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软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8:34: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脱模机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胶模具。


背景技术:

2.目前,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的塑料产品都时通过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相比于其他生产方式,具有更低的成本,更高的产品尺寸精度。注塑成型的一般工艺包括塑胶加热、合模、注塑、保压、冷却、开模、脱模。脱模过程中,在整个注塑工艺中非常重要,脱模动作影响产品的质量,比如脱模动作不当,导致,导致产品局部压力多大,产品变形。现有技术中,模具中需要座多种脱模动作,从而导致脱模机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模具脱模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模具中,脱模机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软胶模具,所述软胶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
6.所述公模包括公模板、公模仁、下固定板、顶升板、第一顶升组件和第二顶升组件,所述下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公模板的下方,所述顶升板位于所述公模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件,所述第一顶升组件设置于所述顶升板上,所述第一顶升组件穿过所述公模板并与所述母模延伸,所述第二顶升组件设置于所述顶升板上,所述第二顶升组件穿过所述顶升板并且部分伸入所述公模仁内以顶起软胶产品;
7.所述母模上设有限位开关,用于在第一顶升阶段限制所述第一顶升组件的上端位置。
8.可选地,所述第一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柱,所述顶升柱的上端与母模连接;
9.所述限位开关包括开关主体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开关主体连接,所述开关主体可驱动所述限位块移动至所述顶升柱的移动轨迹上以及驱动所述限位块从所述顶升柱的移动轨迹上退回。
10.可选地,所述母模的侧壁上设有容置槽;
11.所述顶升柱设置于所述顶升板的边缘;
12.所述第一顶升组件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下端与所述公模板的边缘连接,所述导向块的上端伸入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导向块内设有引导所述顶升柱升降的导向槽。
13.可选地,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限位开关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容置槽。
14.可选地,所述导向块的朝向所述公模的内侧面设有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块的下端的内侧面设有用于避让限位块的避让槽。
15.可选地,所述公模仁上设有型芯组件,所述型芯组件内设有顶针孔,所述型芯组件的上端设有凹位;
16.所述第二顶升组件包括顶针和与所述凹位形状相适配的顶升块;所述顶针的下端与所述顶升板连接,所述顶针的上端穿过所述顶针孔并伸入所述凹位,所述顶升块设置于所述顶针的上端且嵌入所述凹位内。
17.可选地,所述顶升块的上表面呈平面状。
18.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包括母模板和母模仁,所述母模仁设置于所述母模板上,所述母模仁上设有型腔。
19.可选地,所述公模还包括型芯组件,所述型芯组件包括型芯和散热件,所述型芯内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孔内,所述散热件内设有顶针孔。
20.可选地,所述散热件内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沿所述散热件的高度方向螺旋设置于所述散热件的表面,所述进水通道的上端与所述出水通道的上端连通,所述散热件的下端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的进水孔和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的出水孔。
