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开关的制作方法

2022-06-10 19:10: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开关。


背景技术:

2.开关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当前一部分开关均设置有指示灯,相关的开关指示灯都设置在开关内,按键上设置有透光区,这种开关的灯光在整个开关内扩散,导致透光区亮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开关,以解决如何使光源发出的光线向透光区集中并提高透光的亮度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开关,所述智能开关包括:底壳;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电控组件上设置有发光组件;按键,所述按键设置有透光区;导光件,所述导光件设置于所述按键与所述电控组件之间,用于将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引导至所述透光区;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发光组件,所述透光区包括第一透光区;所述导光件包括第一导光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出光路线与所述按键相交;所述第一导光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引导至所述第一透光区。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出光路线偏离于所述第一透光区。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光件至少弯折两次。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光件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与所述按键连接,且所述一端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区;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部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延伸方向成预设夹角;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三部分的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发光组件。
8.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设置使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从所述第三部分反射到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过渡结构;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设置使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从所述第二部分反射到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过渡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结构和所述第二过渡结构均包括反光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垂直,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垂直。
11.进一步地,所述反光结构形成的反光面均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延伸方向成45度夹角。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光件的至少部分的横截面的面积由靠近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一端向连接所述按键的一端逐步减小,其中所述横截面为与所述第一导光件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渡结构的横截面积由靠近所述第二部分向靠近所述第一部分逐步减小。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渡结构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一反光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反光面包围形成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逐步减小,所述第一反光面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延伸方向呈预设夹角。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结构包括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第二反光面,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反光面包围形成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均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反光面与所述第三部分的延伸方向呈预设夹角。
16.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开关还包括:中壳;所述中壳位于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按键之间;所述中壳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电控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中壳与所述底壳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沿第一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按键具有可按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中壳上设置有多个转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各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各所述转轴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18.进一步地,所述按键两侧设置有第二卡勾,且所述第二卡勾分别与不同所述转轴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底壳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关于所述底壳几何中心对称,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关于所述底壳几何中心对称。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区正对所述第一安装孔。
21.进一步地,所述按键的数量为3,所述按键沿第二方向设置,在第二方向上位于中间的按键为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光件。
22.进一步地,所述中壳设置有能够使所述按键复位的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在中壳上形成矩形阵列;所述中壳还设置有供所述发光组件透光的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用于供所述导光件穿过;所述透光孔在中壳上形成矩形阵列。
23.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孔的数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数量,所述发光组件的数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数量。
24.进一步地,所述中壳设置有容纳孔,所述中壳设置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弹性臂由所述容纳孔的壁面沿所述容纳孔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的表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能够被所述按键触发。
