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20:29: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2.埋地式消防设备是一种固定式消防设施,用于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通常,埋地式消防设备的底阀埋地很深,设在消防水管道与消防设备的筒体的连接处。在关闭消防设备的底阀时,消防设备的筒体内仍残留有水,通过开启消防设备上部的连动阀使得底阀打开,筒体内的残留水便流入到地层中,避免了筒体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造成锈蚀而缩短消防设备的寿命的隐患。
3.然而,由于底阀一般采用铸铁底阀,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容易引起锈蚀问题。同时,当筒体内的残留水流入地层时,地层细土很容易会将底阀堵住,导致底阀不能自由活动,使得消防设备的筒体内残留水排不净,尤其是在环境温度较低时,还会存在冻堵隐患。目前采取人工清理方式将消防设备的底阀处清理干净,且将筒体内消防水排净,但操作较为复杂,维修成本较高,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能防止底阀锈蚀和冻堵。
5.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埋于地层下,消防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连接在设备本体上的底阀,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包括:外壳、检测组件、加热器和控制器,外壳罩设在消防设备上,外壳内具有排水层,排水层位于底阀的下方,检测组件和加热器位于外壳内,加热器和检测组件朝向底阀设置,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外壳内的湿度,控制器用于在外壳内的湿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加热器开启。
6.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检测组件还用于检测外壳内的温度,控制器用于在外壳内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加热器开启。
7.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检测组件为温湿度传感器。
8.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加热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各加热器绕设备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加热器与设备本体的外侧壁连接,或者加热器与外壳的内侧壁连接。
9.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排水层套设在设备本体上,且与底阀抵接,排水层边缘与外壳的内侧壁抵接。
10.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排水层为石头层或网层的至少一种。
11.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还包括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其中,
12.第一保温层设置在外壳的顶部,第二保温层设置在外壳的内部;
13.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均包括保温体和设置在保温体下方的支撑体;
14.保温体和支撑体上设置有用于供设备本体穿过的通孔。
15.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外壳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各支撑体对应的安装件,每个支撑体设置在各自对应的安装件上。
16.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第一保温层还包括:设置在保温体上方的阀井盖,阀井盖与外壳的顶端连接,且阀井盖与地层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17.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外壳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渗层。
18.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通过设置排水层,底阀排出的水经排水层进入地层,从而防止地层细土进入外壳的内部,从而进入底阀内。通过设置检测外壳、加热器和控制器,通过检测组件检测外壳内的湿度,当外壳内的湿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器开启,通过加热器增加外壳内的温度,从而使外壳内保持干燥,避免外壳内的湿气腐蚀底阀,同时还能防止底阀由于温度过低而发生冻堵,节省了对消防设备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22.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剖视图;
23.图4为图2中b-b剖面的剖视图;
2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2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三;
2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四;
