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面坡度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1:53: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材家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面坡度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2.伴随着我过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建设等基础工程的竣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建材装修市场。室内装修作为建材装修的一个主要项目,在现在及未来均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3.目前,在室内装修中的基础装修中,有很多有坡度的地面,特别是在卫生间区域,当地面施工完毕后,再安装墙面的墙板或瓷砖。墙板或瓷砖为适应地面坡度,需要对其进行斜切,但是由于墙板或瓷砖是由多块拼接而成的,想要精准的裁切十分艰难。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坡度补偿装置,以解决或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面坡度补偿装置,包括:饰面板,所述饰面板具有固定连接的垂直单元和水平单元,所述垂直单元的底面为待裁切面,所述水平单元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水平单元的内表面与墙面相贴合;所述垂直单元的底面与所述水平单元的上表面为相对的两面,所述垂直单元的外表面与所述水平单元的内表面相平行;其中,所述垂直单元的底面根据所述地面坡度沿所述垂直单元的长度方向裁切。
8.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地面坡度补偿装置还包括: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具有相连接的贴合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饰面板相连接,所述贴合单元能够固定于墙面上,以对所述饰面板进行固定;其中,所述墙面垂直于所述地面。
9.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贴合单元上设有安装部,以通过所述安装部使所述贴合单元与所述墙面紧固贴合。
10.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为u型槽。
11.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饰面板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12.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卡扣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卡扣沿所述饰面板的长度方向均布。
13.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具有相连接的水平连接部和垂直连接部,所述水平连接部与所述水平单元的下表面相贴合,且与所述贴合单元相连接,所述垂直连接部与所述垂直单元的内表面相贴合。
14.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连接部和所述垂直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的折弯结构。
15.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地面坡度补偿装置还包括:补强芯材,所述补强芯材与所述饰面板相适配,且位于所述饰面板与所述墙面之间。
16.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补强芯材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凹槽内安装所述连接单元的水平连接部,且所述第一安装凹槽沿垂直方向的深度与所述连接单元的水平连接部的厚度相等。
17.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补强芯材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第二安装凹槽内安装所述连接单元的垂直连接部,且所述第二安装凹槽沿与墙面垂直方向的深度与所述连接单元的垂直连接部的厚度相等。
18.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补强芯材的上表面设有锥形孔,对应的,所述水平单元的下表面设有锥形柱,所述锥形柱与所述锥形孔相适配,以将所述补强芯材压紧在所述地面上。
19.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补强芯材的上表面与所述水平单元的下表面粘结,所述补强芯材的外侧面与所述垂直单元的内表面粘结。
20.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垂直单元和所述水平单元一体成型。
21.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饰面板的横截面为l型。
22.有益效果: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面坡度补偿装置中,在饰面板上具有固定连接的垂直单元和水平单元,且垂直单元的底面为待裁切面,在安装使用时,由水平单元的内表面与墙面贴合,由于垂直单元的外表面与水平单元的内表面相互平行,因而水质单元的外表面保持与墙面平行,在墙板或瓷砖安装时,由于垂直单元的底面与水平单元的上表面为相对的两面,在垂直单元的底面根据地面坡度沿垂直单元的长度方向进行裁切,并与地面贴合后,水平单元的上表面能够始终保持水平,因而,墙板或瓷砖与水平单元的上表面贴合,且保持水平,不需要再进行裁切,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精度,极大的降低了施工误差,使墙板或瓷砖不再需要进行斜切,降低了施工难度,而且,施工后没有缝隙,整体更加的协调美观。
附图说明
24.构成本技术的一单元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25.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面坡度补偿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26.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面坡度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面坡度补偿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地面坡度补偿装置的主视图;
29.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地面坡度补偿装置中的a-a视图;
30.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面坡度补偿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地面坡度补偿装置中补强芯材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地面坡度补偿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33.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地面坡度补偿装置的中的b-b视图;
34.图10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地面坡度补偿装置的另一主视图;
35.图11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地面坡度补偿装置中的c-c视图;
36.图12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饰面板的主视图;
37.图13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地面坡度补偿装置中补强芯材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
39.100、地面;200、墙面;300、地面坡度补偿装置;
40.301、饰面板;302、固定卡扣;303、补强芯材;
41.311、水平单元;321、垂直单元;313、第一安装凹槽;323、第二安装凹槽;331、锥形柱;312、贴合单元;312a、u型槽;322、连接单元;313、锥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示例通过本技术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技术。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技术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单元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技术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单元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44.针对目前的基础装修中,由于地面100存在坡度、不平整导致的多块墙板或瓷砖的切割施工难度大,精度差,且多块墙板现场测量切割斜度,误差大;安装后容易产生缝隙,知识整体十分不美观等问题,本技术提出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如图1、图2所示在施工过程中,只需要进行一次裁切,以完美解决目前基础装修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精度,极大的降低了施工误差,使墙板或瓷砖不再需要进行斜切,降低了施工难度,而且,施工后没有缝隙,整体更加的协调美观。
