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12:41: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仪。


背景技术:

2.治疗头上设置较多的电极片可以实现较大的治疗范围,但是电极片越多,器连接的导线越多,导致治疗头与手柄或者治疗主机接线混乱,不便于组装和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治疗仪,旨在实现合理排线。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治疗仪,与治疗主机连接,用于腔道治疗,所述治疗仪包括:
5.治疗头;
6.手柄,所述治疗头安装于所述手柄上,所述手柄与所述治疗头电连接;
7.多个能量释放部件,所述多个所述能量释放部件设于所述治疗头上;
8.手柄转接板,设于所述手柄,具有多个输入端子和多个输出端子,所述手柄转接板的多个输入端子用于与治疗主机电连接,接收治疗主机输出的射频信号;
9.治疗头转接板,设于所述治疗头,具有多个输入端子和排线输出端子,所述治疗头转接板的多个输入端子用于与所述手柄转接板的多个输出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
10.治疗头主控板,设于所述治疗头,具有排线输入端子和多个输出端子,所述治疗头主控板的排线输入端子与所述治疗头转接板的排线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治疗头主控板的多个输出端子与多个所述能量释放部件通过连接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治疗头主控板用于将射频信号传输至对应的多个所述能量释放部件,以及与治疗主机通信。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转接板的多个输出端子为探针,所述治疗头转接板的多个输入端子为导电金属片。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头还包括多个温度检测装置;
13.多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对应多个所述能量释放部件的位置设于所述治疗头,多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治疗头主控板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与所述能量释放部件接触的人体组织表面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压信号通过所述手柄转接板、所述治疗头转接板和所述治疗头主控板输出至治疗主机。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头还包括支撑组件和可充气膨胀的柔性外壳;
15.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柔性外壳内,以支撑所述柔性外壳;
16.多个所述能量释放部件设于所述柔性外壳外周壁,沿所述柔性外壳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仪还包括硬质电路板;
18.所述硬质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柔性外壳,以支撑所述柔性外壳;多个所述能量释放部件安装于所述硬质电路板,并显露于所述柔性外壳的外周壁。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头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柔性外壳的安装座;
20.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柔性外壳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向所述柔性外壳充气的第一充气孔。
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头还包括密封部件和弹性部件;
22.所述密封部件活动抵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弹性部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密封部件之间。
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件还设有多个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充气孔的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绕所述密封部件的轴向间隔设置。
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设有与所述治疗头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用于伸入所述第一充气孔的抵接柱,所述抵接柱设有第二充气孔。
25.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柄转接板和治疗头转接板实现可拆卸的手柄和治疗头之间的电信号传输,充分利用手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利用效率。通过治疗头主控板合理排线,提高了产品的整洁性和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治疗仪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治疗头主控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治疗仪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治疗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外壳和支撑组件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治疗头的爆炸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能量释放部件和硬质电路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能量释放部件、硬质电路板和温度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密封部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7.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