2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中支撑体的俯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00-设备本体;200-底阀;
31.11-外壳;12-第一保温层;121-第一保温体;122-第一支撑体;1221-第一支撑架;1222-第二支撑架;1223-第一橡胶条;1224-第二橡胶条;1225-第一把手;1226-第二把手;13-第二保温层;131-第二保温体;132-第二支撑体;14-排水层;15-基脚;16-阀井盖;
32.20-检测组件;
33.30-加热器;
34.40-防渗层。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8.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39.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维护工具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维护工具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0.埋地式消防设备是一种固定式消防设施,用于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通常,埋地式消防设备的底阀埋地很深,设在消防水管道与消防设备的筒体的连接处。在关闭消防设备的底阀时,消防设备的筒体内仍残留有水,通过开启消防设备上部的连动阀使得底阀打开,筒体内的残留水便流入到地层中,避免了筒体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造成锈蚀而缩短消防设备的寿命的隐患。
41.底阀一般采用铸铁底阀,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容易引起锈蚀问题。同时,当筒体内的残留水流入地层时,地层细土很容易会将底阀堵住,导致底阀不能自由活动,使得消防设备的筒体内残留水排不净,尤其是在环境温度较低时,还会存在冻堵隐患。
42.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能防止底阀锈蚀和冻堵。
4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b-b剖面的剖视图。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埋于地层下,消防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00(设备本体100的外壁可以称为消防设备的筒体)和连接在设备本体100上的底阀200,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包括:外壳11、检测组件20、加热器30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外壳11罩设在消防设备上,外壳11内具有排
水层14,排水层14位于底阀200的下方,检测组件20和加热器30位于外壳11内,加热器30和检测组件20朝向底阀200设置,检测组件20用于检测外壳11内的湿度,控制器用于在外壳11内的湿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加热器30开启。
44.其中,外壳11用于保护消防设备。底阀200排出的水经排水层14进入地层,从而防止地层细土进入外壳11的内部,进而进入底阀200内。检测组件20用于检测外壳11内的湿度,当外壳11内的湿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器30开启,通过加热器30增加外壳11内的温度,从而使外壳11内保持干燥,避免外壳11内的湿气腐蚀底阀200,同时还能防止底阀200由于温度过低而结冰。
45.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通过设置排水层14,底阀200排出的水经排水层14进入地层,从而防止地层细土进入外壳11的内部,从而进入底阀200内。通过设置检测外壳11、加热器30和控制器,检测组件20用于检测外壳11内的湿度,当外壳11内的湿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器30开启,通过加热器30增加外壳11内的温度,从而使外壳11内保持干燥,避免外壳11内的湿气腐蚀底阀200,同时还能防止底阀200由于温度过低而发生冻堵。
46.其中,第一预设值为外壳11内的湿度值,第一预设值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的不同季节进行适应性设置,本实施例在此不加以限制。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20还用于检测外壳11内的温度,控制器用于在外壳11内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加热器30开启。其中,第二预设值为外壳11内的温度值。通过监测外壳11内的温度,防止防止底阀200由于温度过低而发生冻堵。
48.在具体实现时,检测组件20为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同时检测外壳11内的温度和湿度,节省成本,且避免检测组件20占用过多外壳11内部的空间。
49.为了增加加热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器3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各加热器30绕设备本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加热器30与设备本体100的外侧壁连接,或者加热器30与外壳11的内侧壁连接。
50.通过设置多个加热器30,提高加热效率。其中,各加热器30可以间隔均匀设置,从而使外壳11内的温度较为均匀,避免外壳11内局部温度过高。
51.具体的,加热器30可以为加热棒,也可以为加热片,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在设备本体100上设置支架,加热器30安装在支架上,从而避免底阀200排出的水进入加热器30内。或者将加热器30连接在外壳11的内侧壁。
