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延时防抖电路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4:41: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时防抖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电气设备、控制盒等都具有输入接口,例如电源输入接口或者公插头和母插头的电连接接口,通过输入接口直接电连接到驱动板。
3.目前有些设备为了避免驱动板在进行热拔插时,驱动板输入出现非常大的浪涌电流导致电路损坏,会在输入接口设置一种热插拔电路,以控制输入接口处的浪涌电流,以保护驱动板,但现有的部分热插拔电路在使用过程中,当信号输出端短路又重新恢复时,或者电源输入端出现接触或者拔插不良的情况导致出现电压抖动时,都仍然会导致热插拔电路中出现较大浪涌,容易损坏热插拔电路中元器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接入电源时,降低浪涌电流导致电路损坏的概率,减少热拔插电路中出现较大浪涌的情况,提高电路可靠性的延时防抖电路及电子设备。
5.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延时防抖电路,包括:
6.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信号检测端、稳压模块、电压存储模块、第一开关模块以及第二开关模块,
7.信号检测端,用于提供所述延时防抖电路中的电压检测信号;
8.稳压模块,与所述信号检测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压检测信号向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电压存储模块进行单向传输;
9.电压存储模块,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用于存储和释放所述电压检测信号;
10.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稳压模块和所述电压存储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与预设的延时启动电压值,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通断;
11.第二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延时防抖电路的通断。
12.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信号检测端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压存储模块和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电连接。
13.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压存储模块包括存储电容,所述存储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14.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于所述存储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的电连接点处,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五电阻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电连接。
15.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电连接点处,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电连接于所述信号检测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16.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延时防抖电路还包括:
17.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
18.所述信号检测端电连接有检测模块,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和预设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范围,在所述信号检测端生成所述电压检测信号,以控制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的通断。
19.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有启动模块,所述启动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用于输出预设的电流值的恒流信号,给电源输出端充电。
20.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有开关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出端以及所述启动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模块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电连接通断。
21.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均电连接有浪涌保护模块,所述浪涌保护模块用于抑制输入至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的浪涌电压。
22.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所述的一种延时防抖电路。
