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型诊断检测线束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13:40: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诊断设备用线束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型诊断检测线束。


背景技术:

2.智能诊断检测是通过连接单个总成传感器进行故障诊断,可以读取单一传感器基本信息、读取和清除故障码、检测总成参数、进行动态测。
3.在诊断过程中,需通过检测用线束将设备与诊断装置之间进行连接,方便对控制器的信号测量。
4.现有的智能型诊断检测线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线束较长,容易产生拖拽的情况,不能对其进行防护操作,易导致线束发生扭转,致使线束外皮因摩擦过度,造成线束损坏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型诊断检测线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型诊断检测线束不能对其进行防护操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型诊断检测线束。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型诊断检测线束,包括线束本体;所述线束本体上设置有插线头;
7.所述线束本体与插线头外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套箍、海绵角垫和稳定凸块,所述防护套箍套设于线束本体和插线头连接处的上下两端,所述防护套箍内壁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活动安装有u形板,且海绵角垫设置在u形板远离防护套箍的一端;所述u形板与活动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稳定凸块胶粘在海绵角垫远离u形板的一端,且稳定凸块与插线头内外壁相互贴合;所述海绵角垫与线束本体和插线头的拐角处相互贴合,通过防护机构的设计,可对线束的连接处进行防护作用。
8.优选的,所述海绵角垫与u形板之间设置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胶粘在海绵角垫上,所述u形板内部两侧皆开设有两组稳定口,且稳定块插设在相匹配的稳定口内部,以确保在长期使用后可对磨损后的海绵角垫进行更换操作。
9.优选的,所述稳定块为球形设计,且稳定块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提高了海绵角垫在安装过程中的便捷性。
10.优选的,所述插线头与防护套箍之间设置有拆装机构,所述拆装机构包括安装套环、卡杆和u形锁杆,所述插线头外部开设有内凹圈口,所述卡杆固接在内凹圈口内侧壁的上下两端,所述安装套环侧壁上下两端皆开设有卡槽,且卡杆插设在相匹配的卡槽内部;所述安装套环套设于内凹圈口外部,且安装套环的一侧与两组防护套箍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环内部竖直开设有内置口,所述内置口两侧皆设置有滑轨,且滑轨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u形锁杆固接于两组滑块之间,且u形锁杆的另一端贯穿于卡杆插设在卡槽内部;所述滑轨与滑块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通过拆装机构的设计,可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11.优选的,所述u形锁杆外表面固接有把手,且u形锁杆背离把手的一端固接有梯形
块;所述梯形块插设在安装套环上设置相匹配的槽内,进一步提高了u形锁杆连接处的稳固性。
12.优选的,所述梯形块与卡槽之间设置有稳定托板,且稳定托板固接在梯形块上;所述稳定托板与卡槽内壁相互贴合,可增加接触面的摩擦力,以避免在插设后容易产生位移的情况。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4.1.通过将两组安装套环套设在线束本体与插线头的连接处,当线束本体连接处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此时线束本体与海绵角垫之间处于相互接触的状态,进而对缓冲弹簧挤压,使得u形板在活动槽内部进行活动,此时缓冲弹簧产生弹性形变后恢复原状,可对受到的挤压力进行缓冲作用,在弹力的作用下,带动u形板向靠近插线头的一端恢复原状,通过防护机构的设计,可对发生扭转的线束进行防护作用,以避免线束外皮因摩擦过度,产生损坏的情况;
15.2.通过拉动把手,带动滑块在滑轨内部进行滑动,使得u形锁杆向远离插线头的一端进行移动,对滑轨挤压,由于梯形块固定安装在u形锁杆上,在u形锁杆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可使得梯形块首先脱离与安装套环槽内的卡合状态,紧接着,带动u形锁杆在脱离与卡槽和卡杆槽内的卡合状态,最后向外侧拉动安装套环,可将套设于插线头外部的线束从线束本体端移动出,通过拆装机构的设计,可对防护套箍和安装套环整体进行进行拆装处理,以提高装置的适用性的同时,确保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7.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18.