25.进一步地,还包括:供电结构,所述供电结构与所述电控组件连接;触发件,所述触发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电控组件上,通过所述按键按压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电控组件输出控制信号;所述供电结构与所述触发件中的至少部分直接或间接连接。
26.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触发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27.进一步地,所述触发件在电控组件上形成矩形阵列,且沿第一方向具有两个所述
触发件,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矩形阵列的宽度方向。
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光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关于所述第一按键的几何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关于所述电控组件的几何中心对称;其中,所述第一按键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电控组件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与所述电控组件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面垂直。
29.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开关还包括中壳,位于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按键之间;所述中壳设置有供所述发光组件透光的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用于供所述导光件穿过,所述透光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关于所述中壳的几何中心对称。
30.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池仓和第二弹性臂;所述供电结构包括电池;其中,所述电池仓用于装入所述电池;所述第二弹性臂用于控制所述电池从所述电池仓中滑出。
31.进一步地,所述底壳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自由端的下方。
32.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组件上还设有容纳仓,所述容纳仓与所述电池仓相邻,以为拆卸所述电池提供操作空间。
33.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结构还包括外部接线端口,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其中,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外部接线端口连接。
34.进一步地,所述触发件包括: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触发件位于所述电控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触发件位于所述电控组件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
35.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组件设置有继电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直接或间接连接,当所述第一触发件被触发时,所述控制单元向外发送控制信号通过外部接收器控制负载;所述第二触发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外部接线端口连接,当所述第二触发件被触发时,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继电器来直接控制负载。
36.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组件还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外部接线端口连接,并与所述底壳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开关,该智能开关包括:底壳、电控组件、发光组件、按键、透光区和导光件,其中,导光件设置于按键与电控组件之间,用于将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引导至透光区。通过设置导光件将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引导至透光区,从而提高了透光区的亮度。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结构示意图;
3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的光线路径示意图;
4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的光线路径示意图;
4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的第一导光件结构示意图;
4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的光线路径示意图;
4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光件的第二过渡结构示意图;
4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光件的第二过渡结构示意图;
4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光件的第一过渡结构示意图;
4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光件的第一过渡结构示意图;
4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结构示意图;
4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的按键结构示意图;
49.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的中壳结构示意图;
50.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结构示意图;
51.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52.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的中壳结构示意图;
53.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的中壳结构示意图;
54.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的底壳结构示意图;
55.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结构示意图;
56.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结构示意图;
57.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结构示意图;
58.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结构示意图;
59.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的按键结构示意图;
60.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结构示意图;
61.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结构的剖视图;
62.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结构的剖视图;
63.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结构示意图;
64.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的电控组件结构示意图;
65.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结构示意图;
66.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的底壳结构示意图。
67.附图标记
