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集成水槽控制面板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5:21: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集成水槽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水槽控制面板。


背景技术:

2.集成水槽柜,起初只是集合多项厨房功能的水槽柜。除传统水槽柜以外,还添加了净水处理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刀架、皂液器、菜板等功能,随着产品的创新升级,集成水槽柜不仅仅停留在功能的集成层面,功能的集合最终是对空间优化、美观优化以及更多人性化考虑。
3.中国专利申请“储水设备及集成水槽”;申请号:cn202020651296.4,公开了集成水槽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安装在柜体上,或者右槽可以具有盖板,该控制器也可以安装在盖板上。控制器可以与超声清洗装置连接,控制器可以具有多个按钮,通过选择不同按钮,可以选择不同清洗模式,例如按钮可以包括碗碟、蔬菜、水果、谷物或海鲜中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可以用于根据用户选择的物品种类来控制超声波发生装置,控制器可以根据被选按钮来控制超声波发生装置发出的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清洗时间。
4.为了适应人们的操作需求,集成水槽的台面高度为70-90公分。在上述专利申请中,控制器设置在柜体的前侧面,那么控制器的高度只会低于集成水槽的台面高度,而且控制器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用户若想要看清控制器、操控控制器,要么需要离开集成水槽前侧面一段距离,要么下蹲使得视线能够看到控制器,用户使用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水槽控制面板,优化控制面板安装处的结构设置,使得用户站在水槽前就观察到控制面板,能够操控控制面板。
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水槽控制面板,合理排布控制面板的接线,使得集成水槽内部整洁。
7.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集成水槽控制面板,包括用于显示与操控的控制面板与设置在柜体上的操作台,所述的控制面板设置在操作台前侧,控制面板与操作台的台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的柜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通过线路与控制面板连接,柜体前侧板开设有与控制面板对应的第一槽口,所述的线路从第一槽口穿出柜体并与控制电路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设置控制面板与操作台的台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那么用户在使用时其视线是可以直接观察到控制面板,也能够对控制面板进行操作。其次,为了实现控制功能,控制面板将连接相应的控制电路。那么集成水槽内部就会涉及到电路线路的排布。在本技术中,柜体前侧板开设有与控制面板对应的第一槽口,线路从第一槽口穿出,线路从第一槽口穿出也就避免了在柜体外的布线。整个线路基本都位于柜体内,避免线路裸露在外,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系数。
9.在本技术中,是以用户站立的位置为操作台的前方,那么操作台靠近用户一侧为
本技术中的前侧,操作台远离用户的一侧为本技术中的后侧。通常情况下,操作台靠墙摆放,那么操作台的后侧通常为墙体。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柜体的上端面敞口,所述的操作台上安装有清洗槽,所述的清洗槽底部从敞口处嵌入到柜体内。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柜体内设置有电气箱,所述的控制电路安装在电气箱内。
12.具体的,所述的电气箱位于清洗槽的下方,所述的电气箱上端面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的线路从第二槽口穿出电气箱。
13.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气箱,将控制电路隐藏起来,有效避免集成水槽内潮湿的环境对控制电路影响,有效提高本技术内电子器件的安全性。而且将第二槽口开设在电气箱的上端面,更靠近控制面板的位置,缩短线路的布线距离。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柜体的前侧板包括支撑板与隔板,所述的支撑板用于支撑操作台,所述的隔板位于水槽与支撑板之间。
15.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板与隔板接触且相互连接。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操作台包括面板框架与台面框架,所述的面板框架位于台面框架的前侧。在本技术中,面板框架与台面框架是整体结构。柜体与操作台均为框架结构,即是由多块板体连接而成,也就是空心的结构。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板设置在面板框架的下方,且支撑板与面板框架连接,所述的隔板与面板框架的后侧面贴合;所述的第一槽口设置在隔板上。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板框架的后侧面设置有若干个装配孔,螺栓穿过装配孔将面板框架与隔板连接。