图2为实施例一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实施例一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实施例一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实施例一图2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实施例一图5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实施例二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线束本体;2、插线头;3、防护套箍;301、活动槽;302、u形板;303、海绵角垫;304、稳定凸块;305、缓冲弹簧;307、稳定块;308、稳定口;4、安装套环;401、内凹圈口;402、卡杆;403、内置口;404、滑轨;405、滑块;406、限位弹簧;407、u形锁杆;408、把手;409、梯形块;410、卡槽;412、稳定托板;413、防磨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一
27.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智能型诊断检测线束,包括线束本体1;所述线束本体1上设置有插线头2;
28.所述线束本体1与插线头2外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套箍3、海绵角垫303和稳定凸块304,所述防护套箍3套设于线束本体1和插线头2连接处的上下两端,所述防护套箍3内壁开设有活动槽301,所述活动槽301内部活动安装有u形板302,且海绵角垫303设置在u形板302远离防护套箍3的一端;所述u形板302与活动槽301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305,所述稳定凸块304胶粘在海绵角垫303远离u形板302的一端,且稳定凸块304与插线头2内外壁相互贴合;所述海绵角垫303与线束本体1和插线头2的拐角处相互贴合;工作时,通过将两组安装套环4套设在线束本体1与插线头2的连接处,由于线束具有一定的长度,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拖拽的情况,而导致线束本体1与插线头2的连接处会产生扭转,从而造成线束外皮摩擦,造成损坏的问题,在线束本体1的接线处发生拖拽而产生扭转的情况时,当线束本体1连接处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此时线束本体1与海绵角垫303之间处于相互接触的状态,进而对缓冲弹簧305挤压,使得u形板302在活动槽301内部进行活动,此时缓冲弹簧305产生弹性形变后恢复原状,可对受到的挤压力进行缓冲作用,在弹力的作用下,带动u形板302向靠近插线头2的一端恢复原状,由于海绵角垫303与线束本体1和插线头2的拐角处相互贴合,且海绵角垫303为海绵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在线束本体1接头处产生形变的过程中,可对发生扭转的线束进行防护作用,通过稳定凸块304的设计,且稳定凸块304为橡胶材质,进而在海绵角垫303对拐角处进行防护的同时,可使得稳定凸块304与插线头2进行相互接触,此时增加了接触面的摩擦力,使得连接处更加稳定。
29.所述海绵角垫303与u形板302之间设置有稳定块307,所述稳定块307胶粘在海绵角垫303上,所述u形板302内部两侧皆开设有两组稳定口308,且稳定块307插设在相匹配的稳定口308内部;工作时,在未将防护套箍3与安装套环4进行安装后,此时通过向远离u形板302的一端拉动海绵角垫303,由于稳定块307胶粘于海绵角垫303上,且海绵角垫303的材质为橡胶设计,具有一定的弹力,在力的作用下,带动海绵角垫303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对稳定口308挤压,使得稳定口308产生形变后脱离与稳定块307之间的插设状态,此时可将海绵角垫303进行柴专,以确保在长期使用后可对磨损后的海绵角垫303进行更换操作,确保了装置在操作过程中的便捷性。
30.所述稳定块307为球形设计,且稳定块307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工作时,由于稳定块307的插设端为弧形设计,在对海绵角垫303安装时,此时可便于将其插设至稳定口308的内部,提高了海绵角垫303在安装过程中的便捷性。
31.所述插线头2与防护套箍3之间设置有拆装机构,所述拆装机构包括安装套环4、卡杆402和u形锁杆407,所述插线头2外部开设有内凹圈口401,所述卡杆402固接在内凹圈口401内侧壁的上下两端,所述安装套环4侧壁上下两端皆开设有卡槽410,且卡杆402插设在相匹配的卡槽410内部;所述安装套环4套设于内凹圈口401外部,且安装套环4的一侧与两组防护套箍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环4内部竖直开设有内置口403,所述内置口403两侧皆设置有滑轨404,且滑轨404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05;所述u形锁杆407固接于两组滑块
