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换热器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13:48: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换热器及空调器
1.本技术要求2021年9月19号提交的名称为“分液器、单向阀、换热器、制冷循环系统、空调器”、申请号为202122281454.9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其全部内容被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2.本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3.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时需要跟空调器所在环境进行大量热量交换,空调器的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率。对于制冷制热空调来说,在切换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时,换热器也在作为冷凝器使用和作为蒸发器使用之间切换。而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和作为冷凝器时对换热器的管路形式的要求并不相同。换热器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要求较长的管路从而使冷媒获得一定的过冷度,换热器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需要降低管路的长度从而提高换热器蒸发效率。
4.现有技术中,有的换热器包括串联连接的换热段和过冷段,所述过冷段具有主管段和至少一个旁通管段,每个所述旁通管段均与所述主管段的至少部分区段并联设置;且每个所述旁通管段上均设有单向导通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朝向布置成:在所述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阻断其所在的旁通管段以使冷媒仅流经所述主管段、在所述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导通其所在的旁通管段以使冷媒在所述过冷段中分流成至少两个流路并分别流经所述主管段和每个所述旁通管段。这样,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过冷段为多条流路串联的单条流路,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过冷段为并联的多条流路。
5.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6.换热器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和作为冷凝器使用时,仅仅过冷段的形式发生变化,换热器过冷段之外的管路整体没有变化,对于空调制冷制热效果的提升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以解决如何进一步提高换热器换热效果的问题。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冷媒管、第一分流元件、第二分流元件、第一单向阀、第三分流元件、第四分流元件和第二单向阀,其中,多个冷媒管,形成第一换热通路、第二换热通路、第三换热通路、第四换热通路、第五换热通路和第六换热通路;第一分流元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换热通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换热通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分流元件还开设有第一冷媒进出口;第二
分流元件,连通所述第五换热通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换热通路的第一端;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流元件与所述第二分流元件之间的第一分流连通管路,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自所述第二分流元件至所述第一分流元件;第三分流元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换热通路的第二端、所述第四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换热通路的第二端;第四分流元件,连通所述第六换热通路的第二端、且通过第二分流连通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三分流元件,所述第四分流元件开设有第二冷媒进出口;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流连通管路,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自所述第四分流元件至所述第三分流元件。
1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冷媒在换热器中的流动方向可以为自第一冷媒进出口至第二冷媒进出口时,也可以为自第二冷媒进出口至第一冷媒进出口。
