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骨科手术导板装置及使用方法

2022-06-11 06:08: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导板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在骨科手术中,经常需要将螺钉置入到骨骼上以实现骨折或脱位的固定,某些部位的螺钉置入对精度要求极高,比如椎弓根螺钉的置入,螺钉方向及进钉点的偏差会穿出椎弓根损伤神经血管。置钉导板则是骨科手术中用于螺钉精确置钉定位的辅助装置。置钉导板通常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首先在术前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薄层ct扫描以获取相关影像学数据,在影像学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虚拟手术的方式,确定合适的螺钉置入方式,包括进钉位置、角度、长度等,然后基于此制作置钉导板。置钉导板能在实际手术中保证实际置入的螺钉的进钉参数与虚拟手术完全一致,从而达到精准手术的目的。
3.目前常规的置钉导板均仅能用于空心钉的置钉,使用时,先在置钉导板辅助下打入导针,然后再将空心钉套在导针外并旋入到骨组织。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空心钉具有如下缺点:1.加工困难、价格高;2.螺钉力学强度差,直径不能太细,应用范围窄,例如用太粗的空心钉用于椎弓根等位置容易造成骨骼爆裂;3.使用空心钉置钉导板,置钉点无法直视,导板位置不精确时,无法根据手术医生经验发现错误。4.置钉导板辅助打入导针后,需要取下导板,如果患者骨质疏松或者导针弯曲松动会影响手术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精确、便于操作且可用于实心螺钉置顶的骨科手术导板装置及使用方法。
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骨科手术导板装置包括导板、第一固定针基座、第二固定针基座、定位组件、第一固定针和第二固定针,所述第一固定针基座和第二固定针基座均固定于导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固定针与第一固定针基座配合,所述第二固定针与第二固定针基座配合,所述定位组件与第一固定针和第二固定针配合。
6.进一步地,所述导板设有贯穿导板的进钉定位口。
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针套筒、第二固定针套筒、螺丝刀套筒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针套筒通过连接件与螺丝刀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针套筒通过连接件与螺丝刀套筒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针套筒套装于第一固定针外并与第一固定针紧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固定针套筒套装于第二固定针外并与第二固定针紧密滑动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与进钉定位口相对。
10.进一步地,骨科手术导板装置还包括螺钉和螺丝刀,所述螺钉包括相连的螺杆和端帽,所述端帽的端部设有六角凹孔,所述螺丝刀包括依次相连的手柄、刀杆、刀头和卡爪,所述刀杆与螺丝刀套筒相配合,所述刀头呈六角型并与六角凹孔相配合以确保螺丝刀螺杆与螺丝中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84、连接部-85、紧部-86。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4.图1~图1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骨科手术导板装置。
35.实施例1
36.参照图1~图3和图10,一种骨科手术导板装置包括导板1、第一固定针基座2、第二固定针基座3、定位组件4、第一固定针5、第二固定针6、螺钉7和螺丝刀8。第一固定针基座2和第二固定针基座3均固定于导板1的同一侧,第一固定针基座2和第二固定针基座3为筒体结构。第一固定针5与第一固定针基座2紧密滑动配合,第二固定针基座3与第二固定针6紧密滑动配合,定位组件4与第一固定针5和第二固定针6配合。第一固定针5和第二固定针6可以采用克氏针。
37.导板1设有贯穿导板1的进钉定位口11,进钉定位口11可以位于第一固定针基座2和第二固定针基座3之间。参照图9,使用时,将导板1的另一侧患者需要置钉的骨面贴合,使骨骼上预定的进钉点位于进钉定位口11内。将第一固定针5穿过第一固定针基座2和导板1后钉入骨组织,并将和第二固定针6穿过第二固定针基座3和导板1后钉入骨组织,可以将导板1固定在骨骼上。第一固定针基座2和第二固定针基座3起到导向和定位的作用。
38.定位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针套筒41、第二固定针套筒42、螺丝刀套筒43和连接件44,第一固定针套筒41、第二固定针套筒42、螺丝刀套筒43均呈筒体状。第一固定针套筒41通过连接件44与螺丝刀套筒43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针套筒42通过连接件44螺丝刀套筒43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针套筒41、第二固定针套筒42和螺丝刀套筒43之间呈刚性连接,第一固定针套筒41、第二固定针套筒42和螺丝刀套筒43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任意角度。
39.第一固定针套筒41、第二固定针套筒42与螺丝刀套筒43之间呈刚性连接,第一固定针套筒41可以与第一固定针5紧密滑动配合,第二固定针套筒42可以与第二固定针6紧密滑动配合。使用时,将第一固定针套筒41套装于第一固定针5外,并将第二固定针套筒42套装于第二固定针6外,此时螺丝刀套筒43与进钉定位口11内的进钉点相对。
