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拆卸计算机面板机构的计算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8:31: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拆卸计算机面板机构的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2.计算机维修时需要拆卸设备外壳,进行计算机内部结构的维修,而在计算机升级内存、固态硬盘又或者清理灰尘的时候都需要拆机,都是需要将计算机前面的外壳通过卡扣与后壳进行分离,一般在计算机拆卸的过程中,由于笔记本电脑内部非常狭窄,线材几乎没有伸缩空间,外壳面板与后盖拆卸的手段麻烦,还容易因拆解产生损坏。
3.针对上述所提到的一种具有拆卸计算机面板机构的计算机设备所存在的技术问题,经检索发现,有一篇专利号cn202010170411.0的一种拆卸计算机面板的机构,包括装置主体、机箱、顶盖和固定座,装置主体的顶部中间部位嵌入连接有内置槽,内置槽的外围外壁与装置主体的内侧内壁相连,内置槽的四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外壁与内置槽的顶部外壁相连,连接板的另一侧紧密贴合有密封条,密封条的密封效果可以完全将连接处的空隙进行密封,从而使得在顶盖与装置主体固定后,装置主体的密封性能提高,体现了该装置的密封性,转轴大大的提高的除尘效果,体现了该装置的除尘性,限位块可以很好的对计算机面板进行固定安装,大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拆卸安装效果,体现了该装置的拆卸安装性,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4.而该具有拆卸计算机面板机构的计算机设备,只通过拉环会带动限位块向两侧移动,同时在限位块向两侧移动的过程中滑动杆上的弹簧会发生压缩,从而使得限位块不在对计算机面板进行固定,在计算机平时使用时,容易因拉环的误触和固定方式,计算机上的面板安装不稳定,面板容易从计算机上掉落,拆卸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拆卸计算机面板机构的计算机设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拆卸计算机面板机构的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背壳,所述计算机背壳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计算机前壳,所述计算机前壳的背部活动连接有外安装框,所述外安装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安装块。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安装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轨道,所述转动轨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方形弹簧,所述方形弹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杆。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轨道沿着外安装框的内侧环绕设置,所述齿轮与转动轨道啮合设置。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位于齿轮的外表面左端,所述方形弹簧厚度为10mm。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动杆为右侧向前突出的结构,所述突出厚度等
于外安装框的厚度,所述拉动杆通过齿轮于外安装框的周长进行移动。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后方转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和弹簧,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磁吸块。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块通过复位弹簧与转动轨道的背部转动设置,所述气管贯穿安装块的一侧,所述限位管贯穿安装块的另一侧。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管的内部与密封块四周贴合,所述弹簧环绕设置于连接杆的四周,所述弹簧的直径等于气管的内部直径。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磁吸块的直径大于弹簧的直径,所述限位管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限位管于磁吸块的四周等距分布,所述限位管为硅胶材质制作而成。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管的内壁光滑,所述气管的一侧设置有通孔。
16.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拆卸计算机面板机构的计算机设备,通过拉动杆为右侧向前突出的结构,突出厚度等于外安装框的厚度,拉动杆通过齿轮于外安装框的周长进行移动,可通过拉动杆的方式,环绕计算机一周,使计算机面板进行分离,能快速拆卸计算机面板,无需进行缝隙的卡扣撬开,使拆解手段更加方便快速。
18.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拆卸计算机面板机构的计算机设备,通过磁吸块的直径大于弹簧的直径,限位管设置有四个,四个限位管于磁吸块的四周等距分布,限位管为硅胶材质制作而成,安装块通过复位弹簧与转动轨道的背部转动设置,气管贯穿安装块的一侧,限位管贯穿安装块的另一侧,能通过磁吸的方式,使前盖与后盖进行安装与分离,磁吸固定效果好,面板不会轻易分离,也方便在修理时进行的拆卸。
