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儿童床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8:00: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儿童床。


背景技术:

2.儿童床,顾名思义就是给小孩儿童休息的床,其主要的目的是便于家长照顾小孩儿童。但是,随着小孩的成长,他们的身体不断的长大,他们所需要的床也需要更换,将小床换成大床。现有技术中,当小孩长大一点时,家长便会重新买一张儿童床,以适应小孩的身体成长。但是,也这导致了家长需要花费较多的成本,且造成了原有的小床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技术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儿童床。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儿童床,包括小床组件和转换组件,所述小床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安装柱、两个第二安装柱、一个第三安装柱、四个第一床板和四个第一安装脚,所述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安装脚的上端相邻的两个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匹配,所述第三安装柱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中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起相匹配,所述转换组件包括一个第三安装柱、两个第四安装柱、一个第二床板和两个第三床板,所述第四安装柱的两端均设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所述第三床板与第一床板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床板的宽度等于两个所述第一床板的宽度和一个所述第三床板的宽度之和。
6.优选地,所述新型儿童床包括护栏部件,所述护栏部件包括两个第一护板、两个第二护板和四个第二安装脚,所述第二安装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脚的外侧,所述第一安装脚和第二安装脚之间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均与所述卡槽相匹配。
7.优选地,所述第一护板的短边侧与所述第一床板的短边侧相匹配,所述第一护板的长边侧与所述第一床板的长边侧相匹配,所述第二护板的两边侧均与所述第一床板的长边侧相匹配。
8.优选地,所述第一护板的短边侧和长边侧圆弧连接,所述第二护板的两边侧圆弧连接,所述第一护板设有一个圆角,所述圆角与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相匹配。
9.优选地,所述护栏部件包括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上端中部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床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匹配,所述第一床板的外侧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护板的短边侧和所述第二护板的两边侧均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柱的外侧中部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护板的长边侧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匹配。
11.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上端两侧均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上端中部设有第五安装孔,所述第三床板的短边侧设
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五安装孔相匹配。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脚的上端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和第四安装柱的两端均设有第六安装孔,所述第六安装孔与所述第五通孔相匹配。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均设有若干减料通孔。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均设有若干透气孔。
1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儿童床,其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可以仅增加少数的零部件,便可将小床改成大床,以便适应小孩成长所需,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且家长花费的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小床状态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大床状态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转换前后的对比示意图。
19.附图标记包括:110、第一安装柱;111、第一凸起;120、第二安装柱;130、第三安装柱;131、第二凸起;140、第一安装脚;150、第一床板;151、透气孔;210、第四安装柱;211、第三凸起;220、第三床板;230、第二床板;310、第二安装脚;311、卡槽;320、第一护板;321、减料通孔;330、第二护板;340、床垫。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儿童床,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21.参见附图的图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小床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大床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转换前后的对比示意图。
22.优选实施例。
23.一种新型儿童床,包括小床组件和转换组件,所述小床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安装柱110、两个第二安装柱120、一个第三安装柱130、四个第一床板150和四个第一安装脚140,所述第一安装柱110和第二安装柱120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凸起111,所述第一安装脚140的上端相邻的两个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111相匹配,所述第三安装柱130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凸起131,所述第二安装柱120的中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起131相匹配,所述转换组件包括一个第三安装柱130、两个第四安装柱210、一个第二床板230和两个第三床板220,所述第四安装柱210的两端均设有第三凸起211,所述第三凸起211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所述第三床板220与第一床板150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床板230的宽度等于两个所述第一床板150的宽度和一个所述第三床板220的宽度之和。
24.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儿童床包括护栏部件,所述护栏部件包括两个第一护板320、两个第二护板330和四个第二安装脚310,所述第二安装脚310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脚140的外侧,所述第一安装脚140和第二安装脚310之间设有卡槽311,所述第一护板320和第二护板330均与所述卡槽311相匹配。
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板320的短边侧与所述第一床板150的短边侧相匹配,所述
第一护板320的长边侧与所述第一床板150的长边侧相匹配,所述第二护板330的两边侧均与所述第一床板150的长边侧相匹配。
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板320的短边侧和长边侧圆弧连接,所述第二护板330的两边侧圆弧连接,所述第一护板320设有一个圆角,所述圆角与所述第一护板320和第二护板330相匹配。
27.进一步地,所述护栏部件包括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上端中部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床板150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匹配,所述第一床板150的外侧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护板320的短边侧和所述第二护板330的两边侧均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
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柱110的外侧中部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护板320的长边侧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匹配。
2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柱120的上端两侧均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柱120的上端中部设有第五安装孔,所述第三床板220的短边侧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五安装孔相匹配。
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脚140的上端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一安装柱110、第二安装柱120和第四安装柱210的两端均设有第六安装孔,所述第六安装孔与所述第五通孔相匹配。
3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板320和第二护板330均设有若干减料通孔321。
3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床板150、第二床板230和第三床板220均设有若干透气孔151。
33.工作原理:在小孩年纪很小时,家长可以仅使用所述小床组件,将所述小床组件组装成一个小床。首先,将四个所述第一安装脚140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柱120的两端,再将所述第三安装柱130安装在两根所述第二安装柱120之间,将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柱110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脚140之间,再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一安装脚140和所述第一安装柱110或第二安装柱120,再通过螺钉将四个所述第一床板150固定铺在上面。再将四个所述第二安装脚310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脚140的外侧,将所述第一护板320和第二护板330插在所述卡槽311上,则可防护小孩摔落。当两个所述第一护板320均插在后侧(或前侧),两个所述第二护板330均插在前侧(或后侧)时,则所述新型儿童床两侧均留有小开口,便于家长从两侧照看小孩;当两个所述第一护板320均插在左侧(或右侧),两个所述第二护板330均插在右侧(或左侧)时,则所述新型儿童床仅一侧设有稍大一点的开口,可以放置在家长的床边,便于家长休息时照看,减少家长上下床照顾的烦恼。
34.在小孩年纪稍大一点时,家长可以在使用所述小床组件的基础上,再加上所述转换组件,便可将小床改成大床。首先,将两个所述第三安装柱130安装在所述两个所述第四安装柱210之间,将四个所述第一安装脚140分别安装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柱110的两端,再将四个所述第一安装脚140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四安装柱210的两侧,再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一安装脚140和第一安装柱110或第四安装柱210。将四个所述第一床板150铺在四个角处,前侧两个所述第一床板150之间和后侧两个所述第一床板150之间各安装一个所述第三床板220,所述第二床板230安装在中间,再利用螺钉固定,最后再组装好所述护栏部件。同时,所述第二安装柱120在大床中充当所述第一固定柱在小床中的作用。
35.铺上床垫340便可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小孩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床的
大小的问题,无需多次购买儿童床,可降低家庭成本,同时,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实用性更好。
36.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圆弧角和安装孔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用新型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37.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