52.其中,排水层14套设在设备本体100上,且与底阀200抵接,排水层14边缘与外壳11的内侧壁抵接。
53.在具体实现时,排水层14为石头层或网层的至少一种。其中,网层可以为钢丝网、塑料网等,只要底阀200排出的水能通过网层进入地层即可。
54.本发明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保温层12和第二保温层13,其中第一保温层12设置在外壳11的顶部,第二保温层13设置在外壳11的内部,排水层14设置在外壳11的底部。第一保温层12和第二保温层13均包括保温体和设置在保温体下方的支撑体,排水层14与消防设备的底阀处于同一平面。例如,第一保温层12包括第一保温体121和第一支撑体122,第二保温层13包括第二保温体131和第二支撑体132。其中,第一保温体121、第一支撑体122、第二保温体131和第二支撑体132以及排水层14上设置有用于穿过消
防设备的通孔。下述的保温体具体可以指代上述的第一保温体121和第二保温体131,下述的支撑体具体可以指代上述的第一支撑体122和第二支撑体132。
55.具体地,本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理解,消防设备是不能向外渗水的,必须保证其密封性能良好,且由于消防水管道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不同方面的压力,会有不同程度的抖动或沉降,同时在温度较低时,消防设备容易出现冻堵隐患,本实施例采用外壳11、第一保温层12、第二保温层13使得消防设备能够适应一定程度的抖动和沉降而不会使水渗出,且在消防设备和消防水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排水层14来保证两者不会出现堵塞现象。
5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外壳11具体的设置过程是:从地层表面进行掏空,掏到地层消防水管道与消防设备之间连接处,所掏空的地层形成容纳空间,在连接处向下一定距离浇筑一定高度的基脚15,外壳11沿基脚15的四周向上且将外壳11设置在容纳空间的四周,以隔绝地层,以防止地层细土进入外壳1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基脚15采用混凝土材质,不仅防水性能好,而且可以均匀传力,能够承受外壳11带来的压力。且外壳11的具体结构可采用砖砌成方形,其内侧壁由原浆勾缝且分层压实,其外侧壁由砂浆搓缝严实,且需要随时检查外壳11是否垂直,保证其连接方式可靠,可增加该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对地层的抗压强度。本实施例中对外壳11的具体材质和形状不做限定,只需保证外壳11具有一定的强度且能够防止雨水或地层细土进入其内部即可。
5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四。参见图7和图8所示,进一步地,由于消防设备需要耐酸碱腐蚀性良好。可选地,外壳11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渗层40,其防渗层40可为沥青等防渗材料,均匀地涂抹在外壳11的外侧壁上,以防止雨水进入其内部而腐蚀消防设备。这样,本实施例中外壳11的设置能够承受来自地层各个方向的压力和不同化学物质的腐蚀和侵害,对消防设备起到保护的作用。
58.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采用双层保温,即第一保温层12和第二保温层13,加强了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保温效果,以防冻堵隐患。其中,第一保温层12设置在外壳11的顶部,第二保温层13设置在外壳11的内部,可通过焊接或者挂扣的方式连接第一保温层12和外壳11、第二保温层13和外壳11,以完成第一保温层12和第二保温层13的保温作用。且第一保温层12和第二保温层13在焊接时需要加强密度,以防止现场人员在操作或检修过程中踩漏而伤人。本实施例中可依据实际具体情况来限定第二保温层13的层数,且对第一保温层12和外壳11、第二保温层13和外壳11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只需保证第一保温层12和外壳11、第二保温层13和外壳11可靠连接即可。
59.进一步地,第一保温层12和第二保温层13皆包括保温体和支撑体,其中,本实施例对保温体的材料不做限定,如可选用毛毡、保温棉布等保温材料。本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理解,在室外温度较低时,该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很有可能出现冻堵隐患,使用的保温体能够起到保温作用,杜绝此现象。本实施例中对支撑体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如可采用钢丝横纵间隔焊接成网状结构,
60.本实施例中可在支撑体的四周采用挂扣的方式与外壳11进行可拆卸连接,实现支撑体的四周能够卡在外壳11的内侧壁上,使得现场人员能够将支撑体从外壳11处拆卸下来,便于完成对消防设备的检查工作。本实施例也可将支撑体的一边与外壳11固定连接,其余边采用挂扣方式与外壳11进行可活动连接,从而现场人员可沿固定边将支撑体抬起,实
现对消防设备的检查工作。本实施例对支撑体与外壳11的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两种方式,只需保证支撑体能够卡在外壳11的内侧壁即可。
61.进一步地,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将支撑体与外壳11连接,支撑体需套设在消防设备的筒体外部,本实施例中在支撑体上设有通孔,使得通孔穿过消防设备的筒体,进而使得消防设备能够适应一定强度的抖动和沉降。同时,可将保温体上也设有通孔,该通孔也穿过消防设备的筒体,且保温体铺设在对应的支撑体上,保温体铺设在对应的支撑体上,保温体由支撑体进行承载,保温体由支撑体进行承载,进而保温体实现了对消防设备的保温效果。
