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扶手结构及椅子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23:21: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椅子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扶手结构及椅子。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椅子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很多扶手也是可以调节的,如申请号为201720701785.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扶手可调的椅子,其包括椅腿,椅腿上固定有椅座,座垫和靠背;椅座上还设有扶手,其特征在于扶手包括扶手架,扶手架设有可在扶手架上移动的扶手套;所述的扶手套内设有移动座,移动座与扶手架固定;所述的移动座包括座体,座体上设有齿轮,扶手套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座体上还设有卡齿,扶手套设有弹性按钮,弹性按钮的内侧与卡齿卡掣。
3.但是现有这种扶手结构是只能在前后左右或者上下方向进行并且结合起来调节的能力也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性更好的扶手结构。
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扶手结构,包括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外套以及上下穿设在所述扶手外套上并能在扶手外套上下调节的扶手升降龙骨、所述扶手升降龙骨的顶部安装有的扶手基底支撑板、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上安装有能左右移动的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以及能带动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左右移动并能绕着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在水平方向活动的供手倚靠的扶手主体部。
6.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扶手主体部不仅能沿着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前后移动还能绕着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水平转动。
7.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包括置入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下表面部位中的扶手左右移动导向板以及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板上部一体连接有的向穿过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的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上开设有上下贯穿并左右延伸的供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向上穿过并左右移动调节的扶手左右移动通行孔,所述扶手主体部包括位于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上侧的扶手底板以及所述扶手底板上侧盖合有的扶手面基板,所述扶手底板上开设有上下贯穿并前后延伸的供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向上穿过并前后移动调节的扶手前后移动通行孔,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的顶部还安装固定连接有供所述扶手底板水平转动的扶手转动中心块,所述扶手底板上表面部位中置入有能带动扶手底板一起绕着所述扶手转动中心块水平转动并能在前后方向供所述扶手底板前后调节导向用的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的顶部还向上穿过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
8.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扶手底板的上表面处形成有前后延伸供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安装置入的扶手前后移动调节限位槽,所述扶手前后移动通行孔开设在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限位槽的槽底,所述扶手底板位于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限位槽的左
右两侧槽壁均包括前后延伸的平直导向部分以及与所述平直导向部分前后衔接的前后调节弧形限制部分,所述前后调节弧形限制部分由若干前后连续的并背对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方向拱起的前后调节单体弧形壁组成,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中安装有左右延伸的前后调节弹簧以及所述前后调节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的并分别能抵靠到左侧的前后调节单体弧形壁和右侧的前后调节单体弧形壁中去的左前后调节端块和右前后调节端块。
9.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的外围轮廓呈矩形状,所述前后调节弹簧左右延伸穿设在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上,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的上表面处形成下凹的供所述扶手转动中心块置入后两者能相对转动的扶手转动限位槽,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位于所述扶手转动限位槽的槽底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供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的顶部向上穿过的扶手转动中心环绕孔。
10.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位于所述扶手转动限位槽左右侧的槽壁均为前后延伸的平直型壁,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位于所述扶手转动限位槽的前侧槽壁和后侧槽壁分别形成前侧转动调节弧形限制部分和后侧转动调节弧形限制部分,所述前侧转动调节弧形限制部分由若干弧线型连续的并背对所述扶手转动中心环绕孔方向拱起的前侧转动调节单体弧形壁组成,所述后侧转动调节弧形限制部分由若干弧线型连续的并背对所述扶手转动中心环绕孔方向拱起的后侧转动调节单体弧形壁组成,所述扶手转动中心块中嵌入有均前后延伸并前后排布的前转动调节弹簧和后转动调节弹簧,所述前转动调节弹簧的前端连接有能卡入到所述前侧转动调节单体弧形壁中去的前转动调节端块,所述后转动调节弹簧的后端连接有能卡入到所述后侧转动调节单体弧形壁中去的后转动调节端块。
11.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的下侧部位开设有供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板置入的扶手左右调节限位槽,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位于所述扶手左右调节限位槽的前后侧壁分别形成前侧左右调节弧形限制部分和后侧左右调节限制部分,所述前侧左右调节弧形限制部分由若干左右直线型连续的并背对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板方向拱起的前左右调节单体弧形壁组成,所述后侧左右调节限制部分由若干左右直线型连续的并背对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板方向拱起的后左右调节单体弧形壁组成,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板的前侧一体连接形成有能抵靠到前侧左右调节弧形限制部分的前左右调节定位弧形凸起部,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板的后侧一体连接形成有能抵靠到后侧左右调节限制部分的后左右调节定位弧形凸起部。
12.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扶手升降龙骨中安装有升降调节用的升降调节联动杆。
13.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的下侧部位中置入有向下延伸并抵靠住所述升降调节联动杆以进行升降调节的升降调节弹簧。
14.一种椅子,包括前述的一种扶手结构。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以及围绕它的其他结构设计,使得整个扶手可以在原有扶手能上下升降的基础上能实现各种水平方向的位置调节,不仅有前后左右的位置调节,同时还能转动调节,这样多位置的调节,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也更加适配椅子上椅背摆动功能等,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16.结构的紧凑性也较好,也较为稳定,操作也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1椅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椅背结构向右摇摆时的后视图;图3为图1中椅背结构未摇摆时的后视图;图4为图1中椅背摇摆功能和前后调节功能结合部分结构的拆分示意图;图5为图1结构中的主支撑龙骨和椅座部分连接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椅座部分中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结构中底龙骨从椅座和主支撑龙骨移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结构中的插销基座所在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下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9中结构要安装至底龙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9中结构移去弹簧导向保护套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1椅子的前支撑龙骨上侧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实施例1椅子的前支撑龙骨下侧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中结构沿前后方向从椅子左右正中剖开后的右视图;图17为实施例1的椅子结构在椅背摇摆功能关闭时底龙骨处的剖视图;图18为图17中结构在椅背摇摆功能打开时的剖视图;图19为实施例1的椅子结构在椅背摇摆功能关闭时主支撑龙骨剖开后的前视图;图20为图19中结构在椅背摇摆功能打开时的剖视图;图21为实施例1的椅子的椅背前后调节功能部位剖开后的右