积与转换芯片的面积适配且位于转换芯片的底部。
14.可选地,所述的信号同步双显电路中,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10kω。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显示屏,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外接第二显示屏,所述壳体内的主板上设置有lcd接口、hdmi接口和所述的信号同步双显电路;所述信号同步双显电路连接lcd接口和hdmi接口,lcd接口连接第一显示屏,hdmi接口外接第二显示屏;
16.所述信号同步双显电路将rgb信号转换为lcd信号和hdmi信号,所述lcd信号通过lcd接口传输至第一显示屏显示,hdmi信号通过hdmi接口传输至第二显示屏同步显示。
17.可选地,所述的终端设备中,所述lcd接口的外围设有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
18.所述lcd接口的vled1 脚通过第二电容接地;lcd接口的dvdd脚输入第十电压,lcd接口的dvdd脚通过第三电容接地,第四电容与第三电容并联。
19.可选地,所述的终端设备中,所述lcd接口的外围还设有第五电容和第十一电阻;
20.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的一端和lcd接口的dclk脚,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信号同步双显电路。
21.可选地,所述的终端设备中,所述hdmi接口的外围设有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一静电管、第二静电管、第三静电管和第四静电管;
22.所述第一静电管的负极连接hdmi接口的hpd脚,第二静电管的负极连接hdmi接口的cec脚,第三静电管的负极连接第十二电阻的一端和信号同步双显电路,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hdmi接口的scl脚,第四静电管的负极连接第十三电阻的一端和信号同步双显电
路,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hdmi接口的sda脚;第一静电管、第二静电管、第三静电管和第四静电管的负极相互连接并接地。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终端设备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外接第二显示屏,所述壳体内的主板上设置有lcd接口、hdmi接口和信号同步双显电路;所述信号同步双显电路连接lcd接口和hdmi接口,lcd接口连接第一显示屏,hdmi接口外接第二显示屏;所述信号同步双显电路将rgb信号转换为lcd信号和hdmi信号,所述lcd信号通过lcd接口传输至第一显示屏显示,hdmi信号通过hdmi接口传输至第二显示屏同步显示。rgb信号转换为lcd信号和hdmi信号,再通过对应的接口传输至相应的显示屏显示,即可实现lcd信号与hdmi信号同时显示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双屏不能同时分屏显示lcd信号和hdmi信号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板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cd接口的电路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hdmi接口的电路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换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显示屏,终端设备外接第二显示屏,所述壳体内的主板上设置有lcd接口10、hdmi接口20和信号同步双显电路30,所述信号同步双显电路30连接lcd接口10和hdmi接口20,lcd接口10连接第一显示屏,hdmi接口20外接第二显示屏。所述信号同步双显电路30将rgb信号转换为lcd信号和hdmi信号,所述lcd信号通过lcd接口10传输至第一显示屏显示,hdmi信号通过hdmi接口20传输至第二显示屏同步显示。
32.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为带触摸功能(如第一显示屏上设有触摸屏)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之类的设备,第二显示屏可采用一个大屏幕,这样将rgb信号转换为lcd信号和hdmi信号,再通过对应的接口传输至相应的显示屏显示,即可实现lcd信号与hdmi信号同时显示的功能;这样在第一显示屏上进行的操作,均会对应反映在第二显示屏上,相当于在第二显示屏上起到投屏效果,将第一显示屏上的画面放大,解决了现有双屏不能同时分屏显示lcd信号和hdmi信号的问题;同时,第二显示屏可采用所有具有hdmi功能的大屏幕或电视机,其放大功能可代替投影仪,节省投影仪的购买成本,还没有任何安装问题(投影仪有的需要挂顶,有的放桌子上必须倾斜一定角度且前方不能有遮挡)。