11.当冷媒从第一冷媒进出口向第二冷媒进出口流动时,冷媒从第一冷媒进出口进入第一分流元件,经第一分流元件分流,分为四路经第一换热通路、第二换热通路和第三换热通路、和第四换热通路进入第三分流元件。冷媒进入第三分流元件后,经第五换热通路进入第二分流元件,然后经第六换热通路流动至第四分流元件,从第二冷媒进出口离开换热器。
12.冷媒在换热器中的流动方向为自第二冷媒进出口至第一冷媒进出口时,冷媒从第二冷媒进出口进入第四分流元件,一部分冷媒经过第六换热通路进入第一分流元件;一部分经第三分流元件分流后分为五路,其中,一路经第五换热通路进入第二分流元件,其余四路经第四换热通路、第三换热通路、第二换热通路和第一换热通路进入第一分流元件。经第六换热通路进入第二分流元件的冷经第一分流连接管路进入第一分流元件。第一分流元件中的冷媒从第一冷媒进出口离开换热器。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分流元件包括壳体、汇流管、第一分液支管和第二分液支管,其中,壳体内部具有分液腔,开设有第一分液口和第二分液口;汇流管包括弯折连通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分液腔直接连通;第一分液支管,通过所述第一分液口与所述分液腔连通;第二分液支管,通过所述第二分液口与所述分液腔连通,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分液支管和第二分液支管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非垂直。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液支管的内径大于或等于5.1mm,且小于或等于6.1mm;所述第二分液支管的内径大于或等于3.1mm,且小于或等于3.7mm。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段偏向所述第二分液支管侧设置。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流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分流元件的上部。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分流元件位于所述第四分流元件的上部。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冷媒管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第二换热通路、第三换热通路、第四换热通路、第五换热通路和第六换热通路自上而下依次排布。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第二换热通路、第三换热通路、第四换热通路、第五换热通路和第六换热通路包含的冷媒管的数量相同。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流元件为竖向设置的集气管。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气管通过第一管口连接于第一换热通路,所述集气管通
过第二管口连接于第二换热通路,所述集气管通过第三管口连接于第三换热通路,所述集气管通过第四管口连接于第四换热通路,其中,所述第一管口、所述第二管口、所述第三管口和所述第四管口位于所述集气管的上部管段。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至少由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室内换热器、和压缩机依次连接的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或所述室外换热器为如上述的换热器。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为所述换热器时,所述换热器的所述第一冷媒进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媒进出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相连通。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在所述室内换热器为所述换热器时,所述换热器的第一冷媒进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媒进出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相连通。
2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及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27.通过第一分流元件、第二分流元件、第三分流元件、第四分流元件、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进行配合,使换热器实现“作为蒸发器时多支路、作为冷凝器时少支路”。具体地,冷媒自第一冷媒进出口流动至第二冷媒进出口时,换热器为多个换热通路串联的形式,冷媒在换热器中的行程较长,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换热器中的冷媒可以被充分冷却,获得制冷所需的过冷度;冷媒自第二冷媒进出口流动至第一冷媒进出口时,换热器为多个换热通路并联的形式,冷媒在换热器中的行程较短,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冷媒在换热器中的压降较小,冷媒在蒸发吸热作用被提高。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和作为冷凝器使用时,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都得到提高。
