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临床麻醉注射辅助定位装置

2022-06-09 02:06: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临床麻醉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临床麻醉注射辅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麻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是各类手术得以安全、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但麻醉对于医师的手法和经验要求极高,尤其是局部麻醉或半身麻醉,需要在腰椎、脊柱等特定部位施针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一旦施针的位置、深度掌握不准,极有可能造成骨膜或者骨质损伤,甚至神经根损伤,给患者术后的康复和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显然,对于经验丰富的麻醉师而言,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其熟练的操作进行避免,但对经验不足的麻醉师来说却无法有效掌控,这种经验不仅是自身操作手法(如手部的抖动控制、腕力的大小控制等)的熟练程度,还涉及到对不同体型患者的熟悉程度,因此,对于经验不够丰富的麻醉师,上述因素对其每次操作产生的综合性影响不尽相同,往往出现找得准却扎不准,扎得准又把握不好施针力度的问题,从而使得施针过程反复进行多次,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较重的心理压力;而且,麻醉施针需要麻醉师与患者相互信任与配合,一旦患者突然出现躲闪或肌肉收缩等情况,处于施针过程中的麻醉师很难作出准确的反应,往往给施针过程造成极大的干扰,甚至中断施针过程,对麻醉师的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临床麻醉注射辅助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麻醉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施针位置不精准,容易引发并发症的问题。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技术问题,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以下描述可以清楚知晓。
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带有竖向柱形空腔的壳体,壳体下方连接有倒扣的负压罩;所述的柱形空腔与负压罩内侧经竖向设置的连接孔连通,所述连接孔与壳体同轴设置;所述的壳体内壁上部安装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可径向回弹的卡珠,所述的壳体上有沿所述柱形空腔竖向密封滑动的柱形筒,柱形筒置于所述卡珠的上方;所述柱形筒底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同轴对应的贯穿孔,柱形筒内侧底部有同轴置于贯穿孔圆周外侧的环形垫圈;所述的柱形筒内侧有圆周分布的多个簧片,簧片竖向设置且中部向柱形筒内侧弯曲而呈弧形,所述簧片的上端与柱形筒的上端连接、下端紧抵柱形筒的内壁;所述的柱形空腔底部有同轴置于所述连接孔圆周外侧的环形垫片,壳体下部有置于所述盲孔下方并与外部连通的气孔。
6.本发明通过负压罩实现体表固定,稳定可靠,利用负压蓄力实现注射器针头的迅速穿刺施针,快速而精准,施针过程中不需要手动干预,施针精度高,施针深度稳定可控,可以避免医护人员手部抖动、腕力控制不准,以及由患者紧张引起的躲闪、局部肌肉收缩等因素所导致的施针点偏离、施针深度误差大的问题,防止错误的施针位置和深度对患者造成难以承受的并发症;本发明使用时只需轻扶壳体,不需专注于施针操作本身,因此,对于患
者的躲闪、肌肉收缩等意外状况,医护人员有足够的精力应对,可以有效避免施针错误或施针过程的中断,减少不必要的施针次数;本发明可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注射器,可以调节穿刺深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8.图2为本发明固定注射器后的前视剖视图。
9.图3为本发明使用时的前视剖视图。
10.图4为本发明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11.图5为本发明的施针角度调节范围示意图。
12.技术术语与附图标记:1、壳体
ꢀꢀꢀꢀ
2、负压罩
ꢀꢀꢀꢀꢀ
3、单向阀
ꢀꢀꢀꢀꢀ
4、通孔
ꢀꢀꢀꢀꢀ
5、盖板6、柱体
ꢀꢀꢀꢀꢀ
7、连接孔
ꢀꢀꢀꢀ
8、盲孔
ꢀꢀꢀꢀꢀꢀꢀ
9、弹簧
ꢀꢀꢀꢀꢀ
10、卡珠11、柱形筒
ꢀꢀ
12、贯穿孔
ꢀꢀꢀ
13、环形垫圈
ꢀꢀ
14、簧片
ꢀꢀꢀ
15、环形垫片16、气孔
ꢀꢀꢀꢀ
17、注射器锁止器 18、注射器201、半球罩 202、环形罩1101、套筒
ꢀꢀꢀꢀ
1102、内筒
ꢀꢀ
1701、支架1702、竖轴
ꢀꢀ
1703、偏心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在描述本发明时,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的要旨,将省略对现有已知结构、功能或配置的描述;显然,下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
