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外保温墙面局部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5:30: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保温墙面局部加固装置,属于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外墙保温是“后锚固粘贴法”,即:先做好外墙结构,然后用铆钉直接固定保温层,再在保温层外进行抹灰覆盖,俗称“薄抹灰”。
[0003]“薄抹灰”保温技术的使用寿命为20年,现已陆续到达或接近使用寿命。此时的保温板的性能指标是基本完好的,只是个别锚固、粘接系统已经不再适合继续工作,形成墙体空鼓现象,这类建筑,存量巨大,如果外墙保温系统更新重做,工程巨大,也势必造成资源浪费。
[0004]
局部加固是指:在不拆除原有的已经到达设计使用寿命的建筑结构系统前提下,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局部改造处理,达到新标准或新的设计要求。
[0005]
国内外现有的“后锚固外墙保温”结构形式及施工工艺:
[0006]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满铺式粘锚结合结构由内而外分别为:
[0007]
1)墙体结构a:钢筋混凝土结构居多,也有其他如砖墙、砌块墙体;
[0008]
2)粘贴砂浆b:传统材料及施工工艺;
[0009]
3)保温钉c:保温板与墙体结构的锚固连接件;
[0010]
(1)c-1:保温钉本体
‑‑‑
一般为中空塑料件,避免形成冷桥;
[0011]
(2)c-2:空腔
‑‑‑
容膨胀钉c-5通过;
[0012]
(3)c-3:锚固头
‑‑‑
带有可膨胀的螺纹,c-5挤入空腔尖头后,使其膨胀,与预钻墙体孔洞侧壁逐渐贴紧,起到锚固作用;
[0013]
(4)c-4:圆盘底座
‑‑‑
固定保温板作用;
[0014]
(5)c-5:膨胀钉:钻入保温钉空腔c-2,进入锚固头c-3后挤压其膨胀,进而实现保温钉与墙体的锚固。
[0015]
4)保温层d:材质、规格按设计要求加工定制,传统工艺;
[0016]
5)玻纤网e:粘接保温板,使其缝隙稳定不扩展,同时起到部分防水作用;
[0017]
6)饰面层f:传统工艺,按设计安全进行。
[0018]
现有结构形式及工艺的技术缺陷:
[0019]
保温钉锚固力不足:
[0020]
a)保温钉材质:由于保温钉贯穿于这个保温板体,为避免产生冷桥现象(不利于保温的热传导现象),只能用材质与保温板相近的材料制备,如:塑料。材质本身决定其锚固力严重不足。
[0021]
b)安装程序:墙体钻孔、保温板钻孔、插入保温钉、插入膨胀钉,一并完成,而且关键的钉头膨胀效果操作工人是看不见的,属于盲操作,其锚固效果存疑。
[0022]
c)锚固机理:膨胀锚固必须是硬质材料如钢铁等,与墙体才能产生稳定、牢固的锚
固力,而保温钉为柔性材质,不足以产生稳定的、牢固的锚固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2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保温墙面局部加固装置,不需要整体拆除保温板,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外墙局部加工结构,同时对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实现加固修缮,具备实用性。
[0024]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外保温墙面局部加固装置,包括外墙墙体,外墙墙体相对外侧铺设有保温板,保温板相对外侧铺设有玻纤网,玻纤网外侧铺设有饰面板,保温板上固定连接有具有压紧功能的锚固结构。
[0025]
所述的锚固结构包括环底,环底与外墙墙体固定连接,环底通过支撑柱连接有翼缘,翼缘直径大于支撑柱外圆直径。
[0026]
所述的环底上设置有预留锚栓孔,锚固钉贯穿预留锚栓孔与外墙墙体固定连接。
[0027]
所述的支撑柱为空腔结构,侧壁设置有通孔。
[0028]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0029]
实现局部加固修缮,解决整体建筑安全问题。
[0030]
改造、维修费用更经济实惠。
[0031]
外墙保温结构锚固更牢固,不脱落。
[0032]
效率高,速度快,适用于抢修、抢险工程。
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满铺式粘锚结合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为膨胀钉结构示意图。
[0035]
图3为锚固结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36]
图4为图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7]
图5为锚固结构示意图。
[0038]
图6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9]
图7为外保温墙面局部加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如图3至图7所示,一种外保温墙面局部加固装置,包括外墙墙体1,外墙墙体1相对外侧铺设有保温板2,保温板2相对外侧铺设有玻纤网6,玻纤网6外侧铺设有饰面板5。
[0041]
保温板2待维修处钻孔,嵌入锚固结构3,锚固结构3包括环底31,环底31上设置有预留锚栓孔34,锚固钉4贯穿预留锚栓孔34与外墙墙体1固定连接,环底31通过支撑柱32连接有翼缘33,翼缘33直径大于支撑柱32外圆直径,支撑柱32为空腔结构,侧壁设置有通孔35,锚固结构3施工完毕后,需要将内部空腔填充发泡胶体,胶体通过侧壁的通孔35,修复与支撑柱32接触的局部损毁的保温板2,翼缘33用于加紧其周边的保温板2,使得原本即将脱落、起鼓、翘曲的保温板2重新归位,并与外墙墙体1牢牢固定。
[0042]
实施例:
[0043]
(1)对既有建筑物例行检测、鉴定,发现保温层起鼓、开裂、翘曲部位进行标记;
[0044]
(2)根据检测及鉴定报告,设计局部加固方案,主要是加固位置、数量、根据保温层厚度选取锚固环规格和根据墙体结构确定锚固钉形式;
[0045]
(3)成孔:以直径大于支撑柱32外径的钻头,在需要局部加固的位置钻孔,露出外墙墙体1的结构层即可;
[0046]
(4)清孔:残渣、碎屑清理干净;
[0047]
(5)安放锚固装置:保证翼缘33压实周边保温板2;
[0048]
(6)安装锚固钉4:按操作要求锁紧;
[0049]
(7)填充封堵料:一般采用现场发泡材料;
[0050]
(8)修正并粘贴玻纤网6;
[0051]
(9)铺设饰面板5。
[005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外保温墙面局部加固装置,包括外墙墙体(1),外墙墙体(1)相对外侧铺设有保温板(2),保温板(2)相对外侧铺设有玻纤网(6),玻纤网(6)外侧铺设有饰面板(5),其特征在于:保温板(2)上固定连接有具有压紧功能的锚固结构(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保温墙面局部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固结构(3)包括环底(31),环底(31)与外墙墙体(1)固定连接,环底(31)通过支撑柱(32)连接有翼缘(33),翼缘(33)直径大于支撑柱(32)外圆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保温墙面局部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底(31)上设置有预留锚栓孔(34),锚固钉(4)贯穿预留锚栓孔(34)与外墙墙体(1)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保温墙面局部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32)为空腔结构,侧壁设置有通孔(3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外保温墙面局部加固装置,包括外墙墙体,外墙墙体相对外侧铺设有保温板,保温板相对外侧铺设有玻纤网,玻纤网外侧铺设有饰面板,保温板上固定连接有具有压紧功能的锚固结构。不需要整体拆除保温板,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外墙局部加固结构,同时对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实现加固修缮,具备实用性。备实用性。备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亮 郑永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锦州市好为尔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0
技术公布日:2022/6/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