28.使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采用上述换热器作为空调器的室内和/或室外换热器,可以提高室内机和/或室外机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地,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果。
29.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0.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31.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的冷媒循环示意图;
34.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的冷媒循环示意图;
35.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第四分流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第四分流元件的立体图。
37.附图标记:
38.11:第一换热通路;12:第二换热通路;13:第三换热通路;14:第四换热通路;15:第五换热通路;16:第六换热通路;
39.21:第一分流元件;22:第二分流元件;23:第三分流元件;24:第四分流元件;241:汇流管;242:汇流腔体;243:第一分支腔体;244:第二分支腔体;245:第一管段;246:第二管段;247:第一分液支管;248:第二分液支管;
40.31:第一单向阀;32:第二单向阀;
41.41:第一分流连通管路;42:第二分流连通管路;
42.51:第一冷媒进出口;52:第二冷媒进出口;
43.61:室外换热器;62:节流装置;63:室内换热器;64: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他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45.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46.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7.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8.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49.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50.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5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2.结合图1-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至少由室外换热器61、节流装置62、室内换热器63、和压缩机64依次连接的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室内换热器63和/或室外换热器61的形式为包括多个冷媒管、第一分流元件21、第二分流元件22、第一单向阀31、第三分流元件23、第四分流元件24和第二单向阀32的形式,其中,多个冷媒管,形成第一换热通路11、第二换热通路12、第三换热通路13、第四换热通路14、第五换热通路15和第六换热通路16;第一分流元件21,连通第一换热通路11的第一端、第二换热通路12的第一端、第三换热通路13的第一端和第四换热通路14的第一端,第一分流元件21还开设有第一冷媒进
出口51;第二分流元件22连通第五换热通路15的第一端和第六换热通路16的第一端;第一单向阀31,设置于第一分流元件21与第二分流元件22之间的第一分流连通管路41,第一单向阀31的导通方向为自第二分流元件22至第一分流元件21;第三分流元件23,连通第一换热通路11的第二端、第二换热通路12的第二端、第三换热通路的第二端、第四换热通路14的第二端和第五换热通路15的第二端;第四分流元件24,连通第六换热通路16的第二端、且通过第二分流连通管路42连接于第三分流元件23,第四分流元件24开设有第二冷媒进出口52;第二单向阀32,设置于第二分流连通管路42,第二单向阀32的导通方向为自第四分流元件24至第三分流元件23。
53.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冷媒管形成多个换热通路,每个换热通路中均包含一根或多根冷媒管。每个换热通路中的冷媒管可以为串联的形式也可以为并联的形式,当换热通路中的多根冷媒管为并联形式时,换热通路中冷媒的流通截面较大;当换热通路中的多根冷媒管为串联形式时,换热通路中冷媒的行程较长。
54.每个换热通路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冷媒在换热通路中的流动方向为自第一端至第二端或自第二端至第一端。
55.换热器还包括多个分流元件。分流元件是为方便描述的说法,并不排除其在一些情况下起到汇流作用。可选地,第一分流元件21包括一个或多个分流器,类似的,第二分流元件22包括一个或多个分流器,第三分流元件23包括一个或多个分流器,第四分流元件24也包括一个或多个分流器。其中,分流器为具有一个或多个流入入口和一个或多个流出出口的分流元件。可选地,分流器为圆柱形且内部为空心结构黄铜式分流器。
56.第一分流元件21开设有第一冷媒进出口51,第四分流元件24开设有第二冷媒进出口52,在一些情况下,冷媒在换热器中的流动方向为自第一冷媒进出口51至第二冷媒进出口52。这种情况下,冷媒从第一冷媒进出口51进入第一分流元件21,经第一分流元件21分流分为四路,第一路从第一换热通路11的第一端流动至第一换热通路11的第二端,第二路从第二换热通路12的第一端流动至第二换热通路12的第二端,第三路从第三换热通路13的第一端流动至第三换热通路13的第二端,第四路从第四换热通路14的第一端流动至第四换热通路14的第二端。冷媒在第三分流元件23中汇合后,从第五换热通路15的第二端流动至第五换热通路15的第一端。冷媒进入第二分流元件23,经第六换热通路16流动至第四分流元件24,经第二冷媒进出口52离开换热器。
