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鲍鱼养殖用栖息礁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20:34: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海珍品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鲍鱼养殖用栖息礁结构。


背景技术:

2.鲍鱼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其肉质细嫩,是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随着鲍鱼市场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鲍鱼的人工养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目前的鲍鱼养殖,无法为鲍鱼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导致鲍鱼养殖的存活率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下鲍鱼养殖无法为鲍鱼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导致鲍鱼养殖的存活率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鲍鱼养殖用栖息礁结构。
4.一种鲍鱼养殖用栖息礁结构,其提供鲍鱼人工养殖的附着和生长支撑,所述栖息礁结构包括:
5.礁石体,其包括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内轮和外轮;
6.藻类生长区,其位于所述内轮和所述外轮之间;以及
7.透水组件,其包括贯穿开设在所述基板内的四组脱沙口、贯穿开设在所述内轮上的三组第一通槽和贯穿开设在所述外轮上的六组第二通槽。
8.上述栖息礁结构内栖息空间的结构合理,隐蔽性好且集栖息和进食一体化,提高了鲍鱼养殖的存活率,同时,具备栖息空间内的清理通道和环绕分布的对流通道,保障鲍鱼始终处于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中。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组所述脱沙口和所述内轮的中心位置相对应,其余三组所述脱沙口均匀布置在所述内轮和所述外轮之间处。
10.进一步地,所述内轮和所述外轮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体;所述内轮呈六边型结构,所述外轮呈十二边型结构。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三组所述第一通槽和六组所述第二通槽交错布置;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用于提供海洋生物的进出通道。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栖息礁结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礁石体上的组装组件、开设在所述内轮和所述外轮表面位置处的防脱槽;所述防脱槽呈网格形,其提供鲍鱼的栖息着力点;
13.基于防脱槽来提供多个附着位点,增大鲍鱼在礁石体上栖息的吸附力,并且,提供如藻类和浮游生物等的生长空间,扩大栖息礁结构的载物量,使得栖息礁结构具备丰富充实的生物量以满足鲍鱼的进食需求。
14.进一步地,所述组装组件供于多组所述礁石体之间的拼接使用,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内轮背向所述基板位置处的两组支杆、开设在所述基板上且和对应支杆相适配的螺纹腔;
15.通过支杆和螺纹腔之间的螺纹连接作用,实现相邻礁石体在竖向上的组合,变成
具备多层空间的复合体,满足不同规模的鲍鱼养殖需求且层次合理,拆装便捷,为后续的鲍鱼收获提供便利,同时,栖息礁结构具备丰富充实的生物量以满足鲍鱼的进食需求且鲍鱼栖息的防脱效果好。
16.再进一步地,两组所述支杆水平布置在相对应两侧位置处,且支杆和所述内轮的顶面垂直;所述支杆通过对应螺纹腔与所述基板垂直活动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栖息礁结构内栖息空间的结构合理,隐蔽性好且集栖息和进食一体化,提高了鲍鱼养殖的存活率,同时,具备栖息空间内的清理通道和环绕分布的对流通道,保障鲍鱼始终处于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中。
附图说明
19.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鲍鱼养殖用栖息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所示为图1的爆炸图。
21.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鲍鱼养殖用栖息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所示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4.1、基板;2、内轮;3、外轮;4、藻类生长区;5、脱沙口;6、第一通槽;7、第二通槽;8、组装组件;81、支杆;82、螺纹腔;9、防脱槽。
