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兽用清瘟败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6-05 18:41: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兽用清瘟败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兽用清瘟败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瘟热症”是引起家禽的一种接触性、全身感染性和败血性等多种症状表现的综合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是家禽精神沉郁、发热怕冷、张口呼吸、咳嗽、眼肿流泪,拉灰、白、桔红色或烂肉样稀薄粪便、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沙壳蛋、薄壳蛋、白壳蛋等。急性患病家禽可出现精神衰弱,羽毛松乱,头部和颜面浮肿,头、翅下垂,眼睑周围浮肿,肉冠和肉垂肿大,可达正常的3倍以上,出血甚至坏死,鸡冠发紫,关节肿大。目前在临床上较为普遍,大多数地区都有发生,发病的家禽多因脱水、气管衰竭而死,死亡率高,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0003]
清瘟败毒饮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余师愚所创制的名方,载于其所著的《疫疹一得》一书中,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收载有“清瘟败毒片”和“清瘟败毒散”。处方由石膏、地黄、水牛角、黄连、栀子、牡丹皮、黄芩、赤芍、玄参、知母、连翘、桔梗、甘草和淡竹叶十四味中药组成,在临床上对畜禽热毒发斑、高热神昏症效果显著。
[0004]
目前在兽医临床中,该方主要采用散剂,少量使用片剂,如中国专利cn103610977a公开的畜禽用高效清瘟败毒药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原料直接粉碎得散剂或粉碎后进一步制备为片剂或粉碎为超微粉剂,保留了原有药物的功效,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病动物经常出现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散剂或片剂拌料使用不佳,还存在散剂适口性不好,家禽消化道短导致中药消化吸收利用度不高,畜禽消化道刺激等不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兽用清瘟败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兽用清瘟败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兽用清瘟败毒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08]
a将黄连提取物和黄芩提取物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
[0009]
b将填充剂按照3:1加入第一混合物中,混合混匀,得到第二混合物;
[0010]
c将第二稠膏中先加入增稠剂混匀后与所述第二混合物混合制软材,经制粒、干燥和整粒,制得兽用清瘟败毒颗粒。
[0011]
进一步地,所述黄连加10、8、8倍量水,煎煮三次,分别为1.5h、1.5h、1h,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8~1.10得到黄连提取物;
[0012]
进一步地,所述黄芩加8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均为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加入适量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h,静置12h,滤过,沉淀加6
~8倍量水,用40%naoh溶液调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调ph值至2.0,60℃保温30min,静置12h,滤过,沉淀加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得黄芩提取物。
[0013]
进一步地,将石膏120份、地黄30份、水牛角60份、栀子30份、牡丹皮20份、赤芍25份、玄参25份、知母30份、连翘30份、桔梗25份、甘草15份、淡竹叶25份,加水温浸1h,煎煮2次,第一次10倍水煎煮2h,第二次8倍水煎煮1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8~1.10,得到第二稠膏。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的填充剂为葡萄糖。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的增稠剂为石膏。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的石膏以石膏水溶液的形式使用,所述的石膏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3%;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的干燥的温度为65℃~90℃,干燥的时间为1小时~3小时。
[0018]
一种兽用清瘟败毒颗粒,所述原料的重量份为:石膏120份、地黄30份、水牛角60份、黄连20份、栀子30份、牡丹皮20份、黄芩25份、赤芍25份、玄参25份、知母30份、连翘30份、桔梗25份、甘草15份、淡竹叶25份。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0]
本发明制备的清瘟败毒颗粒不仅可以采用拌饲料方式,还可以通过饮水的方法对患病动物进行投药,尤其适用于瘟热病动物食欲不佳,饮欲旺盛时饮用,提高了动物的用药适从性。提升畜禽消化利用效率,解决了由于家禽消化道短,对中药散剂消化利用不足等缺点,提高清瘟败毒药物的有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
实施例1清瘟败毒颗粒的制备称取原料如下:石膏120g、地黄30g、水牛角60g、黄连20g、栀子30g、牡丹皮20g、黄芩25g、赤芍25g、玄参25g、知母30g、连翘30g、桔梗25g、甘草15g、淡竹叶25g。
[0024]
黄芩还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解热及护肝等作用。
[0025]
赤芍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痈肿疮疡等症。抑制血小板聚集:有非常明显的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肝脏的作用:赤芍归肝经,对肝脏有着非常广泛的药理作用。
[0026]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作用;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0027]
知母性苦寒,具有滋阴降火、润肠滑燥、止渴除烦、利大小便和解热、抗炎、抗病毒作用。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抗辐射作用:
[0028]
栀子性寒味苦,无毒,主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临床广泛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和火毒疮疡等.