57.在一些情况下,冷媒在换热器中的流动方向为自第二冷媒进出口52至第一冷媒进出口51,在这种情况下,冷媒从第二冷媒进出口52进入第四分流元件24,一部分经过第六换热通路16进入第二分流元件22,一部分经第二分流连通管路42流动至第三分流元件23,进入第三分流元件23的冷媒分五路经过第五换热通路15、第四换热通路14、第三换热通路13、第二换热通路12和第一换热通路11进入第二分流元件22或第一分流元件21。进入第二分流元件22的冷媒汇合后经第一分流连通管路41进入第一分流元件21。冷媒在第一分流元件中汇合经第一冷媒进出口51离开换热器。
58.第一冷媒进出口51离开换热器。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换热器内的制冷机处于高温高压区,对压降不敏感,换热性能主要受传热系数影响。减少循环支路数量可以提高冷媒在换热器中的传热系数,从而提高换热器与所在环境的热交换效率。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换热器内部的冷媒处于低温低压区,换热性能主要受传热系数和压降共同
约束,设置有多条并联支路冷媒的传热系数变化不大,冷媒在换热器中的压降被降低,驱动冷媒循环的压力增大,换热器的蒸发吸热效率得到提高。
5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第一分流元件21、第二分流元件22、第三分流元件23、第四分流元件24、第一单向阀31和第二单向阀32的配合,使换热器实现“作为蒸发器时多支路、作为冷凝器时少支路”。具体地,冷媒自第一冷媒进出口51流动至第二冷媒进出口52时,换热器为多个换热通路串联的形式,冷媒在换热器中的行程较长,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换热器中的冷媒可以被充分冷却,获得过冷度;冷媒自第二冷媒进出口52流动至第一冷媒进出口51时,换热器为多个换热通路并联的形式,冷媒在换热器中的行程较短,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冷媒在换热器中的压降较小,冷媒在蒸发吸热作用被提高。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和作为冷凝器使用时,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都得到提高。采用上述换热器作为空调器的室内和/或室外换热器61,可以提高室内换热器63和/或室外换热器61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地,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果。
60.可选地,空调器的室外机为上述换热器时,换热器的第一冷媒进出口51与压缩机64相连通,第二冷媒进出口52与节流装置62相连通。空调器在制冷工况下,冷媒经过室内换热器63蒸发吸热成为气态冷媒,经压缩机64压缩成为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过第一冷媒进出口51进入换热器,然后在换热器中经过串联的多个换热通路温度被降低并获得一定的过冷度,经第二冷媒进出口52离开换热器,经节流装置62成为液态冷媒进入室内机的换热器,如此往复循环。串联的多个换热通路可以使冷媒获得经节流成为液态所需的过冷度。这样的形式提高了换热器的冷凝效果,进一步地,提高了空调器的制冷效果。空调器在制热工况下,冷媒经室内换热器63温度降低,经节流装置62节流成为气态冷媒,经第二冷媒进出口52进入换热器,经过并联的多条换热通路吸热,成为气态冷媒,经第一节流装置62进入压缩机64,经压缩机64压缩成为高温高压气态冷媒进入室内换热器63,如此往复循环。换热器为并联多条支路的形式可以降低冷媒在换热器中的压降,从而提高其循环速度,进一步地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这样的设置形式可以提高换热器的蒸发效果,尤其是可以提高换热器在低温环境下的吸热能力,进一步地,提高了空调器的制热效果。
61.可选地,空调器在室内换热器63为换热器时,换热器的第一冷媒进出口51与压缩机64相连通,第二冷媒进出口52与节流装置62相连通。空调在制冷工况下,冷媒从第二冷媒进出口52进入换热器,经过并联设置的多个换热通路离开换热器进入压缩机。空调器在制热工况下,冷媒从第一冷媒进出口进入换热器,经过串联设置的多个换热通路放热以后离开换热器进入节流装置。空调器在制冷工况下,冷媒从第二冷媒进出口进入换热器,经过并联设置的多个换热通路蒸发吸热以后离开换热器进入节流装置。同样的实现了“作为蒸发器时多支路、作为冷凝器时少支路”,提高了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62.结合图2-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多个冷媒管、第一分流元件21、第二分流元件22、第一单向阀31、第三分流元件23、第四分流元件24和第二单向阀32,其中,多个冷媒管,形成第一换热通路11、第二换热通路12、第三换热通路13、第四换热通路14、第五换热通路15和第六换热通路16;第一分流元件21,连通第一换热通路11的第一端、第二换热通路12的第一端、第三换热通路13的第一端和第四换热通路14的第一端,第一分流元件21还开设有第一冷媒进出口51;第二分流元件22,连通第五换热通路15的第一端和第六换热通路16的第一端;第一单向阀31,设置于第一分流元件21与第二分流元件22之间