视图;图22为图21的结构中将前支撑龙骨向前调节时的剖视图;图23为图22中结构在调节后前支撑龙骨上侧部位跟着活动时的状态图;图24为实施例1的椅子的椅背从正常状态向左扭动产生形变后的状态图;图25为实施例1的椅子的椅背前后调节功能部分安装过程时的状态图;图26为图25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安装其他部件时的状态图;图27为图26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安装前侧部件时的状态图;图28为图27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安装前侧部件时的状态图;图29为实施例1的椅子的头枕结构拆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0为图29下侧视角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1为图29结构中的头枕组件拆分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2为实施例1的椅子的左右头枕水平发生转动后的立体结构式意图;图33为图29结构中的上支撑梁向前移动调节时的状态图;图34为图33中的上支撑梁即将调节到最前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5为图34中的上支撑梁在最前侧位置并弹性定位夹子完全收拢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6为图35中的上支撑梁即将调节到最后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7为图36中的上支撑梁在最后侧位置并弹性定位夹子张开开始工作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8为图29结构中的上支撑梁和头枕组件转动连接部位处的右视图;图39为图29结构中的转动座和上支撑龙骨转动连接部位处的右视图;图40为实施例1的椅子的头枕结构部分与前支撑龙骨连接后的结构切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1为图29结构中的转动座基础支撑部分移开上支撑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2为图29结构中的头枕组件将头枕的前侧部分拆除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3为图42结构装上中头枕前基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4为实施例1椅子的扶手结构拆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5为图44下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6为图44结构中的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装配时的示意图;图47为图44结构中的升降调节联动杆装配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8为图44结构中的扶手基底支撑板以上部分结构拆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9为图44结构中的扶手转动中心块中安装有弹性限位结构的下侧视图;图50为图44结构中的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中安装有弹性限位结构的下侧视图;图51为图44结构中的扶手主体部进行不同位置调节时的演示图;图52为图44结构中的扶手前后移动调节限位槽处装配有其他结构后的俯视图;图53为图44结构中的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与扶手基底支撑板的装配图;图54为图44结构中的扶手结构下侧位置的装配图;图55为图44结构中的扶手结构在升降高度调节时的状态图;图56为图55结构中调节扶手高低时的状态图;图57为实施例1椅子的扶手结构中的扶手套接管部位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8为实施例1椅子的扶手结构装配后在扶手套接管部位处剖开后的示意图;图59为实施例1椅子的椅背组件拆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20.实施例1,如图1-59所示,一种可摇摆椅背结构,包括主支撑龙骨1、所述主支撑龙骨1前侧安装连接有的前支撑龙骨2和用于跟椅座固定连接并供所述主支撑龙骨1安装后能使所述主支撑龙骨1左右摇摆的底龙骨3,主支撑龙骨1和底龙骨3都可以通过铝合金或者pp等塑料材料一体加工而成,但前支撑龙骨尽量采用塑料材质加工,比如pp材料或者pa加上玻纤材质等加工而成,因为,前支撑龙骨需要一定的塑性在前侧供人体支撑使用。所述前支撑龙骨2上安装连接有椅背组件,椅背组件是直接供人背部倚靠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的椅
背倚靠结构也可以采用后面实施例中的结构,所述底龙骨3上一体连接有轴向在前后方向并所述主支撑龙骨1套设后能左右摇摆的支撑轴套31,所述主支撑龙骨1上开设有前后贯穿并套设在所述支撑轴套31上的摇摆套设孔11,这种结构设计中,支撑轴套31在底龙骨上这种椅子基础的支撑结构上一体连接成型的,也即底龙骨和支撑轴套31是同一种材料一体成型生产出来的结构,主支撑龙骨1直接绕着底龙骨的支撑轴套31就能转动而实现摆动的功能,主支撑龙骨1和前支撑龙骨2是前后连接住并形成一个整体的椅背构造,这样,椅背组件连接到前支撑龙骨2以后跟着主支撑龙骨1就能一起左右摆动,从而实现椅背的左右摆动功能。而上述支撑轴套31和底龙骨3一体的结构,使得整个的摆动结构的整体性会更高,使用效果也会提升。
21.当然,所述底龙骨3和所述主支撑龙骨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主支撑龙骨1左右摇摆功能的开关状态进行切换的开关装置,也即对椅背的摇摆功能开关的一种结构,使得在需要的时候,椅背可以摇摆,不需要的时候,就关闭,能够根据使用者实际情况选择。
22.具体的结构:所述开关装置包括设置在主支撑龙骨1靠底部部位上的上下开设的解锁孔101以及安装在所述底龙骨3上并能上下升降以通过进出所述解锁孔101的方式完成主支撑龙骨1的左右摇摆功能关闭和打开的锁止插销301。主支撑龙骨1可以采用上下延伸的长条形的站立状的龙骨结构。底龙骨3优选是一个l型的龙骨结构,其包括直立的底龙骨直立部331和横卧的底龙骨横卧部332,底龙骨直立部331和底龙骨横卧部332一体连接成型而成,支撑轴套31一体连接成型在底龙骨直立部331的前侧部位上,底龙骨横卧部332的前侧部位就是跟椅座进行固定连接的。底龙骨直立部331和底龙骨横卧部332一体连接部位处形成位于支撑轴套31下方的弧形台阶摆动引导槽333,弧形台阶摆动引导槽333为向下弧形拱起的槽体结构,而主支撑龙骨1的底部整体外轮廓与弧形台阶摆动引导槽333形状一致,也是向下拱起的弧形状,并主支撑龙骨1的底部尽量和弧形台阶摆动引导槽333的槽底尽量贴近,以减少缝隙保证结构的紧凑性,同时也不影响主支撑龙骨1的左右摆动。但这样的结构还需要优化,不能无限制的摆动,所以需要有一定的摆动限位结构,具体为,底龙骨在所述弧形台阶摆动引导槽333的槽底左右靠中间的位置一体连接有向上凸起的摇摆限位凸起334,所述主支撑龙骨1的底部形成向上凹陷的并左右延伸的左右摇摆限制槽134,所述摇摆限位凸起334向上置入所述左右摇摆限制槽134中,当主支撑龙骨1左右摆动时,摇摆限位凸起334碰到左右摇摆限制槽134的左侧槽壁或者右侧槽壁时,就是向右摇摆和向左摇摆的极限位置,避免摇摆过度,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当然,摇摆限位凸起334在左右摇摆限制槽134的左侧槽壁和右侧槽壁之间的位置时就不会影响摇摆的顺畅进行。解锁孔101开设在主支撑龙骨1位于左右摇摆限制槽134以上的部位中并与所述左右摇摆限制槽134上下连通,解锁孔101优选为前后延伸的条形孔,这样在前后位置足够的余量,保证锁止插销301的插入可靠性。同时,所述摇摆限位凸起334上开设有相应的上下贯通的供锁止插销301上下穿行并连通到底龙骨下方区域的基准孔3340,保证锁止插销301向上穿过底龙骨本身以后能进入解锁孔101,具体是在锁止插销301位于底龙骨直立部331和底龙骨横卧部332一体连接部位的下方向上穿入设置的。
23.而对于锁止插销301上下移动的操控,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所述底龙骨3上安装有一条通过拉拽以使锁止插销301下降并脱离所述解锁孔101的拉线302以及当拉线302回退后能使得锁止插销301上升进入所述解锁孔101复位的弹性复位装置。及当拉动拉线
302时,锁止插销301就下降,摇摆功能就开启,而放松拉线后弹性复位装置又能将锁止插销301弹性向上抬升,使得锁止插销301向上插入解锁孔101关闭摇摆功能。进一步,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套设在锁止插销301上的摇摆功能开关切换用弹簧303。具体的应用案例:所述底龙骨3中固定有一用于安装所述锁止插销301的插销基座4,插销基座4固定在具体是在锁止插销301位于底龙骨直立部331和底龙骨横卧部332一体连接部位下侧部分,而所述插销基座4包括顶基板41以及所述顶基板4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的向下延伸的左侧基板42和右侧基板43,插销基座4的顶基板41、左侧基板42和右侧基板43可以是塑料一体成型制造的结构,并且插销基座4可以通过螺钉螺纹连接、胶水粘结等现有固定方式与底龙骨3固定连接。所述锁止插销301具有向上插入到解锁孔101的顶部插入部分3011且所述锁止插销301位于所述顶部插入部分3011以下的部位的外围套设固定有用于对摇摆功能开关切换用弹簧303的上部进行抵靠限位的限位套筒3012,锁止插销301和限位套筒3012都可以通过钢铁材质并可以通过一体铸造成型或者焊接等现有固定方式固定即可,所述摇摆功能开关切换用弹簧303的下部抵靠在所述顶基板41的上表面处,所述摇摆功能开关切换用弹簧303处在所述限位套筒3012和所述顶基板41之间。所述摇摆功能开关切换用弹簧303的下部也可以抵靠在后续会提到的上拨动板441上侧部位或者上拨动板441上的左拨动抓4411和右拨动爪4412的上侧部位,但是得确保锁止插销301下降的过程中,摇摆功能开关切换用弹簧303是会收缩的,因为上拨动板441是会向下偏转的,也就是有下降的分量,这个下降的分量是需要小于锁止插销301的,不然摇摆功能开关切换用弹簧303就不会压缩复位了,所以,摇摆功能开关切换用弹簧303的下部尽量抵靠在插销基座4内侧或者外侧一个较为固定的部位上为宜。
24.为了更好地使用拉线,做如下设计:所述弹性复位装置还包括处在所述左侧基板42和右侧基板43之间并位于所述顶基板41下方的用于带动锁止插销301向下移动的拨叉44,所述拉线302的其中一端作为连接端3021与所述拨叉44连接,所述拉线302的另一端作为操作端3022,形成一个杠杆结构,拉动更加轻松,这样操作端3022可以伸入到座椅处,方便使用者操作。
25.更为具体地,所述锁止插销301具有向下穿过顶基板41并处在所述顶基板41下方的下部插入部分3013,所述下部插入部分3013上穿设有左右延伸的被拨动轴杆30133,所述被拨动轴杆30133的左端插入所述左侧基板42并能上下移动,所述被拨动轴杆30133的右端插入所述右侧基板43并能上下移动,所述左侧基板42上开设有上下延伸供所述被拨动轴杆30133的左端插入并上下移动的左升降导向槽421,所述右侧基板43上开设有上下延伸供所述被拨动轴杆30133的右端插入并上下移动的右升降导向槽431,所述拨叉44包括位于所述被拨动轴杆30133上方并能与所述被拨动轴杆30133上下抵靠住的上拨动板441,所述上拨动板441靠后的部位上形成有左右间隔设置的左拨动抓4411和右拨动爪4412,所述左拨动抓4411处在下部插入部分3013和左侧基板42之间并位于被拨动轴杆30133处在下部插入部分3013和左侧基板42之间的部分上方,且所述左拨动抓4411能与被拨动轴杆30133处在下部插入部分3013和左侧基板42之间的部分上下抵靠住,所述右拨动爪4412处在下部插入部分3013和右侧基板43之间并位于被拨动轴杆30133处在下部插入部分3013和右侧基板43之间的部分上方,且所述右拨动爪4412能与被拨动轴杆30133处在下部插入部分3013和右侧基板43之间的部分上下抵靠住,所述拨叉44还包括所述上拨动板441上还一体连接有的位