40.参照图2和图11,螺钉7采用实心螺钉,螺钉7包括相连的螺杆71和端帽72。端帽72的端部设有六角凹孔73,螺丝刀8包括手柄81、刀杆82和刀头83,手柄81、刀杆82和刀头83依次相连。刀杆82与螺丝刀套筒43紧密滑动配合,刀头83呈六角型并与六角凹孔73紧密配合,当刀头83插入六角凹孔73时可确螺丝刀8的中心线与螺钉7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41.螺丝刀8还包括卡爪84,卡爪84可拆卸地固定于刀杆82并靠近刀头83的一端,卡爪84与端帽72配合并能抓住端帽72。由此,刀头83与六角凹孔73相配合可保证螺丝刀8与螺钉7在同一直线上,卡爪84可以抓住螺钉的端帽以确保螺钉在安装过程中不掉落。卡爪8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卡爪84。
42.实施例2
43.图4和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螺丝刀8。
44.参照图4和图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螺丝刀8包括手柄81、刀杆82、刀头83、卡爪84、连接部85和卡紧部86,手柄81、刀杆82和刀头83依次相连。刀杆82与螺丝刀套筒43紧密
滑动配合,刀头83呈六角型并与六角凹孔73相配合。卡爪84通过连接部85可拆卸地固定于刀杆82并靠近刀头83的一端,卡爪84与端帽72配合并能抓住端帽72。
45.连接部85为圆筒状,连接部85套装于刀杆82的端部外并与刀杆82螺纹配合,卡爪84的一端与连接部85的外缘弹性连接,卡爪84设置为多个并环绕于连接部85外。卡紧部86套装于连接部85外并与连接部85螺纹配合。卡紧部86呈螺母状,卡紧部86的中心设有贯穿卡紧部86的螺纹孔,螺纹孔的一端设有可与卡爪84的外侧相抵接的斜面861。转动卡紧部86可使卡紧部86沿连接部85轴向移动,使斜面861与卡爪84一端的外侧抵接,可推动卡爪84的的另一端向中心收拢以抓紧端帽72。反向转动卡紧部86则可使卡爪84放松以放开端帽72。
46.实施例3
47.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1和2的一种骨科手术导板装置的使用方法。
48.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骨科手术导板装置的使用方法的图示步骤。
49.参照图12,一种骨科手术导板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s1、将导板1与骨面贴合并使手术预定的骨骼上的进钉点暴露于进钉定位口11内;
51.手术前对患者病理区进行三维扫描,如mri和/或ct,获取扫描数据,之后对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得到含病理区的三维数字模型,对重建的三维数字模型进行分析,识别出病理部位,之后确定手术路径,确定合适的螺钉置入方式:进钉位置、角度、长度等,并通过3d打印的方式制作手术导板1、第一固定针基座2、第二固定针基座3和定位组件4。导板1的一侧一体固定有第一固定针基座2和第二固定针基座3,导板1的另一侧可与手术部位的骨面完全贴合,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导板1的形状根据骨骼的形状确定,图中的导板1仅为示意。导板1上的进钉定位口1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52.s2、向第一固定针基座2内和第二固定针基座3内分别插入第一固定针5和第二固定针6,并使第一固定针5和第二固定针6穿过导板1并打入到骨组织内,则可以将导板1固定在骨组织上;
53.s3、将第一固定针套筒41和第二固定针套筒42分别套装于第一固定针5和第二固定针6外,可使螺丝刀套筒43正对进钉点;第一固定针套筒41和第二固定针套筒42可以沿第一固定针5和第二固定针6滑动,由此可调整螺丝刀套筒43与进钉点之间的距离以便于置钉操作。
54.s4、将螺丝刀8的刀头83和刀杆82穿过螺丝刀套筒43,将卡爪84安装于刀头83一端的螺杆上;
55.s5、将螺丝刀8的刀头83插入到螺钉7六角凹孔73内,并使卡爪84抓紧螺钉7的端帽72。由此,可确保螺丝刀8与螺钉7在同一直线上且螺钉安装过程中不掉落。将螺钉7从进钉点置入到骨组织上以完成置钉操作。
56.完成螺钉7的置入后,取下定位组件4并将第一固定针5和第二固定针6从骨骼上取出即可将导板1拆除。
57.实施例4
58.图6~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定位组件。
5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4~图6,定位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针套筒41、第二固定针套筒42、螺丝刀套筒43、连接件44、第一定位卡件45和第二定位卡件46。第一固定针套筒
41、第二固定针套筒42、螺丝刀套筒43均呈筒体状。第一固定针套筒41通过连接件44与螺丝刀套筒43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针套筒42通过连接件44螺丝刀套筒43固定连接。
60.螺丝刀套筒43内设有环形凸缘431,螺丝刀套筒43上端的内侧边缘对称设有两个向螺丝刀套筒43中心凸出的卡块432。第一定位卡件45与第二定位卡件46能合围形成一圆筒体以套装于刀杆82的外侧,第一定位卡件45与第二定位卡件46合围后的外径与螺丝刀套筒43的内径相匹配,第一定位卡件45与第二定位卡件46合围后的内径与刀杆82的外径相匹配。第一定位卡件45和第二定位卡件46的长度等于卡块432与凸缘431之间的距离。第一定位卡件45的外周面和第二定位卡件46的外周面均设有纵向贯通的通槽47,两个通槽47能与两个卡块432对应配合。第二定位卡件46的一端设有轴向凸出的推块461。使用时,将螺丝刀8的刀杆82伸入到螺丝刀套筒43内,将第一定位卡件45与第二定位卡件46合围于刀杆82外,将通槽47与卡块432相对后将第一定位卡件45与第二定位卡件46推入到螺丝刀套筒43内,再侧向推动推块461使卡块432与通槽47位置错开,则可将第一定位卡件45和第二定位卡件46安装于螺丝刀套筒43与刀杆82之间。可第一定位卡件45和第二定位卡件46直到稳定螺丝刀8的作用,提高装置的定位准确定。
61.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应用于人体需要进行置钉手术各部位,包括但不限于肩、肘、髋、膝、脊柱等各区域,使用范围广。螺钉可以采用实心螺钉,螺钉体积小、强度高且定位精确、操作方便。
6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