45.如图3-图5所示,该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包括:饰面板301,所述饰面板301具有固定连接的垂直单元321和水平单元311,所述垂直单元321的底面为待裁切面,所述水平单元311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水平单元311的内表面与墙面200相贴合;所述垂直单元321的底面与所述水平单元311的上表面为相对的两面,所述垂直单元321的外表面与所述水平大院的内表面相平行;其中,所述垂直单元321的底面根据所述地面100坡度沿所述垂直单元321的长度方向裁切。
4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饰面板301为人造石材质,且与墙板或瓷砖的花色相同,籍此,有效保证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在安装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更加的协调。
4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在安装过程中,首先测量地面100坡度,并根据地面100的测量坡度对饰面板301的垂直单元321进行裁切,使饰面板301安装后,水平单元311的上表面能够保持水平,饰面板301裁切后的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放到待安装
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较长的安装尺寸是,可通过多个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依次连接形成,其中,在相邻两个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的接缝位置处填充防水密封胶,以有效提高相邻两个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的连接强度。
4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还包括:固定卡扣302,所述固定卡扣302具有相连接的贴合单元312和连接单元322,所述连接单元322与所述饰面板301相连接,所述贴合单元312能够固定于墙面200上,以对所述饰面板301进行固定;其中,所述墙面200垂直于所述地面100。
4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卡扣302采用金属材质或透明的pvc材质,贴合单元312与墙面200之间通过胶黏剂进行粘接,或,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比如,螺栓、双头牙螺丝等)与墙面200固定连接,以此,将饰面板301进行可靠固定,提高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在安装后的稳定性。
50.在一具体的例子中,所述贴合单元312上设有安装部,以通过所述安装部使所述贴合单元312与墙面200紧固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位u型槽321a。在此,通过螺栓穿过u型槽321a,拧入墙面200上设计的安装孔,实现贴合单元312与墙面200的紧固连接;通过u型槽321a,可有效的弥补贴合单元312与墙面200上设计的安装孔之间的误差,提高贴合单元312与墙面200的安装效率和精度。
51.在另一具体的例子中,所述连接单元322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饰面板301的截面形状相同,籍此,可有效提高连接单元322与饰面板301的连接配合精度,使连接单元322与饰面板301的配合更加完美协调。
52.如图6-图13所示,在该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中,所述连接单元322具有向连接的水平连接部和垂直连接部,所述水平连接部与所述水平单元311的下表面相贴合,且与所述贴合单元312相连接,所述垂直连接部与所述垂直单元321的内表面相贴合。
53.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卡扣302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卡扣302沿所述饰面板301的长度方向均布。籍此,通过在饰面板30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固定卡扣302,有效提高饰面板301安装后的连接稳定性,使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在安装后能够更加牢固可靠。
5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还包括补强芯材303,所述补强芯材303与所述饰面板301相适配,且位于所述饰面板301与所述墙面200之间。籍此,通过补强芯材303对饰面板301与墙面200之间的孔隙进行填充,有效提高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的结构强度;同时,避免饰面板301长时间使用后的变形或凹陷。
55.具体的,所述补强芯材303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凹槽313,所述第一安装凹槽313内安装所述连接单元322的水平连接部,且所述第一安装凹槽313沿垂直方向的深度与所述连接单元322的水平连接部的厚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补强芯材303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安装凹槽323,所述第二安装凹槽323内安装所述连接单元322的垂直连接部,且所述第二安装凹槽323沿与墙面200垂直方向的深度与所述连接单元322的垂直连接部的厚度相等。籍此,连接单元322与补强芯材303配合安装后,水平连接部卡装于第一安装凹槽313中,垂直连接部卡装于第二安装凹槽323中,补强芯材303不会凸出饰面板301,使得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在整体安装后能够与墙面200贴合的更加紧密,整体更加美观。
5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补强芯材303的上表面设有锥形孔313,对应的,所述水平
单元311的下表面设有锥形柱331,所述锥形柱331与所述锥形孔313相适配,以将所述补强芯材303压紧在所述地面100上。籍此,通过锥形柱331与锥形孔313的配合,对补强芯材303与饰面板301之间的配合误差进行弥补,利用锥形柱331压紧锥形孔313,将补强芯材303压紧在地面100上,有效提高了补强芯材303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在安装后,可能产生的补强芯材303的晃动。
5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补强芯材303的上表面与所述水平单元311的下表面粘结,所述补强芯材303的外侧面与所述垂直单元321的内表面粘结。具体的,采用结构胶将补强芯材303的上表面与水平单元311的下表面粘结,以及,将补强芯材303的外侧面与垂直单元321的内表面粘结。
5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饰面板301的横截面为l型。具体的,饰面板301的水平单元311的一端和垂直单元321的一端固定垂直连接,垂直单元321的底面作为待裁切面,以待地面坡度补偿装置在安装使用时,根据地面100坡度进行裁切。
5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连接部和所述垂直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的折弯结构;所述垂直单元321和所述水平单元311一体成型。籍此,有效提升了饰面板301、固定卡扣302的结构强度,同时,饰面板301一体成型,使得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安装后更加协调美观。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垂直单元321和水平单元311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组合结构,以降低饰面板301加工的工艺要求,提高饰面板301的模块化、标准化程度,进而降低地面坡度补偿装置300的成本。
6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饰面板301上具有固定连接的垂直单元321和水平单元311,且垂直单元321的底面为待裁切面,在安装使用时,由水平单元311的内表面与墙面200贴合,由于垂直单元321的外表面与水平单元311的内表面相互平行,因而水质单元的外表面保持与墙面200平行,在墙板或瓷砖安装时,由于垂直单元321的底面与水平单元311的上表面为相对的两面,在垂直单元321的底面根据地面100坡度沿垂直单元321的长度方向进行裁切,并与地面100贴合后,水平单元311的上表面能够始终保持水平,因而,墙板或瓷砖与水平单元311的上表面贴合,且保持水平,不需要再进行裁切,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精度,极大的降低了施工误差,使墙板或瓷砖不再需要进行斜切,降低了施工难度,而且,施工后没有缝隙,整体更加的协调美观。
6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