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稀土磁能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22:37: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磁力发动机。


背景技术:

2.随着能源资源的紧张,发动机的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动机是用于机械设备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而磁力发动机即是通过磁能提供动力的发动机;现有的磁能发动机理论中都要使用磁屏蔽材料(理想材料是超导体)约束磁力线,控制磁场范围,使磁铁接近单磁状态。而现实生活中超导体的应用受到环境等因素影响,很难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而磁铁也始终保持双磁极,在多块磁铁相互作用下,最终很容易进入平衡的状态,停止所有的动作,所以要使用多个转子结构来克服这种平衡状态。但这样还是会大大降低转子的工作效率。而且在转子旋转过程中,当转子磁铁组边缘靠近定子磁铁组边缘时,会遇到同极相斥的情况,就像看不见的“墙壁”阻挡转子继续旋转。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磁能发动机,解决了现有的磁力发动机需要消耗能源进行驱动,耗费能源较大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稀土磁能发动机,包括稀土磁钢、面轴承、转子磁铁组、定子磁铁组、转子磁铁、定子磁铁、齿轮、磁铁组模块、固定轴、传动拨杆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磁钢的外部设置有磁力线控制器,所述稀土磁钢外壳内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设置有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外围设置有第一转子且第一转子外围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上每间隔角度设置有光轴且光轴固定在稀土磁钢外壳上,所述第一转子上每间隔角度设置有光轴且光轴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安装在平面轴承上且平面轴承固定在稀土磁钢外壳上所述稀土磁钢的数量为七组且为环状阵列分布。
5.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子包括第一转子内圆和第一转子外圆,所述第二转子内等间距安装有十八个转子磁铁组,所述第一转子内圆内等间距安装有三个定子磁铁组,所述第一转子外圆内等间距安装有十八个转子磁铁组,所述定子内等间距安装有三个定子磁铁组,所述转子磁铁组由两颗转子磁铁构成,所述定子磁铁组由四颗定子磁铁构成,所述转子磁铁组的一侧s极指向外侧且另一侧n极指向外侧,所述定子磁铁组的n极指向内侧。
6.优选地;所述所述第二转子外侧的转子磁铁组对应处均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转子外圆外侧的转子磁铁组对应处均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转子内圆的定子磁铁安装在磁铁组模块内,所述磁铁组模块通过固定轴安装在第一转子内圆上,所述定子的定子磁铁安装在磁铁组模块内,所述磁铁组模块通过固定轴安装在定子上,所述磁铁组模块下部设置有传动拨杆,两相邻磁铁组模块之间通过弹簧相连。
7.优选地;所述转子磁铁和定子磁铁均为方形磁铁,所述转子磁铁组由两颗转子磁铁纵向粘接构成,所述转子磁铁组中一颗转子磁铁的s极指向外侧且另一颗转子磁铁的n极
指向外侧,所述定子磁铁组中定子磁铁的n极指向内侧。
8.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磁能发动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定子内定子磁铁组中四颗定子磁铁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原理,依次推动相对应的第一转子外圆内四个转子磁铁组转动,第一转子外圆转动二十度完成一个转动周期,重复以上步骤第一转子外圆继续持续转动,第一转子内圆中定子磁铁组与第二转子内转子磁铁组的工作原理与前相同,只是第二转子转速是第一转子外圆转速的二倍;而且四个第二转子在顺时针旋转方向上依次相差角度为五度,确保在一个工作过程中(第二转子顺时针转动20
°
)四个第二转子的齿轮不会同时拨动第一转子内圆磁铁组模块,以减少谐振,四个第一转子外圆在顺时针旋转方向上依次相差角度为五度,确保在一个工作过程中(第一转子外圆顺时针转动30度四个第一转子外圆的齿轮不会同时拨动定子磁铁组模块,以减少谐振;中心轴的一段作为动力输出与发电装置连接供使用,可见,本发动机以磁铁同极相斥的作用力产生动力,磁铁同极相斥的作用力作为动力输出工作稳定,采用了磁场能而无需使用其它能源,并且不需要磁屏蔽材料,磁场能的产生不污染环境且不受地域性限制,不受地域性限制和工作状态持续稳定的优点。
