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筋叠合板预制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1:46: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复合筋叠合板预制构件。


背景技术:

2.玻璃纤维复合筋(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gfrp),具有明显的优势,如较高的拉伸强度、电绝缘性、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可塑性等。近年来,gfrp 被视为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钢筋的新型材料。
3.如何在混凝土叠合板预制构件中设置合适的玻璃纤维复合筋,来获取最佳性能的叠合板预制构件,是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案由此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复合筋叠合板预制构件,通过在叠合板预制构件设置一定比例的玻璃纤维复合筋,来提高叠合板预制构件的性能。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玻璃纤维复合筋叠合板预制构件,包括混凝土层和设置在混凝土层内的受力筋,所述受力筋包括普通钢筋和玻璃纤维复合筋,其中玻璃纤维复合筋的配筋率为0.15%。
7.进一步的,在预制构件的纵向受力筋的布置上,玻璃纤维复合筋与普通钢筋的比例为1:6。
8.进一步的,在预制构件的纵向受力筋的布置上,相邻2根璃纤维复合筋之间需间隔6根普通钢筋。
9.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复合筋的直径:螺纹高度:螺纹间距为14:1.2:10。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叠合板预制构件内设置合适比例的玻璃纤维复合筋,在普通钢筋和混凝土的配合下,使得叠合板预制构件达到最佳的受力性能。
附图说明
11.图1为玻璃纤维复合筋叠合板预制构件的配筋示意图;
12.图2为玻璃纤维复合筋表面尺寸比例示意图;
13.标号说明
14.玻璃纤维复合筋1,普通钢筋2,混凝土层3。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6.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玻璃纤维复合筋叠合板预制构件,如图1所示,包括混凝土层和设置在混凝土层内的受力筋,所述受力筋包括普通钢筋和玻璃纤维复合筋,通过试验表明,该构件达到最佳受力性能时,玻璃纤维复合筋的配筋率为0.15%。考虑弹性模量和复合筋最佳配筋率,在预制构件的纵向受力筋的布置上,玻璃纤维复合筋与普通钢筋的比例为1:6,
且相邻2根璃纤维复合筋之间需间隔6根普通钢筋。
17.此外,如图2所示,由于玻璃纤维复合筋的螺纹高度对其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的影响显著,故本实施例汇总,玻璃纤维复合筋的直径:螺纹高度:螺纹间距的最佳比例为14:1.2:10。
18.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构思,而非对本发明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纤维复合筋叠合板预制构件,包括混凝土层和设置在混凝土层内的受力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筋包括普通钢筋和玻璃纤维复合筋,其中玻璃纤维复合筋的配筋率为0.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复合筋叠合板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在预制构件的纵向受力筋的布置上,玻璃纤维复合筋与普通钢筋的比例为1: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复合筋叠合板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在预制构件的纵向受力筋的布置上,相邻2根璃纤维复合筋之间需间隔6根普通钢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复合筋叠合板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复合筋的直径:螺纹高度:螺纹间距为14:1.2: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复合筋叠合板预制构件,包括混凝土层和设置在混凝土层内的受力筋,所述受力筋包括普通钢筋和玻璃纤维复合筋,其中玻璃纤维复合筋的配筋率为0.15%;优势在于:通过在叠合板预制构件内设置合适比例的玻璃纤维复合筋,在普通钢筋和混凝土的配合下,使得叠合板预制构件达到最佳的受力性能。件达到最佳的受力性能。件达到最佳的受力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谢芳 徐亮 裘海文 王贵祥 梁敏 冯晓东 黄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6
技术公布日:2022/6/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