于所述上拨动板441下方的下拨动板442,所述下拨动板442靠下端部分与所述拉线302的连接端3021相连接。这种结构中,通过拉动拉线302就能使得锁止插销301省力并更加稳定地下降以开启摇摆功能,放松拉线302,拉线302就回退弹性复位,锁止插销301就会上升关闭摇摆功能。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拨动板442的上端与所述上拨动板441的前端一体连接住并且在一体连接处穿设有左右延伸的供所述拨叉44转动的拨叉驱动用轴443,拨叉驱动用轴443的左右两端分别架设在左侧基板42和右侧基板43上,左侧基板42和右侧基板43上需要开设有相应的孔洞结构,以供拨叉驱动用轴443进行定位安装,从而拨叉44能更好地作为中转结构通过转动来实现摇摆功能的切换。这里,当主支撑龙骨1的左右摇摆功能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下拨动板442向后下方倾斜,所述拉线302位于所述下拨动板442的前方,那么此时如果在前方向前拉动拉线,拉线302就向前带动拨叉转动,下拨动板442是向前偏转,而左右拨动爪则可以向下拨动被拨动轴杆30133向下移动且同时带动锁止插销301下降,就能打开椅背摇摆功能,而一旦放松回退拉线,锁止插销301就会弹性向上复位,关闭椅背摇摆功能。
26.而更好地提升椅背左右摇摆功能,所述主支撑龙骨1中置入有左右延伸的供主支撑龙骨1左右摇摆缓冲和复位用的摇摆复位弹簧1000,所述底龙骨3上固定有向前穿入主支撑龙骨1且靠前端部分卡入到所述摇摆复位弹簧1000左端和右端之间的部位中的左右摇摆阻挡限位杆1001,主支撑龙骨1上设置供摇摆复位弹簧1000嵌入的左右延伸且左右两侧封住的弹簧仓1002,弹簧仓1002可以直接形成在主支撑龙骨1上,也可以是通过一个形成有弹簧仓1002的嵌入件嵌入固定在主支撑龙骨1上,该嵌入件可以通过塑料一体成型,且在弹簧仓1002左右两侧的仓壁上优选分别一体连接有能插入摇摆复位弹簧1000左端的定位凸起和插入摇摆复位弹簧1000右端的定位凸起,以保证摇摆复位弹簧1000左右侧的良好定位,左右摇摆阻挡限位杆1001优选是卡入到所述摇摆复位弹簧1000左端和右端之间靠中央的位置处,使得摇摆复位弹簧1000相当于被分成左右两段,一段是在弹簧仓1002左侧仓壁与左右摇摆阻挡限位杆1001之间,而一段是在弹簧仓1002右侧仓壁与左右摇摆阻挡限位杆1001之间,使用时,左右摇摆阻挡限位杆1001左右位置是不动的,即便是在摇摆功能开启的时候,左右摇摆阻挡限位杆1001也是不动的,而弹簧仓1002左侧仓壁和右侧仓壁在摇摆的时候是跟着主支撑龙骨左右摇摆的,所以当主支撑龙骨向左摇摆,摇摆复位弹簧1000右侧的一段就会压缩,就会有缓冲和复位的效果,如果是向右摇摆,这左侧的一段具有相应的效果,并在人体不施力的时候,主支撑龙骨就会恢复到左右靠中间的位置,这里,由于左右摇摆阻挡限位杆1001位置是不动的,主支撑龙骨会左右摇摆,所以主支撑龙骨供左右摇摆阻挡限位杆1001穿过所开设的孔洞是左右延伸开的,使得主支撑龙骨本身的左右摇摆不受到左右摇摆阻挡限位杆1001阻碍,所以主支撑龙骨在弹簧仓1002位置的部位靠中间的位置的避让孔1003,避让孔1003为腰形或者扇环形以配合主支撑龙骨的左右摆动,比如我们优选左右摇摆阻挡限位杆1001是设置在支撑轴套31的上方,也即在摇摆中心以上的位置,则避让孔1003优选是呈向上弧形拱起状的扇环形孔,因为主支撑龙骨处在避让孔1003的部位是以左右摇摆阻挡限位杆1001至支撑轴套31中心的半径所形成的上半个圆周路径做圆周的摆动,这样避让孔可以很好地配合左右摇摆阻挡限位杆1001使用。而在摇摆功能关闭状态,或者摇摆功能开启后的初始状态,左右摇摆阻挡限位杆1001、解锁孔101、锁止插销301都是尽量要安装后是在左右靠正中的位置,保证左右结构的对称稳定。安装的时候,摇摆套设孔
11内可以先套设一个圆形的耐磨圈,然后再将支撑轴套31套设在该耐磨圈中。另外,底龙骨直立部331的前侧表面部位与主支撑龙骨的后侧部位之间尽量贴靠住,保证结构的紧凑性,并且底龙骨直立部331的前侧表面部位与主支撑龙骨的后侧部位之间也可以夹设有耐磨的垫圈或者垫片等,也是为了在椅背摇摆时,减少磨损。
27.作为优选,所述顶基板41的上表面处一体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并供所述摇摆功能开关切换用弹簧303置入的弹簧导向保护套3033,对摇摆功能开关切换用弹簧303有更好的导向和保护作用,所述摇摆限位凸起334上开设有从其底部向上延伸并与基准孔3340连通的保护套嵌入槽33033,弹簧导向保护套3033能插入到保护套嵌入槽33033中,安装的时候弹簧导向保护套3033就可以带着锁止插销301更好地装配连接到底龙骨上去了,也不影响锁止插销301的升降。
28.当然,上述的实施案例是比较优化的案例。还有很多的方式来实现本技术的构思。比如,拉线302也可以直接连接到锁止插销301下部等方式来进行使用。
29.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椅子,包括前述的一种可摇摆椅背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底龙骨3的前方并与所述底龙骨3固定住的椅座z,所述椅座z中设置有与所述拉线302的操作端3022连接住并用于拉动和回退所述拉线302的左右摇摆功能调节把手z1,可以采用现有的结构,方便使用者操作即可,例如左右摇摆功能调节把手z1采用左右移动的把手,那么左右摇摆功能调节把手z1的左端位于椅座内并跟拉线302的操作端3022连接住,左右摇摆功能调节把手z1的右端伸出椅座供使用者拉动操作,左右摇摆功能调节把手z1的右端部分可以是方便手左右推拉的片状结构并是要露出在椅座外侧的。椅座内开设若干拉线引导槽z2,将拉线让着这些引导槽中引导至左右摇摆功能调节把手z1的左端并连接住。椅座内还应设置供左右摇摆功能调节把手z1左右推拉移动进行引导的横向推拉引导槽z3,横向推拉引导槽z3的前后槽壁上均形成有左右间隔分布的椅背摇摆功能关闭档位槽z31和椅背摇摆功能开启档位槽z32,所述左右摇摆功能调节把手z1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有向前凸出的卡合用弹性片z33和向后凸出的卡合用弹性片z33,前侧的卡合用弹性片z33与前侧的椅背摇摆功能关闭档位槽z31及椅背摇摆功能开启档位槽z32相配合,后侧的卡合用弹性片z33与后侧的椅背摇摆功能关闭档位槽z31及椅背摇摆功能开启档位槽z32相配合,卡合用弹性片z33优选是具有形变能力的弧形片体结构,椅背摇摆功能关闭档位槽z31及椅背摇摆功能开启档位槽z32优选是弧形的槽体结构,初始的时候,卡合用弹性片z33是卡入在椅背摇摆功能关闭档位槽z31中,此时,拉线未被拉动,拉线是被弹性复位装置牵引着的平衡状态,锁止插销301插到解锁孔101中,椅背摇摆功能关闭,当左右摇摆功能调节把手z1向右拉动,拉线的操作端也被向右拉动并作用到连接端使得拨叉44动作带动锁止插销301下降,同时卡合用弹性片z33也会一起右移并会进入到椅背摇摆功能开启档位槽z32卡合后,锁止插销301就向下脱离解锁孔101从而椅背摇摆功能开启,这时,椅背就能左右摆动了。当左右摇摆功能调节把手z1向左回推,该过程中由于拉线回退以后先处于放松状态,则弹性复位装置的摇摆功能开关切换用弹簧303从摇摆功能开启时的压缩状态复位张开,就会让锁止插销301又重新插入到解锁孔101中,此时卡合用弹性片z33又会卡入到椅背摇摆功能关闭档位槽z31。为了对整个结构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椅座中还设置有减缓左右摇摆功能调节把手z1向右移动来开启摇摆功能的摇摆功能开启缓冲弹簧z34,摇摆功能开启缓冲弹簧z34是左右延伸,其可以左端连接到左右摇摆功能调节把手z1上,右端与椅座内的结构连接住,这样
的作用在于打开时有缓冲作用,这样就不会拉坏拉线、拨叉等整个的启动结构,而在关闭时有复位省力的效果。
30.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椅背的摇摆功能进一步优化,不仅操作简单方便省力,摇摆的时候结构稳定性更好,使用起来也更加舒适,更利于放松解压。
31.实施例2,参照实施例1中附图,一种可摇摆椅背结构,本实施例的可摇摆椅背结构是实施例1的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可以在实施例1的结构的基础上使用,也即可以将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均运用到本实施例中,当然,本实施例的结构也可以单独运用到其他结构的椅子上去。
32.具体这种可摇摆椅背结构包括主支撑龙骨1、所述主支撑龙骨1前侧安装连接有的前支撑龙骨2和用于跟椅座固定连接并供所述主支撑龙骨1安装后能使所述主支撑龙骨1左右摇摆的底龙骨3,所述前支撑龙骨2上安装有椅背组件,所述底龙骨3上具有轴向在前后方向并所述主支撑龙骨1套设后能左右摇摆的支撑轴套31,所述主支撑龙骨1上开设有前后贯穿并套设在所述支撑轴套31上的摇摆套设孔11,所述支撑轴套31中穿设有前后延伸的并用于调节所述前支撑龙骨2相对于所述主支撑龙骨1前后位置的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所述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的后端向后穿出所述底龙骨3并连接固定有手轮51,手轮51转动可以使得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旋转,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的轴向是前后方向的,所述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的前端向前穿出所述底龙骨3并同时穿过所述摇摆套设孔11,也即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是前后穿过底龙骨3并从所述支撑轴套31的套内空间经过,而摇摆套设孔11在所述支撑轴套31外围套设,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也就能穿过所述主支撑龙骨1,从而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的前端就能向前穿过主支撑龙骨1以作为操控部件使用。具体为:所述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靠前端的部分作为驱动端部分50处在所述摇摆套设孔11的前方,所述驱动端部分50上安装连接有驱动齿轮组,所述驱动齿轮组上还安装连接有向前延伸并能向前伸入至所述前支撑龙骨2的底部部分中的连接转轴52,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作为驱动齿轮组的输入端部分,连接转轴52作为驱动齿轮组的输出端部分,所述连接转轴52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521,所述前支撑龙骨2的底部部分中设置有由后向前延伸的供所述连接转轴52向前伸入的前支撑龙骨底部内腔21,所述前支撑龙骨底部内腔21中一体连接有前后延伸的并使得所述连接转轴52向前伸入后能被螺纹连接住并能前后移动的驱动螺纹套筒22,所述驱动螺纹套筒22中具有前后贯穿的与所述连接转轴52的外螺纹521相配合的内螺纹孔221。上述结构中,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通过转动带动驱动端部分50转动,驱动端部分50转动就能带动驱动齿轮组,驱动齿轮组可以采用现有的齿轮箱结构或者后述在本实施例里提供的一种较为实用的结构,主要是为了实现传动有效性和省力,而齿轮组上连接有连接转轴52,连接转轴52就也会被带动而转动,而连接转轴52外表具有外螺纹521,就能同内螺纹孔221嵌套配合,并且通过转动的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就能使得连接转轴52不仅能通过螺纹的配合与驱动螺纹套筒22完成连接,还能通过旋转来实现所述驱动螺纹套筒22前后位置调节,也就能完成前支撑龙骨2以及前支撑龙骨2上安装的供人背部直接倚靠的椅背组件的前后位置的调节,停止旋转就固定连接住,主要的操作就是通过手轮,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来使得连接转轴52也相应逆时针和顺时针转动,连接转轴52的位置当安装在驱动齿轮组上以后得确保前后是不能移动的,也即在连接转轴52的轴向是限位锁住不能移动,那么才能使得这个轴向不动的连接转轴52通过转动就能使得驱动螺纹套筒22在连接转轴52上前后移动了,当然在