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0.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1.参照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治疗仪,与治疗主机连接,用于腔道治疗,治疗仪包括治疗头10、手柄20、手柄转接板21、治疗头转接板11、治疗头主控板12和多个能量释放部件13。
42.手柄20与治疗头10可拆卸连接。
43.多个能量释放部件13设于治疗头10上。
44.手柄转接板21设于手柄20,具有多个输入端子和多个输出端子,手柄转接板21的多个输入端子用于与治疗主机电连接,用于接收治疗主机输出的射频信号。
45.治疗头转接板11设于治疗头10,具有多个输入端子和排线输出端子,治疗头转接板11的多个输入端子用于与手柄转接板21的多个输出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
46.治疗头主控板12设于治疗头10,具有排线输入端子和多个输出端子,治疗头主控板12的排线输入端子与治疗头转接板11的排线输出端子电连接,治疗头主控板12的多个输出端子与多个能量释放部件13通过连接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治疗头主控板12用于将射频信号传输至对应的多个能量释放部件13,以及与治疗主机通信。
47.将治疗头10安装在治疗手柄20上,使手柄转接板21的多个输出端子与治疗头转接板11的多个输入端子电连接。治疗仪启动时,治疗主机输出多路射频信号至手柄转接板21,手柄转接板21通过多个输出端子将多路射频信号对应输出至治疗头转接板11的多个输入端子,治疗头转接板11通过排线输入端子将多路射频信号输出至治疗头主控板12,再由治疗头主控板12输出至相应的多个能量释放部件13。在电流的作用下,多个能量释放部件13之间会产生磁场,对与能量释放部件13接触的人体组织进行加热或者电刺激。治疗主体可以通过控制射频信号的射频频率和能量释放部件13的极性改变磁场范围和深度大小,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48.在一实施例中,能量释放部件13可以是金属电极片。
49.参照图2,治疗头主控板12包括信号收发器和控制器。治疗主机输出的串口信号同样通过手柄转接板21和治疗头转接板11输出至治疗头主控板12,治疗头主控板12的信号收发器将串口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输出至控制器;控制器输出的电平信号经信号收发器转换为串口信号输出至治疗头转接板11,再通过手柄转接板21输出至治疗主机,实现治疗头10和治疗主机之间的信息交互。治疗主机可以通过控制器获取治疗仪的工作状态信息,例如工作模式、工作时长、工作次数、工作温度等。通过信号收发器进行信号转换可以增强治疗头主控板12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提高信号传输距离。多个能量释放部件13的连接线汇总至治疗头主控板12,统一排线后与治疗头转接板11连接,从而避免多根信号线相互缠绕,提高了
产品的整洁性和组装效率。
50.通过治疗头10与手柄20为可拆卸连接,在治疗头10损坏后,可以只更换新的治疗头10,充分利用手柄20,避免材料的浪费,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每个人用户可以单独使用一个治疗头10,即多个治疗头10可以使用同一个手柄20,不需要每个治疗头10都配备一个手柄20,节省了用户治疗费用,提高手柄20的利用效率。
51.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柄转接板和治疗头转接板实现可拆卸的手柄和治疗头之间的电信号传输,充分利用手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利用效率。通过治疗头主控板合理排线,提高了产品的整洁性和组装效率。
52.参照图4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手柄转接板21的多个输出端子为探针22,治疗头转接板11的多个输入端子为导电金属片14。
53.手柄转接板21的多个输出端子为可伸缩探针22。
54.手柄20和治疗头10安装连接时,可伸缩探针22与导电金属片14接触,可伸缩探针22可以对受到的压力进行有效的缓冲,防止探针22对导电金属片14造成磕碰。同时,可伸缩探针22会随着与手柄20和治疗头10之间的距离变化进行伸缩,从而在手柄20和治疗头10为连接状态时始终保持与导电金属片14接触,避免由于外力碰撞或者轻微位移而接触不良,影响治疗仪的工作性能。
55.在一实施例中,治疗头10还包括多个温度检测装置310。
56.多个温度检测装置310对应多个能量释放部件13的位置设于治疗头10,多个温度检测装置310与治疗头主控板12电连接,温度检测装置310用于检测与能量释放部件13接触的人体组织表面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压信号通过手柄转接板21、治疗头转接板11和治疗头主控板12输出至治疗主机。
57.温度检测装置310可以选用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值时,治疗主机停止工作或者输出频率更小的射频信号,以降低与能量释放部件13接触的人体组织表面的温度;当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小于预设电压值时,治疗主机输出频率更大的射频信号,以提升与能量释放部件13接触的人体组织表面的温度。
58.本实施例通过温度检测装置310实时检测人体组织表面的温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射频信号的频率大小进行调整,以保持与能量释放部件13接触的人体组织表面的温度恒定,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59.参照图6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治疗头10还包括可充气膨胀的柔性外壳100和支撑组件200。
