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11:06: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牛樟芝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工艺。


背景技术:

2.牛樟芝又名牛樟菇,属于非褶菌目、多孔科、多年生蕈菌类,是1990年才被生化界发表的新种。其生长区域为中国台湾山区海拔 450-2000公尺山林间,只生长在中国台湾特有的百年以上的牛樟树树干腐朽的心材内壁,或枯死倒伏的牛樟树木材潮湿表面。牛樟芝中含有多糖体、萜类化合物、超氧歧化酵素和核酸类等多种成分,具有解毒保肝、抗癌、强化免疫、抗过敏、降血脂等各种功效,受到人们的极大欢迎。
3.由于野生牛樟芝数量稀少且不易取得,同时在野外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环境污染,因此近年来多以人工栽培方法培养牛樟芝。目前牛樟芝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椴木栽培法、固态栽培法和液体发酵法。但椴木栽培法培养时间长、花费的成本高,得到的牛樟芝产量低,固态栽培法和液体发酵法得到的牛樟芝营养含量少,不利于人体保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工艺,该工艺可以增加牛樟芝的产出量,且方便操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先准备培养基的组分,包括玉米淀粉1.2%~1.7%、蔗糖5~7%、蛋白胨0.55%~0.78%、碳酸钙3~4.2%、硫酸镁1.5~4%、意仁提取液0.07%~0.086%、麦皮提取液0.033%~0.045%、琼脂3~5.2%、橄榄油4~7.6%、其余为水;(2)将各组成成分放入搅拌容器中,进行充分搅拌;搅拌速率为搅拌速率为50-60r/min,搅拌40-60min;(3)搅拌后溶液放入灭菌容器中在室温下进行灭菌处理;(4)灭菌完成后将取一定体积溶液分别放入多个培养皿;(5)静置培养皿,待冷却后得到固态培养基;所述固态培养基的厚度为2-2.5cm;(6)在无菌环境的条件下,将牛樟芝菌种接入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该无菌环境的灭菌温度为115℃~120℃,灭菌压力为80kpa~90kpa,灭菌时间为40-60分钟;(7)对牛樟芝菌种进行培育,培育温度为20-25℃,光照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湿度控制在75-95%。
6.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成分包括玉米淀粉1.5%、蔗糖6%、蛋白胨0.65%、碳酸钙3.5%、硫酸镁2.5%、意仁提取液0.075%、麦皮提取液0.04%、琼脂4%、橄榄油5.5%、其余为水。
7.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率为55r/min,搅拌50min。
8.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固态培养基的厚度为2cm。
9.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灭菌温度为115℃,灭菌压力为80kpa,灭菌时间为40分钟。
10.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培育温度为20℃,光照时间为4个小时,湿度控制在85%。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出最适合牛樟芝菌种生长的培养基成分,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制成培养基,以培养皿作为培育容器,实现牛樟芝的系统化栽培,且避免了培养皿之间的交叉污染,培育效果好,得到的牛樟芝子实体的品质出色,活性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3.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包括以下步骤:(1)预先准备培养基的组分,包括玉米淀粉1.5%、蔗糖6%、蛋白胨0.65%、碳酸钙3.5%、硫酸镁2.5%、意仁提取液0.075%、麦皮提取液0.04%、琼脂4%、橄榄油5.5%、其余为水;(2)将各组成成分放入搅拌容器中,进行充分搅拌;搅拌速率为搅拌速率为55r/min,搅拌50min;(3)搅拌后溶液放入灭菌容器中在室温下进行灭菌处理;(4)灭菌完成后将取一定体积溶液分别放入多个培养皿;(5)静置培养皿,待冷却后得到固态培养基;所述固态培养基的厚度为2cm;(6)在无菌环境的条件下,将牛樟芝菌种接入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该无菌环境的灭菌温度为115℃,灭菌压力为80kpa,灭菌时间为40分钟;(7)对牛樟芝菌种进行培育,培育温度为20℃,光照时间为4个小时,湿度控制在85%。
14.实施例2: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1)预先准备培养基的组分,包括玉米淀粉1.2%%、蔗糖5%、蛋白胨0.55%%、碳酸钙3%、硫酸镁1.5%、意仁提取液0.07%、麦皮提取液0.033%、琼脂3、橄榄油4、其余为水;(2)将各组成成分放入搅拌容器中,进行充分搅拌;搅拌速率为搅拌速率为50r/min,搅拌40min;(3)搅拌后溶液放入灭菌容器中在室温下进行灭菌处理;(4)灭菌完成后将取一定体积溶液分别放入多个培养皿;(5)静置培养皿,待冷却后得到固态培养基;所述固态培养基的厚度为2cm;(6)在无菌环境的条件下,将牛樟芝菌种接入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该无菌环境的灭菌温度为115℃,灭菌压力为80kpa,灭菌时间为40分钟;(7)对牛樟芝菌种进行培育,培育温度为20℃,光照时间为3个小时,湿度控制在75%。
15.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先准备培养基的组分,包括玉米淀粉1.2%~1.7%、蔗糖5~7%、蛋白胨0.55%~0.78%、碳酸钙3~4.2%、硫酸镁1.5~4%、意仁提取液0.07%~0.086%、麦皮提取液0.033%~0.045%、琼脂3~5.2%、橄榄油4~7.6%、其余为水;(2)将各组成成分放入搅拌容器中,进行充分搅拌;搅拌速率为搅拌速率为50-60r/min,搅拌40-60min;(3)搅拌后溶液放入灭菌容器中在室温下进行灭菌处理;(4)灭菌完成后将取一定体积溶液分别放入多个培养皿;(5)静置培养皿,待冷却后得到固态培养基;所述固态培养基的厚度为2-2.5cm;(6)在无菌环境的条件下,将牛樟芝菌种接入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该无菌环境的灭菌温度为115℃~120℃,灭菌压力为80kpa~90kpa,灭菌时间为40-60分钟;(7)对牛樟芝菌种进行培育,培育温度为20-25℃,光照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湿度控制在75-9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成分包括玉米淀粉1.5%、蔗糖6%、蛋白胨0.65%、碳酸钙3.5%、硫酸镁2.5%、意仁提取液0.075%、麦皮提取液0.04%、琼脂4%、橄榄油5.5%、其余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率为55r/min,搅拌5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固态培养基的厚度为2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灭菌温度为115℃,灭菌压力为80kpa,灭菌时间为40分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培育温度为20℃,光照时间为4个小时,湿度控制在8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工艺,属于牛樟芝栽培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预先准备培养基的组分,将各组成成分放入搅拌容器中,进行充分搅拌;搅拌后溶液放入灭菌容器中在室温下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完成后将取一定体积溶液分别放入多个培养皿;静置培养皿,待冷却后得到固态培养基;在无菌环境的条件下,将牛樟芝菌种接入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对牛樟芝菌种进行培育。通过大量实验得出最适合牛樟芝菌种生长的培养基成分,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制成培养基,以培养皿作为培育容器,实现牛樟芝的系统化栽培,且避免了培养皿之间的交叉污染,培育效果好,得到的牛樟芝子实体的品质出色,活性稳定。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辛茂盛 贾如辉 逄勇 史春潇 郭飞 倪冬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浩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1
技术公布日:2022/6/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