椅子生产安装的时候,连接转轴52可以先将具有外螺纹521的部分和驱动螺纹套筒22螺纹连接住一部分,另外,连接转轴52并不是整段都有外螺纹的,主要可以在其靠前的一段具有即可,但是得保证这一段外螺纹足够驱动螺纹套筒22前后移动而不脱离开,另外,当然,前支撑龙骨2本身需要配置一定的位置限制的结构,防止前后位置调节没有得到控制而影响使用。
33.从上面的结构中可以看到,支撑轴套31的设计不仅在外围套设了主支撑龙骨用于椅背摇摆,而且在支撑轴套31内可以通过穿设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来实现椅背前后位置的调节,通过这样一个中间的过渡结构,将整个椅子结构串联起来,整体性会更好,也更加紧凑,另外需要补充的是,例如在中间不穿设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的情况下,或者说当支撑轴套31只是用来实现摇摆功能的情况下,支撑轴套31的套内可以是填充为实心的实心轴结果,也即在该情况下,支撑轴套31跟实心轴等同的,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34.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齿轮组包括安装连接在所述驱动端部分50上的上齿轮501和安装连接在所述连接转轴52后端部分上的下齿轮502,所述上齿轮501和下齿轮502上下设置并啮合连接住,所述上齿轮501的直径大于所述下齿轮502的直径。上齿轮501可以通过现有的安装方式连接到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的驱动端部分50上,例如通过花键装配的方式进行安装连接,主要是周向的定位,当然现有的齿轮安装方式中,优选还要轴向定位,就在在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轴向在上齿轮501的前后侧会装配卡簧定位、轴肩定位、台阶定位、挡圈定位或轴套定位等结构,让上齿轮501与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之间是相对静止为宜,保证传动的有效性,同样的,下齿轮502通过上述的安装方式固定连接到连接转轴52上即可,直径的大小设置就是为了省力,通过先驱动直径尺寸更大的上齿轮再传动至直径更小的小齿轮,就能使得施力更加轻松,上齿轮501和下齿轮502的齿的大小和形状都可以一致,但是上齿轮501的齿根圆直径可以优选为下齿轮502的齿根圆直径的1.2-2倍,例如,上齿轮501的齿根圆直径为12cm,下齿轮502的齿根圆直径可以为6-10cm,而齿的径向尺寸可以为1cm,齿的径向尺寸应尽量小些,一般上齿轮501的齿根圆直径可以是其上的齿径向尺寸大小的10-20倍。这样通过两个轴的结构更加优化,当然,可以只用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并在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上开设螺纹跟驱动螺纹套筒22直接配合,也不用齿轮传动结构,但是这样的构造操作起来很费力,另外,对于这种情况下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在主支撑龙骨前后侧需要限位住来保持住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前后位置的稳定,会有轴向较大的压力,就是轴上在轴向限位的构造与主支撑龙骨产生较大的挤压力,会使得手轮转动更加费力。当然,虽然在上述两个轴的结构下,也应该尽量保证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的前后位置的稳定,另外为了转动更加顺利,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上安装有位于手轮和主支撑龙骨后侧部位之间的圆形状并较为光滑的后压板h2以及位于主支撑龙骨前侧部位和上齿轮501之间的圆形状并较为光滑的前压板h1,手轮安装固定在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的后端并与后压板h2轴向抵靠住,上齿轮501安装固定在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的前端并与前压板h1抵靠住,以维持驱动结构的稳定并利于转动的运行。
35.为了进一步提升连接转轴52的使用有效性,下齿轮502首先是要固定安装到连接转轴52上的,前面也提到下齿轮502是需要轴向周向限位的,特别在轴向上,连接转轴52的轴上可以直接形成台阶并抵在下齿轮502的前侧,而连接转轴52的轴上位于下齿轮502后侧可以是一个轴承k,主支撑龙骨1的前侧部位上形成有一个圆形的嵌入槽供该轴承k嵌入,优
选连接转轴52的后端部位向后穿过该轴承k并且下齿轮502的靠近套设连接转轴52位置的后侧部位是轴向抵靠在轴承k内圈的前侧面部位上的,这样会使得转动调节的过程更加顺利,而另一方面,还要保证连接转轴52的前后位置稳定,以保证与前支撑龙骨连接的稳定性,在主支撑龙骨1的后侧部位上设置应能抵靠在后侧部位上的圆形状并较为光滑的轴端后侧定位圈555,所述轴端后侧定位圈555的前后轴向穿设一枚轴端定位螺栓556,轴端定位螺栓556的螺头抵靠在轴端后侧定位圈555的后侧,而其螺杆部分向前穿过主支撑龙骨1并能和连接转轴52的后端部位连接住,连接转轴52的后端部位中开设有由后端面先前凹陷的供轴端定位螺栓556的螺杆部分螺接固定住的内侧的定位螺孔,这是一种安装方式,这种方式连接转轴52的后端部位可以不用向后穿投主支撑龙骨1,还可以有如下的安装方式,就是连接转轴52的后端部位向后穿出主支撑龙骨1,连接转轴52的后端部位上直接套设固定轴端后侧定位圈555,这种方式,轴端后侧定位圈555的内圈和连接转轴52的后端部位外表需要形成相应的螺纹结构,就之间通过套设并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上述这两种方式,就能使得连接转轴52的前后位置稳定住,在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操作过程中,连接转轴52只会产生转动,而不会前后移动,从而保证是前支撑龙骨2前后位置的变化,达到最有效最稳定的椅背组件的前后位置。
36.作为优选,所述主支撑龙骨1的前侧盖合有能遮盖住所述上齿轮501和下齿轮502的驱动齿轮组防护盖53,驱动齿轮组防护盖53可以采用塑料盖或者铝合金盖,可以通过卡扣结构或者通过螺钉结构等安装方式将其安装到主支撑龙骨1即可,主要是起到保护内部的驱动齿轮组部分的各个部件的功能,另外,当主支撑龙骨1的前侧部位开设弹簧仓1002,弹簧仓1002的仓口朝前的情况下,摇摆复位弹簧1000放入弹簧仓1002之后就外露并有脱离出来的风险,有了驱动齿轮组防护盖53可以遮住弹簧仓1002仓口并在前侧阻挡住摇摆复位弹簧1000以将摇摆复位弹簧1000封在弹簧仓1002中,使得摇摆复位弹簧1000跟着椅背尽量只有左右摇摆带来的压缩和展开的动作,保证摇摆的有效性和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扰动。所述前支撑龙骨2的底部部分为向后凸起的前支撑龙骨底插接部分20,所述驱动齿轮组防护盖53的前侧面处一体连接有向前延伸并与所述驱动齿轮组防护盖53遮盖住的区域连通的供所述前支撑龙骨底插接部分20向后插接入的套接管531,前支撑龙骨底插接部分20可以和套接管531前后先套接住,使得连接转轴52的外围有靠外防护结构并接合住,这样整个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护性都会更好些。套接管531和前支撑龙骨底插接部分20可以采用矩形状的结构,强度方面、生产安装方面都比较实用。那么,所述前支撑龙骨底部内腔21设置在所述前支撑龙骨底插接部分20中,前支撑龙骨底部内腔21就是在所述前支撑龙骨底插接部分20由后向前延伸凹陷形成的,当然,所述套接管531和所述前支撑龙骨底插接部分20均能供所述连接转轴52向前伸入,这样,连接转轴52在外有套接管531,套接管531外有前支撑龙骨底插接部分20,结构上更有层次更加优化。
37.作为优选,所述主支撑龙骨1还设置能遮盖住所述驱动齿轮组防护盖53和所述套接管531的外保护套54。进一步提升外部的防护性以及美观度,所述驱动齿轮组防护盖53和所述套接管531两者如上述是一体连接的结构,那么,外保护套54的外形尽量同所述驱动齿轮组防护盖53与所述套接管531形成的整体结构相近似,可以大致呈l型的构造,但是外保护套54的前侧表面和周边部位可以修饰得更好些即可,可以多一些流线型的构造,因为,驱动齿轮组防护盖53的细节的形状由于遮盖的位置有齿轮、弹簧等构造所以为了相适配会形
成相应的凸起和凹陷结构,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在于,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的前端一般会向前超出上齿轮一部分以用来进行对上齿轮更好地安装和轴向定位,此时,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前端超出的部分可以穿过驱动齿轮组防护盖53以保证内部结构的紧凑,驱动齿轮组防护盖53上就需要开设相应的孔洞让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前端穿入避让开,就有内部结构外露的情况,这些通过外保护套54均能更好地进行防护并能遮盖以提升美观度。外保护套54优选是跟主支撑龙骨1通过现有的卡和等方式固定住。驱动齿轮组防护盖53和外保护套54都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制作,例如pa6 33%玻纤的塑料。
38.另外,为了更好地进行前后调节,在前支撑龙骨底插接部分20中的前侧部位中嵌入配置有一个朝后伸入前支撑龙骨底部内腔21并靠连接转轴52前侧的前后调节用导向柱222,所述连接转轴52前端部位中,形成由前向后延伸开设的导向槽,该导向槽可以供前后调节用导向柱222向后插接配合,这样的设计,使得连接转轴52的前后导向更加稳定,结构牢固度也会更好。还有就是,前后位置调整转轴5和连接转轴52前后延伸设置并向前上方略微抬升一定角度,尽量控制在10度以内,甚至5度以内,因为椅座本身有时为了使用舒适也会略微抬升一些角度。
39.作为优选,所述前支撑龙骨2位于所述前支撑龙骨底插接部分20以上的部分中具有形成有一段向前弧形拱起的中间弧形支撑段23,提升向前的支撑的强度,因为人体腰部是向后抵靠的,这样的结构更为优化。
40.进一步地,上述的结构,所述前支撑龙骨2是通过底部的结构与主支撑龙骨1连接住的,如果只有该处的连接,整个支撑结构是不稳的,并且对于前支撑龙骨2的前后位置限制不足,所以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如下:所述前支撑龙骨2位于所述中间弧形支撑段23以上的部分作为上侧调节连接段24,所述上侧调节连接段24与所述主支撑龙骨1在前后间活动连接住。通过这样在靠上的前支撑龙骨2和主支撑龙骨1的连接,就能保证前后间连接的强度的,提升稳定性,并且由于底部两者的连接是前支撑龙骨2的底部结构是会前后调节移动的,所以靠上的两者的连接是优选活动式的以适应下方的前后可调节的连接构造。在此基础上,具体地,所述上侧调节连接段24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向后伸出的上支撑加强连接轴杆251,所述上支撑加强连接轴杆251与所述主支撑龙骨1之间通过万向连接机构连接住,万向连接机构可以采用现有的万向节结构,但是运用到椅子上,并不需要太复杂的机械结构,可以采用更为简易的万向结构,如下:所述万向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上支撑加强连接轴杆251后端的万向球头252和设置在所述主支撑龙骨1上供所述万向球头252安装连接的球笼19,所述球笼19的中形成有供所述万向球头252置入后能活动的活动内仓191,所述活动内仓191的内仓出口192向前开放并且,所述内仓出口192的直径小于所述万向球头252的直径且所述万向球头252有一部分向前露出在活动内仓191外,所述上支撑加强连接轴杆251后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内仓出口192的直径。内仓出口192优选是圆形的出口,通过上述尺寸的设计,就能使得上支撑加强连接轴杆251能绕着球笼19灵活地运转了,这里球笼19优选是可以拼接固定住的结构,例如,所述球笼19的主体部分是在主支撑龙骨1上形成,但是该主体部分后侧是不封闭,并在主支撑龙骨1后侧是通过一个后球笼盖190于该主体部分通过螺丝等可拆装的结构来封闭住球笼,这样的设计使得上支撑加强连接轴杆251从球笼后侧不封口的位置向前经过球笼