2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2.本实用新型的软胶模具中,具有两个顶升阶段,在第一顶升阶段,限位开关与第一顶升组件的上端连接,限制第一顶升组件与母模的相对位置,如此,在第一顶升组件和第二顶升组件同时顶升下,母模被整体顶升。在第二顶升阶段,限位开关停止限制第一顶升组件的位置,即在第二顶升阶段,第一顶升组件能够不被阻挡地顶升,母模不被顶升,第二顶升组件顶升软胶产品。如此,形成二次顶升。在第一顶升阶段中,母模整体被顶升,型芯从型腔内退出,具体来说可以部分退出,也可以完全退出,型芯与型腔脱离,空气进入型腔内,从而降低软胶成品的脱模难度,避免软胶产品产生不可逆的形变或者破裂。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软胶模具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软胶模具的分解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软胶模具的软胶产品处于固化状态的剖切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软胶模具的进行第一顶升阶段后的立体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软胶模具的进行第一顶升阶段后的剖切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软胶模具的进行第二顶升阶段后的立体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软胶模具的进行第二顶升阶段后的剖切示意图。
30.图中:
31.1、公模板;2、公模仁;3、下固定板;4、顶升板;5、第一顶升组件;51、顶升柱;52、导向块;521、导向槽;522、避让槽;6、第二顶升组件;61、顶针;62、顶升块;7、母模仁;71、型腔;72、脱模口;8、限位开关;81、开关主体;82、限位块;9、母模板;91、容置槽;92、安装槽;10、型芯组件;101、型芯;102、散热件;1022、进水通道;1023、出水通道;12、软胶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7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33.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胶模具,软胶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公模包括公模板1、公模仁2、下固定板3、顶升板4、第一顶升组件5和第二顶升组件6,下固定板3设置于公模板1的下方,顶升板4位于公模板1和下固定板3之间件,第一顶升组件5设置于顶升板4上,第一顶升组件5穿过公模板1并与母模延伸,第二顶升组件6设置于顶升板4上,第二顶升组件6穿过顶升板4并且部分伸入公模仁2内以顶起软胶产品12。母模上设有限位开关8,用于在第一顶升阶段限制第一顶升组件5的上端位置。
34.母模的型腔71具有一脱模口72,该脱模口72位于型腔71的顶部,如此软胶产品12能够从脱模口72脱模。对于软胶产品12来说,其注塑成型后,软胶产品12密封型腔71,软胶产品12与型腔71和型芯101接触紧密,直接顶出软胶产品12容易导致软胶产品12变形甚至破裂。
35.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两个顶升阶段,在第一顶升阶段,从图1、图3所示状态进入图4、图5所示状态即为第一顶升阶段,限位开关8与第一顶升组件5的上端连接,限制第一顶升组件5与母模的相对位置,如此,在第一顶升组件5和第二顶升组件6同时顶升下,母模被整体顶升。在第二顶升阶段,限位开关8停止限制第一顶升组件5的位置,即在第二顶升阶段,第一顶升组件5能够不被阻挡地顶升,母模不被顶升,第二顶升组件6顶升软胶产品12。如此,形成二次顶升,即从如图4、图5所示状态进入图6、图7所示状态。在第一顶升阶段中,母模整体被顶升,型芯101从型腔71内退出,具体来说可以部分退出,也可以完全退出,型芯101与型腔71脱离,空气进入型腔71内,从而降低软胶成品的脱模难度,避免软胶产品12产生不可逆的形变或者破裂。
36.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用于封盖脱模口72的模板(图中未示出),在第二顶升阶段之前,移动该模板,使的脱模口72露出。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母模包括母模板9和母模仁7,母模仁7设置于母模板9上,具体来说,母模仁7上设有型腔71,通过型腔71与下文中的型芯101配合,成型软胶产品12。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一顶升组件5包括顶升柱51,顶升柱51的上端与母模连接,具体来说是顶升柱51与母模板9连接。限位开关8包括开关主体81和限位块82,限位块82与开关主体81连接,开关主体81可驱动限位块82移动至顶升柱51的移动轨迹上以及驱动限位块82从顶升柱51的移动轨迹上退回。在第一顶升阶段,开关主体81驱动限位块82移动至顶升柱51的升降轨迹中,如此顶升柱51抵接限位块82,从而使得母模被整体顶升。在第二顶升阶段,开关主体81驱动限位块82退回,离开顶升柱51的移动轨迹,如此,母模不随顶升柱51及顶升板4而上升,顶升过程进入第二顶升阶段,实现对不同部件(具体是软胶产品12)的顶升。