23.本技术在延时抖动电路正常运行时,通过稳压模块实现电压检测信号的单向传输,并通过电压存储模块储存电压检测信号,当电路中出现短路又恢复或者出现接触不良而导致电压抖动的问题时,第一开关模块与电压存储模块电连接点处出现电压跌落,此时根据第一开关模块电压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与预设的延时启动电压值,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关断,第二开关模块将延时防抖电路锁定,同时电压存储模块和第一开关模块均释放浪涌电压,电压释放至第一开关模块满足导通条件后,即延时一段时间后,则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导通,从而释放延时防抖电路的锁定,进而有效降低浪涌电流导致电路损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延时防抖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延时防抖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偏置供电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延时防抖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2.在本技术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技术,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技术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技术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延时防抖电路及电子设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34.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延时防抖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延时防抖电路包括:
35.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信号检测端800、稳压模块801、电压存储模块802、第一开关模块803以及第二开关模块804,
36.信号检测端800,用于提供延时防抖电路中的电压检测信号;
37.稳压模块801,与信号检测端800电连接,用于控制电压检测信号向第一开关模块块803和电压存储模块802进行单向传输;
38.电压存储模块802,稳压模块801电连接,用于存储和释放电压检测信号;
39.第一开关模块803,与稳压模块801和电压存储模块802电连接,用于根据电压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与预设的延时启动电压值,用于控制第二开关模块804 的通断;
40.第二开关模块804,与第一开关模块803和稳压模块801电连接,用于控制延时防抖电路的通断。
41.本技术在延时抖动电路正常运行时,通过稳压模块实现电压检测信号的单向传输,并通过电压存储模块储存电压检测信号,当电路中出现短路又恢复或者出现接触不良而导致电压抖动的问题时,第一开关模块与电压存储模块电连接点处出现电压跌落,此时根据第一开关模块电压检测信号的电压值与预设的延时启动电压值,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关断,第二开关模块将延时防抖电路锁定,同时电压存储模块和第一开关模块均释放浪涌电压,电压释放至第一开关模块满足导通条件后,即延时一段时间后,则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导通,从而释放延时防抖电路的锁定,进而有效降低浪涌电流导致电路损坏的概率。
42.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稳压模块801包括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信号检测端800电连接,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电压存储模块802 和第一开关模块803电
连接。
43.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压存储模块802包括存储电容c5,存储电容c5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电连接,存储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44.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开关模块803包括第四电阻r12、第五电阻r14、第六电阻r8、第二三极管q9,第二三极管q9的发射极电连接于存储电容c5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的电连接点处,第二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第四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第四电阻r12的另一端通过第五电阻r1 4接地,第二三极管q9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r8与第二开关模块804电连接,其中预设的延时启动电压值为第二三极管q9的开启电压的电压值。
45.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开关模块804包括第三电阻r10和第三三极管q11,第三三极管q11的基极电连接于第四电阻r12与第五电阻r14 的电连接点处,第三三极管q1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10电连接于信号检测端,第三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地。
46.应用过程中,在未出现电压抖动时,稳压二极管d4将信号检测端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传送给存储电容c5进行充电,当电路出现抖动时,电压检测信号的分压值也相应比例往下掉,同时第二三极管q9的基极的电压也同步下降,但此时存储电容c5的电压保持不变,且稳压二极管d4阻断第二三极管q9的发射极的电流回流,因此第二三极管q9处于关断状态,当第二三极管q9基极电压下降到预设的启动电压值时,即第二三极管q9基极电压下降到第二三极管q 9的导通电压时,此时第二三极管q9导通,第四电阻r12和第五电阻r14分压,使得第三三极管q11导通,把信号检测端的分压点拉低到地,从而控制整个检测模块500锁定,使得检测单元501关断,延时一段时间后,直到存储电容c5 的放电到使延时启动电压值不满足第二三极管q9的导通电压时,第二三极管q 9关断,同时使得第三三极管q11无法导通,即释放锁定。从而在电路中出现电压抖动时,控制延时防抖电路断开,避免瞬时高压对整个电路的损害,更好地保护与延时防抖电路电连接的其他外设,使电路更安全。
47.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延时防抖电路还包括:
48.电源输入端100和电源输出端200,电源输入端100与用于提供电源信号的供电设备电连接,电源输出端200与对应需要接入电源的驱动板或者驱动电路输入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20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并联的负载电容c2,负载电容c2也可以是设置在后级电路中(如驱动板、驱动电路或者其他电路),通过负载电容c2的充放电功能实现驱动板或者驱动电路的供电。
49.启动模块300,与电源输入端100和电源输出端200电连接,用于输出预设的电流值的恒流信号,给电源输出端200充电,具体的,电源输出端200接入电源后,通过启动模块300输出预设电流值的恒流信号给负载电容c2充电。
