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食盒蒸具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04:48: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食盒蒸具。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人们在蒸制食品时通常采用蒸笼或蒸屉,通过蒸汽锅炉的蒸汽由锅内升腾向上直接对食物进行加热,由于一个一个的蒸笼或蒸屉堆码在一起放入蒸汽锅炉内进行蒸煮,这样虽然直接,但是下层食物的气味会随蒸汽向上,影响上层食物的味道,蒸笼或蒸屉之间相互串味,若蒸制不同食品,会使食品味道相互串味,影响食品味道。
3.若将每一个食物分开蒸煮,又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不便于为日常生活中对蒸煮食物节省时间和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食盒蒸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同时蒸制不同食品,会使食品味道相互串味,影响食品味道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多食盒蒸具,包括:蒸笼底座,所述蒸笼底座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蒸笼底座上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相连的气孔,用于放置在蒸锅中;外壳,设置在所述蒸笼底座上,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开口向上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与所述蒸笼底座垂直且横向和/或纵向的设置在所述空腔内部的隔板,所述隔板两侧的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食盒,从所述开口放入或抽出地设置在空腔内,所述食盒的上端设有食盒敞口;端盖,盖合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端与所述食盒敞口上。
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立方体外壳,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向下凸出的连接柱,所述蒸笼底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配合连接的连接孔。
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部的内壁、以及隔板上设有多个凸起部,所述食盒的外侧端面与所述凸起部相抵。
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相邻于所述开口的两侧对称设有凹槽拉手。
10.进一步地,所述食盒上位于所述开口处的端面上设有拉环。
11.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上设有端盖拉手。
1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所述隔板为一体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为透明端盖,所述端盖下端设有可伸入所述食盒内的凸台。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外壳内部设有开口向上的空腔,空腔内设有与蒸笼底座垂直且横向和/或纵向的设置在空腔内部的隔板,隔板两侧的外壳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使得在空腔内形成多个用于放置食盒的空腔,食盒从开口放入或抽出地设置在空腔内,便于同时蒸煮多种不同的食物,食盒的上端设有食盒敞口,端盖盖合设置在外壳上端与食盒敞口上,让每一个空腔内的食盒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在多种食物分别放入食盒内同时蒸煮时,防止食物的气味混合串味,影响食物本身的味道,进而可达到对多种食物在食盒蒸
煮过程中方便快捷,简化制作程序的目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1中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位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图5中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0-蒸笼底座;11-气孔;12-连接孔;20-外壳;21-空腔;22-隔板;23-开口;24-连接柱;25-凸起部;26-凹槽拉手;30-食盒;31-拉环;40-端盖;41-端盖拉手;42-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3.如图1至图4结合所示,一种多食盒蒸具,包括蒸笼底座10、外壳20、食盒30和端盖40,该蒸笼底座10为圆柱状结构,蒸笼底座10内部为空心结构,蒸笼底座10上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相连的气孔11,用于放置在蒸锅中,便于与蒸锅接触。
24.外壳20设置在蒸笼底座10上,外壳20内部设有开口23向上的空腔21,空腔21内设有与蒸笼底座10垂直且横向或纵向的设置在空腔21内部的隔板22,用于将空腔21隔成两个,隔板22两侧的外壳20上设有与空腔21连通的开口23,用于将食盒30从开口23中放入空腔21内。其中,该外壳20与隔板22为一体结构,方便生产加工。