[0029]
牡丹皮性味归经:性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行瘀。用于温毒发斑及吐、衄、便血等。对免疫系统影响应用:体外实验证明,丹皮多糖克直接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并协同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亦有激活作用,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诱导巨噬细胞合成一氧化氮。
[0030]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等功效,可用于湿热泻痢、肺热咳嗽、热病烦渴、黄疸、目赤肿痛、积热吐血、胎动不安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及抗内毒素的作用
[0031]
黄连能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连具有抗菌、抗内毒素、抗病毒、增强免疫、解热、抗溃疡、降血糖、解毒等作用。
[0032]
水牛角与犀角作用基本相似,能降低内毒素所致小鼠死亡率,改善dic模型大鼠的凝血功能,并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0033]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主治温热、丹毒、斑疹、疮疡肿毒、瘰疬等症。连翘浓缩煎剂及其连翘酚对多种细菌具有抑菌、杀菌活性。
[0034]
桔梗性平,味苦,辛,具有化痰止咳、利咽、宣畅肺气、排脓消痈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声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等症。研究表明,桔梗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祛痰镇咳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保肝作用.
[0035]
甘草性甘,味平。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的功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润肺平喘、食物或药物中毒、止痛,特别是在解毒、抗菌、抗肿瘤方面药理作用非常显著。甘草能解百药之毒,善缓千药之性,可调万药之味,因此在临床治病时应用非产广泛。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甘草浸膏、甘草次酸、甘草苷和fm100等对大鼠多种实验性溃疡模型均有抑制作用,能改善症状,促进愈合。甘草煎剂、异甘草素等对离体肠管有明显拮抗作用,降低其收缩幅度,对频率无明显影响。甘草制剂和甘草甜素对多种实验性肝损害都有明显保护作用,可降低肝硬化的发生率和血清转氨酶活性,增加肝细胞内糖原和rna的含量,促进肝细胞再生
[0036]
毒理学研究:通过急性毒性实验,确定该药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可靠;通过亚慢性毒性实验,确定该药对大鼠的生长发育无任何影响,42天重复给药亦无毒性反应。
[0037]
免疫增强研究:清瘟败毒颗粒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效果,可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
[0038]
使用方法及剂量:分别用本发明清瘟败毒颗粒和清瘟败毒散,本发明100g兑水100kg,清瘟败毒散100g拌料50kg,发病动物每天使用,连用7-10天。
[0039]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用药后精神恢复正常,采食量恢复至正常水平,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或喘气症状消失、口鼻分泌物正常。
[0040]
有效:动物用药后上述症状有明显改善。
[0041]
无效:动物用药后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
[0042]
有效率:(治愈数 有效数)/总治疗数对多个养殖场临床应用进行统计,共计治疗病鸡6000余只,病猪400余头,其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0043][0044]
表1:本发明清瘟败毒颗粒剂与散剂对发病畜禽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患病动物使用本发明未出现不良反应,并且从上表可以看出,清瘟败毒颗粒对病鸡和病猪有效率分别为94%和100%,均高于清瘟败毒散剂,说明本发明安全有效,且优于传统散剂,值得推广使用。
[0045]
综上所述,成功研制了清瘟败毒颗粒并进行了质量检查,颗粒稳定性好,毒性低,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该制剂的成功研制为我国兽医临床更好的利用古典方剂提供了一个新的剂型。
[004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