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灌胃实验的注射器

2022-06-15 01:08: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动物实验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灌胃实验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2.小鼠、大鼠(或豚鼠)灌胃时将灌胃针安在注射器上,吸入药液。左手抓住鼠背部及颈部皮肤将动物固定,右手持注射器,将灌胃针插入动物口中,用灌胃针管压其上腭,使口腔和食道成一条直线,再沿咽后壁缓慢插入食管。
3.进行小鼠灌胃实验通常使用的药量较少,药液也相对较少,将药物颗粒粉碎后放入容器中,加入少量溶剂溶解药粉,还需确保定量的药物都能够从小鼠口部注射到小鼠体内,然而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溶剂量少,在较大容器如烧杯中溶解药物时,容易溶解不完全或者较多药粉粘附在烧杯壁,导致药量明显不准确;(2)存在部分药粉悬浮于溶剂中的现象,药液吸入注射器后药粉沉淀或凝结而堵塞灌胃针,给灌胃操作造成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灌胃实验的注射器。
5.本方案中的一种用于灌胃实验的注射器,包括活塞筒和活塞杆,活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活塞和推块,活塞筒的底部设有药液出口,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和驱动搅拌杆转动的驱动部件,搅拌杆一端的端部连接有搅拌叶;活塞上开设有供搅拌杆穿过的通孔,通孔与搅拌杆之间设有密封圈,活塞正对药液出口的一侧还设有容纳搅拌叶的凹槽;驱动部件容置于所述推块内。
6.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将活塞和活塞杆从活塞筒中取出,粉碎后的药粉从活塞筒顶部放入,且确保药粉避开活塞筒底部连接灌胃针的药液出口,然后将活塞推入活塞筒内且推至活塞筒的底部,将药液出口置于装有溶剂的容器中,向外拉动活塞杆,负压作用下溶剂进入活塞筒,然后倒置注射器使推块朝下,药液出口朝上,重力作用下活塞筒内的溶剂和药粉都位于活塞和药液出口之间,然后通过驱动部件促使搅拌杆转动,搅拌叶随着转动使溶剂和药粉充分混合。
7.本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方案中将药粉和溶剂直接在活塞筒中搅拌溶解,注射时可持续保持搅拌叶的转动,使药粉均匀的混合与溶剂中,避免未溶解的药粉沉淀与药液出口而造成堵塞。活塞在活塞筒内壁滑动,发挥刮壁的作用,避免溶剂量少导致为溶解的药粉粘附在活塞筒内壁的情况发生。
8.进一步,所述活塞杆内部设有与其同轴的通道,搅拌杆贯穿所述通道。本方案将搅拌杆置于活塞杆内,使注射器的整体结构更紧凑、美观。
9.进一步,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微型电机和给微型电机供电的蓄电池,搅拌杆与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推块上设有控制微型电机通电的开关。开关控制微型电机通电,微型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发挥搅拌的功能。
10.进一步,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卷簧、卷绳盘和齿轮,卷绳盘与卷簧连接,卷绳盘上卷
绕有拉绳,推块上设有供拉绳穿出至推块外部的绳孔;卷绳盘的底部连接有齿圈,齿圈与齿轮啮合,齿轮与搅拌杆同轴且固定连接。来回拉动拉绳,在卷簧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卷绳盘正反转动,进而使得齿圈带动齿轮正反转动,搅拌杆正反转动,使药粉和溶剂混合,正反转动能够是溶剂的冲击力更大,使药粉更容易溶解。
11.进一步,所述拉绳位于绳孔外的一端连接有拉手,拉手的尺寸大于绳孔的孔径。通过拉手拉动拉绳能够更方便操作。
12.进一步,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齿轮和齿条,齿轮与搅拌杆同轴且固定连接,齿条与齿轮啮合,推块设有供齿条水平滑动的滑孔,齿条一端伸至滑孔外。来回拉动齿条,使得齿轮往复的正反转动,进而使得搅拌杆正反转动,使药粉和溶剂混合,正反转动能够是溶剂的冲击力更大,使药粉更容易溶解。
13.进一步,所述齿条另一端与滑孔的孔底之间连接有伸缩端与齿条长度方向相同的弹簧。当不需要再拉动齿条后,直接撤掉拉力,在弹簧的作用下有利于齿条复位。
14.进一步,所述齿条位于滑孔外的一端连接有拉环,拉环的尺寸大于滑孔的孔径。通过拉环拉动拉绳能够更方便操作。
