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0:03: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tp moudle是使用平衡杆和塑料件等组装结构实现电路板的安装的,但是该种结构复杂,不易组装,使得进行设备装配时,效率较低,为后续用户对设备的使用提供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支撑装置及具有该支撑装置的电子设备。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用于在电子设备中装设电路板,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5.第一支架板,其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
6.第二支架板,其与所述第一支架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架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同时所述第二支架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架板相互抵靠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架板与第二支架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相互活动式连接;
7.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架板的一侧,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一支架板上设有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器件电连接的第二触点,所述电路板与第二支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一支架板运动,进而使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或分离。
8.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板朝向所述第一支架板的一侧,并具有弹性,当按压所述电路板时,所述电路板及第二支架板向所述第一支架板移动,并挤压所述第三连接部,直至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当停止按压所述电路板时,所述电路板及第二支架板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以使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分离。
9.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三连接部为弹性胶垫,其粘贴在所述第二支架板上。
10.作为另一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结构相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匹配,以能够相互连接。
11.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通孔及由部分所述第一通孔的内缘向孔内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卡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通孔及由部分所述第二通孔的内缘向孔内延伸形成的第二弹性卡件。
12.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卡件与第二弹性卡件均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以使对应的所述第一弹性卡件与第二弹性卡件能够相互钩接。
13.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通孔内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弹性卡件,和/或所述第二通孔内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弹性卡件,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的第一弹性卡件与第二弹性卡件配合卡接。
14.作为另一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弹性卡件的设置方向不同,多个不同方向的所述第一弹性卡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弹性卡件的不同侧边相抵,以在垂直及平行所述第一支架板及第二支架板的方向上限位所述第二弹性卡件,进而确保所述第二支架板相对所述第一支架板位置稳定。
15.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架板上设有加强筋,所述第一支架板上对应所述加强筋处沿远离所述加强筋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以为所述第二支架板朝向所述第一支架板移动时提供移动空间。
16.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装置。
17.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支撑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备,第一支撑架板与第二支撑架板之间仅通过多个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具有弹性的第三连接部就可以实现活动连接,不仅易于拆卸,组装,提高了拆装效率,而且可使得在按压电路板时,电路板与第二支撑架板能够一同向第一支撑架板方向移动,实现触点连接,而在停止按压时,电路板与第二支撑架板能够自动复位,简化了用户的操作,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与电路板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与电路板的分解结构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架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架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架板与电路板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第一支架板;2-第二支架板;3-电路板;4-第一连接部;5-第二连接部;6-第三连接部;7-第一触点;8-第二触点;9-第一通孔;10-第一弹性卡件;11-第二通孔;12-第二弹性卡件;1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6.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下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27.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8.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实用新
型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29.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30.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31.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32.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33.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34.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用于在电子设备中装设电路板,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35.第一支架板1,其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4;