50.开关模块400,与电源输入端100、电源输出端200以及启动模块300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源输入端100和电源输出端200的电连接通断。
51.检测模块500,与启动模块300、开关模块400和电源输出端200电连接,用于根据恒流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和预设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范围,控制开关模块400的通断。
52.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模块500的输出端即为信号检测端800,第一控制信号即为信号检测端800输出的电压检测信号。
5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端100和电源输出端200均电连接有浪涌保护
模块700,浪涌保护模块700用于抑制输入至电源输入端100和电源输出端200的浪涌电压。
54.如图2所示,浪涌保护模块700包括瞬态二极管d2(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tvs)和瞬态二极管d3,瞬态二极管d3的与电源输入端100电连接,另一端接地,瞬态二极管d3的与电源输出端200电连接,另一端接地。由于tvs 管两端经受瞬间的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极高的速度使其阻抗骤然降低,同时吸收一个大电流,将其两端间的电压箝位在一个预定的数值上,从而能够用于抑制输入至电源输入端100和电源输出端200的浪涌电压,确保延时防抖电路中的元件浪涌电压的冲击而损坏。
5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启动模块300包括第一开关管301、第一分压部 302、第二分压部303和稳压管304,第一开关管301的第一端和第二分压部303 的第一端均与电源输入端100电连接,第二分压部303的第二端与稳压管304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管301的第二端电连接于第二分压部303的第二端与稳压管304的第一端电连接的电连接点处,第一开关管301的第三端与第一分压部 30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分压部302的第二端与稳压管304的第二端电连接。
56.具体的,第一开关管301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一开关管q1可以采用n沟道的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即n沟道的mos管,也可以采用p沟道的mos管。第一分压部302采用的电阻r1,也可以是相互并联的电阻r1和电阻r2,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更多并联的电阻,这里不做具体限定。第二分压部303采用的是分压电阻r3,稳压管304采用的是稳压管d1。如图2所示,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和分压电阻r3的一端共同与电源输入端100电连接,分压电阻r3的另一端与稳压管d1的一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与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与电阻r2相互并联,电阻r2的另一端和稳压管d1的另一端共同电连接于电源输出端200,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电连接于分压电阻r3与稳压管d1的电连接点处。
57.应用过程中,充电过程中,分压电阻r3和稳压管d1之间形成固定电压点,使得稳压管d1两端的电压值固定,即第一开关管q1和并联电连接的电阻r1与电阻r2共同的两端的电压值与稳压管d1两端的电压值相同,由于电阻r1与电阻r2共同的两端的电压值恒定,电阻r1与电阻r2内的电流也恒定,因此构成一个恒流电路,在接收电源输入端100输入的电源信号后,启动模块300输出预设电流值的恒流信号至电源输出端200,实现恒流启动。
58.在本实施例中,启动模块300还包括退耦电容c1,稳压管d1与退耦电容c 1并联电连接,如图2所述,退耦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共同电连接于分压电阻r3与稳压管d1的电连接点处,退耦电容c1的另一端与稳压管 d1的另一端电连接,通过退耦电容c1防止第一开关管q1发生振荡,增强启动模块300的稳定性。
59.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对启动模块300输出的恒流信号的预设电流值进行调整,这里对恒流信号的预设电流值不做具体限定,示例性的,可以通过设置电阻r1和电阻r2的并联电阻值参数或者通过选取不同稳压值参数的稳压管d1,例如,增大或减小电阻r1和电阻r2的阻值,选取稳压值更大、更小二极管d1,对恒流信号的预设电流值的数值进行调整。
6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开关模块400与启动模块300并联,具体的,开关模块400包括:
61.第一开关单元401,第一开关单元401与电源输入端100、电源输出端200 和启动模块300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源输入端100和电源输出端200的电连接通断;
62.第一转换单元402,第一转换单元402与第一开关单元401和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检测模块500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一开关单元401,控制第一开关单元401的通断。
6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401包括一个第二开关管或多个并联电连接的第二开关管,如图2所示,第一开关单元401可以是一个第二开关管q2,为了对第二开关管q2分摊发热功率,也可以是多个相互并联电连接的第二开关管,即第二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4、第二开关管q6。
64.第二开关管包括n沟道的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和p沟道的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示例性的,第二开关管q2、第二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4、第二开关管 q6可以都是n沟道的mos管,也可以都是p沟道的mos管,这里不做限定。
