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稻幼苗耐盐鉴定用鉴定池及其使用方法

2022-06-04 20:58: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幼苗耐盐鉴定用鉴定池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水稻生理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盐碱地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土壤类型,土壤中由于含有较高的盐分,不利于多数植物的生长,造成该土壤类型区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已经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种植耐盐植物是改良盐渍土的有效途径,而目前水稻作为主要的人类主粮,在淡水中种植水稻目前已进行得比较成功,但是如何利用盐碱水进行灌溉,对不同的水稻种质资源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种植耐盐植物首先需明确植物的耐盐能力,现有实验室在对水稻种子进行耐盐筛选时,大多通过测量便于检测的幼苗叶片长度来判断种子的耐盐程度,但是基于耐盐鉴定的表征来看,水稻根部为最直接接触试验溶液,并最先吸收盐碱液的部位,其盐害表征最明显,不同水稻品种资源的盐害差异性也最显著,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显著地表征该水稻种质的耐盐程度,因此水稻的耐盐鉴定实验中,须根长度才是评判水稻种子耐盐能力的最佳部位。
4.但是由于水稻幼苗的根很细且极容易断,取出幼苗进行观测根系长度的操作对根系的影响较大,尤其对于遭遇了盐害胁迫、生长状况本就不佳的水稻,须根极易折断,从而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水稻根部在水中的生长角度不确定,也不利于直接观察和记录生长过程的根长,造成难以准确测量和计算;其次对池内补充盐水后容易扩散不均匀或长时间发生沉淀,池内盐浓度不均匀也容易造成鉴定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不足,提供了一种水稻幼苗耐盐鉴定用鉴定池及其使用方法,具备易于计测根长、柔和不破坏根毛、延迟混合均匀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测量对根伤害大、根长测量不准确、池内盐水不均匀等技术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稻幼苗耐盐鉴定用鉴定池,其特征是:包括鉴定池主体,所述鉴定池主体内设有试验盐溶液,试验盐溶液的顶端活动放置有浮板,浮板浮于试验盐溶液上;所述浮板的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培育口,浮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网,支撑网上开设有若干与若干培育口一一对应的支撑网过水口;所述鉴定池主体内部的底端设有游板,游板的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游板过水口,游板过水口与浮板上的培育口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鉴定池主体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上活动套接有控制环,控制环可通过滑动槽上下移动;所述控制环两侧固定有控制环磁条,鉴定池主体内的游板两侧设有与控制环磁条相匹配的游板磁条;通过控制环磁条、游板磁条的相互之间的磁性作用,控制环
通过滑动槽上下移动时带动游板在鉴定池主体内上下移动;所述鉴定池主体的正面一侧为透明的玻璃面板,玻璃面板的上设有刻度线。
7.所述游板上的游板磁条与相邻控制环上的控制环磁条磁性相反,沿滑动槽上下滑动控制环时,游板两侧受相反磁力吸引,跟随控制环上下移动。
8.所述浮板的材料密度比水小,可跟随试验盐溶液的增减而上下浮动。
9.所述培育口呈上宽下窄的梯形圆台状。
10.若干培育口设置于浮板的中间;若干支撑网过水口设置于支撑网的中间;若干游板过水口设置于游板的中间。
11.一种水稻幼苗耐盐鉴定用鉴定池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将水稻种子放置于培育口处的支撑网上,种子发芽后水稻幼苗穿过浮板的培育口伸出浮板,种子发芽后幼苗根穿过支撑网上的支撑网过水口,伸入至试验盐溶液内;水稻幼苗始终在试验盐溶液以上,水稻幼苗的幼苗根始终在试验盐溶液内;游板正对培养口的位置开设游板过水口,在对幼苗根进行定期长度测量时,向上推动控制环,带动游板向上移动,从而在游板底端形成负压,吸引上侧水流自游板过水口流至下侧,形成汇聚至游板过水口中心的水流,吸引幼苗根利用轻柔的水流拉直向四周发散的幼苗须根,避免了在试验盐溶液内发散生长对测量的影响,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通过控制环沿滑动槽上下移动,带动游板在鉴定池主体内上下移动,使得鉴定池主体内的试验盐溶液更加均匀,避免长时间鉴定池主体内浓度不均匀而造成鉴定结果不准确的问题;试验人员通过玻璃面板直接对鉴定池主体内的幼苗根进行观察,玻璃面板的正面设有刻度线,方便使用者直接从正面对幼苗根的根系的长度数值进行读取,无需将水稻幼苗从试验盐溶液内取出测量,避免了在取出过程中水稻幼苗的须根折断,从而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12.本发明结构合理、方法先进科学,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幼苗耐盐鉴定用鉴定池及其使用方法,结构上,包括鉴定池主体,鉴定池主体的内部放置有试验盐溶液,试验盐溶液的顶端活动放置有浮板,浮板的上均匀开设有培育口,浮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网,支撑网上开设有过水口,浮板通过培育口活动放置有水稻幼苗,水稻幼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幼苗根,鉴定池主体内部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游板,游板上均匀开设有过水口,鉴定池主体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且通过滑动槽活动套接有控制环,鉴定池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的正面侧设有刻度线。