25.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27.实施例1
28.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鲍鱼养殖用栖息礁结构,其提供鲍鱼人工养殖的附着和生长支撑。栖息礁结构包括礁石体、藻类生长区4和透水组件。
29.礁石体包括基板1、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1上的内轮2和外轮3。所述内轮2和所述外轮3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体,所述内轮2呈六边型结构,所述外轮3呈十二边型结构。藻类生长区4位于所述内轮2和所述外轮3之间。本实施例中,基于基板1、内轮2和外轮3构成的礁石体,其预留了藻类生长区4的同时,通过内轮2和外轮3之间的空间和内轮2内的空间以供鲍鱼栖息,集栖息和进食一体化,并且,上述空间四周有防护,鲍鱼可很好的进行隐藏,提高了鲍鱼养殖的存活率。
30.透水组件包括贯穿开设在所述基板1内的四组脱沙口5、贯穿开设在所述内轮2上的三组第一通槽6和贯穿开设在所述外轮3上的六组第二通槽7。一组所述脱沙口5和所述内轮2的中心位置相对应,其余三组所述脱沙口5均匀布置在所述内轮2和所述外轮3之间处。三组所述第一通槽6和六组所述第二通槽7交错布置,所述第一通槽6和所述第二通槽7用于提供海洋生物的进出通道。本实施例中,基于脱沙口5对提供栖息空间内的清理通道,使得譬如泥沙等的废物可清出,避免栖息空间内废物沉积,保障鲍鱼的正常生长,结合第一通槽6和所述第二通槽7提供呈环绕分布的对流通道,提供海洋生物的进出空间的同时,促进栖息空间和外界环境的交换速率,使得鲍鱼始终处于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中。
31.综上,本实施例的栖息礁结构,其具备下述优点:栖息空间结构合理,隐蔽性好且集栖息和进食一体化,提高了鲍鱼养殖的存活率,同时,具备栖息空间内的清理通道和环绕分布的对流通道,保障鲍鱼始终处于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中。
32.实施例2
33.请继续参阅图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鲍鱼养殖用栖息礁结构,其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栖息礁结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礁石体上的组装组件8、开设在所述内轮2和所述外轮3表面位置处的防脱槽9。
34.所述组装组件8供于多组所述礁石体之间的拼接使用,本实施例,基于组装组件8使得礁石体可通过配位组合变成多层复合礁结构,满足不同规模的鲍鱼养殖需求,上述复合礁结构的层次合理,可进行适应性的拆装以搭载不同容量的鲍鱼,此外,提供多层的栖息空间以实现鲍鱼的集中养殖,为后续的收获提供便利,适用性好,推广前景优异。
35.所述组装组件8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内轮2背向所述基板1位置处的两组支杆81、开设在所述基板1上且和对应支杆81相适配的螺纹腔82。两组所述支杆81水平布置在相对应两侧位置处,且支杆81和所述内轮2的顶面垂直,所述支杆81通过对应螺纹腔82与所述基板1垂直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杆81和螺纹腔82之间的螺纹连接作用,实现相邻礁石体在竖向上的组合,根据具体的鲍鱼养殖规模选取相应数量的礁石体进行装配组装,获得的栖息礁结构为复合体,其具备多层鲍鱼栖息空间,此外,反向拧出支杆81即可进行拆卸,组装操作便捷。
36.所述防脱槽9呈网格形,其提供鲍鱼的栖息着力点。本实施例中,基于防脱槽9来提供多个附着位点,增大鲍鱼在礁石体上栖息的吸附力,并且,提供如藻类和浮游生物等的生长空间,扩大栖息礁结构的载物量,使得栖息礁结构具备丰富充实的生物量以满足鲍鱼的进食需求。
37.综上,本实施例的栖息礁结构栖息空间结构合理,隐蔽性好且集栖息和进食一体化,提高了鲍鱼养殖的存活率,同时,具备栖息空间内的清理通道和环绕分布的对流通道,保障鲍鱼始终处于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中,此外,本实施例的栖息礁结构可通过配位组合变成具备多层空间的复合体,满足不同规模的鲍鱼养殖需求且层次合理,拆装便捷,为后续的鲍鱼收获提供便利,同时,栖息礁结构具备丰富充实的生物量以满足鲍鱼的进食需求且鲍鱼栖息的防脱效果好。
38.对于所涉及的各个部件的命名,以其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作为命名的标准,而不受本发明所用到的具体的名词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选用其它的名词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名称。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