60.支撑组件200安装于柔性外壳100内,以支撑柔性外壳100。
61.多个能量释放部件13设于柔性外壳100外周壁,沿柔性外壳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62.柔性外壳100用于伸入腔道内,以便进行治疗。该柔性外壳100可以是球形、圆柱形、管状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或者是多个规则形状组合形成。柔性外壳100沿一直线方向延伸,具有用于连接手柄20的第一端和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柔性外壳100为柔性件,对腔道内壁友好,异物感弱,使得用户容易接受。该柔性外壳100的材料有多种,可以是硅胶、橡胶等。支撑组件200用于对柔性外壳100进行支撑,使得柔性外壳100可以维持一定
的形状,顺利地插入到腔道内。
63.能量释放部件13显露在柔性外壳100的外周壁上,从而与用户的腔道内壁接触,进行治疗,如升温或电刺激。该能量释放部件13可以凸出于柔性外壳100表面设置,使能量释放部件13可以容易与腔道内壁接触。柔性外壳100可以充气膨胀,以增大柔性外壳100的体积,以使柔性外壳100上的能量释放部件13更容易贴附于腔道内壁,实现治疗的目的,避免部分用户的腔道内径过大,导致能量释放部件13无法贴附,影响治疗。
64.多个能量释放部件13沿柔性外壳10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从而增加治疗头10的治疗位点。柔性外壳100上的能量释放部件13可以形成多组,每组能量释放部件13包括多个能量释放部件13,多组能量释放部件13可以沿柔性外壳100的周向间隔设置。柔性外壳100上形成两组能量释放部件13,该两组能量释放部件13分别位于柔性外壳100的相对两侧。
65.参照图8,在一实施例中,治疗仪还包括硬质电路板300。
66.硬质电路板300安装于柔性外壳100,以支撑柔性外壳100;多个能量释放部件13安装于硬质电路板300,并显露于柔性外壳100的外周壁。
67.硬质电路板300安装于柔性外壳100,对柔性外壳100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柔性外壳100可以维持自身的形状,也提高了该柔性外壳100的刚度,便于柔性外壳100受力推入腔道内。
68.在一实施例中,硬质电路板300沿柔性外壳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便于支撑柔性外壳100和能量释放部件13。多个能量释放部件13可以安装在不同的硬质电路板300上,也可以安装在同一个电路板上。请参照图8和图9,在一实施例中,多个能量释放部件13可以安装在同一个硬质电路板300上。可以使同一个硬质电路板300上的能量释放部件13受力均匀,利于能量释放部件13与腔道内壁接触,保证治疗头10的治疗效果;也可以减少组装零件,方便工人安装操作,提高治疗头10的组装效率。
69.请继续参照图8和图9,柔性外壳100上设有多组能量释放部件13时,每组能量释放部件13可以安装在同一个硬质电路板300上,以使每组能量释放部件13受到硬质电路板300的支撑力和抵接力大致相同,便于能量释放部件13与腔道内壁接触。
70.请参照图8,在一实施例中,当柔性外壳100上设有两组能量释放部件13时,可以设置两个硬质电路板300,每个硬质电路板300对应一组能量释放部件13。该两个硬质电路板300在柔性外壳100上可以相对设置,不但实现治疗头10对腔道内壁相对两侧的治疗,还使柔性外壳100上的电极片受力均匀,利于电极片与腔道内壁接触。
71.参照图7,在一实施例中,治疗头10还包括安装于柔性外壳100的安装座400。
72.安装座400安装于柔性外壳100上,安装座400用于供手柄20连接,安装座400上设有用于向柔性外壳100充气的第一充气孔10a。
73.参照图7,在一实施例中,治疗头10还包括密封部件500和弹性部件600。
74.密封部件500活动抵接于安装座400,弹性部件600设于支撑组件200和密封部件500之间。密封部件500套设于弹性部件600的外周。
75.当治疗头10未与手柄20安装连接时,支撑组件200安装在安装座400上,弹性部件600处于压缩状态,具有恢复形变的推力,从而将密封部件500抵接在第一充气孔10a的周缘,将第一充气孔10a进行密封。
76.本实施例通过密封部件500和弹性部件600实现治疗头10密封,避免治疗头10在清洗时有水进入治疗头10内部,或者在不使用治疗头10时有灰尘颗粒等杂物进入治疗头10内部,损坏治疗头10。
77.考虑到密封部件500在回弹到安装座400,或者支撑组件200与安装座400安装时,密封部件500可能会偏离第一充气孔10a,对此,请参照图10,在一实施例中,密封部件500还设有多个用于插入第一充气孔10a的定位柱510,多个定位柱510绕密封部件500的轴向间隔设置。
78.在安装时,可以先将密封部件500安装在支撑组件200上,然后将定位柱510对准第一充气孔10a,支撑组件200与安装座400配合安装。该定位组起到定位作用,使得支撑组件200与安装座400安装时,不需要迁就支撑组件200上密封部件500与安装座400的配合,从而提高了治疗头10的组装效率。另外,在密封部件500回弹的过程中,定位柱510起到引导和定位作用,使得密封部件500可以顺利完成复位并密封第一充气孔10a。
79.定位柱510设有多个,两定位柱510之间设有间隙。气体可以从定位柱510之间的间隙流出,进入到柔性外壳100内。请继续参照图10,多个定位柱510可以绕密封部件500的轴向间隔排布,定位柱510的末端为倒斜角设置,以便于定位柱510插入安装座400的第一充气孔10a内。
80.参照图2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手柄20设有与治疗头10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23,连接部23设有用于伸入第一充气孔10a的抵接柱,抵接柱设有第二充气孔24a。
81.当手柄20与安装座400连接时,抵接柱伸入第一充气孔10a并与密封部件500抵接,以使密封部件500离开第一充气孔10a,将第一充气孔10a打开。第二充气孔24a可以开设于抵接柱的端面,抵接柱通过充气管25与治疗主机连接,充气管25与第二充气孔24a连通,从而使气体从充气管25,经过第二充气孔24a向柔性外壳100充气。
8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