13.通过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在鉴定池主体的正面加设有标有刻度线的玻璃面板,试验人员可通过玻璃面板直接对鉴定池内的幼苗根进行观测测量,无需将幼苗从试验盐溶液内取出测量,避免了在取出过程中幼苗的须根折断,从而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14.2、本发明通过在鉴定池主体内浮板的下方加设游板,并在游板正对培养口的位置开设游板过水口,在对水稻的幼苗根进行定期长度测量时,向上推动控制环,带动游板向上移动,从而在底端形成负压,吸引上侧水流自游板过水口流至下侧,形成汇聚至游板过水口中心的水流,吸引幼苗根利用轻柔的水流拉直向四周发散的幼苗须根,避免了幼苗在盐溶液内发散生长对测量的影响,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15.3、本发明通过设置上下移动的游板,使得鉴定池主体内的试验盐溶液更加均匀,避免长时间鉴定盐水池内浓度不均匀而造成鉴定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幼苗根正常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根系长度测量状态示意图。
17.图中:1鉴定池主体、2试验盐溶液、3浮板、4培养口、5支撑网、6支撑网过水口、7水稻幼苗、8幼苗根、9游板、10游板过水口、11控制环、12玻璃面板、13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4,一种水稻幼苗耐盐鉴定用鉴定池,包括鉴定池主体1,鉴定池主体1的内部放置有试验盐溶液2,试验盐溶液2的顶端活动放置有浮板3,浮板3的材料密度比水小,可跟随试验盐溶液2的增减而上下浮动,从而保证种子水稻幼苗7始终在试验盐溶液2以上,幼苗根8始终在试验盐溶液2内,浮板3的中间均匀开设有培育口4,培育口4呈上宽下窄的梯形圆台状,浮板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网5,支撑网5的中间开设有过水口6,浮板3通过培育口4活动放置有水稻幼苗7,水稻幼苗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幼苗根8,幼苗根8通过过水口6穿过支撑网5至底部试验盐溶液2内,鉴定池主体1内部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游板9,游板9可在鉴定池主体1内上下移动,游板9的中间均匀开设有游板过水口10,游板过水口10与培育口4于同一竖直线上,两组位置一一对应,鉴定池主体1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且通过滑动槽活动套接有控制环11,控制环11可通过移动槽上下移动,控制环11两侧固定有控制环磁条,游板9的两侧也固定有游板磁条,且游板9与控制环11相邻对立面的磁性相反,沿滑动槽上下滑动控制环11时,游板9两侧受相反磁力吸引,跟随控制环11上下移动,鉴定池主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玻璃面板12,玻璃面板12与鉴定池主体1正面的面积一致,便于从外部直接观察鉴定池主体1内幼苗根8的生产情况,以及便于测量和记录水稻幼苗7的根系长度,玻璃面板12的正面设有刻度线13,方便使用者直接从正面对根系的长度数值进行读取。
20.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将鉴定池主体1内注入试验盐溶液2,使浮板3漂浮在鉴定池主体1的上侧,将水稻种子放置于培育口4处的支撑网5上,种子发芽后幼苗根8穿过支撑网5上的支撑网过水口6,伸入至试验盐溶液2内,定期对幼苗根8的长度进行测量时,手持控制环11缓慢向上移动,鉴定池主体1内底部的游板9,受两端与控制环11相吸的磁力影响,跟随控制环11向上移动,在游板9的底部形成负压空间,吸引上侧试验盐溶液2通过游板过水口10快速补充至游板9的下方,从而在游板过水口10处形成向内收拢的水流,吸引向四周发散倾斜的幼苗根8,使其向培育口4正下方的过水口10处拉直摆正,直至将控制环11上推至游板9的顶面与幼
苗根8底端高度一致时,停止推动控制环11,并通过读取刻度线13处刻度,记录此时控制环11的高度与浮板3底面的位置刻度,通过简单地作差计算,便可轻松得出此时幼苗根8的长度,避免了将水稻幼苗7取出后手动摆动幼苗根8对其进行测量,造成幼苗根8的根毛受损,影响试验的成活率,同时利用轻柔的水流拉动向四周发散的幼苗根8,避免了直接水中测量时幼苗根8的倾斜所造成的测量结果不准确等问题,随后松开控制环11,鉴定池主体1内的游板9受自身重力缓慢向下回落,在游板9底部形成高压,压迫底侧试验盐溶液2通过游板过水口10回流至游板9的上方,期间鉴定池主体1内底部沉淀的不均匀试验盐溶液2通过游板过水口10形成的水流进行混合搅拌,尤其对幼苗根8附近的试验盐溶液2进行着重混合,避免鉴定池主体1内试验盐溶液2不均匀而造成的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等问题,实现了盐池内试验盐溶液2的定期自动混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