13.由图1至图5给出,本发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上端开口的竖向柱形空腔;所述壳体1下方有负压罩2,所述负压罩2由上方的半球罩201和下方的环形罩202经一体化注塑、超声波熔接等方式接合构成而呈倒扣的碗状,环形罩202由软质医用橡胶材料制成,半球罩201或环形罩202上有单向阀3以便于排气;所述半球罩201的顶部有竖向贯穿半球罩201的通孔4,所述壳体1的下端面为与所述半球罩201的外侧面匹配的球面,还包括水平置于所述半球罩201下方的盖板5,所述盖板5的上侧面为与半球罩201的内侧面匹配的球面,盖板5的中部有竖直向上突出的柱体6,柱体6的外径小于通孔4的孔径,所述柱体6穿过通孔4并与壳体1的底部连接,使半球罩201被壳体1和盖板5夹持,实现半球罩201与壳体1之间的球面阻尼限位滑动连接;所述的柱形空腔底部有竖直向下依次贯穿壳体1底部、柱体6和盖板5的连接孔7,使所述负压罩2内侧与所述柱形空腔经连接孔7连通,所述连接孔7与壳体1同轴设置;所述的壳体1内壁上部开设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径向设置的盲孔8,所述盲孔8内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弹簧9和卡珠10,盲孔8开口处的孔径小于卡珠10的直径,使所述卡珠10的一部分探出至壳体1内侧而无法完全从盲孔8中弹出脱离;所述的壳体1上有沿所述柱形空腔竖向密封滑动的柱形筒11,柱形筒11置于所述盲孔8的上方,所述的柱形筒11由下方的套筒1101和上方的内筒1102经螺纹同轴连接构成,所述套筒1101底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孔7同轴对应的贯穿孔12,套筒1101内侧有同轴置于贯穿孔12圆周外侧并与所述套筒1101底部连接的环形垫圈13,环形垫圈13的截面呈y形使所述环形垫圈13的上部构成吸盘结构;所述的
内筒1102内侧有圆周分布的多个簧片14,簧片14竖向设置且中部向内筒1102内侧弯曲而呈弧形,所述簧片14的上端与内筒1102的上端连接、下端紧抵内筒1102的内壁;所述的柱形空腔底部有同轴置于所述连接孔7圆周外侧的环形垫片15,壳体1下部有置于所述盲孔8下方并与外部连通的气孔16;还包括注射器锁止器17,所述注射器锁止器17由支架1701、竖轴1702和若干轴线竖向设置的偏心圆盘1703组成,所述的竖轴1702置于支架1701上,若干偏心圆盘1703沿竖轴1702的轴向均布连接于竖轴1702上。
14.本发明使用时,根据选定的施针位置,将负压罩2扣在患者体表,并使连接孔7正对施针点,将注射器18缓慢伸入内筒1102内并紧抵环形垫圈13,则针头依次穿过贯通孔12和连接孔7使针尖进入负压罩2内侧区域;在环形垫圈13的吸附作用下,注射器18被竖向固定而无法轻易脱出,簧片14受到注射器18的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使注射器18被多个簧片14稳定固定而无法产生水平位移或摇摆晃动,同时,环形垫圈13将注射器18下方空间密封,使注射器18与患者体表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参考附图2、3);扶稳壳体1,将气孔16接入负压终端如微型气泵、负压机、负压罐等,使壳体1内部产生负压,该负压产生的吸力会迫使柱形筒11向下滑动,但柱形筒11同时受到卡珠10的阻挡而无法轻易下滑,从而使得壳体1内部的负压逐渐增大,当负压产生的吸力足以克服多个卡珠10的阻力时,卡珠10受到柱形筒11的压迫而缩回盲孔8内,使柱形筒11不再受阻而迅速下滑,从而带动注射器18迅速完成穿刺动作;穿刺结束后,由于柱形筒11的下滑空间仅限于壳体1内侧,而负压罩2内侧仍有较大空间,故而此时负压罩2内侧仍然处于负压状态,可以保证负压罩2稳定固定于患者体表,此时推动注射器18进行注射即可完成麻醉注射;注射结束后,断开气孔16处的负压连接,负压罩2内不在有负压吸力,此时可将装置轻易抬离患者体表,将注射器18从内筒1102中拔出后即可再次使用。
15.为了避免负压吸力导致注射器18的活塞意外移动而造成麻醉剂泄漏,在进行负压接入前,可以利用注射器锁止器17将注射器18锁止,参考附图3、4,可知,将支架1701置于注射器的针筒上方并轻移,使竖轴1702向活塞柱处靠近,由于活塞柱上端有按压柄,与按压柄位置对应的偏心圆盘1703受到按压柄的阻挡而产生偏心运动,其余偏心圆盘1703继续移动,从而使得针筒与按压柄之间被偏心圆盘1703填充而挡止,按压柄也即活塞无法向下移动,则无法产生注射动作。
16.本发明中的壳体1可以在负压罩2上进行球面滑动,用于调节施针角度;为了提高施针准确度,可将半球罩201的球心设置于环形罩202的下端面中心处,当负压罩2置于患者体表后,环形罩202的下端面与体表几乎重合,因此,其中心处即对应施针点(参考附图5),且无论施针角度如何调节,该施针点都不会发生改变;而考虑到负压吸附使患者体表产生的隆起,可将半球罩201的球心适当提高或降低,以保证施针点的准确性。
17.在负压接入后,患者体表受到吸力而产生隆起,这一动作与医护人员手动施针时轻捏皮肤的动作一致,有助于穿刺的顺利实施,更容易达到预定的穿刺深度。
18.本发明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不需对注射器18进行操作,只需扶稳壳体1即可,因此,不需要担心手部力度与精度的控制问题,而且,当患者因紧张而躲闪或肌肉收缩时,负压罩随之同步移动,并不会改变实际施针位置,医护人员只要确保装置不会倾倒或从患者体表脱离即可,这显然要比一边控制手部动作一边应对患者反应要容易得多,可以保证施针的准确进行,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施针次数;此外,由于壳体1与负压罩2之间的球面滑动连
接关系,即使医护人员未能针对患者反应及时作出正确应对,也只会改变施针角度,施针位置仍然不变,在此过程中实施穿刺动作不会造成较大误差。
19.对于不同型号的注射器18,其对应的针筒直径、长度以及针头长度等不尽相同,因此,其施针力度和穿刺深度也不相同,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套筒1101和内筒1102之间的螺纹连接调节柱形筒11的高度,以匹配不同的针筒长度,达到稳定的定位效果,同时,簧片14作为弹性件,可以根据针筒直径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自动适应不同针筒的尺寸,且针筒直径越大,簧片14的弹性挤压力越大,可以保证良好的固定效果;此外,采用不同高度的环形垫圈13,可以调节针筒与患者体表之间的距离,以根据穿刺深度适应不同的针头长度。
20.在实际使用时,将气孔16封闭,将单向阀3接入负压终端,同样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可视需要进行选择。
21.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发明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