[0009] 2、定子内等间距设置的三个定子磁铁组分别从三个方向作用第一转子外圆内十八个转子磁铁组顺时针转动,三个定子磁铁组从三个方向推动第一转子外圆转动进而使得第一转子外圆转动均匀且平稳,第一转子内圆中定子磁铁组与第二转子内转子磁铁组的工作原理也与前相同,使得本磁能发动机工作状态持续稳定;四个第二转子在顺时针旋转方向上依次相差角度为五度,确保在一个工作过程中(第二转子顺时针转动20
°
)四个第二转子的齿轮不会同时拨动第一转子内圆的磁铁组模块,以减少谐振,四个第一转子外圆在顺时针旋转方向上依次相差角度为五度,确保在一个工作过程中(第一转子外圆顺时针转动30度四个第一转子外圆的齿轮不会同时拨动定子的磁铁组模块,以减少谐振,使得本磁能发动机工作状态持续稳定。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一种稀土磁能发动机的示意图。
[0011]
图2为一种稀土磁能发动机剖视图。
[0012]
图3为一种稀土磁能发动机磁能示意图。
[0013]
图中:1、稀土磁钢外壳;2、磁力线控制器,3-转子,31-第一驱动轮,32-第二驱动轮,33-第一驱动齿条,34-第二驱动齿条,4-永磁体,5-磁力座,51-永磁磁芯,52-导磁稀土磁钢外壳,53-连接件,54-a磁力座,55-b磁力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磁能发动机,包括稀土磁钢、面轴承、转子磁铁
组、定子磁铁组、转子磁铁、定子磁铁、齿轮、磁铁组模块、固定轴、传动拨杆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磁钢的外部设置有磁力线控制器,所述稀土磁钢外壳内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设置有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外围设置有第一转子且第一转子外围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上每间隔角度设置有光轴且光轴固定在稀土磁钢外壳上,所述第一转子上每间隔角度设置有光轴且光轴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安装在平面轴承上且平面轴承固定在稀土磁钢外壳上所述稀土磁钢的数量为七组且为环状阵列分布,第一转子包括第一转子内圆和第一转子外圆,所述第二转子内等间距安装有十八个转子磁铁组,所述第一转子内圆内等间距安装有三个定子磁铁组,所述第一转子外圆内等间距安装有十八个转子磁铁组,所述定子内等间距安装有三个定子磁铁组,所述转子磁铁组由两颗转子磁铁构成,所述定子磁铁组由四颗定子磁铁构成,所述转子磁铁组的一侧s极指向外侧且另一侧n极指向外侧,所述定子磁铁组的n极指向内侧,所述第二转子外侧的转子磁铁组对应处均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转子外圆外侧的转子磁铁组对应处均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转子内圆的定子磁铁安装在磁铁组模块内,所述磁铁组模块通过固定轴安装在第一转子内圆上,所述定子的定子磁铁安装在磁铁组模块内,所述磁铁组模块通过固定轴安装在定子上,所述磁铁组模块下部设置有传动拨杆,两相邻磁铁组模块之间通过弹簧相连,转子磁铁和定子磁铁均为方形磁铁,所述转子磁铁组由两颗转子磁铁纵向粘接构成,所述转子磁铁组中一颗转子磁铁的s极指向外侧且另一颗转子磁铁的n极指向外侧,所述定子磁铁组中定子磁铁的n极指向内侧。
[001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推动飞轮盘转动,磁力线控制器控制了磁力线的改变,从而引发转动中稀土强磁产生的吸引力,一个永磁体可处于a磁力座的逆时针方向上,同名磁极之间的斥力推动永磁体及转子逆时针旋转,使永磁体接近b磁力座,而b磁力座此时处于关闭状态,不会对永磁体的转动造成干扰;在转动过程中,转子的第一驱动轮上的第一驱动齿条与b磁力座的正向齿轮接触并带动其旋转,继而带动b磁力座转动,使b磁力座的状态由关闭趋向于打开,第一驱动齿条的行程走完时,恰好使b磁力座打开,其n极朝向转轴,此时永磁体位于b磁力座的逆时针方向,b磁力座释放的磁力对永磁体形成斥力继续推动永磁体逆时针转动,同时,处于b磁力座逆时针方向的下一个磁力座被第二驱动齿条带动由打开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不会干扰永磁体的旋转,其他的磁力座也按照相同的方式推动相应的永磁体,在转动过程中,多个永磁体受到的斥力形成合力促使转子旋转,将磁能转化为机械能输出,再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控制磁力座的开关,也不需要为驱动装置提供电流从而推动飞轮盘持续转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