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无螺纹杯盖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03:54: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杯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螺纹杯盖。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杯子和杯盖一般采用螺纹结构连接和密封,螺纹结构的连接强度低,在杯内装热水或气泡水时,杯子在摇晃过程中瞬间产生的气压会撑开杯盖导致漏水或喷水,严重时,会导致杯盖瞬间被气压冲开造成安全事故;螺纹结构,其拧紧的力度根据个人的情况各有不同,在没有拧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漏水;在开盖和合盖过程中,旋拧过程需要的时间较久,使用不便;而且在杯子内的热水冷却后,杯内的负压常常导致开盖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开合省力,使用方便的无螺纹杯盖。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无螺纹杯盖,包括主体、封水板设于所述主体下方并可上下移动、弹性密封件连接所述封水板和主体,所述封水板向上移动,挤压所述弹性密封件使其上的活动部外突形成凸部,此时处于合盖状态,所述封水板向下移动,带动所述弹性密封件使所述活动部拉直,此时处于开盖状态,与所述封水板铰接设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封水板的上下移动,包括翻片和连杆,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封水板和所述翻片铰接,所述翻片通过对称设置的卡点转动连接在所述主体的内腔内侧壁上。
6.所述主体上设有隔板,所述封水板和所述隔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杆设于所述弹簧内,其穿过所述通孔并可在所述通孔内自由活动,在合盖状态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蓄势状态,在开盖状态时,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开盖状态得到保持。
7.所述翻片一端设有上卡合部,所述主体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卡合部,所述上卡合部和所述下卡合部配合锁定所述翻片。
8.所述翻片上设有向外凸出处的操作部。
9.所述卡点与所述连杆铰接处之间的长度小于所述卡点到另一端的长度。
10.所述封水板侧面设有环槽,所述弹性密封件的下端与所述环槽插接套装。
11.所述弹性密封件在所述活动部上方向内延伸设有环形安装部,所述弹性密封件的上端套接在所述主体的外侧,且所述主体的下端插接入所述环形安装部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简化结构,密封件兼顾封水作用和连接作用,膨胀的封水件与杯子卡筋配合连接相比螺纹连接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安全性更高,而且这种连接方式使每个使用者使用的锁紧力都一样,避免了螺纹连接未拧紧的情况发生。
13.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杠杆的原理,使开合盖更加省力,开合更加方便,增加
弹簧的设计,使杯盖保持开盖状态同时进一步使开盖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5.图2是合盖状态的剖视图。
16.图3是开盖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1至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8.无螺纹杯盖,包括主体1、封水板2、弹性密封件3和开合机构4,所述封水板2设于所述主体1下方,所述弹性密封件3连接所述封水板2和主体1,并在所述封水板2和主体1之间形成活动部31,所述封水板2可以上下移动;当所述封水板2向上移动时,挤压所述弹性密封件3使所述活动部31外突形成凸部311,所述凸部311的外径大于杯口内径,如图2所示,此时与杯口颈部配合实现密封和固定连接形成合盖状态,由于所述封水板2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1下端开口的内径,所以所述主体1下端开口会限制所述封水板2上移;当所述封水板2向下移动时,带动所述弹性密封件3使所述活动部31拉直,如图3所示,此时无螺纹杯盖即可从杯口取出实现开盖。所述开合机构4与所述封水板2铰接,用于控制所述封水板2的上下移动进而控制无螺纹杯盖的开合状态,包括翻片41和连杆42,所述连杆42分别与所述封水板2和所述翻片41铰接,所述翻片41通过对称设置的卡点411转动连接在所述主体1的内腔内侧壁上;当所述翻片41上翻时,压动所述连杆42向下移动,进而使所述封水板2向下移动,此时处于如图3所示的开盖状态;当所述翻片41盖合时,带动所述晾干42向上移动,进而使所述封水板2向上移动,此时处于如图2所示的合盖状态。