的第一分流连通管路41,第一单向阀31的导通方向为自第二分流元件22至第一分流元件21;第三分流元件23,连通第一换热通路11的第二端、第二换热通路12的第二端、第三换热通路的第二端、第四换热通路14的第二端和第五换热通路15的第二端;第四分流元件24,连通第六换热通路16的第二端、且通过第二分流连通管路42连接于第三分流元件23,第四分流元件24开设有第二冷媒进出口52;第二单向阀32,设置于第二分流连通管路42,第二单向阀32的导通方向为自第四分流元件24至第三分流元件23。这样的设置形式可以使换热器实现“实现作为蒸发器时多支路、作为冷凝器时少支路”,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63.可选地,第四分流元件24包括壳体,汇流管241、第一分液支管247和第二分液支管248。壳体内部开设有分液腔,壳体开设有第一分液口和第二分液口,汇流管241与分液腔连通,第一分液支管247通过第一分液口与分液腔连通,第二分液支管248通过第二分液口与分液腔连通。
64.可选地,分液腔包括汇流腔体242,第一分支腔体243和第二分支腔体244,第一分液支管247通过第一分液口与第一分支腔体243连通,第二分液支管248通过第二分液口与第二分支腔体244连通。
65.可选地,汇流管241包括弯折连通的第一管段245和第二管段246,第一管段245与分液腔直接连通。
66.第一管段245和第二管段246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第一分液支管247和第二分液支管248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可选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非垂直。
67.汇流管241包括第一管段245和第二管段246,第一管段245和第二管段246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为e。如图6所示。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非垂直,可以理解为,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e小于90
°
。可选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以两者形成的锐角计。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非垂直,这样,经第一管段245进入第一分液支管247与第二分液支管248的冷媒量不同。例如,当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在第一分液支管247侧时,在重力作用下,冷媒流向第二分液支管248的流量大于流向第一分液支管247的流量。类似的,当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夹角在第二分液支管248侧时,在重力作用下,冷媒流向第一分液支管247的流量大于流量第二分液支管248的流量。
68.如图4所示的换热器,在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冷媒经第四分流元件24分流后,分别流入六条并联的换热通路。其中,如图4的所示的方向中,冷媒经第四分流元件24的左侧的分液支管后仅流入第四换热通路,冷媒经第四分流元件24右侧的分液支管后流入五条换热通路。可见,冷媒经过第四分流元件24后,第四分流元件24的两个分液支管所需的冷媒量不同。如图4所示的换热器中,右侧的分液支管所需的冷媒量大概是左侧的分液支管的冷媒量的5倍。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分流元件24,利用冷媒在流动过程中的重力作用,通过汇流管241的第一管段245和第二管段246的轴线所在的第一平面与第一分液支管247和第二分液支管248的轴线所在的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的设置,实现了第四分流元件24的不同分液支管流出的冷媒量不同,满足了分液支管所需冷媒量不同的需求,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69.可选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可选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为0度、30度、60度、70度或80度等。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使得冷媒在流经汇流管241的第一管段245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实现偏流,进而使得流入第一分液支
管247和第二分液支管248的冷量不同。
70.可选地,汇流管241的第一管段245的内径大于第一分液支管247的内径。
71.可选地,第一分液支管247的内径大于第二分液支管248的内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分流元件24,通过汇流管241的第一管段245和第二管段246的轴线所在的第一平面与两个分液支管的轴线所在的第二平面之间设置夹角,并进一步配合两个分液支管之间的内径差,进一步增大了流入两个分液支管的冷媒量的差。可选地,汇流管241的第一管段245向第二分液支管248侧倾斜设置,则,在重力作用下,进一步配合第一分液支管247的内径大于第二分液支管248的内径,使更多的冷媒流入第一分液支管247,进一步增大了两个分液支管的冷媒流量差。