6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开关管q2、第二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4、第二开关管q6均为n沟道的mos管,其中,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第二开关管q3的漏极、第二开关管q4的漏极以及第二开关管q6的漏极共同并联电连接后电连接于电源输入端100,且并联于启动模块300与电源输入端100的电连接点处,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第二开关管q3的源极、第二开关管q4的源极以及第二开关管q6的源极共同并联电连接后电连接于电源输出端200,且并联于启动模块300与电源输出端200的电连接点处,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第二开关管q3的栅极、第二开关管q4的栅极以及第二开关管q6的栅极共同并联电连接后电连接于第一转换单元402。
66.通过第二开关管q2、第二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4、第二开关管q6控制电源输入端100和电源输出端200的通断,从而在电源输入端100输入的是浪涌电压时,通过第二开关管q2、第二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4、第二开关管q6 控制电源输入端100和电源输出端200之间断开,抑制浪涌电压输出至电源输出端200,进而保护电源输出端200电连接的其他部件。
67.当第二开关管为n沟道的金氧半场效晶体管时,对应的信号第一转换单元 402具体为:
68.如图2所示,第一转换单元402包括电阻r5、电阻r7、电阻r9、三极管q7 以及三极管q10,其中,三极管q7可以是pnp型的三极管,也设置为型号为p 沟道的mos管,三极管q10可以是npn型的三极管,也可以设置为型号为n沟道的mos管,这里不做限定。
69.在本实施例中,三极管q7采用的是pnp型的三极管,三极管q10采用的是 npn型的三极管,电阻r5的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0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0的基极与检测模块500的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连接于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三极管q7的基极电连接于电阻r5与电阻r9的电连接点处,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第一开关单元401。
70.通过三极管q10的基极接收检测模块500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三极管q10导通,三极管q10导通后,此时三极管q10的集电极电压被拉低,由于电阻r5和电阻r9的分压作用,使得三极管q7导通,进而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一开关单元401,从而控制第一开关单元401的导通,当三极管 q10的基极接收检测模块500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不满足三极管q10的导通条件时,对应的则三极管q7和第一开关单元401均关断。
71.为了增强第一开关单元401驱动信号,可以在开关模块400中加入推挽单元 403,
通过推挽单元403控制第一开关单元401的通断,同时可以加快第一开关单元401中各个第二开关管的导通速度或关断速度。
72.因此,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开关管为n沟道的金氧半场效晶体管时,开关模块400包括:
73.推挽单元403,电连接于第一开关单元401和第一转换单元402之间,用于放大第一转换单元402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
74.具体的,推挽单元403包括三极管q5、三极管q8和限流电阻r6,在本技术中,三极管q5为pnp型的三极管,三极管q8为是npn型的三极管,在本实施例中,推挽单元403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可以起到开关作用的开关管,例如m os管或者场效应管,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75.如图2所示,三极管q5和三极管q8相互背对电连接,即三极管q5的基极和三极管q8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和三极管q8的基极的电连接点与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第二开关管q3的栅极、第二开关管q4的栅极以及第二开关管q6的栅极共同并联电连接点电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自由端电连接。
76.限流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于三极管q5的基极和三极管q8的基极的电连接点处,限流电阻r6的另一端电连接于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电连接点处。
77.通过三极管q5和三极管q8构成推挽单元403,来放大第一转换单元402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可以加快开关单元的导通或关断速度。
7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开关管为n沟道的金氧半场效晶体管时,根据n沟道的mos管的特性,需要推挽单元403输出高电平,才能使第一开关单元401中的第二开关管q2、第二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4、第二开关管q6导通,又由于电源输入端100输入的电源电压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推挽单元403和第一转换单元402的稳定供电,会导致第一开关单元401中的第二开关管q2、第二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4、第二开关管q6工作不稳定,因此,当第一开关单元401中的第二开关管q2、第二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4、第二开关管q6可以都是n沟道的mos管时,需要加入偏置供电模块600,通过该偏置供电模块600对第一转换单元402和推挽单元403进行供电。
79.因此,本技术中的延时防抖电路还包括偏置供电模块600,偏置供电模块6 00与开关模块400电连接,用于对第一转换单元402和推挽单元403进行供电。
80.如图3所示,偏置供电模块600包括依次电连接的限流保护单元601、防浪涌缓启动保护单元602、第二推挽单元603、整流滤波单元604。
