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携头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19:44: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耳机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2.头戴式耳机是指戴在头上,并非插入耳道内的耳机,由于头戴式耳机声场好,舒适度好,能避免擦伤耳道,因此相对于其他种类的耳机更容易收到大众的追捧。
3.头戴式耳机包括头戴部以及安装在头戴部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的耳机部,当人们佩戴头戴式耳机时,两个耳机部盖合在耳朵上以便于人们收听声音,头戴部一方面夹在人们的头部以限制耳机的位置,另一方面当头戴式耳机为有线耳机时,两个耳机部之间的线路能够通过头戴部的内部进行连接,以起到防护作用。因此头戴部通常具有一定刚性,不易产生大幅度的形变,从而支撑整个耳机的形状。
4.因此一般头戴式耳机的体积比较大,结构灵活度差且不易变形,在外出时无法将其放入随身衣物中进行随身携带,使得头戴式耳机产生携带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灵活度,从而改善头戴式耳机由于体积大而不便携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头戴式耳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头戴式耳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头戴式耳机,包括折叠杆和两个分别转动设置在折叠杆沿长度方向两端的耳机头,所述折叠杆包括两个相对布设的弧形弯杆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弧形弯杆之间的铰接转杆,所述弧形弯杆沿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个侧壁为用于贴合头型的凹面,所述弧形弯杆沿长度方向并背离凹面的侧壁为沿平行于凹面布设的凸面,所述弧形弯杆沿长度方向并位于凹面和凸面之间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铰接转杆沿平行于弧形弯杆的第一平面的方向布设且两端分别正对所述弧形弯杆的凹面和凸面,所述弧形弯杆靠近所述铰接转杆处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铰接转杆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转动件与铰接转杆使得两个弧形弯杆能够相互转动,两个弧形弯杆沿铰接转杆的轴线方向朝相互靠近方向转动,直至两个弧形弯杆的第一平面相抵触,以实现对头戴式耳机进行折叠的效果,减小了头戴式耳机的占用空间,在整体上提高了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灵活度,从而改善了头戴式耳机由于体积大而不便携带的问题。
8.优选的,所述铰接转杆位于两个所述弧形弯杆之间并位于所述弧形弯杆的第一平面背离第二平面的一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弧形弯杆相互抵接从而对两个弧形弯杆在不折叠时的状态进行定型,铰接转杆的位置并非位于两个弧形弯杆相互靠近的两个端面正中间,从而避免由于铰接转杆位置限制两个弧形弯杆的转动角度,使得两个弧形弯杆无法相互贴合的情况,以便于从而进一步优化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缩小头戴式耳机的占用空间。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同轴转动套设在所述铰接转杆上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弯杆固定连接的转动支杆。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弯杆通过转动支杆与转动环连接,通过转动环与铰接转杆转动连接,从而实现弧形弯杆沿铰接转杆轴线方向转动的效果。
12.优选的,所述铰接转杆上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避免所述转动环脱离铰接转杆的防脱挡板,所述转动环的两端均与所述防脱挡板滑动抵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脱挡板一方面限制转动环在铰接转杆的转动位置,避免转动环沿铰接转杆转动的同时沿铰接转杆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以提高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避免两个弧形弯杆上的转动环在转动时由于相互摩擦产生的磨损,而造成两个转动杆之间的位置发生松动的情况,从而提高转动杆的使用寿命。
14.优选的,所述弧形弯杆在第一平面上设置有用于对折叠后的两个所述弧形弯杆的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磁条。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头戴式耳机折叠时,其中一个弧形弯杆的第一平面沿靠近另一个弧形弯杆的第一平面方向转动,直至两个弧形弯杆上的限位磁条相互吸引接触,限位磁条相互吸引产生的吸引磁力会限制两个弧形弯杆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从而对折叠后的头戴式耳机进行定型。
16.优选的,所述两个弧形弯杆之间设置有弹性材质的护线软管,所述护线软管用于供线路穿过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弧形弯杆连通固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护线软管为弹性材质,当头戴式耳机折叠时,护线软管沿弧形弯杆的转动方向弯折并延长,一方面使得弧形弯杆的折叠时线路不会产生暴露的情况,从而降低线路裸露在外易受损的风险,另一方护线软管在弯折的同时对线路进行支撑,以降低由于线路弯折角度过大而折断的风险。