15.进一步,所述活塞筒的壁体内设有加热片,加热片的加热温度低于50℃,加热片通过电缆连接有纽扣电池,活塞筒外壁设有容置纽扣电池的电池槽,活塞筒外壁还设有控制加热片通电的按钮。当需要加热来促进药粉的溶解时,可使加热片对活塞筒的壁体加热,通过热传递时溶剂得以加热。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灌胃实验的注射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灌胃实验的注射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灌胃实验的注射器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灌胃实验的注射器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齿轮1、卷绳盘2、推块3、拉手4、绳孔5、拉绳6、齿圈7、活塞杆8、搅拌杆9、活塞10、凹槽11、搅拌叶12、药液出口13、按钮14、纽扣电池15、电缆16、加热片17、弹簧18、拉环19、齿条20、开关21、微型电机22、活塞筒23。
22.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用于灌胃实验的注射器,包括搅拌机构、活塞筒23和活塞杆8,活塞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活塞10和推块3,活塞筒23的底部设有药液出口13,药液出口13靠近活塞筒23的一侧(即药液出口13与活塞筒23不同轴),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9和驱动搅拌杆9转动的驱动部件,搅拌杆9一端的端部连接有搅拌叶12,搅拌叶12呈“十”字形;活塞10上开设有供搅拌杆9穿过的通孔,通孔与搅拌杆9之间设有密封圈,活塞10正对药液出口13的一侧还设有容纳搅拌叶12的凹槽11;驱动部件容置于推块3内,活塞杆8内部设有与其同轴的通道,搅拌杆9贯穿通道。
23.驱动部件包括卷簧、卷绳盘2和齿轮1,卷绳盘2与卷簧连接,卷绳盘2上卷绕有拉绳6,推块3上设有供拉绳6穿出至推块3外部的绳孔5;卷绳盘2的底部连接有齿圈7,齿圈7与齿
轮1啮合,齿轮1与搅拌杆9同轴且固定连接。拉绳6位于绳孔5外的一端连接有拉手4,拉手4的尺寸大于绳孔5的孔径。
24.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如图2所示,活塞筒23的壁体内设有加热片17,加热片17位于活塞筒23壁体上远离药液出口13的一侧,这样在加热溶剂时将注射器倾斜使溶剂也药粉集中在加热片17附近。加热片17的加热温度低于50℃,加热片17通过电缆16连接有纽扣电池15,活塞筒23外壁设有容置纽扣电池15的电池槽,活塞筒23外壁还设有控制加热片17通电的按钮14。
25.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如图3所示,驱动部件包括齿轮1和齿条20,齿轮1与搅拌杆9同轴且固定连接,齿条20与齿轮1啮合,推块3设有供齿条20水平滑动的滑孔,齿条20一端伸至滑孔外。齿条20另一端与滑孔的孔底之间连接有伸缩端与齿条20长度方向相同的弹簧18;齿条20位于滑孔外的一端连接有拉环19,拉环19的尺寸大于滑孔的孔径。
26.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区别如图4所示,驱动部件包括微型电机22和给微型电机22供电的蓄电池,搅拌杆9与微型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推块3上设有控制微型电机22通电的开关21。
27.以实施例2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活塞10和活塞杆8从活塞筒23中取出,粉碎后的药粉从活塞筒23顶部放入,加药粉时尽量使药粉从靠近加热片17的一侧滑下,确保药粉避开活塞筒23底部连接灌胃针的药液出口13,然后将活塞10推入活塞筒23内且推至活塞筒23的底部,将药液出口13置于装有溶剂的容器中,向外拉动活塞杆8,负压作用下溶剂进入活塞筒23,然后倒置注射器使推块3朝下,药液出口13朝上,重力作用下活塞筒23内的溶剂和药粉都位于活塞10和药液出口13之间,然后来回拉动拉绳6,在卷簧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卷绳盘2正反转动,进而使得齿圈7带动齿轮1正反转动,搅拌杆9正反转动,搅拌叶12随着转动使药粉和溶剂混合,正反转动能够是溶剂的冲击力更大,使药粉更容易溶解。
28.当需要加热来促进药粉的溶解时,可使加热片17对活塞筒23的壁体加热,将注射器倾斜使溶剂也药粉集中在加热片17附近,通过热传递时溶剂得以加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