25.食盒30从开口23放入或抽出地设置在空腔21内,食盒30的上端设有食盒30敞口,端盖40盖合设置在外壳20上端与食盒30敞口上,对食盒30进行封闭,从而使得每个食盒30在外壳20内形成一个独立的蒸煮空间,防止食盒30内不同的食物在蒸制时串味,还可以便于食物在盖煮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食物方便投放佐料。另外,端盖40为透明端盖40,端盖40上设有端盖拉手41,便于打开端盖40投放佐料,以及观察食物在蒸煮的过程,端盖40下端设有可伸入食盒30内的凸台42,让端盖40能够与食盒30敞口连接稳固,密封效果好。
26.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0为立方体外壳20,外壳20底部设有向下凸出的连接柱24,蒸笼底座10的顶部设有与连接柱24配合连接的连接孔12,使得通过连接柱24与连接孔12的配合,让外壳20在蒸煮过程当中不会发生位置的震动偏移,对外壳20在蒸笼底座10上进行连接定位。
27.为了蒸汽能够在外壳20内更好的流动,从而让食盒30进行充分的均匀受热,在外壳20内部的内壁、以及隔板22上设有多个凸起部25,食盒30的外侧端面与凸起部25相抵,使得食盒30与外壳20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便于蒸汽的流动,使食盒30受热充分。
28.为了方便外壳20的搬动和提携,在外壳20上相邻于开口23的两侧对称设有凹槽拉手26。
29.为了方便食盒30放入外壳20的空腔21内,以区别出食盒30的放入端的方向,在食盒30上位于开口23处的端面上设有拉环31,便于为食盒30送进和送出。
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外壳20内部设有开口23向上的空腔21,空腔21内设有与蒸笼底座10垂直且横向或纵向的设置在空腔21内部的隔板22,用于将空腔21隔成两个,隔板22两侧的外壳20上设有与空腔21连通的开口23,使得在空腔21内形成多个用于放置食盒30的空腔21,食盒30从开口23放入或抽出地设置在空腔21内,便于同时蒸煮多种不同的食物,食盒30的上端设有食盒30敞口,端盖40盖合设置在外壳20上端与食盒30敞口上,让每一个空腔21内的食盒30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在多种食物分别放入食盒30内同时蒸煮时,防止食物的气味混合串味,影响食物本身的味道,进而可达到对多种食物在食盒30蒸煮过程中方便快捷,简化制作程序的目的。
31.实施例2
32.如图5至图6结合所示,一种多食盒蒸具,包括蒸笼底座10、外壳20、食盒30和端盖40,该蒸笼底座10为圆柱状结构,蒸笼底座10内部为空心结构,蒸笼底座10上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相连的气孔11,用于放置在蒸锅中,便于与蒸锅接触。
33.外壳20设置在蒸笼底座10上,外壳20内部设有开口23向上的空腔21,空腔21内设有与蒸笼底座10垂直且横向和纵向的设置在空腔21内部的隔板22,以形成十字型的隔板22,用于将空腔21隔成四个,以便于同时蒸制四种不同的食物,隔板22两侧的外壳20上设有与空腔21连通的开口23,用于将食盒30从开口23中放入空腔21内。其中,该外壳20与隔板22为一体结构,方便生产加工。
34.食盒30从开口23放入或抽出地设置在空腔21内,食盒30的上端设有食盒30敞口,端盖40盖合设置在外壳20上端与食盒30敞口上,对食盒30进行封闭,从而使得每个食盒30在外壳20内形成一个独立的蒸煮空间,防止食盒30内不同的食物在蒸制时串味,还可以便于食物在盖煮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食物方便投放佐料。另外,端盖40为透明端盖40,端盖40上设有端盖拉手41,便于打开端盖40投放佐料,以及观察食物在蒸煮的过程,端盖40下端设有可伸入食盒30内的凸台42,让端盖40能够与食盒30敞口连接稳固,密封效果好。
35.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0为立方体外壳20,外壳20底部设有向下凸出的连接柱24,蒸笼底座10的顶部设有与连接柱24配合连接的连接孔12,使得通过连接柱24与连接孔12的配合,让外壳20在蒸煮过程当中不会发生位置的震动偏移,对外壳20在蒸笼底座10上进行连接定位。
36.为了蒸汽能够在外壳20内更好的流动,从而让食盒30进行充分的均匀受热,在外壳20内部的内壁、以及隔板22上设有多个凸起部25,食盒30的外侧端面与凸起部25相抵,使得食盒30与外壳20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便于蒸汽的流动,使食盒30受热充分。
37.为了方便外壳20的搬动和提携,在外壳20上相邻于开口23的两侧对称设有凹槽拉手26。
38.为了方便食盒30放入外壳20的空腔21内,以区别出食盒30的放入端的方向,在食盒30上位于开口23处的端面上设有拉环31,便于为食盒30送进和送出。
3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外壳20内部设有开口23向上的空腔21,空腔21内设有与蒸笼底座10垂直且横向和纵向的设置在空腔21内部的隔板22,用于将空腔21隔成四个,隔板22两侧的外壳20上设有与空腔21连通的开口23,使得在空腔21内形成多个用于放置食盒
30的空腔21,食盒30从开口23放入或抽出地设置在空腔21内,便于同时蒸煮多种不同的食物,食盒30的上端设有食盒30敞口,端盖40盖合设置在外壳20上端与食盒30敞口上,让每一个空腔21内的食盒30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在多种食物分别放入食盒30内同时蒸煮时,防止食物的气味混合串味,影响食物本身的味道,进而可达到对多种食物在食盒30蒸煮过程中方便快捷,简化制作程序的目的。
40.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