19.具体的,所述的面板框架的前侧面、后侧面均开口,所述的控制面板安装在面板框架的前侧面,所述的第一槽口对应设置在面板框架的后侧面开口处。至此,从第一槽口处伸出的线路穿过面板框架与控制面板连接。
20.而柜体的前侧板采用支撑板与隔板的设置,即实现了对面板框架在重力方向的支撑,又实现了面板框架后侧面的支撑。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隔板的边缘做弯折处理。弯折的设置,使得由板体构成的隔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同时也提高了隔板的结构强度。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洗槽的左侧壁面或右侧壁面设置有溢水口。在本技术中,左侧、右侧与前侧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三个方向。在本技术中,清洗槽的溢水口避开了控制面板所在的位置,也就避开了水滴对线路、控制面板或其它电子元器件的影响。
附图说明
23.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26.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27.图4为本技术中未装控制面板的正视图。
28.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控制面板;2、操作台;2a、面板框架;2b、台面框架;3、清洗槽;4、电气箱;5、支撑板;6、隔板;7、装配孔;8、第一槽口;9、第二槽口;10、溢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1.集成水槽控制面板,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显示与操控的控制面板1与设置在柜体上的操作台2,所述的控制面板1设置在操作台2前侧,控制面板1与操作台2的台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那么用户在使用时其视线是可以直接观察到控制面板1,也能够对控制面板1进行操作。所述的柜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通过线路与控制面板1连接,柜体前侧板开设有与控制面板1对应的第一槽口8,所述的线路从第一槽口8穿出柜体并与控制电路连接。线路从第一槽口8穿出也就避免了在柜体外的布线。整个线路基本都位于柜体内,避免线路裸露在外,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系数。
32.在本技术中,是以用户站立的位置为操作台2的前方,那么操作台2靠近用户一侧为本技术中的前侧,操作台2远离用户的一侧为本技术中的后侧。通常情况下,操作台2靠墙摆放,那么操作台2的后侧通常为墙体。
33.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柜体的上端面敞口,所述的操作台2上安装有清洗槽3,所述的清洗槽3底部从敞口处嵌入到柜体内。
34.所述的柜体内设置有电气箱4,所述的控制电路安装在电气箱4内。
35.具体的,所述的电气箱4位于清洗槽3的下方,所述的电气箱4上端面开设有第二槽口9,所述的线路从第二槽口9穿出电气箱4。
36.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气箱4,将控制电路隐藏起来,有效避免集成水槽内潮湿的环境对控制电路影响,有效提高本技术内电子器件的安全性。而且将第二槽口9开设在电气箱4的上端面,更靠近控制面板1的位置,缩短线路的布线距离。
37.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的柜体的前侧板包括支撑板5与隔板6,所述的支撑板5用于支撑操作台2,所述的隔板6位于水槽与支撑板5之间。
38.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板5与隔板6接触且相互连接。
39.所述的操作台2包括面板框架2a与台面框架2b,所述的面板框架2a位于台面框架2b的前侧。在本技术中,面板框架2a与台面框架2b是整体结构。柜体与操作台2均为框架结构,即是由多块板体连接而成,也就是空心的结构。
40.所述的支撑板5设置在面板框架2a的下方,且支撑板5与面板框架2a连接,所述的隔板6与面板框架2a的后侧面贴合;所述的第一槽口8设置在隔板6上。
41.面板框架2a的后侧面设置有若干个装配孔7,螺栓穿过装配孔7将面板框架2a与隔
板6连接。
42.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面板框架2a的前侧面、后侧面均开口,所述的控制面板1安装在面板框架2a的前侧面,所述的第一槽口8对应设置在面板框架2a的后侧面开口处。至此,从第一槽口8处伸出的线路穿过面板框架2a与控制面板1连接。
43.而柜体的前侧板采用支撑板5与隔板6的设置,即实现了对面板框架2a在重力方向的支撑,又实现了面板框架2a后侧面的支撑。
4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隔板6的边缘做弯折处理。弯折的设置,使得由板体构成的隔板6具有一定的厚度,同时也提高了隔板6的结构强度。
4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洗槽3的左侧壁面或右侧壁面设置有溢水口10。在本技术中,左侧、右侧与前侧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三个方向。在本技术中,清洗槽3的溢水口10避开了控制面板1所在的位置,也就避开了水滴对线路、控制面板1或其它电子元器件的影响。
46.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