68.1、智能开关;10、底壳;11、第一卡勾;12、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4、凹槽;15、接线端口槽;16、螺钉孔;20、电控组件;21、电池仓;22、容纳仓;23、排针排母;24、控制单元;25、第一电路板;26、第二电路板;30、发光组件;31、第一发光组件;40、导光件;41、第一导光件;411、第一部分;412、第二部分;413、第三部分;414、第一过渡结构;4141、第三侧面;4142、第四侧面;4143、第二反光面;415、第二过渡结构;4151、第一侧面;4152、第二侧面;4153、第一反光面;50、按键;51、透光区;511、第一透光区;52、第二卡勾;53、固定结构;54、第一按键;60、中壳;61、卡槽;62、转轴;63、第一弹性臂;631、凸台;64、透光孔;65、容纳孔;66、第二弹性臂;67、第一抵压柱;68、第二抵压柱;70、供电结构;71、电池;72、外部接线端口;80、触发件;81、第一触发件;82、第二触发件。
具体实施方式
6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70.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71.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
72.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连接”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既包括直接连接也包括间接连接。
73.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智能开关适用于任何需要使用开关的装置,也适用于任何类型任何形状的开关。示例性的,智能开关适用于家庭电灯的开关,通过开关按键控制灯的开启与关闭;示例性的,智能开关适用于排气扇的开关,通过开关按键控制排气扇的开启与关闭;示例性的,智能开关适用于无线控制的开关;示例性的,智能开关适用于安装在墙体上的有线控制开关。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均以家庭电灯的开关为例,对智能开关进行示例性说明。
7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智能开关包括:底壳10、电控组件20、发光组件30、导光件40、按键50和透光区51。底壳10对智能开关内部的零部件起到固定或者支撑的作用,底壳10可以为任何能够对智能开关内部的零部件起到固定或者支撑作用的结构或者形状,示例性的,底壳10可以设置卡槽结构用于固定智能开关内部的零部件;示例性的,底壳10可以设置螺丝孔,通过螺丝将零部件固定在底壳10上;示例性的,底壳10可以设置有容纳腔,将智能开关的部分零部件安装在容纳腔内部;示例性的,底壳10可以为圆形底壳10,也可以为方形底壳10。同时底壳10可根据外界使用环境来确定自身的结构,示例性的,作为墙壁智能开关,底壳10可以设置有安装孔;示例性的,智能开关作为可移动无线智能开关,底壳10不设置安装孔。下面均以设置有安装孔的方形底壳10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75.电控组件20放置在底壳10上,电控组件20可以理解为能够进行电性控制的电路板,电路板的数量可以是一块,也可以是多块。底壳10没有容纳腔,此处的放置可以理解为电控组件20放置在底壳10的表面上,底壳10设置有容纳腔,此处的放置可以理解为电控组件20放置在底壳10的容纳腔里。电控组件20上设置有发光组件30,发光组件30可以理解为任何能够产生光亮的装置或者零部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发光组件30在电控组件20的具体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设置安装,示例性的,发光组件30可以安装设置在电控组件20的几何中心位置。
76.按键50设置有透光区51,通过与按键50接触给予按键50一定程度的压力,从而实现智能开关的开启与关闭。智能开关可以设置一个按键50也可以设置多个按键50。按键50上设置有透光区51,透光区51可以设置在按键50的任何位置,具体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
要进行确定,示例性的,透光区51可以设置在按键50的两端位置,也可以设置在按键50的几何中心位置。
77.导光件40设置于按键50与电控组件20之间,用于将发光组件30发出的光线引导至透光区51。导光件40可以为任何能够产生导光作用的装置或者结构,或者相应结构内部设置可以进行反光的材料,将发光组件30产生的光引导至透光区51。示例性的,导光件40可以为圆柱结构,通过圆柱结构将发光组件30产生的光引导至透光区51;进一步为了提高导光效果,可以在圆柱内部设置反光材料,使导入透光区51的光线强度更大。示例性的,导光件40可以为反光杯,反光杯环绕着发光组件30,发光组件30位于反光杯的中部位置,反光杯将发光组件30产生的光反射到透光区51,具体光线路径如图2所示。导光件40在按键50与电控组件20之间,导光件40可以任意与按键50或者电控组件20连接,示例性的,导光件40的一端与按键50连接,导光件40的另一端接近于发光组件30;示例性的,导光件40的一端与电控组件20连接,导光件40的另一端接近于按键50。
78.发光组件30包括第一发光组件31,透光区51包括第一透光区511;导光件40包括第一导光件41;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与按键50相交;第一导光件41用于将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引导至第一透光区511。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与按键50相交可以理解为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与按键50不平行且夹角小于180度,进一步而言第一发光组件31所在的电控组件20不与按键50相互垂直。发光组件30中除第一发光组件31外,出光路线与按键50可以相交也可以不相交,例如部分发光组件30出光路线与按键50平行,部分发光组件30所在的电控组件20与按键50相互垂直。第一导光件41用于将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引导至第一透光区511可以理解为在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与按键50相交的情况下,第一导光件41能够将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引导至第一透光区511,示例性的,第一透光区511正对于第一发光组件31,此刻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与按键50相交,第一导光件41可以为反光杯,反光杯将第一发光组件31产生的光反射到第一透光区511。示例性的,第一透光区511没有正对于第一发光组件31,此刻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与按键50也相交,第一导光件41可以为斜圆柱,斜圆柱将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引导至第一透光区511。
7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开关,该智能开关包括:底壳、电控组件、发光组件、按键、透光区和导光件,其中,导光件设置于按键与电控组件之间,用于将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引导至透光区。通过设置导光件将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引导至透光区,以解决光源从整个按键面板上溢出的问题。
8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偏离于第一透光区511。可以理解为第一透光区51没有正对于第一发光组件31,具体理解为智能开关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第一透光区511与第一发光组件31不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在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偏离于第一透光区511的情况下,第一导光件41能够将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引导至第一透光区511。示例性的,第一导光件41可以为斜圆柱,第一导光件41的两端的端面为圆形,两个圆形端面之间是倾斜的圆柱体,第一导光件41的一端连接第一透光区511,其另一端靠近第一发光组件31,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从圆形端面进入通过斜圆柱从另一个圆形端面发出,从而实现第一导光件41用于将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引导至第一透光区511。示例性的,第一导光件41可以为反光杯,第一发光组件31位于反光杯的中间,反光