和内仓出口192来完成前后侧的安装固定,而万向球头252就能从后向前置入球笼,因为通常情况下,上支撑加强连接轴杆251和万向球头252是采用一体连接的结构,所以安装的时候是一个部件进行安装,所以这样的设计会更加适应些,本实例中上支撑加强连接轴杆251和万向球头252优选采用塑料一体连接成型,例如采用pom塑料制得。而且这种万向节的连接结构始终是连接住,对于前支撑龙骨2底部前后位置的调节是会进行有效限制的,并且这种龙骨和塑料连接件的塑性有限,比如,前支撑龙骨2底部先前移动很多的情况下,前支撑龙骨以及上侧万向连接部分的结构都不能满足向前移动分量过大所需要的形变能力,就会有不错的前后调节的限制。
4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就能使得椅背不仅能左右摇摆,还能使得椅背组件前后调节,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操作也更加简单,只要通过手轮就能轻松调节前后位置,另外左右摇摆功能通过实施例1也能看到操作也非常方便,并且两种功能的兼容性更好,使得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和强度都得到了更好地提升。
42.当然,基于上述的可摇摆椅背结构,本实施例也提供一种椅子,就是包括前述的这种可摇摆椅背结构,在实施例1和2中提及的可摇摆椅背结构都是可以采用并结合使用的。
43.实施例3,参照实施例1中附图,一种头枕结构,本实施例的头枕结构可以运用到实施例1和2的提及的椅子结构中去的,并与可摇摆椅背结构等设置到同一个椅子上使用,效果会更好。
44.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头枕结构包括用于安装连接在前支撑龙骨2上的呈直立状的上支撑龙骨6,上支撑龙骨6呈直立状并可以通过塑料材质一体成型,所述上支撑龙骨6的上端部分连接有绕着所述上支撑龙骨6转动并呈横卧状的上支撑梁61,也即上支撑龙骨6和上支撑梁61是转动连接的,所述上支撑梁61的前侧部分连接有能绕着所述上支撑梁61转动并用于供头部倚靠的头枕主体组件,上支撑梁61和头枕主体组件也是转动连接的,进一步,所述上支撑梁61的下侧安装有用于和所述上支撑龙骨6连接的转动座62,也即上支撑梁61和上支撑龙骨6的转动连接是通过转动座62连接的,并且所述上支撑梁61能沿着所述转动座62进行前后位置调节移动,这样上支撑梁61不仅能上下转动,使得头枕主体组件的整体的角度得到转动调节,上支撑梁61的前后移动,使得头枕主体组件的整体的前后位置能得到调节,还有就是头枕主体组件绕着上支撑梁61转动使得当头枕主体组件跟着上支撑梁61大范围角度调整以后,还能进一步微调以满足使用者头部依靠更加舒服的位置选择。
45.具体地,所述上支撑梁61的下侧部位形成有左右间隔并对称的左侧齿条601和右侧齿条602,所述左侧齿条601具有前后连续排布的向右后方倾斜的若干左侧倒齿6011并形成左侧倒齿限位槽60111,所述右侧齿条602具有前后连续排布的向左后方倾斜的若干右侧倒齿6021并形成右侧倒齿限位槽60211,所述转动座62中安装有向上延伸的定位桩621,所述定位桩621上套设有供所述上支撑梁61前后位置调节的弹性定位夹子622,所述弹性定位夹子622包括分别与所述左侧倒齿限位槽60111和所述右侧倒齿限位槽60211配合以使得上支撑梁61前后调节并限位的夹子左侧部分和夹子右侧部分以及所述夹子左侧部分和夹子右侧部分之间设置有的左右延伸的夹子复位弹簧6220。这个结构中,弹性定位夹子622就是安装定位在了转动座62上,弹性定位夹子622是不会相对转动座62发生前后平移的,而弹性定位夹子622相对上支撑梁61前后移动的弹性定位夹子622的位置其实是在左侧齿条601和右侧齿条602的间隔处,或者说也是在所述左侧倒齿限位槽60111和所述右侧倒齿限位槽
60211的间隔处,也就是上支撑梁61的下侧部位在左侧齿条601和右侧齿条602的间隔位置形成供弹性定位夹子622置入的夹子通道661122,由于夹子通道661122的两侧有齿条及相应的倒齿限位槽设置,又有前述倒齿形状的设计,弹性定位夹子622的左右两侧部分是相对上支撑梁61向后移动并形成卡位,并由于左右间有弹性的夹子复位弹簧6220,弹性定位夹子622顺着倒齿向后能连续做收拢倒退并展开停住的动作,通过操作上支撑梁61向前推实现,而上支撑梁61本身就是相对弹性定位夹子622向前能调节并同时也能因每组左右相对的左侧倒齿6011和右侧倒齿6021形成弹性定位夹子622停住时的卡位,也即上支撑梁61向前的调节是需要克服弹性定位夹子622上的夹子复位弹簧6220弹力才能完成向前的位置调节,但是倒齿的构造有局限性,就是使得上支撑梁61在上述结构下是不能相对弹性定位夹子622向后移动回退的,也就不能相对转动座62和前支撑龙骨2向后回退的,那么如何能使得上支撑梁61能相对弹性定位夹子622向后移动回退后续会有进一步的设计,或者其他能将弹性定位夹子622收拢的结构都是可以使得上支撑梁61能相对弹性定位夹子622向后顺利回退的。
46.接下来,我们对上述上支撑梁61向前调节的结构做进一步的细致描述:所述夹子左侧部分包括套设在所述定位桩621上的夹子左侧转动基板6221以及所述夹子左侧转动基板6221靠左侧部位一体连接有向左前方能伸入所述左侧倒齿限位槽60111的左侧卡板6222,所述夹子右侧部分包括套设在所述定位桩621上的夹子右侧转动基板6223以及所述夹子右侧转动基板6223靠右侧部位一体连接有向右前方能伸入所述右侧倒齿限位槽60211的右侧卡板6224,夹子左侧转动基板6221和夹子右侧转动基板6223可采用圆形饼状的结构并呈平铺状,左侧卡板6222和右侧卡板6224优选是长条形的结构,因为左侧卡板6222和右侧卡板6224才是夹子直接和倒齿配合接触的部分,夹子左侧部分和夹子右侧部分都可以通过塑料一体成型。
47.进一步,所述夹子复位弹簧6220夹设在所述左侧卡板6222和右侧卡板6224之间,这种结构跟现有很多弹性夹子类似,就是提升夹子收拢的难度,使得夹子优先保持在张开状态,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定位夹子622在不调节的时候,就是通过弹簧的弹性将左侧卡板6222和右侧卡板6224弹性挤压在倒齿形成的槽中,当不用推力向前推动上支撑梁的情况下,弹性定位夹子622是跟上支撑梁61保持静止状态的,当上支撑梁61向前推动,左侧卡板6222和右侧卡板6224就会被锯齿向中间挤压收拢一点,但此时收拢程度不大而且是不稳定的收拢状态,因为到下一个锯齿的位置又会张开形成卡位,从而完成上支撑梁61向前调节并定位。
48.进一步,所述左侧卡板6222的右侧部位一体连接有供所述夹子复位弹簧6220的左端内圈套住的左套接端子62220,所述右侧卡板6224的左侧部位一体连接有供所述夹子复位弹簧6220的右端内圈套住的右套接端子62240,提升夹子复位弹簧6220安装的稳定性,保证其更好地工作。进一步优选,所述左侧卡板6222的右侧部位还形成有位于所述左套接端子62220外围供所述夹子复位弹簧6220的左端置入的左侧弹簧端限位槽62221,所述右侧卡板6224的左侧部位还形成有位于所述右套接端子62240外围供所述夹子复位弹簧6220的右端置入的右侧弹簧端限位槽62241,左侧弹簧端限位槽62221和右侧弹簧端限位槽62241是在弹簧端部的外围,进一步提升对夹子复位弹簧6220端部的定位,以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另外,所述夹子左侧转动基板6221和夹子右侧转动基板6223在上下方向叠放,这里可以采用
剪刀或者其他夹子的类似结构,使得夹子左侧转动基板6221和夹子右侧转动基板6223通过一些上下能嵌套的台阶结果或者其他结构叠放以保证左侧卡板6222和右侧卡板6224是在同一水平位置,因为前述的左侧齿条601和右侧齿条602都是优选在同一水平位置设置的。而定位桩621是同时向上穿过夹子左侧转动基板6221和夹子右侧转动基板6223的,并且三者优选是同心的。
49.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撑梁61的下侧部位中位于所述左侧齿条601和右侧齿条602的间隔位置向上凹形成前后延伸的前后直线型矩形槽66,也即在夹子通道661122的上侧形成该前后直线型矩形槽66并且两者上下连通,而在所述前后直线型矩形槽66中嵌入有供所述前后直线型矩形槽66前后移动导向的矩形定位导向板63,也即上支撑梁61通过开设前后直线型矩形槽66就能更好地沿着矩形定位导向板63有直线型的前后导向效果,另外,所述矩形定位导向板63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供所述定位桩621向上插入安装的定位孔630,也即定位桩621也会向上穿过矩形定位导向板63,夹子左侧转动基板6221和夹子右侧转动基板6223上开设的供定位桩621向上穿过的孔洞优选就是单一的圆形孔结构并且直径大小跟定位桩621是相等或者几乎相等的,使得夹子左侧转动基板6221和夹子右侧转动基板6223是不会相对定位桩621产生前后等水平移动的,如果定位孔630也是单一的圆形孔洞结构,那么,矩形定位导向板63就相对定位桩621也是不会水平动的,那么就是为了让上支撑梁61随着前后直线型矩形槽66这样更好地前后移动直线导向。但是为了能够让上支撑梁61在向前调节后还能回退以实现前后位置的来回调节,我们对包括定位孔630在内的结构做如下设计:所述定位孔630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前圆形部分6301和后圆形部分6302以及所述前圆形部分6301和后圆形部分6302之间连通有的收缩部分6303,所述前圆形部分6301的直径和所述后圆形部分6302的直径大小与所述定位桩621的直径大小相同或者接近相同,所述收缩部分6303呈矩形状且左右间距小于所述定位桩621的直径大小,所述矩形定位导向板63位于所述定位孔630的部分为塑性部分,所述矩形定位导向板63的下表面处一体连接有左右间隔设置的分别位于所述弹性定位夹子622左右两侧并当定位桩621插入定位孔630的部分从前圆形部分6301进入到后圆形部分6302过程中能将所述弹性定位夹子622收拢的左侧收拢档条6311和右侧收拢档条6312,左侧收拢档条6311和右侧收拢档条6312都是前后延伸的。左侧收拢档条6311抵在左侧卡板6222左侧靠外的根部位置,右侧收拢档条6312抵在右侧卡板6224右侧靠外的根部位置,并且在初始安装的时候,当定位桩621安装到前圆形部分6301中的时候,弹性定位夹子622是处于张开状态的,如果水平用力使得定位桩621经过收缩部分6303进入到后圆形部分6302时,弹性定位夹子622是会处于收拢状态的,那么当上支撑梁61由后向前推动进行调节时,当矩形定位导向板63在前后直线型矩形槽66中靠前后中间的位置时,是推动比较顺畅的,弹性定位夹子622两侧的挤压摩擦力是保证不会将定位桩621从前圆形部分6301推入到后圆形部分6302中的,当然,为了减少摩擦力,接触部位的表面需要光滑些为宜,此时定位桩621是会在前圆形部分6301中并收缩部分6303将定位桩621限制住,但是当上支撑梁61一直向前移动以后,前后直线型矩形槽66的后侧槽壁最后会抵靠到矩形定位导向板63后侧部位上,此时再用力推动上支撑梁61向前,则由于定位孔630的设计和矩形定位导向板本身具有塑性的特性,就会使得收缩部分6303能被外力影响而形变张开,也即定位桩621形成向后较大的力将收缩部分6303撑开并经过收缩部分6303,