33.其中,所述信号同步双显电路30包括控制模块310和转换模块320;所述控制模块
310连接转换模块320和lcd接口10,转换模块320连接hdmi接口20;所述控制模块310将rgb信号转换为lcd信号并输出给lcd接口10,还将该组rgb信号中的一部分转换为显示信号并传输给转换模块320;所述转换模块320将显示信号转换为hdmi信号并输出给hdmi接口20。
34.本实施例将一组rgb信号分别提供给lcd接口10和转换模块,经过转换模块转换出hdmi信号,即可满足客户要求lcd信号和hdmi信号同时显示的需求。主板上各个电路的位置设置如图2所示,仅示出主板的部分结构仅为示例,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需求布局;此处仅示出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器件,主板上的其他器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赘述。
35.请一并参阅图3、图4和图5,所述控制模块310包括cpu u1和32个电阻,所述cpu u1的rgb_d0脚、rgb_d1脚、rgb_d2脚、rgb_d3脚、rgb_d4脚、rgb_d5脚、rgb_d6脚、rgb_d7脚、rgb_d8脚、rgb_d9脚、rgb_d10脚、rgb_d11脚、rgb_d12脚、rgb_d13脚、rgb_d14脚、rgb_d15脚、clk脚分别通过一个电阻与lcd接口10的d0脚、d1脚、d2脚、d3脚、d4脚、d5脚、d6脚、d7脚、d8脚、d9脚、d10脚、d11脚、d12脚、d13脚、d14脚、d15脚、dclk脚一对一连接;cpu u1的d16脚、d17脚、d18脚、d19脚、d20脚、d21脚、d22脚、d23脚与lcd接口10的d16脚、d17脚、d18脚、d19脚、d20脚、d21脚、d22脚、d23脚一对一连接;cpu u1的rgb_d0脚、rgb_d1脚、rgb_d2脚、rgb_d3脚、rgb_d4脚、rgb_d5脚、rgb_d6脚、rgb_d7脚、rgb_d8脚、rgb_d9脚、rgb_d10脚、rgb_d11脚、rgb_d12脚、rgb_d13脚、rgb_d14脚、rgb_d15脚还分别通过一个电阻连接转换模块320;cpu u1的ck脚、de脚、vsync脚、hsync脚、bck脚、lrck脚、do脚、pcscl脚、pcsda脚均连接转换模块320。
36.其中,一组rgb信号包括24根信号线,由rgb_d0脚~rgb_d15脚和d16脚~d23脚输出,其中rgb_d0脚~rgb_d15脚的rgb信号通过2个电阻后分别变成一部分lcd信号(lcd_d0~lcd_d15)和显示信号(it6612_d0~it6612_d15),这里的32个电阻用于调整阻抗,还起到隔离作用,避免一部分lcd信号与显示信号相互干扰。另一部分lcd信号(lcd_d16~lcd_d23)直接输出给lcd接口10。lcd_clk信号是lcd接口10的时钟信号。cpu输出的it66121_ck信号、it66121_de信号、it66121_vsync信号、it66121_hsync信号、i2s1_bck信号、i2s1_lrck信号、i2s1_do信号、1v8_pcscl信号、1v8_pcsda信号用于与转换模块之间进行工作通信时交互数据、控制指令等。
37.需要理解的是,rgb_d0脚~rgb_d15脚的rgb信号已经能满足显示需求,确保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相同;而cpu u1的d16脚~d23脚输出的另一部分lcd信号是lcd接口特有的信号,无需将其转换为hdmi信号,其不影响显示内容的同步性。rgb_d0脚~rgb_d15脚输出的rgb信号通过对应的电阻后,变为一部分lcd信号(lcd_d0~lcd_d15)和显示信号(it6612_d0~it6612_d15),这里只是通过电阻隔离来改变信号名称以进行区分,表示将rgb信号分为两路输出,对信号的数据没有改变。
38.请一并参阅图6,所述转换模块320包括转换芯片u2、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所述转换芯片u2的d0脚、d1脚、d2脚、d3脚、d4脚、d5脚、d6脚、d7脚、d8脚、d9脚、d10脚、d11脚、d12脚、d13脚、d14脚、d15脚分别通过一电阻与cpu u1的rgb_d0脚、rgb_d1脚、rgb_d2脚、rgb_d3脚、rgb_d4脚、rgb_d5脚、rgb_d6脚、rgb_d7脚、rgb_d8脚、rgb_d9脚、rgb_d10脚、rgb_d11脚、rgb_d12脚、rgb_d13脚、rgb_d14脚、rgb_d15脚一对一连接;转换芯片u2的pclk脚、de脚、vsync脚、hsync脚、sck/mclk脚、ws脚、i2s0脚、pcscl脚、pcsda脚与cpu u1的ck脚、de脚、vsync脚、hsync脚、bck脚、lrck脚、do