81.具体的,限流保护单元601包括电阻r15和tvs管d9,电阻r15的一端与供电设备的电源输出端口电连接,另一端通过tvs管d9接地。通过电阻r15对供电设备输入的电源进行限流,通过tvs管d9抑制输入的瞬时高电压,从而保护偏置供电模块600中的元器件。
82.偏置供电模块600还包括限流电阻r16,限流电阻r16两端分别与整流滤波单元604和偏置供电模块600的输出端电连接。
83.防浪涌缓启动保护单元602包括电阻r20、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1、电容c14、电容c15、三极管q14、三极管q15。
84.三极管q1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0电连接于电阻r15与tvs管d9的电连接点处,三极管q1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4的基极通过电容c14与三极管q15 的集电极电连接,电阻
r18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三极管q14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
85.三极管q1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1电连接于电阻r15与tvs管d9的电连接点处,三极管q15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5的基极通过电容c15与三极管q14 的集电极电连接,电阻r19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三极管q15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
86.在本实施例中,当偏置供电模块600接入电源后,电阻r20和电阻r21的两端具有一定的电压值,通过电阻r20对电容c15进行充电,通过电阻r21对电容c14进行充电,偏置供电模块600接入的电源电压跌落后,电容c14和电容c15 开始放电,当电容c14和电容c15放电一段时间后,分别使电阻r18两端的电压达到三极管q14的导通电压、电阻r19两端的电压达到三极管q15的导通电压时,三极管q14和三极管q15均导通,从而引导电容c14和电容c15中的电压拉低到地,保护偏置供电模块600后端的器件,如果偏置供电模块600接入电源后具有瞬时高压的浪涌电压时,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快速浪涌电压输入到地,保护后端电路。
87.第二推挽单元603包括三极管q13、三极管q12、限流电阻r17和电容c12,三极管q13和三极管q12相互背对电连接,三极管q13的基极和三极管q12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3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1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连接,限流电阻r17的一端电连接于三极管q13 的基极和三极管q12的基极的电连接点处,限流电阻r17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阻r21与三极管q15的集电极的电连接点处,电容c12的一端电连接于三极管q 13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的电连接点处,电容c12的一端电连接于二极管d7(参照下文)的负极。通过该三极管q13和三极管q12的互补推挽放大作用,电容c12起到辅助推挽放大的作用,增强了偏置供电模块600的输出功率,提高输出电流瞬间响应速度和电压输出特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推挽单元6 03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可以起到开关作用的开关管,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88.整流滤波单元604包括二极管d7、二极管d6、电容c13、电容c10、电容c 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如图3所示,电容c13的一端和电容c10的一端均电连接于电阻r15与tvs管d9的电连接点处,电容c13的另一端和电容c10 的另一端均接地,二极管d7和二极管d6依次串联,二极管d7的正极电连接于三极管q12的集电极,二极管d7的负极与二极管d6的正极电连接,电容c12的一端电连接于二极管d7的负极与二极管d6的正极的电连接点处,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相互并联后的其中一端与二极管d6的负极电连接,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相互并联后的另一端接地。
8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开关管也可以采用p沟道的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当第二开关管为p沟道的金氧半场效晶体管时,根据p沟道的mos 管的特性,无需推挽单元403输出高电平来保证第二开关单元404导通,因此,对应的,第二开关管都是p沟道的mos管与第二开关管都是n沟道的mos管的区别在于,开关模块400中不包括推挽单元403,也不包括用于给推挽单元403 和第一转换单元402进行供电的偏置电源电路。
90.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可以适用于延时防抖电路中的第二种开关模块400,开关模块400包括:
91.第二开关单元404,第二开关单元404与电源输入端100、电源输出端200 和启动模块300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源输入端100和电源输出端200的电连接通断;
92.第二转换单元405,第二转换单元405与第二开关单元404和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检测模块500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第三控制信号至第二开关单元
404,控制第二开关单元404的通断。
9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单元404包括一个第三开关管或多个并联电连接的第三开关管,第三开关管采用的是p沟道的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如图4所示,即第二开关单元404中的第三开关管q16、第三开关管q17、第三开关管q18、第三开关管q19和第三开关管q20均为p沟道的mos管。
