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路控制系统的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20:18: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路控制系统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分、集水器是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供,回水的配,集水装置,按进回水分为分水器,集水器,所以称为分集水器或集分水器,俗称分水器。
3.分水器在使用时会对水管中的水流进行分流,分水器分流水流前会使用过滤网对水流中的杂物过滤,但是现有的分水器过滤网在管道内部不便清理,过滤网长时间使用后,过滤网上积累大量的杂物影响水流的使用。
4.因此,亟需一种管路控制系统的调节装置,来解决过滤网杂物积累影响水流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控制系统的调节装置,具备便于清洁过滤网的优点,解决了过滤网杂物积累影响水流使用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路控制系统的调节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外表面固定连接的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进水管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进水管一侧设置有分水器本体,所述进水管设置有除杂机构。
7.进水管主要是连接水路和分水器本体,防护箱主要是保护内部结构,使用者可以外壳清洁机构进行清理或者更换,分水器本体内部线路结构为现已有技术,主要是对水管中的水流进行分流。
8.优选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进水管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外壳,所述防护箱内表面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防护箱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9.电机内部线路结构为现已有技术,分水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网上会积累杂物,使用人员可以启动电机,电机通过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
10.优选的,所述转动杆螺纹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套套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海绵,所述第一连接套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支撑架贯穿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
12.优选的,所述外壳正面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外壳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隔板。
13.优选的,所述除杂机构包括分水器本体外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管,所述分水器本体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除杂管,所述除杂管内部设置有阀门,所述连接管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
14.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控制系统的调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管路控制系统的调节装置,通过清洁机构,具体的是在分水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网上会积累杂物,使用人员可以启动电机,电机通过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由于转动杆与支撑架是螺纹连接,当转动杆转动时,转动杆会通过支撑架和第一连接套带动清洁海绵上下移动,清洁海绵设置有两组,两组清洁海绵在上下移动时清理过滤网上的杂物,防止杂物在过滤网上积累,避免了杂物污染水流。
17.2、该管路控制系统的调节装置,通过除杂机构,具体的是水体在回流时,水体会流经分水器本体的回流管道中,分水器本体的回流管道上安装的连接管,连接管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套,使用人员转动第二连接套,由于连接管和第二连接套是螺纹连接的,第二连接套转动时套在连接管上向下移动,第二连接套通过支撑板和连接杆带动过滤桶插入到分水器本体的回流管道,使得回流中的杂质被留在过滤桶的一侧,杂质在通过除杂管排出,通过除杂机构使得回流的水体杂质被清除,防止杂质堵塞管道。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机构正视剖面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网安装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洁海绵安装结构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除杂机构部分结构剖视图。
23.其中:1、进水管;2、防护箱;211、电机;212、第一斜齿轮;213、第二斜齿轮;214、转动杆;215、支撑架;216、第一连接套;217、连接块;218、清洁海绵;219、螺钉;220、第一隔板;221、第二隔板;3、过滤网;4、外壳;411、密封门;412、第三隔板;5、分水器本体;6、连接管;611、第一橡胶垫;612、第二连接套;613、支撑板;614、第二橡胶垫;615、连接杆;616、过滤桶;7、除杂管;8、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5,一种管路控制系统的调节装置,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外表面固定连接的防护箱2,防护箱2内部设置有清洁机构,进水管1内部设置有过滤网3,进水管1一侧设置有分水器本体5,进水管1设置有除杂机构。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1主要是连接水路和分水器本体5,防护箱2主要是保护内部结构,使用者可以外壳4清洁机构进行清理或者更换,分水器本体5内部线路结构为现已有技术,主要是对水管中的水流进行分流。
27.具体的,清洁机构包括进水管1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外壳4,防护箱2内表面固定连接
的电机211,防护箱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212,第一斜齿轮212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213,第二斜齿轮213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14,转动杆214螺纹连接有支撑架215,支撑架215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216,第一连接套216套接有连接块217,连接块217内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海绵218,第一连接套216螺纹连接有螺钉219,支撑架215贯穿有第一隔板220,第一隔板220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221,外壳4正面设置有密封门411,外壳4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隔板412。
2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211内部线路结构为现已有技术,分水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网3上会积累杂物,使用人员可以启动电机211,电机211通过第一斜齿轮212和第二斜齿轮213带动转动杆214转动,由于转动杆214与支撑架215是螺纹连接,当转动杆214转动时,转动杆214会通过支撑架215和第一连接套216带动清洁海绵218上下移动,清洁海绵218设置有两组,两组清洁海绵218在上下移动时清理过滤网3上的杂物,防止杂物在过滤网3上积累,避免杂物污染水流,第一隔板220和第二隔板221隔离水体防止水流损坏设备,同时防止水流通过防护箱2流动到分水器本体5,密封门411内部结构为现已有技术,主要是分割水流,防止水流通过外壳4流动到分水器本体5,同时当清洁海绵218移动到外壳4内部时,使用者可以打开密封门411,通过螺钉219对连接块217和清洁海绵218进行更换或者清理。
29.具体的,除杂机构包括分水器本体5外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管6,分水器本体5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除杂管7,除杂管7内部设置有阀门8,连接管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611,连接管6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套612,第二连接套612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13,支撑板61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614,支撑板613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15,连接杆615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桶616。
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体在回流时,水体会流经分水器本体5的回流管道中,分水器本体5的回流管道上安装的连接管6,连接管6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套612,使用人员转动第二连接套612,由于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套612是螺纹连接的,第二连接套612转动时套在连接管6上向下移动,第二连接套612通过支撑板613和连接杆615带动过滤桶616插入到分水器本体5的回流管道,使得回流中的杂质被留在过滤桶616的一侧,杂质在通过除杂管7排出,通过除杂机构使得回流的水体杂质被清除,防止杂质堵塞管道,第一橡胶垫611和第二橡胶垫614主要是在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套612相互靠近时紧密地贴合防止水流泄漏,阀门8主要是控制除杂管7的闭合。
31.在使用时,分水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网3上会积累杂物,使用人员可以启动电机211,电机211通过第一斜齿轮212和第二斜齿轮213带动转动杆214转动,由于转动杆214与支撑架215是螺纹连接,当转动杆214转动时,转动杆214会通过支撑架215和第一连接套216带动清洁海绵218上下移动,清洁海绵218设置有两组,两组清洁海绵218在上下移动时清理过滤网3上的杂物,防止杂物在过滤网3上积累,避免了杂物污染水流。
32.水体在回流时,水体流经分水器本体5的回流管道中,分水器本体5的回流管道上安装的连接管6,连接管6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套612,使用人员转动第二连接套612,由于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套612是螺纹连接的,第二连接套612转动时套在连接管6上向下移动,第二连接套612通过支撑板613和连接杆615带动过滤桶616插入到分水器本体5的回流管道,使得回流中的杂质被留在过滤桶616的一侧,杂质在通过除杂管7排出,阀门8控制除杂管7的闭合,通过除杂机构使得回流的水体杂质被清除,防止杂质堵塞管道。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