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花岗石竖向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19:19: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花岗石加工设备,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花岗石竖向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2.花岗石板在加工过程后,通常需要在石板上进行打孔,在对体积和质量相对较小的花岗石板进行打孔时,由于生产场所的限制及出于对生产成本的控制,通常是手工将花岗石板放到工作台上,然后通过调整钻头的位置,来进行打孔操作;现有技术花岗石加工多采用将工件固定到机床上进行钻孔,板材如果摆放不精确容易造成钻孔位置出现偏差,精度无法保证;亟需针对以上情况作出改进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了一种一种花岗石竖向钻孔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花岗石竖向钻孔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内的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安装在机架顶部的钻孔机构;所述钻孔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顶面上的操作平台、纵向移动装置、钻孔装置和定位装置;
6.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操作平台上的主支架;所述主支架顶部设置有导向柱固定板,且所述导向柱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与主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上设置有与固定板相互平行的活动板,且所述活动板与导向柱通过设置在活动板端部的滑套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上部固定安装有行程气缸,中部开设有活塞杆通孔,且行程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穿过活塞杆通孔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7.所述钻孔装置包括设置在活动板底侧的电钻机,所述电钻机的钻头位置与设置在固定板上的钻头通孔相互对应,且钻头可以顺利穿过钻头通孔。
8.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射灯;所述定位射灯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两侧,两只定位射灯分别安装在主支架的两个侧壁上,并分别与电气控制系统相连接;两只定位射灯所发射出的红外线交叉点位于钻头通孔的正下方。
9.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石板位置调整机构。
10.优选的,所述石板位置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横向对辊、纵向对辊、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可在横向对辊、纵向对辊上进行移动。
11.优选的,所述支撑平板上设置有1号导轨槽、2号导轨槽,且所述1号导轨槽与2号导轨槽垂直;所述1号导轨槽的与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1号调整气缸抵接;所述2号导轨槽与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2号调整气缸抵接。
12.优选的,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内设置有控制行程气缸延时断电的延时继电器继电器。
13.优选的,所述液压系统连接有用于控制行程气缸的脚踏控制开关。
14.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设置的定位射灯,定位射灯的交点,可以帮助操作工人快速找到需要钻孔的工位,不仅操作简便而且为钻孔节省了时间;
16.2、配合控制行程气缸的脚踏控制开关,使钻孔的动作连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17.3、通过在操作平台底部设置的横向对辊、纵向对辊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可以对支撑平板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移动;进而满足了对花岗石在钻孔时候需要调整位置的需求。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花岗石竖向钻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花岗石竖向钻孔装置,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内的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安装在机架顶部的钻孔机构;所述钻孔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顶面上的操作平台2、纵向移动装置、钻孔装置和定位装置;
21.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操作平台2上的主支架3;所述主支架3顶部设置有导向柱固定板4,且所述导向柱固定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柱5;所述导向柱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且所述固定板6的另一端与主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5上设置有与固定板6相互平行的活动板7,且所述活动板7与导向柱5通过设置在活动板7端部的滑套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7上部固定安装有行程气缸8,中部开设有活塞杆通孔,且行程气缸8的活塞杆9的端部穿过活塞杆通孔与固定板6固定连接;
22.所述钻孔装置包括设置在活动板底侧的电钻机10,所述电钻机10的钻头位置与设置在固定板6上的钻头通孔相互对应,且钻头可以顺利穿过钻头通孔。
23.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射灯11;所述定位射灯11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两侧,两只定位射灯11分别安装在主支架3的两个侧壁上,并分别与电气控制系统相连接;两只定位射灯11所发射出的红外线交叉点位于钻头通孔的正下方。
24.进一步地说,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石板位置调整机构。
25.进一步地说,所述石板位置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横向对辊、纵向对辊、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12可在横向对辊、纵向对辊上进行移动。
26.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撑平板12上设置有1号导轨槽13、2号导轨槽,且所述1号导轨槽与2号导轨槽垂直;所述1号导轨槽13的与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1号调整气缸14抵接;所述2号导轨槽与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2号调整气缸15抵接。
27.进一步地说,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内设置有控制行程气缸8延时断电的延时继电器继电器。
28.进一步地说,所述液压系统连接有用于控制行程气缸的脚踏控制开关16。
29.操作过程:
30.操作时,机器在启动后,两个定位射灯11发射出红外线,两条红外线相交叉的交叉点位于电钻钻头的正下方,将待钻孔的花岗石置于支撑平板12上,使钻孔的位置位于两条红外线相交叉的交叉点处,操作工人通过脚踏控制开关16操作液压系统由液压系统控制行程气缸8推动活动板7下降,活动板7带动电钻机10向下移动;当钻头距离花岗石达到可以使接近开关,可以反应的距离时,接近开关控制电钻机启动;(此处的接近开关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活动板的下部、且与电气系统相联);钻头随着电钻机的下降可以将花岗石进行打孔;再通过脚踏控制开关16操作液压系统,由液压系统控制行程气缸提升活动板7,活动板7带动电钻机10向上移动,同时当钻头远离石板的距离超出接近开关的反应距离后,接近开关断开,电钻机停止工作;完成钻孔工作。
31.在上述操作过程中,花岗石在操作平台上的移动的方式有多种,本申请文件在实际运用中采用的是对辊移动的方式;即石板在放在支撑平板上以后,操作平台底部设置的横向对辊、纵向对辊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可以对支撑平板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移动;进而满足了对花岗石在钻孔时候需要调整位置的需求。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花岗石竖向钻孔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内的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安装在机架顶部的钻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顶面上的操作平台、纵向移动装置、钻孔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操作平台上的主支架;所述主支架顶部设置有导向柱固定板,且所述导向柱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与主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上设置有与固定板相互平行的活动板,且所述活动板与导向柱通过设置在活动板端部的滑套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上部固定安装有行程气缸,中部开设有活塞杆通孔,且行程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穿过活塞杆通孔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钻孔装置包括设置在活动板底侧的电钻机,所述电钻机的钻头位置与设置在固定板上的钻头通孔相互对应,且钻头可以顺利穿过钻头通孔,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射灯;所述定位射灯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两侧,两只定位射灯分别安装在主支架的两个侧壁上,并分别与电气控制系统相连接;两只定位射灯所发射出的红外线交叉点位于钻头通孔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岗石竖向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石板位置调整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岗石竖向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板位置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横向对辊、纵向对辊、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可在横向对辊、纵向对辊上进行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花岗石竖向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板上设置有1号导轨槽、2号导轨槽,且所述1号导轨槽与2号导轨槽垂直;所述1号导轨槽的与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1号调整气缸抵接;所述2号导轨槽与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2号调整气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岗石竖向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内设置有控制行程气缸延时断电的延时继电器继电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岗石竖向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连接有用于控制行程气缸的脚踏控制开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岗石加工设备,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花岗石竖向钻孔装置,其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内的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安装在机架顶部的钻孔机构,通过设置的定位射灯,定位射灯的交点,可以帮助操作工人快速找到需要钻孔的工位,不仅操作简便而且为钻孔节省了时间;配合控制行程气缸的脚踏控制开关,使钻孔的动作连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在操作平台底部设置的横向对辊、纵向对辊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可以对支撑平板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移动;进而满足了对花岗石在钻孔时候需要调整位置的需求。孔时候需要调整位置的需求。孔时候需要调整位置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苏振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唐县瑞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6/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