19.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拆卸计算机面板机构的计算机设备,气管的内部与密封块四周贴合,弹簧环绕设置于连接杆的四周,弹簧的直径等于气管的内部直径,能及时将磁吸块进行稳定,能将面板盖上后及时的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计算机设备结构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计算机设备的拆分结构图。
22.图3为本发明的计算机前壳结构图。
23.图4为本发明的计算机背壳结构图。
24.图5为本发明的拉动杆结构图。
25.图6为本发明的安装块结构图。
26.图7为本发明的限位管横剖面结构图。
27.图8为本发明的处理箱结构图。
28.图1-8中:1、计算机背壳;101、底座;2、计算机前壳;201、屏幕;202、内安装框;203、固定条;204、磁条;3、外安装框;301、转动轨道;302、齿轮;303、转轴;304、连接板;305、方形弹簧;306、拉动杆;4、安装块;401、复位弹簧;402、限位管;403、气管;404、连接块;405、磁吸块;406、弹簧;407、密封块;408、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请参阅图1-8,本发明实施例中,
30.实施例1:一种具有拆卸计算机面板机构的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背壳1,计算机背壳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计算机前壳2,计算机前壳2的背部活动连接有外安装框3,外安装框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安装块4。
31.外安装框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轨道301,转动轨道3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齿轮302,齿轮3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303,转轴30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板304,连接板3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方形弹簧305,方形弹簧3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杆306。
32.转动轨道301沿着外安装框3的内侧环绕设置,齿轮302与转动轨道301啮合设置。
33.转轴303位于齿轮302的外表面左端,方形弹簧305厚度为10mm。
34.拉动杆306为右侧向前突出的结构,突出厚度等于外安装框3的厚度,拉动杆306通过齿轮302于外安装框3的周长进行移动。
35.其中,在拉拉动杆306时,进入转动轨道301和安装块4之间,使齿轮302在转动轨道301内转动,将拉动杆306向一端抬起,方形弹簧305的一端进行挤压,使拉动杆306与连接板304形成夹角,将附在外安装框3上的计算机前壳2进行翘起。
36.其中:外安装框3的内部设置有凹槽,转动轨道301设置于凹槽内。
37.请参阅图6-8,
38.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安装块4设置为“7”字型。
39.安装块4的一侧后方转动连接有复位弹簧401,安装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管402,限位管4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管403,气管4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密封块407,密封块4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08和弹簧406,连接杆40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04,连接块4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磁吸块405。
40.安装块4通过复位弹簧401与转动轨道301的背部转动设置,气管403贯穿安装块4的一侧,限位管402贯穿安装块4的另一侧。
41.气管403的内部与密封块407四周贴合,弹簧406环绕设置于连接杆408的四周,弹簧406的直径等于气管403的内部直径。
42.磁吸块405的直径大于弹簧406的直径,限位管402设置有四个,四个限位管402于磁吸块405的四周等距分布,限位管402为硅胶材质制作而成。
43.气管403的内壁光滑,气管403的一侧设置有通孔。
44.其中,在计算机背壳1与计算机背壳1封闭时,安装块4与外安装框3平行,磁吸块405因计算机前壳2中的内磁条204磁性被吸引固定,连接块404被牵引向前延伸,当齿轮302转动时,安装块4通过复位弹簧401产生转动,磁吸块405与内磁条204分离,磁吸块405通过弹簧406的回复产生回弹,使连接杆408进入气管403的内部,密封块407在气管403的内部产生阻力,磁吸块405停止回弹。
45.其中,安装块4设置有多个,多个安装块4等距排列。
46.请参阅图1-3,
47.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在于,计算机前壳2与计算机背壳1拆卸设置。
48.计算机前壳2的背部中间活动安装有屏幕201,的背部四周固定连接有内安装框202,内安装框2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条203,固定条2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条204。
49.内安装框202的面积等于外安装框3的内部面积。
50.固定条203的内部为中空状态,固定条203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与限位管402的位置相对应。
51.请参阅图1-8,
52.实施例4: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在于,计算机背壳1的外表面面积大于外安装框3的背部面积。
53.计算机背壳1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01。
54.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