杯能够将光线聚集,由于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偏离于第一透光区511,因此需要将反光杯在电控组件20上调整安装角度,改变光的路径使光线从第一透光区511中透出,反光杯在电控组件20上具体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发光组件31和第一透光区511之间的距离有关,具体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要满足第一发光组件31的光线能够反射到第一透光区511即可。
8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导光件41至少弯折两次。此处的弯折可以理解为第一导光件41的延伸方向发生改变,第一导光件41每弯折一次就会改变一次光线在第一导光件41内部的传播方向,第一导光件41至少弯折两次,第一导光件41内部的光线传播方向至少会改变两次,具体的弯折次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与按键50相交的情况下,电控组件20与按键50大致平行,大致平行可以理解为电控组件20与按键50之间的夹角在10度以内。当前由于结构影响使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偏离于第一透光区511,其他透光区51正对于发光组件30,为了使第一透光区511的亮度与其他透光区51的亮度保持一致,从而提升智能开关整体的美观度同时方便引导用户使用开关,此刻需要采用第一导光件41将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引导至所述第一透光区511,因此需要将第一导光件41至少弯折两次。下面就结构影响使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偏离于第一透光区511的情况进行说明,示例性的,对于一些需要横向安装的特殊环境,且适合开关86型的底盒,为了便于安装可以考虑在底壳10上横向和纵向均设置安装孔,透光区51均设置在按键50的中间位置,对于单键和三键开关而言,安装孔则正对于中间第一透光区511,从而导致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偏离于第一透光区511。示例性的,无线智能开关为了便于拆装电池,可以将电池仓安装在电控组件20的中部位置,为了给拆装电池留有操作空间,从而导致第一发光组件31在电控组件20上偏离中部位置,从而导致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偏离于第一透光区511。
82.对于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偏离于第一透光区511的情况,第一导光件41也可以采用圆弧结构进行导光,圆弧结构可以理解为发生无数次弯折的结构,因此也属于第一导光件41至少弯折两次的情况。每次弯折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的弯折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8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导光件41包括:第一部分411,第二部分412和第三部分413。第一部分411的一端与按键50连接,且一端对应设置于第一透光区511;第二部分412的一端与第一部分411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二部分4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部分411的延伸方向成预设夹角;第三部分413的一端与第二部分412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三部分413的另一端靠近第一发光组件31。第一部分411的一端与按键50连接,此处的连接可以为任何能够使第一部分411的一端与按键50连接在一起的方式,例如可以通过胶水将第一部分411的一端与按键50连接,也可以通过按键50上结构的设置将第一部分411的一端卡在按键50上。且一端对应设置于第一透光区511可以理解为第一部分411的端面正对于第一透光区511,使从第一部分411发出的光线能够从第一透光区511中射出。第二部分4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部分411的延伸方向成预设夹角,此处预设夹角可以理解为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弯折的角度,示例性的,从第二部分412内部的光线到第一部分411内部的光线需要发生90度的偏度,此时第二部分4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部分411的延伸方向成预设夹角的度数则为90度。第三部分413的一端与第二部分412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三部分413的另一端靠近第一发光组件31,
此处的靠近可以理解为第三部分413的一端与第一发光组件31不接触,但是第三部分413的端面正对于第一发光组件31,能够使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绝大部分能够进入第三部分413,不会造成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外溢。
8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第三部分413与第二部分412的连接处设置使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从第三部分413反射到第二部分412的第一过渡结构414;在第二部分412与第一部分411的连接处设置使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从第二部分412反射到第一部分411的第二过渡结构415。此处的第一过渡结构414和第二过渡结构415可以为任何能够实现将光线从第三部分413反射到第二部分412,再从第二部分412反射到第一部分411的结构、材料或者装置,且第一过渡结构414和第二过渡结构415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示例性的,第一过渡结构414和第二过渡结构415内部可以设置反光材料,通过反光材料将光线从第三部分413反射到第二部分412,再从第二部分412反射到第一部分411;示例性的,第一过渡结构414和第二过渡结构415内部可以设置成圆滑过渡结构,使光线能够线从第三部分413反射到第二部分412,再从第二部分412反射到第一部分411。
8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过渡结构414和第二过渡结构415均包括反光结构。反光结构可以理解为任何能够反光的平面,示例性的,反光结构可以为设置有反光材料的平面,通过反光材料的平面将光线从第三部分413反射到第二部分412,再从第二部分412反射到第一部分411;示例性的,反光结构可以为反光镜,通过反光镜将光线从第三部分413反射到第二部分412,再从第二部分412反射到第一部分411。
8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部分411与第二部分412垂直,第二部分412与第三部分413垂直。对于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偏离于第一透光区511,为了将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引导至第一透光区511,同时进一步简化第一导光件41的结构,便与第一导光件41的安装,以及智能开关内部其他结构的布置,避免第一导光件41与其他零部件安装过程相互干涉,可以将第二部分4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部分411的延伸方向成预设夹角设置为90度,则第一部分411与第二部分412垂直,第二部分4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三部分413的延伸方向成预设夹角设置为90度,则第二部分412与第三部分413垂直。经过两次90度的弯折,既能够实现光线的引导,又能最大程度的便与其他零部件的安装。
8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反光结构形成的反光面均与第二部分412的延伸方向成45度夹角。光线的反射必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在第一部分411与第二部分412垂直,第二部分412与第三部分413垂直的情况下,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平面相交会存在两个夹角,两个夹角相加为180度,其中一个角为45度,则另一个角则为135度,同时反光结构形成的反光面均与第二部分412的延伸方向成45度夹角有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情况为反光结构形成的反光面分别在第一部分411与第二部分412的90度的夹角之间和第二部分412与第三部分413的90度夹角之间,此刻虽然反光结构形成的反光面均与第二部分412的延伸方向成45度夹角,但是会阻挡光线的反射,不符合技术方案要求。另一情况则为反光结构形成的反光面分别在第一部分411与第二部分412的270度的夹角之间和第二部分412与第三部分413的270度夹角之间,反光结构形成的反光面均与第二部分412的延伸方向成45度夹角,此刻大部分光线的入射角为45度反射角为45度,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大部分光线与第三部分413的延长方向平行,通过第一过渡结构414包括的反光结构形成的反光面反
