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数字金融数据分享方法与流程

2022-06-08 11:38: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数字金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数字金融数据分享方法。


背景技术:

2.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字化能够为人们提供极大的便利性,在金融方面就提出了数字金融,数字金融是指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
3.例如中国发明申请号为cn202110658014.2的一种数字金融数据分享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分享数据,所述待分享数据为数字金融数据;确定待分享数据的安全属性,根据安全属性对待分享数据进行数据加工形成数据字符串;根据所述数据字符串的安全程度选择数据信道,所述数据信道用以将数据字符串分享至第三方终端;通过在中控单元内设置有四个安全等级,根据待传输数据的安全等级确定数据末端增加的字符串的长度,并根据字符串的实际长度选择对应的数据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在实现数据分享的同时,提高了数据分享的安全性,使得数据传输的通道是基于待分享的数据的安全程度以及数据通道本身的特性进行匹配,提高数据分享的特异性,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4.但现有分享方法存在着为了实现数据分享的安全性导致占用系统资源较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金融数据分享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技术方案:一种数字金融数据分享方法,该数字金融数据分享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金融数据采集:将金融数据进行采集后按照公司信息或者个人信息进行标记,身份信息标记在数据的头部,并在标记身份信息的同时对其归属地信息进行标记;s2:金融数据上传: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上传,上传时采用加密协议,在上传前对数据进行当前时间信息的标记,时间信息标记在数据的尾部;s3:金融数据归类:将标记好的金融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按照将归属地信息、身份信息和时间信息的顺序依次进行识别,并按照归属地信息、身份信息对所有信息进行实时归类,归类后的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s4:金融数据分享:用户通过登录信息进行验证后向服务器发出分享需求,服务器得知需求后查找数据库,查找时按照归属地、身份和时间的数据进行遍历,得到所需分享数据后通过加密协议进行分享;s5:金融数据加密:将需要分享的数据信息在头部进行加密,然后在头部进行数字签名;s6:金融数据查看:用户得到分享的金融数据后首先进行数字签名的验证,通过验证后再通过终端内建的解密器进行解密,解密成功后用户即可查看所需的金融数据,在这
个过程中服务器会实时的对用户的登录信息进行验证。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时间信息精确到毫秒,且采集时间信息时实时联网进行校对。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密协议为ssl协议。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归属地信息包含省、市、区县和乡镇四级的信息,且包含公司地址和个人住址的定位信息。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用户需要通过终端进行登录,登录终端主要包括手机和电脑,其中手机采用客户端进行登录,客户端内建数字证书。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电脑进行登录时采用浏览器,浏览器在进行登录验证前需要额外下载数字证书,并在数字证书安装完成后重启浏览器。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密算法为rsa加密算法。
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库采用raid 0进行实时备份,所述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份。
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会部署有api接口供管理员进行编程,可以通过api接口对数字签名和加密算法进行统一升级。
15.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数字金融数据分享方法,采集的金融数据上传前只需要进行标记,上传时不额外占用信道,归类和分享、加密时都通过服务器进行,且加密后分享时也不额外占用信道,确保实现数据分享的安全性的同时占用系统资源较少;用户需要查看分享数据时发送需求,然后服务器遍历查找服务器内都赢的金融数据后进行加密分享,用户得到金融数据后验证数字签名并解密后即可查看,分享数据更迅速;该数字金融数据分享方法,确保实现数据分享的安全性的同时占用系统资源较少,且分享数据更迅速。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18.为了解决提出的问题,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数字金融数据分享方法,该数字金融数据分享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金融数据采集:将金融数据进行采集后按照公司信息或者个人信息进行标记,其中公司信息内包含法人信息,使得查看分享时可以具体了解到个人,身份信息标记在数据的头部,并在标记身份信息的同时对其归属地信息进行标记,归属地信息包含省、市、区县和乡镇四级的信息,且包含公司地址和个人住址的定位信息,方便用户了解到具体位置信息,也方便服务器对金融数据进行归类;
s2:金融数据上传: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上传,上传时采用加密协议,加密协议为ssl协议,ssl协议是一种私密传输协议,可以提升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在上传前对数据进行当前时间信息的标记,时间信息标记在数据的尾部,时间信息精确到毫秒,且采集时间信息时实时联网进行校对,确保时间信息准确无误,避免归类时发生错误;s3:金融数据归类:将标记好的金融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会部署有api接口供管理员进行编程,可以通过api接口对数字签名和加密算法进行统一升级,方便管理员通过api接口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以确保安全性,服务器按照将归属地信息、身份信息和时间信息的顺序依次进行识别,并按照归属地信息、身份信息对所有信息进行实时归类,归类后的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数据库采用raid 0进行实时备份,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份,确保数据库和服务器的可靠性,在其中部分设备发生宕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确保正常运行,采用这种分类方式更方便进行遍历查找,可以提升查找的速度,从而使得分享数据更为迅速;s4:金融数据分享:用户通过登录信息进行验证后向服务器发出分享需求,用户需要通过个人终端进行登录,登录终端主要包括手机和电脑,其中手机采用客户端进行登录,客户端内建数字证书,无需用户进行下载,使用更为便利,用户通过电脑进行登录时采用浏览器,浏览器在进行登录验证前需要额外下载数字证书,通过数字证书的数字签名可以提升安全性,并在数字证书安装完成后重启浏览器,确保数字证书成功启动,服务器得知需求后查找数据库,查找时按照归属地、身份和时间的数据进行遍历,得到所需分享数据后通过加密协议进行分享;s5:金融数据加密:将需要分享的数据信息在头部进行加密,加密算法为rsa加密算法,在安全性有保证的情况下效率也较高,然后在头部进行数字签名,用户终端需要首先验证数字签名后再进行解密,这样数据的分享更为安全;s6:金融数据查看:用户得到分享的金融数据后首先进行数字签名的验证,通过验证后再通过解密器进行解密,解密成功后用户即可查看所需的金融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器会实时的对用户的登录信息进行验证。
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一和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