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计算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与流程

2022-06-05 16:23: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浏览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计算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2.浏览器(web browser)是用来检索、展示以及传递web信息资源的应用程序。web信息资源由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uri)所标记,它是一张网页、一张图片、一段视频或者任何在web上所呈现的内容。使用者可以借助超级链接(hyperlinks),通过浏览器浏览互相关联的信息。如何捕获浏览器关闭事件,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很多方法,但都不理想。
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案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计算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可以更好的实现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
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其包括:使用websocket技术,实现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
6.进一步的,所述“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步骤是基于java和javascript实现的。
7.进一步的,在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时,保持前端页面和后台一直处于连接状态。
8.进一步的,所述文档为xml格式。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装置,其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下步骤: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使用websocket技术,实现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
10.进一步的,所述“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步骤是基于java和javascript实现的。
11.进一步的,在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时,保持前端页面和后台一直处于连接状态;所述文档为xml格式。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内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以实现如下步骤: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使用websocket技术,实现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
13.进一步的,所述“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步骤是基于java和javascript实现的。
14.进一步的,在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时,保持前端页面和后台一直处于连接状态;所述文档为xml格式。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websocket技术,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并达到实时通讯的,以实现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xml格式)编辑绘制,可以保持前端页面和后台一直处于连接状态,从而更好的实现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中的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100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时,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交互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19.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中的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100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100包括如下步骤。
20.步骤110、使用websocket技术,实现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并达到实时通讯的。
21.websocket是一种在单个tcp连接上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协议。websocket通信协议于2011年被ietf定为标准rfc 6455,并由rfc7936补充规范。websocket api也被w3c定为标准。websocket使得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变得更加简单,允许服务端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在websocket api中,浏览器和服务器只需要完成一次握手,两者之间就直接可以创建持久性的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22.步骤120、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可以保持前端页面和后台一直处于连接状态。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文档为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所述xml为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是一种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
23.步骤130、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基于java(即计算机编程语言)和javascript(基于对象和事件驱动的客户端脚本语言)实现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
24.java是一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不仅吸收了c 语言的各种优点,还摒弃了c 里难以理解的多继承、指针等概念,因此java语言具有功能强大和简单易用两个特征。
25.javascript(简称“js”)是一种具有函数优先的轻量级,解释型或即时编译型的高级编程语言。虽然它是作为开发web页面的脚本语言而出名的,但是它也被用到了很多非浏览器环境中,javascript基于原型编程、多范式的动态脚本语言,并且支持面向对象、命令式和声明式(如函数式编程)风格。
26.请参考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时,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交互界面示意图。
27.综上所述,本发明使用websocket技术,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并达到实时通讯的,以实现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xml格式)编辑绘制,可以保持前端页面和后台一直处于连接状态,从而更好的实现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
2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内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发明中的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100。
2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装置,其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发明中的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100。
30.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31.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3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使用websocket技术,实现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步骤是基于java和javascript实现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时,保持前端页面和后台一直处于连接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档为xml格式。5.一种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下步骤: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使用websocket技术,实现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步骤是基于java和javascript实现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时,保持前端页面和后台一直处于连接状态;所述文档为xml格式。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内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以实现如下步骤: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使用websocket技术,实现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步骤是基于java和javascript实现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在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时,保持前端页面和后台一直处于连接状态;所述文档为xml格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计算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的方法包括:使用websocket技术,实现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编辑绘制;浏览器关闭,后端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websocket技术,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并达到实时通讯的,以实现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文档(xml格式)编辑绘制,可以保持前端页面和后台一直处于连接状态,从而更好的实现获取浏览器关闭事件。关闭事件。关闭事件。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 游网林 罗来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永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2/6/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