射,大部分光线与第二部分412的延长方向平行,通过第二过渡结构415包括的反光结构形成的反光面反射,大部分光线与第一部分411的延长方向平行。可能最大程度的减小光线在第一导光件41内部的反射次数,进而阻止光线强度的衰减。
8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导光件41的至少部分的横截面的面积由靠近第一发光组件31的一端向连接按键50的一端逐步减小,其中横截面为与第一导光件41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为了提高第一透光区511光线强度,可以将第一发光组件31设计成具有聚光效果的结构。第一导光件41的至少部分可以理解为第一导光件41任何一段位置的部分,也可以理解为多段位置的部分。示例性的,第一导光件41的第一部分411横截面的面积由靠近第一发光组件31的一端向连接按键50的一端逐步减小,光线会呈现聚拢的效果,单位面积内的光线强度会增加。示例性的,第一导光件41的第一部分411横截面的面积和第三部分413的横截面的面积均由靠近第一发光组件31的一端向连接按键50的一端逐步减小,此时光线会出现两次聚拢的情况,单位面积内的光线强度会进一步增加。
8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过渡结构415的横截面积由靠近第二部分412向靠近第一部分411逐步减小。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光效果,可以选择在第二过渡结构415的横截面积由靠近第一发光组件31的一端向连接按键50的一端逐步减小,即由靠近第二部分412向靠近第一部分411逐步减小。任何能够实现第二过渡结构415的横截面积由靠近第二部分412向靠近第一部分411逐步减小的结构均在本案的保护范围之类,示例性的,第二过渡结构415的两侧向中间逐步减小;示例性的,第二过渡结构415的任何一侧向与一侧相对的另一侧逐步靠近,则也实现第二过渡结构415的横截面积由靠近第二部分412向靠近第一部分411逐步减小。
90.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6和图7所示,第二过渡结构415包括第一侧面4151,第二侧面4152和第一反光面4153,第一侧面4151和第二侧面4152相对设置,且与第一反光面4153包围形成用于连通第一部分411和第二部分412的第一腔体;第一侧面4151和第二侧面4152的间距由靠近第二部分412的一端向靠近第一部分411的一端逐步减小,第一反光面4153与第一部分411的延伸方向呈预设夹角。为了实现光线更好的聚拢效果,可以通过多个面的相互靠近从而实现横截面积的减小。下面对第二过渡结构415进行更详细说明,第二过渡结构415包括第一侧面4151,第二侧面4152和第一反光面4153,智能开关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第一侧面4151和第二侧面4152在竖直方向上且相对设置,第一侧面4151的一边和第二侧面4152的一边均与第二部分412的竖直方向上的两个侧面分别连接,第一侧面4151和第二侧面4152的间距由靠近第二部分412的一端向靠近第一部分411的一端逐步减小,具体的减小幅度的大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第一反光面4153设置在第一侧面4151和第二侧面4152的下方两边均与第一侧面4151、第二侧面4152和第二部分412的底面连接,第一反光面4153与第一部分411的延伸方向呈预设夹角,此处的预设夹角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预设夹角为45度,则第一反光面4153与第一部分411的延伸方向形成的角度为45度。第二过渡结构415的两个侧面逐渐靠近收拢,第一反光面4153向第一部分411靠近收拢,第一侧面4151,第二侧面4152和第一反光面4153形成的第一腔体分别连通第一部分411和第二部分412,使从第二部分412过来的光线进行汇聚,增加光线的强度,再传递至第一部分411。
91.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8和图9所示,第一过渡结构414包括第三侧面4141,第四
侧面4142和第二反光面4143,第三侧面4141和第四侧面4142相对设置,且与第二反光面4143包围形成用于连通第二部分412和第三部分413的第二腔体;第三侧面4141和第四侧面4142均与第二部分412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反光面4143与第三部分413的延伸方向呈预设夹角。通过第一导光件41的横截面积逐步减小虽然可以起到聚光的效果,考虑到第一导光件41整体结构的导光效果,第三部分413与第一发光组件31靠近的光线入口端的横截面积和第一部分411与第一透光区511靠近的光线出口端的横截面积差异较小,不需要多个部分的横截面积由靠近第一发光组件31的一端向连接按键50的一端逐步减小,因此便与更好的引导光线,下面对第一过渡结构414进行更详细说明,第一过渡结构414包括第三侧面4141,第四侧面4142和第二反光面4143,智能开关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第三侧面4141和第四侧面4142在竖直方向上且相对设置且分别平行于第二部分412的竖直方向的两个侧面,第三侧面4141的一边和第四侧面4142的一边均与第二部分412的竖直方向上的两个侧面分别连接,第二反光面4143设置在第三侧面4141和第四侧面4142的上方两边均与第三侧面4141、第四侧面4142和第二部分412的顶面连接,第二反光面4143与第三部分413的延伸方向呈预设夹角,此处的预设夹角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预设夹角为45度,则第二反光面4143与第三部分413的延伸方向的角度为45度。第三侧面4141,第四侧面4142和第二反光面4143形成的第二腔体分别连通第二部分412和第三部分413,使从第三部分413过来的光线传递第二部分412。
9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智能开关还包括中壳60;中壳60位于电控组件20与按键50之间;中壳60设置有容纳腔,电控组件20设置于容纳腔内,中壳60与底壳10连接。为了保护电控组件20不易损坏,同时在安装智能开关和拆卸智能开关时避免触电的危险,智能开关还可以设置中壳60,中壳60位于电控组件20与按键50之间,按键50在使用过程中,按键50可以将力传递给中壳60,中壳60再将力传递给电控组件20,可以避免按键50直接与电控组件20接触,减小触电概率的发生;中壳60也可以设置有通孔,按键50通过通孔可以直接将力传递给电控组件20,具体的传递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中壳60的边缘凸起与底壳10连接,在中壳60和底壳10之间形成有容纳腔,电控组件20设置于容纳腔内,可以避免电控组件20与外界直接接触,避免外界灰尘对电控组件20造成短路的风险,同时通过中壳60与底壳10的连接将电控组件20牢牢固定在容纳腔内,可以减少电控组件20与底壳10固定的步骤,也不用对电控组件20的结构进行处理用于安装在底壳10上。中壳60与底壳10的连接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连接,示例性的,中壳60和底壳10可以借助外在辅助工具进行连接,例如通过胶水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螺钉将中壳60和底壳10连接。示例性的,中壳60和底壳10也可以通过自身结构进行连接,中壳60可以设置有卡槽61,底壳10可以设置有第一卡勾11,通过第一卡勾11与卡槽61的配合,中壳60和底壳10连接在一起,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的效果,可以在底壳10的四边,每边设置2个第一卡勾11,通过8个第一卡勾11固定使中壳60和底壳10的连接更加稳固,不易产生移动。具体的第一卡勾11数量以及第一卡勾11的尺寸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9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按键50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如图11中箭头所示);沿第一方向,按键50具有可按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具体可以理解为按键50的两端为独立状态,可分别控制负载的开与关,示例性的,按压一下按键50的第一端,客厅的主灯打开,再按压一下按键50的第一端,客厅的主灯关闭;示例性的,按压一下按键50的第二端,客