18.优选的,所述耳机头包括耳机支架和设置在所述耳机支架上且用于与耳朵相贴合的耳机垫,所述弧形弯杆与所述耳机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耳机头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弧形弯杆的凹面的方向转动的第二转动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转动件当头戴式耳机进行折叠时,耳机头能够通过第二转动件沿靠近弧形弯杆的凹面的方向转动,从而在进一步提高了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灵活度的同时进一步缩小头戴式耳机的占用空间,为解决改善头戴式耳机由于体积大而不便携带的问题做出进一步优化。
20.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沿平行于所述弧形弯杆的凹面的方向布设且固定在弧形弯杆上的导向转杆,所述导向转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弯杆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固定,所述弧形弯杆靠近所述耳机支架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导向转杆的弧形滑槽,所述导向转杆上同轴转动套设有固定在所述耳机支架上的旋转滑套。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耳机头沿靠近弧形弯杆的凹面方向转动时,通过旋转滑套沿导向转杆的轴线方向转动从而带动耳机头沿靠近弧形弯杆的凹面方向转动,直至耳机头与弧形弯杆相抵触,以实现耳机头的折叠。
22.优选的,所述旋转滑套的内周壁上沿自身的轴线方向均匀间隔布设有若干个限位滚珠,所述导向转杆上开设有与若干个所述限位滚珠相卡设的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
槽壁上设有弹性材质的防滑垫。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滚珠与限位卡槽相卡接时会产生一定的阻力对耳机头的位置进行限位,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使得耳机头能够保持一定的位置角度,当通过外力转动耳机头时,限位滚珠也与限位卡槽边滑动边卡接,直至限位滚珠卡在合适的限位卡槽内,防滑垫一方面降低限位滚珠与限位卡槽在滑动时的磨损程度,另一方面增大限位滚珠与限位卡槽之间的摩擦力,尽可能避免限位滚珠在无外力的作用下脱离限位卡槽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旋转滑套与导向转杆之间的结构紧密性。
24.优选的,所述旋转滑套内开设有用于供线路通过连线通道,所述连线通道分别与所述弧形弯杆和所述耳机支架连通。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线通道一方面为线路布设留有空间,方便线路传输,另一方面对线路进行保护,避免线路暴露在外部从而增加线路损坏的风险,同时还对线路的布设形状进行支撑,以避免由于耳机头的转动角度过大使得线路过弯而折断的风险。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两个弧形弯杆沿铰接转杆的轴线方向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直至两个弧形弯杆的第一平面相抵触,以实现对头戴式耳机进行折叠的效果,在整体上提高了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灵活度,从而改善了头戴式耳机由于体积大而不便携带的问题;2.铰接转杆并非位于两个弧形弯杆相互靠近的两个端面正中间,从而避免由于铰接转杆位置限制两个弧形弯杆的转动角度,使得两个弧形弯杆无法相互贴合的情况,以便于从而进一步优化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缩小头戴式耳机的占用空间;3.通过防脱挡板一方面限制转动环在铰接转杆的转动位置,另一方面避免两个弧形弯杆上的转动环在转动时由于相互摩擦产生的磨损,而造成两个转动杆之间的位置发生松动的情况,从而提高转动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折叠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件的连接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滑套和限位滚珠的连接示意图。
32.图中:1、折叠杆;11、弧形弯杆;111、凹面;112、凸面;113、第一平面;114、第二平面;12、铰接转杆;2、耳机头;21、耳机支架;22、耳机垫;3、第一转动件;31、转动环;32、转动支杆;33、防脱挡板;4、护线软管;5、第二转动件;51、导向转杆;511、限位卡槽;52、旋转滑套;53、限位滚珠;54、防滑垫;6、连线通道;7、限位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携头戴式耳机。参照图1和图2,头戴式耳机包括折叠杆1,折叠杆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耳机头2。折叠杆1包括两个相对布设的弧形弯杆11,两个弧形弯杆11沿长度方向相近的两个端面相抵接,两个弧形弯杆11之间连接有铰接
转杆12并沿铰接转杆12轴线方向转动,以实现两个弧形弯杆11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转动的折叠效果。耳机头2包括耳机支架21和耳机垫22,耳机垫22安装在耳机支架21上,耳机支架21与弧形弯杆11背离铰接转杆12的端面转动连接。
35.当人们佩戴耳机时,两个耳机头2分别盖合在两个耳朵上,此时耳机垫22与耳朵抵紧接触,折叠杆1位于头部后方夹住头部,使得耳机垫22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不脱离耳朵。在佩戴耳机的状态下,弧形弯杆11与头部相接触的侧壁设为贴合头型的凹面111,以增强耳机佩戴时的舒适度,弧形弯杆11背离头型的侧壁为与凹面111相平行的凸面112,使得弧形弯杆11为适应不同的头型而留出调整角度的空间,弧形弯杆11靠近头顶的侧壁设为第一平面113,弧形弯杆11背离头顶的侧壁设为第二平面114。