脚、pcscl脚、pcsda脚一对一连接;转换芯片u2的entest脚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转换芯片u2的ovdd1脚和ovdd2脚输入第一电压tx_ovdd,转换芯片u2的ovdd33脚输入第二电压tx_ovdd33,转换芯片u2的vcc33脚输入第三电压tx_vcc33,转换芯片u2的pvcc33脚输入第四电压tx_pvcc33,转换芯片u2的ivdd12_1脚至ivdd12_3脚输入第五电压tx_ivdd12,转换芯片u2的dvdd12脚输入第六电压tx_dvdd12,转换芯片u2的avcc12脚输入第七电压tx_avcc12,转换芯片u2的pvcc12脚输入第八电压tx_pvcc12,转换芯片u2的rext脚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转换芯片u2的tx2p脚、tx2m脚、tx1p脚、tx1m脚、tx0p脚、tx0m脚、txcp脚、txcm脚、cec脚、ddcscl脚、ddcsda脚与hdmi接口20的d2 脚、d2-脚、d1 脚、d1-脚、d0 脚、d0-脚、ck 脚、ck-脚、cec脚、scl脚、sda脚一对一连接;转换芯片u2的hpd脚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hpd脚还连接hdmi接口20的hpd脚;转换芯片u2的pcadr脚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转换芯片u2的sysrstn脚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输入第一电压tx_ovdd;转换芯片u2的d16~d23脚、i2s1脚、i2s2脚、i2s3/spdif脚、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gnd脚均接地。
39.其中,所述转换芯片u2优选型号为it66121fn的hdmi转换芯片,其将显示信号(it6612_d0~it6612_d15)转换为hdmi信号(共四组,即tx_ch2_p和tx_ch2_m,tx_ch1_m和tx_ch1_p,tx_ch0_m和tx_ch0_p,tx_clk_m和tx_clk_p)后传输至hdmi接口20,hdmi信号即可通过hdmi接口20传输至第二显示屏显示。
40.hpd信号是检测hdmi接口外接第二显示屏的插入侦测信号,未接入第二显示屏时,hdmi接口的hpd脚悬空,hpd信号被第五电阻r5下拉为低电平,转换芯片u2不会输出hdmi信号;第二显示屏接入时,hpd信号被第二显示屏上拉为高电平,转换芯片u2工作。
41.it66121_ck信号、it66121_de信号、it66121_vsync信号、it66121_hsync信号、i2s1_bck信号、i2s1_lrck信号、i2s1_do信号、1v8_pcscl信号、1v8_pcsda信号是转换芯片u2与cpu之间的通信信号,由cpu控制转换芯片的工作状态。cec信号、tx_ddcscl信号和tx_ddcscl信号是转换芯片u2与hdmi接口20之间的通信信号,用于交互数据和控制指令等,如场/行同步。
42.所述entest脚通过第一电阻r1(如10kω)接地,用于配置内部测试点。所述pcadr脚接地还是接高电平,是为了选择转换芯片的工作模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10kω的第三电阻r3接地,将pcadr脚上的信号拉低,即选择了内部的0x98寄存器;若通过一10kω电阻接第一电压tx_ovdd,则选择内部的0x9a寄存器。所述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容c1组成复位电路,在第一电压tx_ovdd上电时产生复位信号1v8_sysrstn来对所述转换芯片进行复位。
43.为了避免用于通信的cec信号、tx_ddcscl信号和tx_ddcscl信号被干扰,所述转换模块320还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所述第六电阻r6连接在转换芯片u2的cec脚与hdmi接口20的cec脚之间,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转换芯片u2的ddcscl脚,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hdmi接口20的scl脚和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转换芯片u2的ddcsda脚,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hdmi接口20的sda脚和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并输入第九电压5v_ddc。
44.其中,r6、r7、r8的阻值均优选为33rω,将对应引脚的信号输出给hdmi接口20,起到隔离作用;r9和r10为上拉电阻,在转换芯片u2与hdmi接口20之间无通信时将tx_ddcscl
信号和tx_ddcscl信号上拉为高电平,避免hdmi接口20误传输。