厅的辅灯打开,再按压一下按键50的第二端,客厅的辅灯关闭。如图12所示,中壳60上设置有多个转轴62,在第一方向上,各转轴62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各转轴6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为了便与实现按键50的双边按压,可以在中壳60上设置转轴62,进一步为了使按键50两端的按压受力均匀,转轴62设置在第一方向上中壳60的大致中间位置,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壳60的支撑性,增强中壳60的稳定性,可以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设置多个转轴62,需要说明的是,将智能开关放置在水平面上作为参考,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构成的平面就是水平面。多个转轴62在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可以避免单根转轴62容易造成中壳60塌陷的问题。
9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示,按键50两侧设置有第二卡勾52,且第二卡勾52分别与不同转轴62连接。按键50需要实现双边按压则需要围绕转轴62进行转动,通过在按键50上设置第二卡勾52,将第二卡勾52与中壳60上的转轴62进行配合,则可以实现按键50围绕转轴62进行转动,进一步为了提高按键5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按键5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勾52,两个第二卡勾52相比较一个第二卡勾52而言,按键50不会晃动,稳定性会大幅度提高,同时为了更好提高按键50与中壳60连接的稳定性,按键50两侧的第二卡勾52分别与不同转轴62连接,可以有效防止单根转轴62因为受力过大而带来的中壳60塌陷隐患。为了更好的固定电控组件20,中壳60还设置有抵压柱,通过抵压柱与电控组件20的接触,进一步防止电控组件20在开关里的活动,根据不同功能的智能开关抵压柱的设置位置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只需满足抵压柱能够防止电控组件20活动即可。示例性的,如图15所示,无线智能开关设置有第一抵压柱67和第二抵压柱68,第一抵压柱67位于中壳60的中部位置,第二抵压柱68位于中壳60的四个角附近,通过第一抵压柱67和第二抵压柱68分别与电控组件20接触,使电控组件20紧紧与底壳10接触,防止电控组件20移动,从结构力学而言,四个角加上中部位置能够更好的控制电控组件20的活动。示例性的,如图16所示,墙壁智能开关设置有第二抵压柱68,第二抵压柱68位于中壳60的四个角附近,通过第二抵压柱68与电控组件20接触,使电控组件20紧紧与底壳10接触,防止电控组件20移动,从结构而言,墙壁智能开关不设置有容纳电池的位置,零部件之间贴合更为紧密,相比较无线智能将开关而言,周边四角设置第二抵压柱68足以防止电控组件20活动。具体接触细节如图25所示,第二抵压柱68的端面与电控组件20的表面接触,电控组件20的另一面与底壳10接触,电控组件20被第二抵压柱68和底壳10夹在中间,使其不能活动。
9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底壳10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2和第二安装孔13,多个第一安装孔12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安装孔13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其中,多个第一安装孔12关于底壳10几何中心对称,多个第二安装孔13关于底壳10几何中心对称。为了便于将智能开关固定在墙上,或者固定在其他位置,可以在底壳10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数量超过1个均可以称之为多个,相关的开关安装孔只有2个,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安装,为了增加智能开关的安装灵活性,使智能开关适合横纵两个方向的安装,可以在底壳10设置第一安装孔12和第二安装孔13,多个第一安装孔12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安装孔13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具体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多个第一安装孔12可以关于底壳10几何中心对称,也可以不关于底壳10几何中心对称,多个第二安装孔13可以关于底壳10几何中心对称,也可以不关于底壳10几何中心对称。示例性的,第一安装孔12的数量为2,沿第一方向在底壳10上设置,其中一个靠
近底壳10的一端,另一个靠近底壳10的几何中心;示例性的,第二安装孔13的数量为2,沿第二方向在底壳10的两端设置,两个第二安装孔13均靠近底壳10的边缘。
96.多个第一安装孔12关于底壳10几何中心对称,多个第二安装孔13关于底壳10几何中心对称。为了方便安装,不用区分任何安装方向,即底壳10旋转180度仍然可以安装。可以将多个第一安装孔12设置关于底壳10几何中心对称,多个第二安装孔13设置关于底壳10几何中心对称。示例性的,第一安装孔12的数量为2,第二安装孔13的数量为2,第一安装孔12设置在底壳10关于第一方向上轴线对称的轴线上,靠近底壳10的边缘,第二安装孔13设置在底壳10关于第二方向上轴线对称的轴线上,靠近底壳10的边缘,即底壳10能够关于2个第一安装孔12之间的连接线对称,也能关于2个第二安装孔13之间的连接线对称。
9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第一透光区511正对第一安装孔12。在智能开关存在奇数个按键50时,按键50的第一透光区511正好正对第一安装孔12,此处的正对应当理解为智能开关放置在水平面时,第一安装孔12与第一透光区511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因此造成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偏离于第一透光区511,需要采用第一导光件41用于将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引导至第一透光区511。示例性的,按键50数量为1时,按键50的透光区51就是第一透光区511,按键50的第一透光区511正好正对第一安装孔12。示例性的,按键50数量为3时,位于3个按键50中间的按键50的两端的透光区51为第一透光区511,按键50的第一透光区511正好正对第一安装孔12。
9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按键50的数量为3,按键50沿第二方向设置,在第二方向上位于中间的按键50为第一按键54,第一按键54设置有第一导光件41。智能开关可以设置多个按键50,当按键50的数量为3时,位于中间的按键50定义为第一按键54,第一按键54的两端的第一透光区511正对第一安装孔12,因此造成第一发光组件31的出光路线偏离于第一透光区511,需要采用第一导光件41用于将第一发光组件31发出的光线引导至第一透光区511,第一按键54设置有第一导光件41,可以理解第一按键54与第一导光件41进行连接,此处的连接可以为任何能够使第一导光件41与第一按键54连接在一起的方式,例如可以通过胶水将第一导光件41的一端与第一按键54连接,也可以通过第一按键54上结构的设置将第一导光件41的一端卡在第一按键54上,具体参见图22,第一按键54上设置有固定结构53,固定结构53设置有两片凸起结构,通过两片凸起可以将将第一导光件41紧紧固定在第一按键54上。
9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中壳60设置有能够使按键50复位的第一弹性臂63,第一弹性臂63在中壳60上形成矩形阵列;中壳60还设置有供发光组件30透光的透光孔64,透光孔64用于供导光件40穿过;透光孔64在中壳60上形成矩形阵列。按键50在按压结束后需要进行复位,可以在中壳60上设置有能够使按键50复位的第一弹性臂63,第一弹性臂63可以设置在中壳60上任何能够使按键50复位的位置,示例性的,第一弹性臂63可以设置在中壳60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两端,靠近中壳60边缘的位置。考虑到智能开关具有可以为双边按压的多个按键50,每个按键50的尺寸相当,因此为了方便整体结构的安装,将第一弹性臂63在中壳60上形成矩形阵列。中壳60位于电控组件20和按键50中间,电控组件20上的发光组件30的光线必须穿过中壳60才能到达按键50的透光区51,在中壳60还设置有供发光组件30透光的透光孔64,任何能够供导光件40穿过的孔均在本案的保护范围之类。示例性的,对于透光区51正对于发光组件30的情况,透光孔64的位置也正对于发光组件30,即智能开