62.支撑体和保温体的通孔为圆形。本实施例中支撑体和保温体的通孔的具体形状可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只需保证支撑体和保温体的通孔能够穿过消防设备的筒体且保留一定的缝隙即可。
63.进一步地,排水层14为石头层时,可采用冲洗后的鹅卵石。石头层设有通孔,该通孔穿过消防设备的筒体,且石头层中石头与石头间有很多缝隙。由于排水层14与消防设备的底阀处于同一平面,在打开底阀对消防设备筒体进行排水时,筒体内部的积水会从底阀流入到排水层14中的间隙。又由于排水层14为石头层而不是地层细土,使得底阀200能够自由开关,积水会从石头间的缝隙流出而不会将底阀堵住,使得筒体内部排积水干净,且避免了冻堵隐患。同时,由于底阀一般会采用铸铁阀门,排水层14的设置还使得底阀200不会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进而引起锈蚀问题,而影响底阀的使用寿命。
6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使用本实施例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对消防设备进行保温、固定,以及对消防栓的底阀200进行防锈保护的具体过程为:
65.首先,从地层到消防设备与消防水管道的连接处,挖一个长方体的容纳空间。先在容纳空间的底层浇筑一定高度的基脚15,在基脚15的四周且贴合地层垂直用砖砌成方形框架形成外壳11。这样,外壳11的设置加强了消防设备对外部作用的抗压能力。
66.其次,在基脚15上铺设一层石头层,使得消防设备与消防水管道的连接处为该石头层的中心,且消防设备的筒体从石头层穿出。在清理消防设备的筒体内的积水时,会打开底阀200将积水排出,由于石头层的设置,积水会顺利排出,且不会流入到细土中而堵塞底阀200,使得底阀200能够自由活动,且不会导致锈蚀问题。尤其在温度较低时,由于消防设备的筒体积水排得非常干净,因此,消防设备的筒体不会出现冻堵的隐患。
67.再次,在外壳11的中部,将第二保温层13中第二支撑体132的通孔穿过消防设备的筒体,并将第二支撑体132与外壳11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再将第二保温层13中第二保温体131的通孔穿过消防设备的筒体,且将第二保温体131放置在第二支撑体132上。
68.最后,在外壳11的顶部,将第一保温层12中第一支撑体122的通孔穿过消防设备的筒体,并将第一支撑体122与外壳11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再将第一保温层12中第一保温体121的通孔穿过消防设备的筒体,且将保温体121放置在第一支撑体122上。
69.在现场人员对消防设备的筒体进行检查工作时,支撑体的设置对消防设备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保护消防设备发生抖动或沉降。且现场人员可直接将保温体和支撑体取出,便于现场人员的操作和对消防设备的检查,节省维修成本。同时,保温体的设置还有效提高了对消防设备的保温效果,避免了冻堵隐患。
70.本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通过外壳的设置隔绝了地层细土的进入,
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分别与外壳连接,且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中皆包括支撑体和保温体,支撑体和保温体的通孔皆穿过消防设备的筒体,能够防止消防设备的左右晃动或沉降,还对消防设备起到保温作用。且排水层可以为石头层,石头之间的缝隙使得消防设备的筒体内的积水排出非常干净,使得消防设备的底阀能够自由活动。本实施例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不仅能够对消防设备起到保温作用,还有效避免了地层细土进入底阀引起的堵塞问题、锈蚀问题和温度较低带来的冻堵隐患,节省了对消防设备的维修成本。
7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中支撑体的俯视图。参见图1至图5、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本实施例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72.首先,本实施例中外壳11与支撑体的连接有多种实现方式。可选地,外壳11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各支撑体对应的安装件,每个支撑体设置在各自对应的安装件上。
73.具体地,为了便于支撑体与外壳11的连接,可在外壳11的内侧壁上设置安装件。本实施例中对安装件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安装件可为挂钩,支撑体上设置对应的挂钩,两挂钩挂扣在一起实现外壳11与支撑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安装件也可设置为其他方式,可选地,安装件具体为外壳11的内侧壁环设的向外壳11内部凸出的多个凸起件。
74.具体地,外壳11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圈朝向外壳11内部的凸起件,且凸起件的个数与第一保温层12和第二保温层13的总数保持一致。其中,每个凸起件承载对应的支撑体,凸起件环绕的设置使得支撑体受力均匀且不会掉落,实现了外壳11与支撑体的可靠连接。
75.其次,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只以第一保温层12作为例子,第二保温体13的原理类似。为了方便现场人员的检查操作,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体122包括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第一支撑架1221与第二支撑架1222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221与第二支撑架1222的拼接处形成通孔。