94.第三开关管q16的源极、第三开关管q17的源极、第三开关管q18的源极、第三开关管q19的源极和第三开关管q20的源极共同并联电连接后电连接于电源输入端100,且并联于启动模块300与电源输入端100的电连接点处,第三开关管q16的漏极、第三开关管q17的漏极、第三开关管q18的漏极、第三开关管q19的漏极以及第三开关管q20的漏极共同并联电连接后电连接于电源输出端200,且并联于启动模块300与电源输出端200的电连接点处,第三开关管q1 6的栅极、第三开关管q17的栅极、第三开关管q18的栅极、第三开关管q19的栅极以及第三开关管q20的栅极共同并联电连接后电连接于第二转换单元40 5。通过第三开关管q16、第三开关管q17、第三开关管q18、第三开关管q19 以及第三开关管q20控制电源输入端100和电源输出端200的通断,从而在电源输入端100输入的是瞬时高电压时,抑制瞬时高电压输出至电源输出端200。
9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换单元405具体为,如图4所示,第二转换单元405 包括三极管q20、电阻r22、电阻r23、稳压管d10、电容c16,三极管q2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2和电阻r23电连接于电源输入端100,三极管q2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1的基极电连接于检测模块500的输出端,第二开关单元404中的第三开关管q16的栅极、第三开关管q17的栅极、第三开关管q18的栅极第三开关管q19的栅极以及第三开关管q20的栅极共同并联电连接后电连接于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与电阻r23的电连接点处。电容c16的一端与电源输入端100 电连接,电容c16的另一端电连接于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与电阻r23的电连接点处,稳压管d10的负极与电源输入端100电连接,稳压管d10的正极电连接于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与电阻r23的电连接点处。
96.通过三极管q21的基极接收检测模块500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三极管q21导通,三极管q21导通后,此三极管q21的集电极电压被拉低,由于电阻r22和电阻r22的分压作用,在第三开关管q16的栅极、第三开关管q17的栅极、第三开关管q18的栅极以及第三开关管q19的栅极生成第三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第二开关单元404的导通,当三极管q21的基极接收检测模块500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不满足三极管q21的导通条件时,对应的第二开关单元404也关断。
9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块500包括:
98.检测单元501,与启动模块300和开关模块400电连接,用于根据恒流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三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开关模块400的通断。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检测单元501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分压电阻r4、分压电阻r11和分压电阻r13,分压电阻r4的另一端电连接于启动模块300与电源输出端200的电连接点处,三极管q10(或者三极管q21)的基极电连接于分压电阻r11和分压电阻r13的电连接节点处。通过分压电阻r4与启动模块300 和电源输出端200的电连接点处检测启动模块300输出的恒流信号,分压电阻r 11和分压电阻r13之间分压形成第一控制信号,分压电阻r4、分压电阻r11之间分压形成第三控制信号,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三极管q10的通断,从而实现控制开关模块400的通断,在
本实施例中,检测模块500中预设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范围即为三极管q10的开启电压,当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达到三极管q10的开启电压时,则三极管q10导通。
99.应用过程中,当启动模块300接收电源输入端100输入的电源信号,启动模块300输出预设电流值的恒流信号,对电源输出端200进行充电时,分压电阻r 4的两端、分压电阻r11的两端和分压电阻r13的两端均施加有一定值的电压,当分压电阻r11和分压电阻r13的电连接节点的电压满足三极管q10(或者三极管q21)的导通条件时,三极管q10(或者三极管q21)则导通,开关模块400 则导通,电源输出端200接收电源信号;相反,当输入端输入的电源信号为浪涌电压或者电源输出端200出现短路,导致分压电阻r11和分压电阻r13的电连接节点的电压无法满足三极管q10(或者三极管q21)的导通条件时,对应的三极管q10(或者三极管q21)则关断,电源输出端200则无法接收电源信号。
100.在本实施例中,延时抖动电路与检测单元501电连接,延时抖动电路中的信号检测端800则是用于提供第三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三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和预设的延时启动电压值,控制检测单元501的通断。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控制信号为分压电阻r4进和分压电阻r11之间形成的分压信号,预设的延时启动电压值为三极管q9的开启电压的电压值。
10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装置,装置包括延时防抖电路,延时防抖电路采用的是的一种延时防抖电路。
10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如的一种延时防抖电路或者一种控制装置。
10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可以是照明设备800,照明设备800 具有输入端口801,该输入端口801用于与控制设备900电连接,以通过控制设备900来控制或者驱动或者供电给照明设备800,上述的延时防抖电路802可以设置在照明设备800内,且位于输入端口801和光源驱动板803之间。
104.在本实施例中,设备还可以是控制设备900,控制设备900具有输入端口9 01和输出端口902,该输入端口901用于接收外部电源输入,输出端口902用于与照明设备800电连接,以通过控制设备900来控制或者驱动或者供电给照明设备800,上述的延时防抖电路可以设置在控制设备900内,位于输入端口901。
105.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延时防抖电路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