从而进入到后圆形部分6302,由于左侧收拢档条6311和右侧收拢档条6312的抵靠形成杠杆力,就会使得左侧卡板6222和右侧卡板6224向左右中间内收,也即夹子收拢包在左侧收拢档条6311和右侧收拢档条6312之间,此时的夹子收拢是比较完全也比较稳定的收拢状态,从而使得上支撑梁61可以不受到弹性定位夹子622的影响而回到的最后的位置,重新进入到新一轮向前位置的调节,使得这个过程是可以重复的,从而满足各个位置可以重复进行来回调节。这里所述矩形定位导向板63位于所述定位孔630的部分为塑性部分的这个设计,就是非常必要了,当然矩形定位导向板63也是可以通过塑料一体成型加工,另外,为了提升定位孔630的塑性,可以在定位孔630的两侧分别开设上下贯通的塑性提升槽63000,塑性提升槽63000可以是波浪形的,或者左侧的塑性提升槽63000跟定位孔630左半边的外形相近似,右侧的塑性提升槽63000跟定位孔630右半边的外形相近似,通过刨去材料,使得定位孔630周围部位的塑性更大些,方便定位桩621撑开穿过时是可靠的。
50.更进一步,所述上支撑梁61的下侧部位形成有位于所述左侧倒齿限位槽60111和所述右侧倒齿限位槽60211前方的当定位桩621插入定位孔630的部分从后圆形部分6302进入到前圆形部分6301以后所述弹性定位夹子622张开时供左侧卡板6222和右侧卡板6224置入的前方过渡开放区域6000。该设计是接着前面的设计,因为当定位桩621在后圆形部分6302以后,上支撑梁61就能顺利回退了,但是当上支撑梁61回退到很靠后的时候,同样,矩形定位导向板63的前侧部位会顶到前后直线型矩形槽66的前侧槽壁,那么这个时候,再用力向后推动上支撑梁61,矩形定位导向板63会跟着上支撑梁61前移一段并使得定位桩621就会返回到前圆形部分6301中,此时,就会让弹性定位夹子622张开了,那么相当于弹性定位夹子622又处于向前调节时的有效状态,那么也即是在夹子通道661122靠前的前方过渡开放区域6000就提供一个供弹性定位夹子622的左侧卡板6222和右侧卡板6224收拢状态放入并张开工作的一个恢复区域,是下一个向前调节过程启示的准备区域,保证上支撑梁61的向前调节是一个能重复的过程。这样的整个设计,就不会造成向前调节以后回不去的问题,而是任意位置都是可以重复调节定位的。
51.另外,转动座62与上支撑梁61和上支撑龙骨6的安装做简单描述,转动座62可以采用现有的双耳型铰链座,并且是倒置的设置,转动座62的铰接部分在下并跟上支撑龙骨6上端形成单耳的铰接部分插接并通过铰接轴左右串接到一起即可,该铰接轴的轴向在左右方向,而为了提升转动后位置能有一定的稳定度,转动座62和上支撑龙骨6的铰接部分在插接后左右相贴近的间隔处设置有套在铰接轴上的摩擦阻尼片6006,当然,这种阻尼式的转动连接方式也是比较常规的现有设计,当然可以采用其他现有的阻尼式的转动连接结构,主要是为了使得能够转动,但是转动是需要较大力的,保证转动后的位置是有一定的稳定度的,不会很容易就转动,保证使用的时候不会很松,使得一方面是能够调节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考虑,这种结构在很多家具上或者机械设备上都有。那么同样的,所述上支撑梁61的前侧部分与头枕主体组件之间也可以通过这种阻尼式的转动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使得头枕主体组件能够绕着上支撑梁61的前侧部位上下微调角度,所以他们之间设置的铰接轴的轴向同样也是左右方向的,但是这里的话,由于头枕主体组件与上支撑梁61之间只要转动即可,所以上支撑梁61的前侧部位上可以直接形成铰接部位或者固定一个现有的铰接座,头枕主体组件的后侧部位也是可以是直接形成相应的铰接部位或者固定一个现有的铰接座,那么再通过铰接轴将上支撑梁61前侧部位和头枕主体组件后侧
部位上的相应的铰接结构串接起来即可,同样可以配有摩擦阻尼片6006。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转动座62与上支撑龙骨6铰接后的活动范围也好,还是上支撑梁61的前侧部分与头枕主体组件之间铰接后的活动范围也好都是优选有限制并且能相应的有档位调节为宜,那么也可沿用现有设计,例如在上支撑龙骨6上端的铰接部分上形成左右延伸并向上弧形凸起的转动限位档6666,而转动座62的铰接部分上可以形成转动圆周方向间隔排布的供转动限位档6666调节卡入的档位槽6667,进一步,转动座62的铰接部分还形成转动方向上前后位置用来阻挡转动限位档6666周向转动的格挡部位6668,上支撑梁61的前侧部分与头枕主体组件的铰接部分上也可以设置这些转动限位档6666、档位槽和格挡部位等,主要就是使得转动是可调节并也是受限制的,采用其他现有的结构都是可行的,这里不再赘述。
52.而转动座62与上支撑梁61的安装连接可以进一步优化,转动座62是倒置设置的,那么其上部是基础支撑的部分而下部是铰接部分,为了更好地使得上支撑梁61更好地在转动座62上前后调节,并且又能保证结构间的连接性,转动座62在采用现有的双耳型铰链座的基础上,在转动座62上部的基础支撑上,也即双耳型铰链座的基础支撑部分进行改造,转动座62通常的基础支撑部分是矩形的块状结构,那么在这个基础支撑部分的上表面处开设前后贯通延伸并顶部与外界连通的燕尾安装槽t1,该燕尾安装槽t1的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截面是正放的等腰梯形状的,并且前后是贯通方便上支撑梁61前后移动的,而且该燕尾安装槽t1的上侧是开口的并且由下往上燕尾安装槽t1的左右槽壁的间距是逐渐缩小形成斜面结构,而上支撑梁61的下侧部位外围轮廓与所述燕尾安装槽t1的槽型相匹配,上支撑梁61的下侧部位也就形成了燕尾部t2,上述的左右侧齿条、左右侧倒齿限位槽、前后直线型矩形槽66、前方过渡开放区域6000和夹子通道661122就是在燕尾部t2中形成的,而定位桩621是插入定位在转动座62的燕尾安装槽t1的槽底中,水平方向是不能移动的,这里为了定位桩621和转动座62能顺利安装,我们将转动座62基础支撑部分和铰接部分分割成两个上下拼接的结构,分别为转动座基础支撑部分j1和转动座铰接部分j2,那么在安装的时候,先将矩形定位导向板63放入前后直线型矩形槽66,弹性定位夹子622放在矩形定位导向板63下侧并卡在夹子通道661122中,上支撑梁61就带着矩形定位导向板63和弹性定位夹子622先通过燕尾部t2向前穿设在转动座62的转动座基础支撑部分j1开设的燕尾安装槽t1中,由于槽型的设置,上支撑梁61就不会相对转动座基础支撑部分j1上下移动了,然后将定位桩621从转动座基础支撑部分j1底部向上穿设并经过燕尾安装槽t1的槽底一直向上穿设,直到定位桩621的向上同时穿设到弹性定位夹子622和矩形定位导向板63的相应孔位中,最后将转动座基础支撑部分j1和转动座铰接部分j2通过螺栓的连接方式或者也是横向楔块插接的方式等现有可拆卸的固定拼接方式安装即可,定位桩621的下端就顶在转动座铰接部分j2顶部交界的部位或者在定位桩621向上穿设以后,转动座基础支撑部分j1的底部装配填充件抵住定位桩621下端。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顺利地进行安装,并能够很好地进行头枕前后位置以及上下角度的调节。
53.还有一方面,就是头枕上下也优选能大幅度调节,这种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的方式,并在前支撑龙骨2和上支撑龙骨6的连接结构中就能实现,上支撑龙骨6的下侧部位形成全包围或者全包围的包围框6k,所述包围框6k形成上下延伸的通道,前支撑龙骨2通过包围框6k的通道与包围框6k穿设起来,例如跟前支撑龙骨2的上侧调节连接段24进行穿设,并且前支撑龙骨2的上侧调节连接段24的前侧部位上形成上下间隔设置的上下档位调节槽2s,上
下档位调节槽2s可以是一些圆弧形的凹陷槽,而上支撑龙骨6的后侧部位中嵌入有能抵靠作用到上下档位调节槽2s中的上下档位调节柱6s,上下档位调节柱6s前后延伸设置,上下档位调节柱6s后侧部位优选是圆弧形的构造,这样,可以与上下档位调节槽2s更好地配合,基于上述结构,上下档位调节柱6s优选采用波珠螺丝或者波仔弹簧等结构,例如采用波珠螺丝,其是紧定螺丝的一个衍生产品,由弹簧,钢珠,壳体组成,钢珠是会外露一部分,这里,正好钢珠可以作为上下档位调节柱6s的后侧部位而且还是球形的,能跟上下档位调节槽2s更好地配合,同时由于内部有前后延伸的弹簧,钢珠前后是受到弹力的,当上支撑龙骨6在前支撑龙骨2的上下方向调节时,钢珠会向前缩入一段距离,上支撑龙骨6就能方便上下移动,然后当到了相应的上下档位调节槽2s的位置,钢珠会向后弹出抵靠在上下档位调节槽2s中,如果不用力上下推动上支撑龙骨6,上下档位调节柱6s就位定位在该上下档位调节槽2s中而不会上下移动了,所以这种连接结构,是方便上支撑龙骨6带着头枕组件上下调节并定位的。
54.本实施例同样提供一种椅子,包括前述头枕结构,当然,这种椅子也是继续沿用实施例1、2中的可摇摆椅背结构的。
55.实施例4,参照实施例1中附图,一种头枕结构,本实施例的头枕结构是对实施例3的头枕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可以在实施例3的基础结构上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56.具体地,该头枕结构包括用于供头部倚靠的头枕主体组件,所述头枕主体组件包括中头枕以及所述中头枕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的并能绕着所述中头枕左侧部分左右转动的左头枕和能绕着所述中头枕右侧部分左右转动的右头枕,所述左头枕通过左侧铰链71与所述中头枕左侧部分铰接连接,所述右头枕通过右侧铰链72与所述中头枕右侧部分铰接连接,所述左侧铰链71位于所述中头枕的外侧,所述右侧铰链72也位于所述中头枕的外侧。通过三个左中右设计的头枕能够更好地包覆头部,让头部得到更好地包覆,左侧铰链71和右侧铰链72的铰接轴的轴向是上下方向的,让左头枕和右头枕都在水平方向左右摆动即可,对于头部的包覆主要是在水平侧方的,另外,左侧铰链71和右侧铰链72在中头枕的外侧,也能够方便铰链以及左右头枕的更换维修等,因为他们是会经常活动的部件,相对来说容易出现问题。
57.作为优选,所述中头枕包括前后拼接而成的中头枕前基板a1和中头枕后框a2以及所述中头枕前基板a1前侧表面处固定有的中头枕海绵垫a3,中头枕前基板a1和中头枕后框a2可以是塑料材质加工而成并通过卡扣或者螺丝螺纹连接等现有方式拼接形成中头枕的整个基础结构并内部是中空的构造,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较为良好的枕头外形结构了,然后在配上中头枕海绵垫a3就能舒服地使用了,同样的,所述左头枕包括前后拼接而成的左头枕前基板b1和左头枕后框b2以及所述左头枕前基板b1前侧表面处固定有的左头枕海绵垫b3,所述右头枕包括前后拼接而成的右头枕前基板c1和右头枕后框c2以及所述右头枕前基板c1前侧表面处固定有的右头枕海绵垫c3,三个头枕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设计思路。为了安装的需求,所述中头枕左右两侧的拼接部位处分别形成有第一安装口a01和第二安装口a02,第一安装口a01和第二安装口a02就是方便内外结构的安装连接,具体地,所述中头枕通过左头枕连接座与所述左侧铰链71连接住,所述中头枕通过右头枕连接座与所述右侧铰链72连接住,所述左头枕连接座包括至少左侧有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安装口a01并固定在所述中头枕后框a2前侧部位上的左第一板a211以及所述左第一板a211的左侧伸出第一安
装口a01的部分一体连接有的向前延伸并位于中头枕左侧方的用于安装所述左侧铰链71的左第二板a212,所述右头枕连接座包括至少右侧有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二安装口a02并固定在所述中头枕后框a2前侧部位上的右第一板a221以及所述右第一板a221的右侧伸出第二安装口a02的部分一体连接有的向前延伸并位于中头枕右侧方的用于安装所述右侧铰链72的右第二板a222,左头枕连接座和右头枕连接座可以采用钢板加工制作,提高强度,这里的固定方式可以优选螺钉的钉入等较为实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即可。
58.作为优选,所述左侧铰链71的其中一个铰链叶片固定在所述左第二板a212上,所述左侧铰链71的另一个铰链叶片作为左侧活动叶片710伸入所述左头枕中并与所述左头枕固定,左头枕的右侧拼接后也形成相应的安装口供左侧活动叶片710伸入进去进行固定,左侧活动叶片710可以固定在左头枕前基板b1后侧部位上,也即在左头枕前基板b1靠左头枕内的一侧上,当然,左侧活动叶片710也可以固定在左头枕后框b2前侧部位上;所述右侧铰链72的其中一个铰链叶片固定在所述右第二板a222上,所述右侧铰链72的另一个铰链叶片作为右侧活动叶片720伸入所述右头枕中并与所述右头枕固定,右枕头的左侧拼接后形成相应的安装口供右侧活动叶片720伸入进去进行固定,右侧活动叶片720可以固定在右头枕前基板c1后侧部位上,也即在右头枕前基板c1靠右头枕内的一侧上,当然,右侧活动叶片720也可以固定在右头枕后框c2前侧部位上。这样的设计,就能使得左头枕和右头枕顺利左右转动进行调节了。