45.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所有电压均由现有的电源模块提供,只是使用对应的电压来供电,对电源模块的内部结构以及具体引脚连接关系不做详述。图6中转换芯片u2的65pin对应的gnd脚用虚线框住,是表示整个转换芯片u2在具体实施时,要接一大面积的芯片地(与转换芯片的面积适配且位于转换芯片的底部),大面积地的尺寸根据该芯片的规格书来确定,其他没有虚线框住的地均表示信号地。
46.请继续参阅图3,优选地,所述lcd接口10的外围设有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所述lcd接口10的vled1 脚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lcd接口10的dvdd脚输入第十电压vcc30_lcd来对lcd接口10供电,dvdd脚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第四电容c4与第三电容c3并联。通过c3和c4对输入的第十电压vcc30_lcd滤波,使lcd接口10工作更加稳定。
47.优选地,所述lcd接口10的外围还设有第五电容c5和第十一电阻r11,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和lcd接口10的dclk脚,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cpu的clk脚。c5和r11组成rc滤波电路来对cpu传输的lcd时钟信号lcd_clk进行滤波。
48.请继续参阅图4,优选地,所述hdmi接口20的外围设有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一静电管t1、第二静电管t2、第三静电管t3和第四静电管t4;所述第一静电管t1的负极连接hdmi接口20的hpd脚,第二静电管t2的负极连接hdmi接口20的cec脚,第三静电管t3的负极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和转换芯片u2的ddcscl脚(或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hdmi接口20的scl脚,第四静电管t4的负极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和转换芯片u2的ddcsda脚(或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hdmi接口20的sda脚;第一静电管t1、第二静电管t2、第三静电管t3和第四静电管t4的负极相互连接并接地。通过四个静电管来进行esd(静电释放)保护,可避免hdmi接口传输的信号损坏后级的电路。
49.需要理解的是,lcd接口10和hdmi接口20的其他引脚连接为现有技术,此处仅示出与本实施例相关的连接关系,对其他引脚的连接不做赘述。
50.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6,所述终端设备以平板电脑为例,则第一显示屏即是平板电脑上的触摸屏,第二显示屏可为会议室中的大屏幕,平板电脑内的hdmi接口20通过hdmi数据线与大屏幕的hdmi接口连接,平板电脑内的lcd接口10与平板电脑上的显示屏连接,工作原理为:
51.大屏幕连接后,转换芯片u2检测hpd信号为高电平,判断大屏幕已接入。cpu将rgb_d0脚~rgb_d15脚输出的rgb信号通过对应的电阻后分别变成一部分lcd信号(lcd_d0~lcd_d15)和显示信号(it6612_d0~it6612_d15),一部分lcd信号(lcd_d0~lcd_d15)和另一部分lcd信号(lcd_d16~lcd_d23)输出给lcd接口10,通过lcd接口10传输至第一显示屏上显示。
52.同时,显示信号(it6612_d0~it6612_d15)经过转换芯片u2转换为hdmi信号(tx_ch2_p和tx_ch2_m,tx_ch1_m和tx_ch1_p,tx_ch0_m和tx_ch0_p,tx_clk_m和tx_clk_p)后传输至hdmi接口20,hdmi信号通过hdmi接口20传输至大屏幕显示。
53.当平板电脑上进行操作时,cpu响应这些操作并对应改变显示的画面,即rgb信号的数据内容改变,通过上述步骤将改变后的rgb信号传输至大屏幕上显示,大屏幕相当于将平板电脑上显示的内容放大后显示,且两个屏幕上的显示内容同步,不会出现异屏显示(即
两个屏幕显示的内容不同)。
5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同步双显电路及终端设备,通过hdmi接口外接第二显示屏,将一组rgb信号分别提供给lcd接口和转换模块,经过转换模块转换出hdmi信号,即可满足客户要求lcd信号和hdmi信号同时显示的需求。在第一显示屏上进行的操作,均会对应反映在第二显示屏上,相当于在第二显示屏上起到投屏效果,第二显示屏为大屏幕时,相当于将第一显示屏上的画面在第二显示屏上放大,其放大功能可代替投影仪,节省投影仪的购买成本,还避免了投影仪的安装位置影响投影的问题。
5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