36.其中铰接转杆12位于弧形弯杆11的第一平面113背离第二平面114的一侧,铰接转杆12沿平行于第一平面113的方向布设,且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正对弧形弯杆11的凸面112和凹面111,弧形弯杆11与铰接转杆12之间设置有带动弧形弯杆11沿铰接转杆12的轴线方向转动的第一转动件3,通过第一转动件3,两个弧形弯杆11能够沿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直至两个弧形弯杆11的第一平面113相抵触。以实现头戴式耳机的初步折叠,提高了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灵活度,初步减小了头戴式耳机的占用空间,对头戴式耳机由于体积大而不便携带的问题进行初步改善。
37.另外耳机头2与弧形弯杆11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件5,通过第二转动件5使得耳机头2能够沿靠近或远离弧形弯杆11的凹面111的方向转动,当需要对头戴式耳机进行折叠时,耳机头2沿靠近弧形弯杆11的凹面111的方向转动直至与弧形弯杆11相抵触,从而对头戴式耳机进行进一步折叠,再次缩小头戴式耳机的占用空间,从而在整体上改善了头戴式耳机由于体积大而不便携带的问题。
38.参照图1和图3,第一转动件3包括转动环31、转动支杆32和防脱挡板33。转动支杆32固定在弧形弯杆11的第一平面113上并靠近铰接转杆12处,转动环31固定在转动支杆32并同轴转动套设在铰接转杆12上。两个弧形弯杆11上的转动支杆32交错布设使得位于转动支杆32上的转动环31互不干涉。
39.其中防脱挡板3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防脱挡板33沿铰接转杆12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在铰接转杆12上,转动环31的两端均与防脱挡板33滑动抵接,一方面对转动环31的位置进行限位,以降低转动环31脱离铰接转杆12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使得两个弧形弯杆11上的转动环31不直接进行接触,尽可能避免转动环31在转动时由于相互摩擦产生的磨损,而造成两个转动杆之间的位置发生松动的情况,从而提高转动杆的使用寿命。
40.如图1和图2所示,弧形弯杆11在第一平面113上固定有限位磁条7。当头戴式耳机折叠时,两个弧形弯杆11上的限位磁条7相互接触吸附,从而尽可能避免在无外力作用下两个弧形弯杆11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的情况,以便于对折叠后的头戴式耳机进行定型。
41.另外限位磁条7上开设有若干个间隔布设的防滑槽,一方面起到防滑的作用,另一方面限位磁条连接处有空气隔离,以便于拆离两个弧形弯杆11,从而降低头戴式耳机恢复成佩戴状态的难度。
42.参照图1和图4,第二转动件5包括导向转杆51和旋转滑套52。弧形弯杆11靠近耳机支架21的端面上开设有固定放置导向转杆51的弧形滑槽,导向转杆5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正对弧形弯杆11的第一平面113和第二平面114。旋转滑套52同轴滑动套设在导向转杆51
上,旋转滑套52的外周壁固定在耳机支架21上,从而带动耳机支架21靠近或远离弧形弯杆11的凹面111。
43.为了使耳机支架21能够在转动过程中随时对自身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如图5所示,旋转滑套52的内周壁上沿自身轴线方向均匀间隔安装有若干个限位滚珠53,导向转杆51的周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滚珠53相卡接的限位卡槽511,限位卡槽511与限位滚珠53一一相对布设。
44.当旋转滑套52通过外力夹持而转动时,限位滚珠53与限位卡槽511边滑动边卡接,转动至合适位置后,限位滚珠53卡设在相应的限位卡槽511内,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通过限位滚珠53与限位卡槽511相卡接从而对耳机支架21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避免耳机头2在无外力的作用下随意转动,以提高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稳定性。
45.另外限位卡槽511的槽壁内粘接有弹性材质的防滑垫54,当限位滚珠53与限位卡槽511相卡设时,限位滚珠53抵紧防滑垫54,一方面降低限位滚珠53与限位滑槽在滑动时的磨损程度,另一方面增大限位滚珠53与限位卡槽511的槽壁之间的摩擦力,再一次降低限位滚珠53在无外力的作用下脱离限位卡槽511的现象发生的概率。
46.参照图1和图2,两个弧形弯杆11之间安装有供线路穿过的护线软管4。护线软管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弯杆11连通固定,护线软管4为弹性材质的波纹管。当佩戴头戴式耳机时,两个弧形弯杆11沿长度方向相互靠近的两个端面相抵接,护线软管4位于两个弧形弯杆11的通线槽内,当对头戴式耳机进行折叠时,护线软管4随弧形软管的转动一边伸长一边沿弧形弯杆11的转动轨迹变形,位于护线软管4内的线路随着护线软管4的变形轨迹而弯曲,从而在避免线路暴露在外的同时对线路变形进行支撑,降低由于线路弯折角度过大而折断的风险。
47.如图4和图5所示,旋转滑套52内开设有连线通道6,连线通道6的一端与弧形弯杆11连通,连线通道6的另一端与耳机支架21连通,以便于线路能够与耳机支架21连接。避免线路外露的同时对线路弯折处进行支撑保护。
4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便携头戴式耳机的实施原理为:当对头戴式耳机进行折叠时,首先其中一个弧形弯杆11通过第一转动件3沿铰接转杆12的轴线方向并沿靠近另一个弧形弯杆11的方向转动,直至两个弧形弯杆11上的限位磁条7相抵触,其次通过第二转动件5,耳机头2沿靠近弧形转杆的凹面111方向转动直至耳机头2与弧形转杆的凹面111相抵接,最后实现头戴式耳机的折叠,最终提高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灵活度,从而改善头戴式耳机由于体积大而不便携带的问题。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