72.仅通过限定第一分液支管247和第二分液支管248的内径差别,很难实现第一分液支管247与第二分液支管248的流量比为5:1的冷媒分配甚至更大的冷媒流量差的冷媒分配。原因在于,分液支管的内径有最小值的限制,如,分液支管的内径不能低于3mm,甚至不能低于3.36mm,低于该内径的铜管实际已经成为毛细管,毛细管具有较大的流动阻力,对冷媒的流动形成节流降压作用,进而会增大压缩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性能;甚至导致空调器运行制热工况时,室外换热器结霜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由于分液支管内径最小值的限制,为了实现流量比为5:1的冷媒分配,另一个分液支管的管径需大于7mm,可选地,此处的7mm可以为外径,一般的,外径比内径大1.4mm,然而,这显然超出了换热器的实际使用的换热管的内径,换热器的一般管径为7mm,如管翅式换热器。因此,仅通过限定第一分液支管247和第二分液支管248的内径差别,在不超出换热器中换热管的管径允许的范围内,很难实现第一分液支管247与第二分液支管248的流量比为5:1的冷媒分配甚至更大的冷媒流量差的冷媒分配。
7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汇流管241的第一管段245和第二管段246的轴线所在的第一平面与两个分液支管的轴线所在的第二平面之间设置夹角,并进一步配合两个分液支管之间的内径差的技术方案,在换热器的换热管管径允许的范围内,可实现两个分液支管的冷媒流量比为5: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较大的流量比的冷媒分配方案,第二分液支管248的内径不需要设计的过细,也可以实现第一分液支管247内冷媒的流量远大于第二分液支管248内冷媒的流量。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分流元件24的冷媒分配方案,避免了两个分液支管冷媒分配比较大时第四分流元件24的分液支管及换热器的总压降过大的问题。
74.在空调器运行制热工况时,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换热器在如下情况能够发挥最理想的换热能力:在制热时,从低温液态不断吸收周围环境空气中的热量,随着温度升高到达了气液两相态,这个时候温度保持在蒸发温度不变,只是不断的发生液态到气态的相变,液态冷媒越来越少,气态冷媒越来越多,到整个换热通路的出口时刚好全部变为气态并温度高于蒸发温度1~2℃。这是因为当换热通路的出口温度过热时,全部为气态冷媒,气态冷媒焓差小换热能力低,且当过热度过大时,冷媒和环境温度换热温差小,比如当蒸发温度为0~1℃左右时,若过热度大于3℃,温度在4℃以上,而冬天环境温度也就7℃左右,换热温差很小,就更难以发挥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了。
75.而均匀性越好,越容易每个换热通路有合适的换热,如果不均匀,很容易有的支路已经过热严重,后面几根发卡管无换热效果,而有的换热通路冷媒过多,流经整个换热通路
仍有很多低温液态冷媒没有将冷量交换出去,这样一来,同样的冷媒流量下,整个换热器换热效果差,空调的能力就很低。因此制热时经验的分流好的判断方法为:各支路出口温差在2℃以内,出口过热度在1℃左右,这种情况下分流较好。
76.可选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第一分液支管247的内径大于或等于5.1mm,且小于或等于6.1mm,第二分液支管248的内径大于或等于3.1mm,且小于或等于3.7mm。可选地,汇流管241的第二管段246向第二分液支管248侧倾斜设置。
[0077][0078]
表1
[0079][0080]
表2
[0081]
可选地,在空调器运行制热工况、换热器在作为蒸发器,且,并联的第一换热通路、第二换热通路、第三换热通路、第四换热通路和第五换热通路与第一分液支管247相连通,第六换热通路与第二分液支管248相连通时,各换热通路的出口处的冷媒温度如表1和表2所示。其中,表1为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为90度时,不同第一分液支管247和第二分液支管248内径下,第六换热通路与前五支路的最大温差以及空调器的制热能力。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第一分液支管247的内径为5.6mm,且,第二分液支管248的内径为3.36mm时,换热器的第六换热通路与前五支路的最大温差最小,为3.1℃,且,该内径下空调器的制热能力最大,为7287.6w。表2为第一分液支管247的内径为5.6mm,且,第二分液支管248的内径为3.36mm时,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为不同角度下,第六换热通路与前五支路的最大
温差与空调器的制热能力。从表2中可以看出,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为45度时,第六换热通路与前五支路的最大温差最小,为1.0℃,且,该角度下,空调器的制热能力最大,为7383.7w。
[0082]
从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换热器中与第一分液支管247相连通的换热通路的数量为5条,与第二分液支管248相连通的换热通路的数量为1条,第一分液支管247的内径为5.6mm、第二分液支管248的内径为3.36mm,且,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时,第六换热通路与前五支路的最大温差最小,各换热通路内冷媒的换热能力均匀性最好,且,空调器的制热能力最大。即,实现了第一分液支管247内冷媒量与第二分液支管248内的冷媒量比为5:1。
[0083]
类似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度,且且小于或等于60度,第一分液支管247的内径大于或等于5.1mm,且小于或等于6.1mm,第二分液支管248的内径大于或等于3.1mm,且小于或等于3.7mm时,均可以较好的实现第一分液支管247内冷媒量与第二分液支管248内的冷媒量比为5:1。该实施例中其他内径与夹角实现的温差和空调器的制热能力与表1和表2中的数据相似,此处不一一赘述。