关放置在水平面上时,透光区51,透光孔64和发光组件30在同一竖直方向上,采用圆柱形的导光件40从透光孔64穿过进行导光;示例性的,发光组件30的出光路线偏离于透光区51,透光孔64可以开孔较大,即智能开关放置在水平面上时,透光孔64的一部分与发光组件30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同时透光孔64的另一部分与透光区51在同一竖直方向上。进一步考虑按键50为双边按压,透光孔64在中壳60上的排布形成矩形阵列。
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透光孔64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一弹性臂63的数量,发光组件30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一弹性臂63的数量。进一步考虑,为了实现智能开关的多用性,智能开关的按键50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因此在前期设计时需要按照最多按键50数量情况进行设置。具体情况进行示例性说明,智能开关的按键50数量最多为3时,智能开关也需要满足按键50数量为1和按键50数量为2的两种情况。智能开关放置在水平面上,沿第二方向的三个按键50分别定义为左按键,中按键,右按键。使用3个按键50时,因为按键50为双边按压,因此存在6个透光区51,相应必须存在6个发光组件30和6个导光件40,同时必须存在6个透光孔64供6个导光件40穿过,同时需要6个第一弹性臂63。当拆除三个按键50替换成两个按键50时,可以使用左按键和右按键对应的第一弹性臂63,中按键对应的第一弹性臂63空置,此时两个按键50的透光区51均不与三个按键50的透光孔64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因此需要增加透光孔64的数量,同时相应可以增加发光组件30的数量,当拆除三个按键50替换成一个按键50时,此时一个按键50对应的透光孔64,第一弹性臂63和发光组件30与三个按键50情况下的中按键对应的透光孔64,第一弹性臂63和发光组件30一致,不需要进行更改,因此透光孔64的数量大于第一弹性臂63的数量,发光组件30的数量大于第一弹性臂63的数量。示例性的,当拆除三个按键50替换成两个按键50时,可以使用左按键和右按键对应的第一弹性臂63,中按键对应的第一弹性臂63空置,此时两个按键50的透光区51均不与三个按键50的透光孔64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将透光孔64的位置扩大,使其透光孔64的一部分与发光组件30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同时透光孔64的另一部分与透光区51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此刻透光孔64的数量和发光组件30的数量不需要增加,因此透光孔64的数量等于第一弹性臂63的数量,发光组件30的数量等于第一弹性臂63的数量。
10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中壳60设置有容纳孔65,容纳孔65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一弹性臂63由容纳孔65的壁面沿容纳孔65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自由端,自由端的表面设置有凸台631,凸台631能够被按键50触发。为了第一弹性臂63具有更好的操作空间,中壳60设置有容纳孔65,容纳孔65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一弹性臂63的短边与容纳孔65的壁面连接,此处的连接可以为第一弹性臂63与中壳60通过模具进行的一体成型的生产。第一弹性臂63沿容纳孔65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自由端,智能开关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第一弹性臂63仅仅通过短边的连接,按压自由端第一弹性臂63则能够实现第一弹性臂63的上下偏转,自身结构存在韧性,第一弹性臂63能够进行回弹,从而能带动按键50的复位。
102.自由端的表面设置有凸台631,凸台631能够被按键50触发。为了进一步提高按键50复位的效果,可以在第一弹性臂63的自由端的表面设置有凸台631,凸台631可以为任何形状,按键50在按压过程中,按键50能够在第一时间与凸台631接触,减小了按键50按压过程中转动的幅度,示例性的,凸台631可以为半球体,按键50与凸台631接触时,按键50与凸台631保持着相切的关系,按键50与凸台631之间没有棱角,可以降低按键50与凸台631之间
的磨损,进而可以延长智能开关的使用寿命。
10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智能开关还包括供电结构70和触发件80,供电结构70与电控组件20连接;触发件80间隔设置在电控组件20上,通过按键50按压触发件80,触发电控组件20输出控制信号;供电结构70与触发件80中的至少部分直接或间接连接。无论是无线智能开关,还是安装在墙壁上的有线智能开关都需要电源,此处的供电结构70可以给无线智能开关提供电源的电池71,也可以给安装在墙壁上的有线智能开关提供电源的接线端口,智能开关也可以同时拥有无线开关与有线开关的功能,例如智能开关按键50的一边是无线智能开关,按键50的另一边是有线智能开关。供电结构70与电控组件20连接,对于无线智能开关,此处的连接可以为电池71安装在电控组件20上,对于有线智能开关,此处的连接可以为提供电源的接线端口通过电线与电控组件20连接。电控组件20上间隔设置有触发件80,通过按键50按压触发件80,触发电控组件20输出控制信号,触发件80相当于电控组件20上的开关,通过按压触发件80,控制电控组件20输出控制信号,触发件80需要通过按键50进行按压,触发件80的分布需要与按键50的分布位置相互配合,因此触发件80需要在电控组件20上进行间隔设置。示例性的,智能开关设置有中壳和第一弹性臂63,则按压按键50时,通过按键50将力传递给第一弹性臂63,第一弹性臂63与触发件80接触,触发电控组件20输出控制信号。供电结构70与触发件80中的至少部分直接或间接连接,此处的至少部分应该理解为智能开关可以进行按键50数量的更改,在不同按键50数量的情况下,供电结构70与触发件80的连接是不同的,这与前文说透光孔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一弹性臂63的数量,发光组件30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一弹性臂63的数量相对应,示例性的,按键50数量为3时,按键50实现双边按压,则触发件80的数量为6,供电结构70与6个触发件80均进行连接;示例性的,按键50的数量为2时,按键50实现双边按压,则需要触发件80进行工作的数量为4,因此只需要工作的4个触发件80与供电结构70进行连接,不要全部的触发件80与供电结构70进行连接,因此表述供电结构70与触发件80中的至少部分直接或间接连接,此处的直接或间接连接,可以理解为作为无线智能开关时,采用的电池71供电,此刻供电结构70为电池71与电控组件20进行电性连接,为电控组件20进行供电,触发件80与电控组件20电性连接,此刻称之为直接连接。作为有线智能开关时,采用的外部接线端口72进行提供电源,此刻供电结构70为外部接线端口72与电控组件20进行电性连接,为电控组件20进行供电,触发件80与电控组件20电性连接,此刻称之为间接连接。
104.触发件80上设置有触发点,触发点可以为任何材质,考虑按压过程的顺滑度,触发件80上的触发点可以选择为柔性材质,在按压过程中手感柔和,不会存在顿挫感,提高按压时的舒适度,从而提高开关的层次感。
10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第一导光件41的数量为多个,且关于第一按键54的几何中心对称;第一发光组件31的数量为多个,且关于电控组件20的几何中心对称;其中,第一按键54的几何中心与电控组件20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与电控组件20的设置有第一发光组件31的面垂直。按键50与导光件40连接在一起,安装导光件40时则连同按键50一起进行了安装,为了进一步方便安装,智能开关的结构均可设置成围绕着智能开关的几何中心对称结构,示例性的,按键50的数量为3时,第一导光件41连接在第一按键54上,第一导光件41关于第一按键54的几何中心对称,第一发光组件31关于电控组件20的几何中心对称。第一按键54的几何中心与电控组件20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与电控组件20的设置有第一发光组件
31的面垂直,可以理解为智能开关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第一发光组件31的面与水平面平行,第一按键54的几何中心与电控组件20的几何中心在同一竖直方向上,第一按键54与第一导光件41进行安装时,不需要区分方向,均可安装在智能开关上,提高了安装效率。