19.作为优选,所述翻片41一端设有上卡合部412,所述主体1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卡合部11,所述上卡合部412和所述下卡合部11配合锁定所述翻片41;这种设计,结构简单实用,可以加大翻片意外打开的难度。
20.作为优选,所述翻片41上设置的卡点411与所述连杆42铰接处之间的长度a小于所述卡点411到另一端的长度b,这种设计,利用杠杆原理,使所述翻片41开合所需力度更小。
21.作为优选,所述翻片41上设有向外凸出处的操作部413,便于翻盖的打开操作。
22.作为优选,在所述封水板2和所述主体1的隔板12之间还设有弹簧5,所述隔板12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杆42设于所述弹簧5内,其穿过所述通孔并可在所述通孔内自由活动,当处于合盖状态时,所述弹簧5处于压缩蓄势状态,当所述翻片41上翻开盖时,所述封水板2在所述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下移并使所述活动部31保持拉直状态,使无螺纹杯盖一直处于如图3所示的开盖状态;这种设计,除了使无螺纹杯盖一直处于开盖状态外,还可以使开盖的时候更加省力。
23.作为优选,所述封水板2侧面设有环槽21,所述弹性密封件3的下端与所述环槽21插接套装,所述弹性密封件3在所述活动部31上方向内延伸设有环形安装部32,所述弹性密封件3的上端套接在所述主体1的外侧,且所述主体1的下端插接入所述环形安装部内,这种
结构设计,可以增加连接强度和贴合度,避免所述封水板2掉落,避免所述弹性密封件3和所述主体1的外侧脱离。


技术特征:
1.无螺纹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封水板(2)设于所述主体(1)下方并可上下移动、弹性密封件(3)连接所述封水板(2)和主体(1),所述封水板(2)向上移动,挤压所述弹性密封件(3)使其上的活动部(31)外突形成凸部(311),此时处于合盖状态,所述封水板(2)向下移动,带动所述弹性密封件(3)使所述活动部(31)拉直,此时处于开盖状态,与所述封水板(2)铰接设有开合机构(4),所述开合机构(4)用于控制所述封水板(2)的上下移动,包括翻片(41)和连杆(42),所述连杆(42)分别与所述封水板(2)和所述翻片(41)铰接,所述翻片(41)通过对称设置的卡点(411)转动连接在所述主体(1)的内腔内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设有隔板(12),所述封水板(2)和所述隔板(12)之间设有弹簧(5),所述隔板(12)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杆(42)设于所述弹簧(5)内,其穿过所述通孔并可在所述通孔内自由活动,在合盖状态时,所述弹簧(5)处于压缩蓄势状态,在开盖状态时,所述弹簧(5)的弹力作用使开盖状态得到保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片(41)一端设有上卡合部(412),所述主体(1)对应的位置设有下卡合部(11),所述上卡合部(412)和所述下卡合部(11)配合锁定所述翻片(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螺纹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片(41)上设有向外凸出处的操作部(4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点(411)与所述连杆(42)铰接处之间的长度(a)小于所述卡点(411)到另一端的长度(b)。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水板(2)侧面设有环槽(21),所述弹性密封件(3)的下端与所述环槽(21)插接套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螺纹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件(3)在所述活动部(31)上方向内延伸设有环形安装部(32),所述弹性密封件(3)的上端套接在所述主体(1)的外侧,且所述主体(1)的下端插接入所述环形安装部(32)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螺纹杯盖,包括主体、封水板设于所述主体下方并可上下移动、弹性密封件连接所述封水板和主体,所述封水板向上移动,挤压所述弹性密封件使其上的活动部外突形成凸部,此时处于合盖状态,所述封水板向下移动,带动所述弹性密封件使所述活动部拉直,此时处于开盖状态,与所述封水板铰接设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封水板的上下移动,包括翻片和连杆,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封水板和所述翻片铰接,所述翻片通过对称设置的卡点转动连接在所述主体的内腔内侧壁上。本实用新型的无螺纹杯盖,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开合省力,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永 朱飞 张建新 赵建艇 包伟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1
技术公布日:2022/6/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