405之间,且u形锁杆407的另一端贯穿于卡杆402插设在卡槽410内部;所述滑轨404与滑块405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406;工作时,通过将手指穿插至把手408后向外侧进行拉动,由于滑块405滑动连接在滑轨404内部,进而在力的作用下,带动滑块405在滑轨404内部进行滑动,由于u形锁杆407与滑块405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进而在滑块405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可带动u形锁杆407向远离插线头2的一端进行移动,对滑轨404挤压,由于梯形块409固定安装在u形锁杆407上,在u形锁杆407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可使得梯形块409首先脱离与安装套环4槽内的卡合状态,紧接着,带动u形锁杆407在脱离与卡槽410和卡杆402槽内的卡合状态,此时安装套环4处于可活动的状态,最后向外侧拉动安装套环4,由于安装套环4套设与内凹圈口401外部,且安装套环4与防护套箍3等零件为固定安装,在力的作用下,可带动安装套环4脱离与插线头2之间的套设状态,此时卡杆402脱离与卡槽410之间的插设状态,由于安装套环4的内径大于线束本体1和插线头2的外径,此时可将套设于插线头2外部的线束从线束本体1端移动出,此时可对其进行拆装处理,以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同时确保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32.所述u形锁杆407外表面固接有把手408,且u形锁杆407背离把手408的一端固接有梯形块409;所述梯形块409插设在安装套环4上设置相匹配的槽内;工作时,通过手握把手408后进行拉动,由于把手408、u形锁杆407和梯形块409之间为一体式机构设计,进而在力的带动下,可使得把手408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带动u形锁杆407同时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梯形块409脱离与安装套环4槽内的锁定状态,通过将梯形块409插设在安装套环4槽内,进一步提高了u形锁杆407连接处的稳固性。
33.所述梯形块409与卡槽410之间设置有稳定托板412,且稳定托板412固接在梯形块409上;所述稳定托板412与卡槽410内壁相互贴合;工作时,通过将u形锁杆407贯穿于卡杆402插设于卡槽410内部,使得u形锁杆407的插设面与卡槽410内壁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通过稳定托板412的设计,可使得稳定托板412处与卡槽410内壁处于相互接触的状态,此时可增加接触面的摩擦力,以避免在插设后容易产生位移的情况。
34.实施例二
35.请参阅图7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把手408内壁胶粘有防磨软垫413,且防磨软垫413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工作时,通过将手指穿插至把手408内部进行拉动,此时手部在拉动过程中会与防磨软垫413之间产生相互接触,由于防磨软垫413的材质为橡胶,进而在拉动的过程中,可对手部进行防护作用,以避免在拉动过程中手部产生磨损的现象,同时在防磨软垫413内部设置有多个内凹槽口,可增加接触面的摩擦力,以避免在拉动过程中产生打滑的现象。
36.工作原理,通过将两组安装套环4套设在线束本体1与插线头2的连接处,由于线束具有一定的长度,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拖拽的情况,而导致线束本体1与插线头2的连接处会产生扭转,从而造成线束外皮摩擦,造成损坏的问题,在线束本体1的接线处发生拖拽而产生扭转的情况时,当线束本体1连接处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此时线束本体1与海绵角垫303之间处于相互接触的状态,进而对缓冲弹簧305挤压,使得u形板302在活动槽301内部进行活动,此时缓冲弹簧305产生弹性形变后恢复原状,可对受到的挤压力进行缓冲作用,在弹力的作用下,带动u形板302向靠近插线头2的一端恢复原状,由于海绵角垫303与线束本体1和插线头2的拐角处相互贴合,且海绵角垫303为海绵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在线
束本体1接头处产生形变的过程中,可对发生扭转的线束进行防护作用,通过稳定凸块304的设计,且稳定凸块304为橡胶材质,进而在海绵角垫303对拐角处进行防护的同时,可使得稳定凸块304与插线头2进行相互接触,此时增加了接触面的摩擦力,使得连接处更加稳定;
37.通过将手指穿插至把手408后向外侧进行拉动,由于滑块405滑动连接在滑轨404内部,进而在力的作用下,带动滑块405在滑轨404内部进行滑动,由于u形锁杆407与滑块405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进而在滑块405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可带动u形锁杆407向远离插线头2的一端进行移动,对滑轨404挤压,由于梯形块409固定安装在u形锁杆407上,在u形锁杆407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可使得梯形块409首先脱离与安装套环4槽内的卡合状态,紧接着,带动u形锁杆407在脱离与卡槽410和卡杆402槽内的卡合状态,此时安装套环4处于可活动的状态,最后向外侧拉动安装套环4,由于安装套环4套设与内凹圈口401外部,且安装套环4与防护套箍3等零件为固定安装,在力的作用下,可带动安装套环4脱离与插线头2之间的套设状态,此时卡杆402脱离与卡槽410之间的插设状态,由于安装套环4的内径大于线束本体1和插线头2的外径,此时可将套设于插线头2外部的线束从线束本体1端移动出,此时可对其进行拆装处理,以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同时确保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3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