10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智能开关还包括中壳60,位于电控组件20与按键50之间;中壳60设置有供发光组件30透光的透光孔64,透光孔64用于供导光件40穿过,透光孔64的数量为多个,且关于中壳60的几何中心对称。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在智能开关设置有中壳60的前提下,中壳60设置有供发光组件30透光的透光孔64,透光孔64用于供导光件40穿过,透光孔64的数量按照智能开关最大容量设置,例如,开关的最大按键50数量为3,则透光孔64的数量可以设置为10,具体详情在前文已经描述,再此不再赘述。为了实现不区分方向进行安装,透光孔64也设置为关于中壳60的几何中心对称,至此,智能开关的按键50关于按键50的几何中心对称,第一导光件41关于按键50的几何中心对称,透光孔64关于中壳60的几何中心对称,第一发光组件31关于电控组件20的几何中心对称,在智能开关放置在水平面善时,按键50的几何中心,中壳60的几何中心和电控组件20的几何中心均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其相应的按键,中壳均可实现不区分方向进行安装,即旋转180度仍能安装。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电控组件20包括电池仓21和第二弹性臂66;供电结构70包括电池71;其中,电池仓21用于装入电池71;第二弹性臂66用于控制电池71从电池仓21中滑出。智能开关作为无线开关时,电控组件20上设置有电池仓21和第二弹性臂66,电池仓21可以设置在触发件80之间的空隙处,供电结构70为电池,电池仓21设置有开口可以用来装入电池71,为了防止电池71从电池仓21中滑出,可以在电池仓21入口处设置第二弹性臂66,通过第二弹性臂66控制电池71从电池仓21中滑出,第二弹性臂66可以设置在任何能够控制电池71进出的位置,为了方便解释说明,均以智能开关放置在水平面上作为参考。示例性的,第二弹性臂66为l型,第二弹性臂66的一端设置在电池仓21上,其另一端沿着竖直方向向下,利用第二弹性臂66朝下的一端阻挡电池71从电池仓21中滑出,在安装和取出电池71时,将第二弹性臂66朝下的一端轻轻抬起,则可以进行安装和取出电池71操作。
108.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3和24所示,底壳10设置有凹槽14,凹槽14位于第二弹性臂66的自由端的下方。第二弹性臂66的一端可以连接在中壳60上,中壳60上设置有供电池71进出的空间,与一端对应的为自由端,自由端正好位置电池仓21的出入口,第二弹性臂66的自由端的下方对应的电控组件20设置有通孔,通孔对应的底壳10设置有凹槽14,在安装和取出电池71时,将第二弹性臂66的自由端向下轻轻按压,第二弹性臂66的自由端会进入凹槽14内,则可以进行安装和取出电池71操作。
10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电控组件20上还设有容纳仓22,容纳仓22与电池仓21相邻,以为拆卸电池71提供操作空间。为了更进一步的方便电池71从电池仓21进出,在电控组件20上还设有容纳仓22,容纳仓22近邻着电池仓21,位于电池仓21的出入口出,在安装和拆卸电池71时提供操空间,具体容纳腔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要能够方便电池71的安装和拆卸。例如,容纳腔可以为一个圆形,其尺寸的大小略大于电池71的尺寸。容纳仓22与前文电控组件20设置有通孔以及前文所说中壳60上设置有供电池71进出的空间可以融为一体,可以理解为在容纳仓22的底部开设有通孔。
11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供电结构70还包括外部接线端口72,用于与外部电
源连接;其中,电控组件20与外部接线端口72连接。智能开关作为墙壁有线智能开关,或者作为墙壁有线与无线结合的智能开关时,供电结构70包括外部接线端口72,外部接线端口7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外部接线端口72通过连接外部电源为电控组件20提供电源,外部接线端口72为任何能够传递电能的装置或者结构,例如,外部接线端口72可以为接线铜螺柱。电控组件20与外部接线端口72通过电性连接,此处的外部电源可以理解成家用电线,也可以理解成家用电瓶,一切能够提供电源的装置均可为外部电源。外部接线端口72可以安装在智能开关的任何位置,为了智能开关的整体结构美观,提高安装操作的便利性,外部接线设置在底壳10的底部,可以避免与其他零部件的相互干扰。进一步为了便于外部接线端口72与外部电源连接,多个外部接线端口72可以设置在底壳10的同一方向,示例性的,智能开关设置有3个外部接线端口72,3个外部接线端口72沿第一方向设置在底壳10的端部。
11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触发件80包括第一触发件81和第二触发件82;在第一方向上,第一触发件81位于电控组件20的一侧;第二触发件82位于电控组件20的与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为了进一步增加智能开关的实用性,智能开关的触发件80可以设置成第一触发件81和第二触发件82,第一触发件81用于控制无线智能开关,第二触发件82用于控制墙壁有线智能开关,为了方便智能开关的内部结构布局,可以将第一触发件81设置在电控组件20的一侧,第二触发件82设置在电控组件20对应的另一侧。
11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电控组件20设置有继电器和控制单元24;第一触发件81与控制单元24直接或间接连接,当第一触发件81被触发时,控制单元24向外发送控制信号通过外部接收器控制负载;第二触发件82与控制单元24直接或间接连接,控制单元24通过继电器与外部接线端口72连接,当第二触发件82被触发时,控制单元24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来直接控制负载。智能开关同时可以作为无线智能开关和墙壁有线智能开关使用时,电控组件20可以设置有继电器和控制单元24,考虑第一触发件81用于控制无线智能开关,第一触发件81与控制单元24直接或间接连接,控制单元24相当于信息的传输装置,控制单元24可以设置在电控组件20的任何位置,按键收到按压,将力传递给中壳60的第一弹性臂63,第一弹性臂63在力的作用下与第一触发件81接触,触发第一触发件81,相当于电控组件20的电源接通,控制单元24向外发出控制信号,外部的接收器收到控制信号来控制负载。考虑第二触发件82用于控制墙壁有线智能开关,第二触发件82与控制单元24直接或间接连接,控制单元24相当于信息的传输装置,控制单元24可以设置在电控组件20的任何位置,按键50收到按压,将力传递给中壳60的第一弹性臂63,第一弹性臂63在力的作用下与第二触发件82接触,触发第二触发件82,相当于电控组件20的电源接通,控制单元24向继电器发出控制信号,继电器收到控制信号来控制负载。
11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电控组件20还包括第一电路板25和第二电路板26,第一触发件81和第二触发件82均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5;第二电路板26与第一电路板25间隔设置,第二电路板26与外部接线端口72连接,并与底壳连接;其中,第一电路板25与第二电路板26电性连接。智能开关同时可以作为无线智能开关和墙壁有线智能开关使用时,避免智能开关在安装过程中内部的零部件相互干涉影响,提高安装的效率以及操作的便利性,电控组件20可以包括第一电路板25和第二电路板26,智能开关水平放置时,第二电路板26与第一电路板25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电路板25位于第二电路板26的上方,第一电路板25与第二电路板26通过排针排母23电性连接。为了便于按键50能够触发第一触发件81
和第二触发件82,第一触发件81和第二触发件82均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5上,继电器设置于第二电路板26上,第二电路板26与外部接线端口72连接,并与底壳10连接,第二电路板26与底壳10连接可以采用螺钉的形式,第二电路板26的四个角可以设置有通孔,通过螺钉将第二电路板26固定在底壳10上。
11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8和图29所示,第二电路板26位于底壳10内,底壳上可以设置有螺钉孔16,第二电路板26也设置有通孔,通过螺钉穿过通孔将第二电路板26固定在底壳10上,底壳10上可以设置第一卡接件,中壳60上可以设置第二卡接件,通过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相互配合,从而使底壳10与中壳60固定在一起,例如底壳10上第一卡接件可以设置为第一卡勾11,中壳60上第二卡接件可以设置为卡槽61,同理,底壳上第一卡接件可以设置为卡槽,中壳上第二卡接件可以设置为第一卡勾,具体的设置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第一电路板25位于中壳60的腔体内,通过第一卡勾11与卡槽61连接,将第一电路板25固定在底壳10和中壳60之间,按键50设置有第二卡勾52与中壳60上的转轴62进行连接。底壳10上还设置有接线端口槽15,接线端口槽15用于容纳外部接线端口72,此处外部接线端口72可以为接线铜螺柱,接线端口槽15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可以在底壳10的一侧,多个接线端口槽15也可以分别位于底壳10的两侧。
1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