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04:20: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零件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


背景技术:

2.插头内安装有线套,在插头组装中要将线套与底盖对应放置,用于对插头中的金属连接件进行连接,但是现有的插头组装生产线对线套的组装精度不够,线套与底盖的对应安装不能实现自动化组装,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高效的产能需求;鉴于此,我们提出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线套与底盖的对应安装不能实现自动化组装,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高效的产能需求等的问题,提出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安装有振动盘一,所述振动盘一的一侧连接有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连接有定位机构一,所述定位机构一的顶部设置有机械手本体,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一侧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安装有推杆电机,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连接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二,所述定位机构二包括连接块。
5.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贯穿连接块。
6.优选的,所述移动块上还转动连接有螺纹栓,所述螺纹栓的一端与连接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安装有刻度尺。
7.优选的,所述机械手本体的顶部背面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背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导向条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与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与操作台的顶部可拆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振动盘一的一侧设置有振动盘二,所述操作台上还安装有传送带。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机构的设置,其中通过推杆电机和导向槽、导向条的设置将机械手本体的位置沿着导向条的导向推动,当移动板的一侧抵触到定位块时停止推动,通过定位机构一的设置将输送轨道导向而来的线套位置固定,通过机械手本体的设置将线套夹取,放置在通过传送带传输的底盖内,加工的自动化程度高,全程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块和移动块的设置,将螺纹栓在转动时使得移动块沿着螺纹栓移动,从而将定位块沿着连接块推动,确定定位块的位置有利于移动板的位置确定,从而提高加工精度,且调整方式简单,设置有刻度尺对调整的距离显示,方便精确调整;
14.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紧凑,便于将线套导向输送、自动夹持和放料,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同时,提高定位精确,且线套夹取精确度提高,从而插头的加工更为精准,适合高效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15.图1是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的主视图;
16.图2是图1中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操作台;2、振动盘一;3、振动盘二;4、传送带;5、输送轨道;6、移动机构;61、安装板;62、定位机构一;63、机械手本体;64、移动板;65、安装块;66、推杆电机;67、导向槽;68、导向条;7、定位机构二; 71、连接块;72、刻度尺;73、移动块;74、螺纹栓;75、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19.实施例一
20.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的顶部安装有振动盘一2,振动盘一2的一侧连接有输送轨道5,输送轨道5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6,移动机构6包括安装板61,安装板61的一侧连接有定位机构一62,定位机构一62的顶部设置有机械手本体63,安装板61 的顶部一侧连接有安装块65,安装块65上安装有推杆电机66,安装板61的一侧连接有导向条68,导向条68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二7,定位机构二7包括连接块71,连接块71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块73,移动块73的一侧安装有定位块 75,定位块75贯穿连接块71,定位块75用于限制移动板64的移动位置,使得机械手本体63精准的对准定位机构一62内的线套进行夹取,移动块73上还转动连接有螺纹栓74,螺纹栓74的一端与连接块71的一侧转动连接,连接块71 的一侧安装有刻度尺72,螺纹栓74的转动将移动块73和定位块75沿着连接块 71推动,使得定位块75的使用位置得到调整。
21.本实施例中,通过螺纹栓74的转动,使得移动块73在定位块75贯穿连接块71的导向作用下,进行移动,通过定位块75的推动调整使得移动板64的移动位置得到限定。
22.实施例二
23.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的顶部安装有振动盘一2,振动盘一2 的一侧设置有振动盘二3,操作台1上还安装有传送带4,振动盘一2的一侧连接有输送轨道5,输送轨道5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6,移动机构6包括安装板 61,安装板61的底部与操作台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安装板61的一侧连接有定位机构一62,定位机构一62的顶部设置有机械手本体63,机械手本体63的顶部背面连接有移动板64,移动板64的背面开设有导向槽67,导向槽67与导向条68滑动连接,导向条68用于通过导向槽67的设置为移动板64的移动提供导向,安装板61的顶部一侧连接有安装块65,安装块65上安装有推杆电机 66,推杆电机66的输出端与移动板64的一侧固定连接,推杆电机66的输出端用于将移动板64推动,安装板61的一侧连接有导向条68,导向条68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二7,定位机构二7包括连接块71。
24.本实施例中,通过振动盘一2和输送轨道5的设置将线套沿着移动机构6 输料,通
过振动盘二3的设置将待组装的插头面盖自动输送,在对线套夹取放置在底盖上时,通过机械手本体63将沿着输送轨道5输送至定位机构一62内的线套夹取,将推杆电机66启动,推杆电机66的输出端将移动板64推动,移动板64背面的导向槽67沿着导向条68滑动,使得移动板64的位置被推动,此时机械手本体63跟随移动板64移动,当移动板64的一侧与定位块75抵触后限制移动板64的移动,达到送料位置,将机械手本体63放料,即可将线套放在通过传送带4输送的底盖内。
25.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技术特征:
1.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安装有振动盘一(2),所述振动盘一(2)的一侧连接有输送轨道(5),所述输送轨道(5)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6),所述移动机构(6)包括安装板(61),所述安装板(61)的一侧连接有定位机构一(62),所述定位机构一(62)的顶部设置有机械手本体(63),所述安装板(61)的顶部一侧连接有安装块(65),所述安装块(65)上安装有推杆电机(66),所述安装板(61)的一侧连接有导向条(68),所述导向条(68)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二(7),所述定位机构二(7)包括连接块(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71)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块(73),所述移动块(73)的一侧安装有定位块(75),所述定位块(75)贯穿连接块(7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73)上还转动连接有螺纹栓(74),所述螺纹栓(74)的一端与连接块(71)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71)的一侧安装有刻度尺(7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本体(63)的顶部背面连接有移动板(64),所述移动板(64)的背面开设有导向槽(67),所述导向槽(67)与导向条(68)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电机(66)的输出端与移动板(64)的一侧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1)的底部与操作台(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一(2)的一侧设置有振动盘二(3),所述操作台(1)上还安装有传送带(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零件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线套自动上料对位机构。其主要针对线套与底盖的对应安装不能实现自动化组装,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高效的产能需求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安装有振动盘一,所述振动盘一的一侧连接有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连接有定位机构一,所述定位机构一的顶部设置有机械手本体。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紧凑,便于将线套导向输送、自动夹持和放料,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同时,提高定位精确,且线套夹取精确度提高,从而插头的加工更为精准,适合高效的生产需求,主要应用于两项插头的组装。主要应用于两项插头的组装。主要应用于两项插头的组装。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荣 聂华南 程登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中信南辉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1
技术公布日:2022/6/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