36.第二支架板2,其与第一支架板1相对设置,第二支架板2上设有多个用于和第一连接部4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同时第二支架板2上还设有与第一支架板1相互抵靠的第三连接部6,第一支架板1与第二支架板2通过第一连接部4、第二连接部5及第三连接部6相互活动式连接;
37.电路板3固定在第二支架板2背离第一支架板1的一侧,电路板3上设有第一触点7,第一支架板1上设有与电子设备中的器件电连接的第二触点8,电路板3与第二支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第一支架板1运动,进而使第一触点7与第二触点8接触或分离。
38.例如,设置两个支架板,包括第一支架板1及第二支架板2,两个支架板中可以设有镂空区域等,具体不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改变。第一支架板1与第二支架板2相对平行,并叠摞设置。其中,第一支架板1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4,第二支架板2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5,该第一连接部4与第二连接部5能够对应连接,以将第一支架板1与第二支架板2固定在一起,同时可以分离,而且还可以相对运动,也就是允许第二支架板2相对所述第一支架板1运动,反之亦可。电路板3固定在第二支架板2背离第一支架板1的一侧,具体固定方式例如可以为粘贴,具体可通过涂覆胶黏剂等实现,也可采用其他工艺实现二者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架板2相当于加强板,不仅用于加强电路板3,同时也用于加强第一支架板1,使整体支撑装置的强度满足使用需求。第二支架板2朝向第一支架板1的一侧还设有第三连接部6,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板1和第二支架板2相抵靠,以起到支撑第二支架板2及电路板3的作用,同时电路板3和第一支架板1上分别设有触点,第一支架板1上的触点可以与电子设备中的器件相连,电路板3亦可。用户可以通过对电路板3施加作用力,而使电路板3与第二支架板2一同向第一支架板1方向移动,或一同向远离第一支架板1的方向移动,进而使两个触点接触连接或分离。
39.进一步地,继续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连接部6设置在第二支架板2朝向
第一支架板1的一侧,并具有弹性,当按压电路板3时,电路板3及第二支架板2向第一支架板1移动,并挤压第三连接部6,直至第一触点7与第二触点8接触,当停止按压电路板3时,电路板3及第二支架板2在第三连接部6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以使第一触点7与第二触点8分离。该第三连接部6例如可以为弹性胶垫,橡胶块等结构件形成,为了方便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将第三连接部6以粘贴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支架板2上,当然也可选用其他方式进行固定。而且,第三连接部6的设置数量不唯一,但为了确保第二支架板2及电路板3移动稳定,至少需要设置两个第三连接部6。
40.基于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支撑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备,第一支撑架板与第二支撑架板之间仅通过多个第一连接部4、第二连接部5以及具有弹性的第三连接部6就可以实现活动连接,不仅易于拆卸,组装,提高了拆装效率,而且可使得在按压电路板3时,电路板3与第二支撑架板能够一同向第一支撑架板方向移动,实现触点连接,而在停止按压时,电路板3与第二支撑架板能够自动复位,简化了用户的操作,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41.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架板2上设有加强筋13,第一支架板1上对应加强筋13处沿远离加强筋13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当第二支架板2向第一支架板1方向移动时,加强筋13会逐渐落入弯折部内,也即该弯折部能够为加强筋13在随着第二支架板2朝向第一支架板1移动时提供移动空间,确保两触点稳定接触,同时又能增加第二支架吧及电路板3整体的强度。第三连接部6可以设置在加强筋13上方。
42.继续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板3上的第一触点7是凸出板体的,第二支架板2对应该第一触点7处设有缺口,以使第一触点7能够穿过第二支架板2与第一支架板1上的第二触点8接触。而第一支架板1上的第二触点8为与第一触点7结构匹配的凹槽。当然,上述触点的结构不唯一,也可为两个贴片式的触点等,具体不定。
43.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个第一连接部4中至少部分第一连接部4之间的结构相同,多个第二连接部5分别与多个第一连接部4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4与第二连接部5的结构匹配,以能够相互连接。
44.具体地,多个第一连接部4可以分别设置在邻近第一支架板1的各个边缘处,板面中心处等,多个第二连接部5按多个第一连接部4的设置位置对应设置在第二支架板2上。每个第一连接部4包括开设在第一支架板1上的第一通孔9及由部分第一通孔9的内缘向孔内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卡件10,第二连接部5包括开设在第二支架板2上的第二通孔11及由部分第二通孔11的内缘向孔内延伸形成的第二弹性卡件12。该第一弹性卡件10与第二弹性卡件12均具有弯折部,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以使对应的第一弹性卡件10与第二弹性卡件12能够相互钩接,实现两个支架板间的连接,同时又能允许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移动。
45.进一步地,继续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一通孔9与第二通孔11均为类似矩形的方孔,两个通孔的尺寸和相同也可不同,每个第一通孔9内形成的第一弹性卡件10的数量不唯一,同样地,每个第二通孔11内形成的第二弹性卡件12的数量也不唯一,但是均要保证每个通孔内具有一个弹性卡件。也就是,部分第一通孔9内形成有多个第一弹性卡件10,和/或部分第二通孔11内形成有多个第二弹性卡件12,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9与第二通孔11内的第一弹性卡件10与第二弹性卡件12配合卡接。例如,某个第一通孔9内具有一个第一弹性卡件10,对应的第二通孔11内可以设有两个第二弹性卡件12,两个第二弹性卡件12均与对应的
该第一弹性卡件10配合卡接,如两个第二弹性卡件12分别与第一弹性卡件10的两端分别卡抵等。
46.进一步地,继续结合图3和图4所示,当第一通孔9内设有多个第一弹性卡件10时,多个第一弹性卡件10的设置方向可以相同,如均设置在第一通孔9的同一侧边处,也可以设置方向不同,例如多个第一弹性卡件10分别设置在第一通孔9的不同侧边处等,每个侧边处设置的第一弹性卡件10的数量可相同,也可不同,具体不定。如图所示,假设对应的第二通孔11内设有一个第二弹性卡件12时,当二者对应连接时,多个不同方向的第一弹性卡件10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弹性卡件12的不同侧边相抵,以在垂直及平行第一支架板1及第二支架板2的方向上限位第二弹性卡件12,也即避免第二弹性卡件12左右晃动,上下移动时距离不受限制等,进而确保第二支架板2相对第一支架板1位置稳定。也即,确保第二支架板2不会相对第一支架板1左右晃动,上下移动时不会产生较大移动距离,造成两个支架板的滑脱。
47.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装置。
48.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