59.当然,为了转动幅度控制,做如下改进:所述左第二板a212的前侧部位一体连接有向左延伸并用于限制左侧活动叶片710向左后方转动的左转动限位板a213。所述右第二板a222的前侧部位一体连接有向右延伸并用于限位右侧活动叶片720向右后方转动的右转动限位板a223。左转动限位板a213和右转动限位板a223都是为了防止向后的转动过度。
60.进一步,所述左第二板a212至少有一部分也在左头枕中,所述右第二板a222至少有一部分也在右头枕中,让这种机械结构的外露更少,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和美观度。
61.而为了对左头枕连接座和右头枕连接座有更好的防护和遮盖,可以在中头枕后框a2前侧部位上还固定有靠左头枕连接座后侧的左后侧遮挡防护板a100,左后侧遮挡防护板a100可以包在左头枕连接座的左右方并一起固定到中头枕后框a2前侧部位上,左后侧遮挡防护板a100左后侧外表面部位是90度的圆弧表面,类似于圆角的构造,左后侧遮挡防护板a100包裹的部位上可以形成加强筋来抵靠住左头枕连接座,以更好地在后侧防护遮挡住左头枕连接座并且也更加美观,同样的,中头枕后框a2前侧部位上还固定有靠右头枕连接座后侧的右后侧遮挡防护板a200,右后侧遮挡防护板a200与左后侧遮挡防护板a100左右镜像设置并与右头枕连接座相配合。这两个遮挡防护板也都可以采用塑料加工而成。
62.作为优选,所述左侧铰链71为阻尼铰链,所述右侧铰链72为阻尼铰链。这样使得左头枕的左右转动和右头枕的左右转动是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气才能转动,那么在不施加力气的情况下,可以维持在一种较为稳定在状态来抵靠头部,具有更好地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不是不受控制的太轻易的转动。
63.而整个头枕组件在椅子上的安装也是容易实现的,如实施例3中提到的安装方式:所以上支撑梁61的前侧部位上可以直接形成铰接部位或者固定一个现有的铰接座,头枕主体组件的后侧部位也是可以是直接形成相应的铰接部位或者固定一个现有的铰接座,那么再通过铰接轴将上支撑梁61前侧部位和头枕主体组件后侧部位上的相应的铰接结构串接
起来即可,同样可以配有摩擦阻尼片6006,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中头枕后框a2的后侧部位处形成铰接结构,可以用来上支撑梁61阻尼式转动连接住,这样整个头枕组件就能在椅子上上下转动调节使用了。特别是配合前面实施例提到的椅背摇摆和前后位置调节的功能,头枕组件中左右头枕的转动结构,能够更好地配合这些功能还调整人体的位置,以保持一个非常好的舒适度。
64.当然,本实施例也是提供了一种椅子,包括前述的头枕结构。
65.实施例5,参照实施例1中附图,一种扶手结构,本实施例的扶手结构可以运用到前述的椅子中去,结合使用,当然也可以单独在其他现有的椅子中去使用。
66.具体地,该扶手结构包括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外套f以及上下穿设在所述扶手外套f上并能在扶手外套f上下调节的扶手升降龙骨f1、所述扶手升降龙骨f1的顶部安装有的扶手基底支撑板f2、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f2上安装有能左右移动的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f3以及能带动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f3左右移动并能绕着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f3在水平方向活动的供手倚靠的扶手主体部。扶手外套f可以直接安装到椅子的椅座或者椅背上,就能使得扶手结构在椅子上使用了。扶手外套f、扶手升降龙骨f1、扶手基底支撑板f2和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f3都可以是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加工的。扶手升降龙骨f1优选是内部中空的立体的t型结构或者倒置的l型结构以形成一个基本的扶手支撑结构。扶手基底支撑板f2呈平铺状并通过卡合或者螺钉固定等方式固定在扶手升降龙骨f1 的顶部并遮住扶手升降龙骨f1的内部中空区域,扶手基底支撑板f2的上表面需要尽量光滑些,这样扶手主体部在其上做水平方向活动的时候,不会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通过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f3的设计,将其作为一个移动的中心,一方面,扶手主体部和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f3可以一起做公共的移动,就是一起左右平移,另一方面,扶手主体部还能相对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f3做自转等不是左右平移的动作,使得扶手主体部的位置调节移动更加多样。
67.具体地,所述扶手主体部不仅能沿着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f3前后移动还能绕着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f3水平转动,也即,扶手主体部和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f3除了一起公共的左右平移动作以外,扶手主体部是可以绕着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f3转动以及相对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f3前后调节移动这两个动作的,使得扶手的可调节性进一步提升。
68.进一步,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座f3包括置入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f2下表面部位中的扶手左右移动导向板f31以及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板f31上部一体连接有的向穿过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f2的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f2上开设有上下贯穿并左右延伸的供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向上穿过并左右移动调节的扶手左右移动通行孔f21,扶手左右移动通行孔f21左右延伸的条形孔,使得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能左右平移并导向,所述扶手主体部包括位于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f2上侧的扶手底板f4以及所述扶手底板f4上侧盖合固定有的扶手面基板f44,扶手底板f4和扶手基底支撑板f2上下接触,扶手底板f4就是沿着扶手基底支撑板f2上表面水平移动的,这样,扶手主体部也就相应能移动了,扶手面基板f44就是直接供手扶靠的最靠上的结构并安装连接到扶手底板f4上侧即可,扶手面基板f44的上表面可以再铺设皮质层或者海绵垫等柔性结构层以提升舒适性,扶手底板f4和扶手基底支撑板f2则同样可以通过塑料一体成型,所述扶手底板f4上开设有上下贯穿并前后延伸的供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向上穿过并前后移动调节的扶手前后移动通行孔f41,也即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向上同时
穿过扶手左右移动通行孔f21和扶手前后移动通行孔f41,那么扶手左右移动通行孔f21的前后尺寸以及扶手前后移动通行孔f41的左右尺寸是尽量跟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的直径大小相等或者稍大,保证非移动方向的限位,从上述结构中也可以看到扶手左右移动通行孔f21和扶手前后移动通行孔f41在竖直方向投影是交叉的结构才能使得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向上同时穿过这两个孔,在这个设计中,当扶手底板f4左右平移,由于扶手前后移动通行孔f41的左右孔壁对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左右侧抵靠并限位住,就能使得扶手底板f4带着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在扶手左右移动通行孔f21中一起左右平移了这个结构是能完成公共的左右移动调节的。另外,扶手底板f4的移动调节就是代表了整个扶手主体部的动作,可以视作为扶手的移动调节即可。更进一步,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的顶部还安装固定连接有供所述扶手底板f4水平转动的扶手转动中心块f5,所述扶手底板f4上表面部位中置入有能带动扶手底板f4一起绕着所述扶手转动中心块f5水平转动并能在前后方向供所述扶手底板f4前后调节导向用的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f6,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的顶部还向上穿过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f6,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到扶手底板f4本身就是能绕着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可以灵活转动的,但是这种转动过于灵活而太过松动,所以设置了扶手转动中心块f5,以使得扶手底板f4的转动是有限度的并且还能确保扶手底板f4前后移动的导向性以及受力会更加优化,扶手转动中心块f5的前后侧是能够设置一些转动限位的构造的。
69.进一步,所述扶手底板f4的上表面处形成有前后延伸供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f6安装置入的扶手前后移动调节限位槽f42,所述扶手前后移动通行孔f41开设在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限位槽f42的槽底,所述扶手底板f4位于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限位槽f42的左右两侧槽壁均包括前后延伸的平直导向部分f421以及与所述平直导向部分f421前后衔接的前后调节弧形限制部分f422,所述前后调节弧形限制部分f422由若干前后连续的并背对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f6方向拱起的前后调节单体弧形壁f4220组成,前后调节单体弧形壁f4220就是单个的前后限位的侧壁并形成单个的弧形槽,左侧的前后调节单体弧形壁f4220形成向左拱起的弧形槽,右侧的则向右拱起,这种前后排布的限位槽就使得扶手底板f4前后移动能有多档位的调节并限位住,当然,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f6还需要设置能跟左右侧的扶手前后移动调节限位槽f42配合的结构,具体为: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f6中安装有左右延伸的前后调节弹簧f611以及所述前后调节弹簧f611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的并分别能抵靠住到左侧的前后调节单体弧形壁f4220和右侧的前后调节单体弧形壁f4220中去的左前后调节端块f612和右前后调节端块f613,也即左前后调节端块f612和右前后调节端块f613是能卡入到前后调节单体弧形壁形成的弧形槽中去的,从而得到弹性限位,然后通过施加一定的力才能实现前后移动调节,这样使得扶手底板f4前后调节是要克服这种弹性的限位结构的,保证调节后在不施加太大外力情况下,扶手底板f4前后位置还是比较稳定的状态。