39.对于限位开关8,具体来说可以是电磁开关、气动开关,开关主体81驱动限位块82移动伸缩,使得限位块82移动至顶升柱51的升降轨迹上,或者从顶升柱51的升降轨迹中退回。
40.在一些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母模的侧壁上设有容置槽91,具体来说是母模板9的侧壁上,通过设置容置槽91,为顶升柱51的顶升提供空间。容置槽91位于母模的侧壁,对应的,顶升柱51设置于顶升板4的边缘,顶升柱51的上端伸入容置槽91内。
41.第一顶升组件5还包括导向块52,导向块52的下端与公模板1的边缘连接,导向块52的上端伸入导向槽521内,导向块52内设有引导顶升柱51升降的导向槽521。由于顶升柱
51顶升母模,顶升柱51承重较大,因此,本实施例中增设导向块52引导顶升柱51升降,减少或者避免顶升柱51弯曲、变形、晃动,提高母模脱模稳定性。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容置槽91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槽92,限位开关8设置于安装槽92,限位块82朝向容置槽91。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容置槽91的内壁上设置安装槽92,便于限位开关8的安装,同时安装槽92邻近容置槽91,限位开关8中的限位块82能够更加轻易伸入顶升柱51的移动轨迹中。
43.具体来说是容置槽91的朝外的内壁上设有前述安装槽92。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导向块52的朝向公模的内侧面设有导向槽521,导向块52的下端的内侧面设有用于避让限位块82的避让槽522。导向块52的下端连接公模板1,导向块52的上端伸入容置槽91内,导向槽521位于导向块52的内侧面,在第一顶升阶段,限位块82移动至顶升柱51的移动轨迹中,即限位块82会伸入导向槽521内,从而使得顶升柱51能够顶抵限位块82。为了能够便于限位块82伸入导向槽521内,以及便于在第一顶升阶段限位块82能够持续伸入导向槽521内,因此,在导向块52的内侧面设有避让槽522,缩减了导向块52部分位置的尺寸,为限位块82的升降提供空间,使得限位块82与导向槽521在空间上形成交叉,能够伸入与导向槽521产生能够。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母模的顶升距离有限,因此,在导向块52的下端内侧面设有用于避让限位块82的避让槽522。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公模仁2上设有型芯组件10,型芯组件10内设有顶针孔,型芯组件10的上端设有凹位。第二顶升组件6包括顶针61和与凹位形状相适配的顶升块62。顶针61的下端与顶升板4连接,顶针61的上端穿过顶针孔并伸入凹位,顶升块62设置于顶针61的上端且嵌入凹位内。在顶针61未顶升的情况下,顶升块62也作为软胶产品12的成型结构,在第二顶升阶段,顶针61顶起顶升块62,顶升块62顶升软胶产品12。
46.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块62的上表面呈平面状,如此顶升块62以平面顶升塑胶产品,具有更大的顶升面积,软胶产品12所收到的顶升压力小,能够有效地避免软胶产品12变形。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型芯组件10包括型芯101和散热件102,型芯101内设有散热孔,散热件102设置于散热孔内,散热件102内设有前述顶针孔,并且顶针孔上下贯穿。如此,可避免散热件102和顶针61相互干涉,充分利用散热件102内的空间,具有极高的空间利用率,更重要的是静脉壶模芯组件同时兼具良好的散热性能及脱模性能。
48.具体来说,如图3、图5、图7所示,散热件102内设有进水通道1022和出水通道1023,进水通道1022和出水通道1023沿散热件102的高度方向螺旋设置于散热件102的表面,进水通道1022的上端与出水通道1023的上端连通,散热件102的下端设有与进水通道1022连通的进水孔和与出水通道1023连通的出水孔,具体来说进水孔和出水孔设置于散热件102的下端。冷却水从进水孔进入进水通道1022,从而沿着散热件102螺旋向上移动,冷却水移动至散热件102的上端时,冷却水进入出水通道1023,沿散热件102螺旋向下移动,最后从出水孔流出,从而完成冷却。本实施例中以散热件102吸收型芯101的热量,加快软胶产品12的冷却固化,提高生产效率。
49.在一些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前述进水通道1022和出水通道1023,进水通道1022和出水通道1023为设置于散热件102表面的螺旋槽,如此,形成朝向散热孔内壁的开口,散热件102的表面与散热孔的内壁密封抵接,散热孔的内壁与螺旋槽围合形成前述两条密封通
道,如此,进水通道1022和出水通道1023内的冷却水可以直接接触型芯101,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
5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