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平台

2022-06-11 09:03: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2.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icv),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3.目前,国内外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车企都在积极探索自动驾驶领域的相关技术并相继推出不同自动化程度的智能网联汽车,但智能汽车要达到量产阶段仍需经历严格且漫长的测试过程,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平台应运而生,市场上主要以虚拟仿真测试平台为主,普遍存在测试工作量大、测试结果误差较大、测试结果不直观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平台,可以提高汽车测试结果的精确度,同时实现测试结果的可视化。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平台,包括:bim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智能网联汽车设计图纸生成对应的bim汽车信息模型;感知节点标记模块,用于在bim汽车信息模型的每一个感知节点处插入一可直接获取相应的结果或信息的逻辑单元;所述感知节点包括路况感知节点和车况感知节点;虚拟作动模块,用于驱动参数变化的,与bim模型生成模块中的各元素建立关系后,在指定的范围内对参数进行变动,从而可以驱动bim汽车信息模型作出相应的形态改变,并驱动仿真分析算法针对不同的参数进行计算求解;全息投放模块,用于实现动态bim汽车信息模型及各种路况场景的投放;摄像头节点布置模块,用于根据bim汽车信息模型内载的摄像头节点所在的位置信息实现摄像头的安装定位;数据处理系统搭载模块,用于搭载待测试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处理系统;测试模块,用于驱动全息投放模块 路况感知节点实现各种路况场景的模拟,从而驱动摄像头节点、数据处理系统、虚拟作动模块工作,实现汽车性能的测试。
6.进一步地,感知节点标记模块首先读取在bim汽车信息模型的每一个感知节点的坐标信息及感知节点类型,然后根据读取结果在bim汽车信息模型的每一个感知节点处插入一可直接获取相应的结果或信息的逻辑单元。
7.进一步地,路况感知节点和车况感知节点自动从当前测试模块所执行的测试程序中获取其对应的参数,并反馈至待测试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处理系统,同时自动显示每一次行驶路径改变后的理论参数值。
8.进一步地,待测试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处理系统基于摄像头节点反馈的路况图像、路况感知节点反馈的距离参数、车况感知节点反馈的车况参数实现bim汽车信息模型行
驶路径的动态规划。
9.进一步地,虚拟作动模块基于待测试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处理系统输出的bim汽车信息模型行驶路径驱动bim汽车信息模型作出相应的形态改变,并驱动仿真分析算法针对当前行驶状态下路况感知节点和车况感知节点的理论参数值的计算。
10.进一步地,动态bim汽车信息模型包括当前行驶状态下的bim汽车信息模型、及各感知节点的参数。
11.进一步地,摄像头节点布置模块通过电动伸缩杆、滑台实现摄像头所在位置的调整和固定,在bim汽车信息模型行驶状态发生改变时,摄像头节点的坐标会发生改变,即电动伸缩杆、滑台工作,驱动摄像头调整到对应的位置处。
12.进一步地,基于距离理论参数值与实际参数值、以及车况理论参数值与安全驾驶阀值的对比分析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性能的测试,其中,实际参数值为当前行驶状态下的bim汽车信息模型与所投放的周围障碍物之间的实际距离。
13.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测试流程操作简便,测试结果精确度高;工作人员可以身临其境的全面观察整个测试过程,并实现了测试结果的可视化。
附图说明
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平台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6.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平台,包括:bim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智能网联汽车设计图纸生成对应的bim汽车信息模型;感知节点标记模块,用于在bim汽车信息模型的每一个感知节点处插入一可直接获取相应的结果或信息的逻辑单元;所述感知节点包括路况感知节点和车况感知节点;所述感知节点标记模块首先读取在bim汽车信息模型的每一个感知节点的坐标信息及感知节点类型,然后根据读取结果在bim汽车信息模型的每一个感知节点处插入一可直接获取相应的结果或信息的逻辑单元;虚拟作动模块,用于驱动参数变化的,与bim模型生成模块中的各元素建立关系后,在指定的范围内对参数进行变动,从而可以驱动bim汽车信息模型作出相应的形态改变,并驱动仿真分析算法针对不同的参数进行计算求解;全息投放模块,用于实现动态bim汽车信息模型及各种路况场景的投放;其中,动态bim汽车信息模型包括当前行驶状态下的bim汽车信息模型、及各感知节点的参数;摄像头节点布置模块,用于根据bim汽车信息模型内载的摄像头节点所在的位置信息实现摄像头的安装定位;具体的,摄像头节点布置模块通过电动伸缩杆、滑台实现摄像头所在位置的调整和固定,在bim汽车信息模型行驶状态发生改变时,摄像头节点的坐标会发生改变,即电动伸缩杆、滑台工作,驱动摄像头调整到对
应的位置处;数据处理系统搭载模块,用于搭载待测试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处理系统;测试模块,用于驱动全息投放模块 路况感知节点实现各种路况场景的模拟,从而驱动摄像头节点、数据处理系统、虚拟作动模块工作,实现汽车性能的测试;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协调上述模块工作。
17.本实施例中,路况感知节点和车况感知节点自动从当前测试模块所执行的测试程序中获取其对应的参数,并反馈至待测试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处理系统,同时自动显示每一次行驶路径改变后的理论参数值。
18.本实施例中,待测试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处理系统基于摄像头节点反馈的路况图像、路况感知节点(比如雷达传感器等)反馈的距离参数、车况感知节点(比如速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反馈的车况参数实现bim汽车信息模型行驶路径的动态规划。
19.本实施例中,虚拟作动模块基于待测试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处理系统输出的bim汽车信息模型行驶路径驱动bim汽车信息模型作出相应的形态改变,并驱动仿真分析算法针对当前行驶状态下路况感知节点和车况感知节点的理论参数值的计算。
20.本实施例中,测试模块基于距离理论参数值与实际参数值、以及车况理论参数值与安全驾驶阀值(不同的汽车配置对应不同的安全驾驶阀值)的对比分析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性能的测试,其中,实际参数值为当前行驶状态下的bim汽车信息模型与所投放的周围障碍物之间的实际距离(如果是静止状态下的障碍物,则实际距离即为原始距离-/ bim汽车信息模型产生的位移;如果是动态的障碍物,则实际距离=原始距离-/ bim汽车信息模型产生的位移-/ 动态障碍物产生的位移)。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