7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支撑体122分为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且可增加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的强度。且在第一支撑架1221与第二支撑架1222的拼接处所形成的通孔会穿过消防栓设备的筒体,实现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对消防设备的筒体的固定作用,使得筒体能够适应一定程度的抖动和沉降。在现场人员对消防设备的检查时,现场人员站可站在第一支撑架1221上,将第二支撑架1222拆下来,或者可站在第二支撑架1222上,将第一支撑架1221拆下来,以完成检查工作。
77.进一步地,本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理解,消防设备的筒体须保持其密封性,但在消防设备的筒体发生左右晃动时,难免会与支撑体发生碰撞,可在消防设备的筒体与支撑体的通孔的同一平面上,在消防设备的筒体外侧壁涂抹一层橡胶层,避免由于消防设备的筒体与支撑体发生碰撞时出现划痕,而减少消防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施例中还可在支撑体上设置保护层来避免上述问题。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仍只以第一保温层12作为例子,第二保温体13的原理类似。
7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设备的排水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三。参见图6和图9所示,可选地,第一支撑架1221上还设置有橡胶条,橡胶条包覆在第一支撑架1221的通孔的边缘。其中,橡胶条包括第一橡胶条1223和第二橡胶条1224,第一橡胶条1223包覆在第一支撑架1221上,第二橡胶条1224包覆在第二支撑架1222上。
79.具体地,在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的拼接处,第一橡胶条1223裹覆在
第一支撑架1221的外部,第二橡胶条1224裹覆在支撑架的外部,在消防设备的筒体发生作左右晃动时第一橡胶条1223和第二橡胶条1224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避免消防设备的筒体与第一支撑架1221、第二支撑架1222发生碰撞而减少筒体的使用寿命。同理,第二保温体131上设有的橡胶条,同样能够起到缓冲和保护消防设备的筒体的作用。
80.为了便于现场人员拆卸支撑架,可选地,第一支撑架1221上设置有第一把手1225,第二支撑架1222上设置有第二把手1226。
8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一支撑架1221上焊接第一把手1225的几何中心处,将第二支撑架1222上焊接第二把手1226的几何中心处,可平衡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的重量,保证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能够与外壳11的内侧壁可靠连接。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把手1225和第二把手1226的形状、材质以及放置位置不做限定,只需保证第一把手1225能够将提起第一支撑架1221,第二把手1226能够将提起第二支撑架1222即可。
82.本实施例中若第一支撑架1221与第二支撑架1222只是放置在安装件上,且能够进行可拆卸连接。为了使得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能够牢固得与外壳11内侧壁连接,可选地,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在拼接处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83.具体地,在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的拼接处通过卡扣将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进行固定连接,其中卡扣可为钢丝,使用钢丝绕过两者拼接处的边缘,拧紧后,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可作为一个整体,进而平衡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的负重,保证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与外壳11的可靠连接。本实施例中卡扣的个数和具体形式不做限定,只需保证卡扣能够将第一支撑架1221和第二支撑架1222进行固定即可。
84.最后,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温层1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保温体121上方的阀井盖16,阀井盖16与外壳11的顶端连接,且阀井盖16与地层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8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阀井盖16覆盖在外壳11的顶端,将外壳11围绕的容纳空间的顶端遮盖住。为了使得阀井盖16将外壳11全部覆盖,可选地,阀井盖16的直径大于外壳11的直径,这样阀井盖16的周边可嵌入到地层,实现了阀井盖16与地层的固定连接,有效提升了阀井盖16的承压性能,同时防止人员踩空而出现坠落的危险,也避免物体或雨水等坠落其中而砸到或侵蚀消防设备,从而有效保证了消防设备的强度,降低了消防设备的维修成本。
8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