70.作为优选,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f6的外围轮廓呈矩形状,所述前后调节弹簧f611左右延伸穿设在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f6上,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f6的上表面处形成下凹的供所述扶手转动中心块f5置入后两者能相对转动的扶手转动限位槽f52,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f6位于所述扶手转动限位槽f52的槽底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供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的顶部向上穿过的扶手转动中心环绕孔f51。
通过这个设计,扶手底板f4带着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f6一起能绕着固定在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顶部的所述扶手转动中心块f5水平转动并且是受限的转动,通过扶手转动限位槽f52的设置实现。进一步,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f6位于所述扶手转动限位槽f52左右侧的槽壁均为前后延伸的平直型壁,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f6位于所述扶手转动限位槽f52的前侧槽壁和后侧槽壁分别形成前侧转动调节弧形限制部分f651和后侧转动调节弧形限制部分f652,所述前侧转动调节弧形限制部分f651由若干弧线型连续的并背对所述扶手转动中心环绕孔f51方向拱起的前侧转动调节单体弧形壁f6510组成,前侧转动调节单体弧形壁f6510形成单个的向前拱起的弧形的限位槽,前侧转动调节单体弧形壁f6510在左右方向排布并且优选是弧线型的向前拱起的轨迹上,这个弧形的轨迹优选就是扶手左右移动导向中心柱f32的中心,所述扶手前后移动调节导向座f6位于所述扶手转动限位槽f52的后侧槽壁设计得前侧槽壁前后镜像的结构即可,具体为:所述后侧转动调节弧形限制部分f652由若干弧线型连续的并背对所述扶手转动中心环绕孔f51方向拱起的后侧转动调节单体弧形壁f6520组成。
71.进一步,所述扶手转动中心块f5中嵌入有均前后延伸并前后排布的前转动调节弹簧f6511和后转动调节弹簧f6521,所述前转动调节弹簧f6511的前端连接有能卡入到所述前侧转动调节单体弧形壁f6510中去的前转动调节端块f6512,所述后转动调节弹簧f6521的后端连接有能卡入到所述后侧转动调节单体弧形壁f6520中去的后转动调节端块f6522。通过这种结构的设计,使得转动后能得到转动调节端块的在所述扶手转动限位槽f52的前侧槽壁和后侧槽壁的限位,这里通过控制扶手转动限位槽f52的左右间距以及转动调节单体弧形壁的数量就能达到转动幅度的控制,只要在扶手转动限位槽f52的左右两侧的侧壁能防止转动的进行。而且这样的结构,在左右平移时也更加稳定。
72.作为优选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f2的下侧部位开设有供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板f31置入的扶手左右调节限位槽f22,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f2位于所述扶手左右调节限位槽f22的前后侧壁分别形成前侧左右调节弧形限制部分f221和后侧左右调节限制部分f222,所述前侧左右调节弧形限制部分f221由若干左右直线型连续的并背对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板f31方向拱起的前左右调节单体弧形壁f2210组成,所述后侧左右调节限制部分f222由若干左右直线型连续的并背对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板f31方向拱起的后左右调节单体弧形壁f2220组成,并且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板f31的前侧一体连接形成有能抵靠到前侧左右调节弧形限制部分f221的前左右调节定位弧形凸起部f311,所述扶手左右移动导向板f31的后侧一体连接形成有能抵靠到后侧左右调节限制部分f222的后左右调节定位弧形凸起部f312,这里可以不采用弹簧的弹性限位,而是直接采用凸起的结构设置,并利用塑料材质的塑性能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还直接作为限位结构使用,这样虽然调节的施力需要更加大一些,但是限位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因为整个扶手在左右调节需要更大的稳定度,当然也可以采用前述弹簧和端块的结构设计。
73.作为优选,所述扶手升降龙骨f1中安装有升降调节用的升降调节联动杆f7。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f2的下侧部位中置入有向下延伸并抵靠住所述升降调节联动杆f7以进行升降调节的升降调节弹簧f77,并在升降调节联动杆f7位于升降调节弹簧f77下方的位置上可以设置伸出扶手升降龙骨f1的按钮结构,通过操作按钮并作用到升降调节弹簧f77来完成扶手升降龙骨f1升降调节,这样扶手的上下位置也能得到调节了。
74.这样,整个扶手主体部不仅能升降,还能左右平移,并且在左右平移的基础上能前后调节和左右转动调节,调节的位置更加广,让使用者有更好的体验。
75.本实施例也提供一种椅子,包括前述的扶手结构,并且这种椅子的其他部分结构也是可以采用前述实施例中椅子的椅背、头枕部分的各个结构的。
76.实施例6,参照实施例1中附图,一种扶手结构,本实施例的扶手结构是对实施例5的扶手结构的延伸设计,可以结合使用,也可以单独实施,能更好地跟椅背进行衔接并各个功能也有所加成。
77.具体为:一种扶手结构,包括主支撑龙骨1、所述主支撑龙骨1前侧安装连接有的前支撑龙骨2和用于跟椅座固定连接并供所述主支撑龙骨1安装后能使所述主支撑龙骨1左右摇摆的底龙骨3,所述前支撑龙骨2上安装有椅背组件,还包括所述前支撑龙骨2左侧和右侧分别安装连接有一扶手悬挂梁d,左右两侧的扶手悬挂梁d左右镜像对称设置并且左右两侧的扶手悬挂梁d的前侧部位中均安装有一扶手组件,左右两侧的扶手组件左右镜像对称设置,左侧的扶手悬挂梁d向左后方弧形拱起,右侧的扶手悬挂梁d向右后方弧形拱起。通过这种悬挂式的设计,使得扶手组件就能跟随前支撑龙骨2,或者说跟随椅背能左右摇摆、前后调节等,而不是像安装在椅座上一样是固定不动的,从而不能配合椅背适用更多的新功能。左侧的扶手悬挂梁d与前支撑龙骨2的左侧部位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方式、或者卡接方式等安装固定即可,右侧的扶手悬挂梁d与前支撑龙骨2的右侧部位可以采用相同的固定方式安装固定。
78.作为优选,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外套f以及上下穿设在所述扶手外套f上并能在扶手外套f上下调节的扶手升降龙骨f1、所述扶手升降龙骨f1的顶部安装有的扶手基底支撑板f2、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f2上安装有的供手倚靠的扶手主体部,所述扶手外套f的外表面处一体连接有用于安装至扶手悬挂梁d上去的套入卡块f01,所述扶手悬挂梁d的前侧部位形成有上下贯通供所述扶手外套f向下套入安装的扶手套接管d1,所述扶手套接管d1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套入卡块f01卡合住的扶手套入安装卡槽d11,通过这个结构设计,使得扶手外套f就能卡接到扶手悬挂梁d上了。
79.作为优选,所述扶手升降龙骨f1中安装有升降调节用的升降调节联动杆f7,所述升降调节联动杆f7设置在扶手升降龙骨f1内的中空区域中,升降调节联动杆f7包括横向杆体f71和与所述横向杆体f71后端部位一体连接并向下延伸的纵向杆体f72,所述横向杆体f71的下侧一体连接有按钮部位f710,所述按钮部位f710能向下穿出所述扶手升降龙骨f1,所述纵向杆体f72的后侧部位上一体连接有升降调节卡块f720,所述升降调节卡块f720向后穿出所述扶手升降龙骨f1,所述扶手外套f的后侧臂上开设有一排上下间隔排布并前后贯通供升降调节卡块f720卡入的升降调节口f00,所述横向杆体f71和纵向杆体f72一体连接的部位处固定有左右延伸的供所述升降调节联动杆f7转动来进行升降调节的升降调节转轴f73,所述升降调节转轴f73安装架设在扶手升降龙骨f1内,按钮部位f710位于升降调节转轴f73的前侧,通过在前侧向上按压按钮部位f710,升降调节联动杆f7绕着升降调节转轴f73发生偏转,纵向杆体f72是向前下方移动就会使得升降调节卡块f720脱离升降调节口f00从而使得扶手升降龙骨f1可以在扶手外套f中上下自由移动,当移到相应的位置,松开按钮部位f710,升降调节联动杆f7就会复位,使得升降调节卡块f720卡入到相应的升降调节口f00完成定位。
80.那么为了升降调节联动杆f7能较好地复位,做如下设计:所述横向杆体f71位于按钮部位f710处部分的上侧部位与扶手基底支撑板f2下表面部分之间抵靠有一上下延伸的升降调节弹簧f77。进一步,所述扶手基底支撑板f2下表面部分上形成有供所述升降调节弹簧f77上端套入的上侧弹簧套筒f771,所述横向杆体f71的上侧部位上形成有供所述升降调节弹簧f77下端套入的下侧弹簧套筒f772,上下对弹簧的端部限位,保证弹簧位置的稳定。
81.作为优选,所述扶手升降龙骨f1的外侧还一体连接有升降限制块f101,所述扶手外套f的侧部开设有上下延伸的供升降限制块f101插入后升降得到限位的升降限位槽f102,这种限位的结构是为了保证扶手升降龙骨f1在扶手外套f上是上下移动有所限制并且不会掉出扶手外套f,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82.作为优选,所述椅背组件包括前支撑龙骨2前侧安装连接有的中椅背体y1以及前支撑龙骨2左右两侧分别安装连接有的左椅背体y2和右椅背体y3,中椅背体y1、左椅背体y2和右椅背体y3的基本构造都可以采用一样的,可以采用现有的结构,只要能供人体背部依靠即可,又或者采用前述实施例中的中头枕这种拼接的结构,当然外形是不一样的,也即是通过海绵垫、前侧基板和后框拼接的结构,比较实用。而且这三个椅背体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包裹住人体腰腹部,在椅背摇摆功能开启时,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安全。
83.进一步,所述中椅背体y1、左椅背体y2和右椅背体y3均能绕着所述前支撑龙骨2扭动,人体倚靠始终是会挪动的,带有形变能力的椅背结构是更加舒适的。那么,可以做如下设计,即所述中椅背体y1、左椅背体y2和右椅背体y3均通过橡胶连接件x与所述前支撑龙骨2连接住,这样通过强度较好的橡胶连接件x通过螺钉的现有的安装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后,由于橡胶连接件x本身刚性不是很大,是具有不错的扭动形变能力的,这样就能提供一定的变形能力,橡胶连接件x可以采用凹字形的或者l型的,具有一定的扭动能力即可,并扭动幅度可以根据不同人群配置,当然,橡胶连接件x与前支撑龙骨2以及椅背体的连接方式优选一定是可拆装的,这样方便更换,能满足使用者更多是使用需求。
84.同样本技术提供一种椅子,包括前述的一种扶手结构,并且这种扶手结构与实施例5的扶手结构可以兼容使用,而椅子其他部位的构造也可以采用其他实施例中的结构设计,这种扶手运用到椅背和头枕均能调节的椅子中使用是,效果更加优化。
8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