[0084]
可选地,第一分流元件21位于第二分流元件22的上部。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冷媒从第一冷媒进出口51进入换热器,经过第一换热通路11、第二换热通路12、第三换热通路13和第四换热通路14进入第三分流元件23,经第五换热通路15进入第二分流元件22。第二分流元件22中的冷媒在第一冷媒进出口51和第二冷媒进出口52的压力差的作用下经第六换热通路16向第四分流元件24移动。第一单向阀31的导通方向为自第二分流元件22自第一分流元件21。当第一冷媒进出口51和第二冷媒进出口52之间的压力有波动时,第二分流元件22中的冷媒有可能经第一单向阀31回到第一分流元件21中,影响换热器中冷媒的正常流动。第一分流元件21高于第二分流元件22,第二分流元件22中的冷媒在重力的作用下不容易经第一单向阀31进入第一分流元件21。这样的设置形式提高了的换热器中冷媒的循环效果,进一步地,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85]
可选地,第三分流元件23位于第四分流元件24的上部。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第三分流元件23中的冷媒经第五换热通路15进入第二分流元件22,经第六换热通路16进入第四分流元件24。第四分流元件24中的冷媒在第一冷媒进出口51和第二冷媒进出口52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经第二冷媒进出口52离开换热器。第二单向阀32的导通方向为自第四分流元件24至第三分流元件23。当第一冷媒进出口51和第二冷媒进出口52之间的压力有波动时,第四分流元件24中的冷媒有可能经第二单向阀32回到第二分流元件22中,影响换热器中冷媒的正常流动。第三分流元件23高于第四分流元件24,第四分流元件24中的冷媒在重力的作用下不容易经第二单向阀32进入第三分流元件23。这样的设置形式提高了的换热器中冷媒的循环效果,进一步地,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86]
可选地,多个冷媒管水平设置,第一换热通路11、第二换热通路12、第三换热通路13、第四换热通路14、第五换热通路15和第六换热通路16自上而下依次排布。冷媒从第一冷媒进出口51流向第二冷媒进出口52时,冷媒在换热器中整体的流动方向为从上至下;冷媒从第二冷媒进出口52流向第一冷媒进出口51时,冷媒在换热器中的整体流动方向为从下至上。多个冷媒管水平设置,有利于冷媒在不同的换热通路间分配时的平均分配。第一换热通路11、第二换热通路12、第三换热通路13、第四换热通路14、第五换热通路15和第六换热通
路16自上而下依次排布,这样,冷媒在换热器中的流动方向比较统一,冷媒在换热器中不易形成紊流,这样可以提高冷媒在换热器中的流动速度,进一步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87]
可选地,第一换热通路11、第二换热通路12、第三换热通路13、第四换热通路14、第五换热通路15和第六换热通路16包含的冷媒管的数量相同。当冷媒从换热器的第二冷媒进出口52向第一冷媒进出口51流动时,多个换热通路之间为并联的换热通路。此时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多个换热通路包含的冷媒管数量相同,多个换热通路之间的冷媒流通截面积和长度也相同。冷媒在各个换热通路之间的分布比较均匀,各个换热通路中的冷媒的分布和流动速度也相同。这样的设计形式,多个换热通路之间的温度分布比较均匀,有利于换热器的温度控制。
[0088]
可选地,第一分流元件21为竖向设置的集气管。冷媒从第一冷媒进出口51向第二冷媒进出口52流动时,从第一冷媒进出口51进入换热器的冷媒为高温气态冷媒。冷媒从第二冷媒进出口52向第一冷媒进出口51流动时,从第二冷媒进出口52进入换热器的冷媒为液态冷媒,汇入集气管中的冷媒主要是液态冷媒蒸发形成的气态冷媒。第一分流元件21为竖向设置的集气管,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有利于气态冷媒在第一换热通路11和第二换热通路12之间的分配;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有利于气态冷媒经第一分流元件21汇合离开换热器。这样的设置形式考虑到了冷媒在换热器中不同部位所处的状态,提高了冷媒在换热器中的流动效果,进一步地,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0089]
可选地,集气管的管径大于冷媒管的管径。集气管中的冷媒流量大于单个冷媒管的冷媒流量,这样的设置形式有利于换热器中冷媒的分配和汇合,从而提高换热器中冷媒的循环效果。
[0090]
可选地,集气管通过第一管口连接于第一换热通路11,集气管通过第二管口连接于第二换热通路12,集气管通过第三管口连接于第三换热通路,集气管通过第四管口连接于第四换热通路,其中,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三管口和第四管口位于集气管的上部管段。对集气管进行上下划分,分为位于上部的上部管段和位于下部的下部管段。可以理解的是,上部管段和下部管段是相互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并不对上部管段和下部管段的长度关系做过多的限定。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三管口和第四管口均设置于集气管的上部管段,这样,有利于气态冷媒进入换热通路。
[0091]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