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解决信号干扰结构的机箱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14:40: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测试用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解决信号干扰结构的机箱。


背景技术:

2.在电子技术领域,直流测试电源是电力电子行业中必不可少的测试仪器,由于很多被测设备需要更加准确的测试参数及可靠的稳定性,现有的技术强弱电走线在一起,一方面容易对驱动信号、采样信号及通讯信号产生干扰,使设备不能安全、稳定、可靠的工作,另一方面强弱电走线在一起影响内部结构的美观,在设备出现问题时,不方便查找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强弱电分开、分层结构的机箱。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解决信号干扰结构的机箱,包括机箱本体、控制钣金,所述控制钣金固定安装在机箱本体的下半部分位置,所述机箱本体通过控制钣金分割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风扇,多个所述风扇的上端共同连接有信号线走线盒,所述信号线走线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功率线走线盒,所述第一空腔的内腔上端位于机箱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通讯线走线槽,所述第二空腔的上端开设有前功率线走线槽,所述控制钣金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采样线走线槽。
5.优选的:所述信号线走线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单通的铆柱,所述信号线走线盒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螺丝。
6.优选的:多个所述风扇的一端与机箱本体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风扇的另一端与控制钣金的右侧边缘位置相连接,所述风扇的上端与信号线走线盒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与第一空腔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
7.优选的:所述信号线走线盒的右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u型口,所述功率线走线盒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个与铆柱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信号线走线盒通过铆柱与功率线走线盒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功率线走线盒的上端的上端设有钣金盖,所述钣金盖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所述钣金盖通过固定螺丝与功率线走线盒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功率线走线盒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三u型口。
10.优选的:所述控制钣金的右侧位于采样线走线槽出线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一u型口。
11.优选的:所述通讯线走线槽的下端设有第一线槽钣金,所述第一线槽钣金通过固定螺丝与机箱本体的上方内壁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12.优选的:所述前功率线走线槽的上端设有第二线槽钣金,所述第二线槽钣金通过固定螺丝与机箱本体的下方内壁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13.优选的:所述信号线走线盒、功率线走线盒、通讯线走线槽、前功率线走线槽、采样
线走线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扎线扣。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强弱电分开走线,并使用线槽钣金将线缆固定,有效的避免和减小了强电对采样、驱动信号和通讯的干扰,使得设备更安全、稳定、可靠,且在维修时,强弱电分离,更利于排查解决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设备内部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机箱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解决信号干扰结构的机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解决信号干扰结构的机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解决信号干扰结构的机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解决信号干扰结构的机箱的局部结构正视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解决信号干扰结构的机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解决信号干扰结构的机箱的局部结构仰视示意图;
21.图中:1-机箱本体;2-控制钣金;21-第一u型口;3-第一空腔;31-风扇;311-第一固定孔;32-信号线走线盒;321-第二u型口;322-铆柱;33-功率线走线盒;331-第三u型口;332-第二固定孔;333-钣金盖;334-连接孔;34-通讯线走线槽;341-第一线槽钣金;4-第二空腔;41-前功率线走线槽;411-第二线槽钣金;42-采样线走线槽;5-固定螺丝;6-扎线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2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决信号干扰结构的机箱,包括机箱本体1、控制钣金2、第一空腔3、第二空腔4、固定螺丝5、扎线扣6。
25.参阅图1,机箱本体1整体为“矩形”结构,机箱本体1的内部设有一个空腔,控制钣金2固定安装在机箱本体1内腔的下端位置,将机箱本体1的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3、第二空腔4。
26.本实施例中,控制钣金2的右侧边缘位置开设有第一u型口21。
27.参阅图1,第一空腔3位于机箱本体1内部的上半部分,第一空腔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风扇31,风扇31的上端与信号线走线盒32固定连接。
28.本实施例中,风扇31的一端与机箱本体1的上方内壁相连接,风扇31的另一端与控制钣金2的上端相连接。
29.本实施例中,信号线走线盒3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螺丝5,风扇31的上端与信号线走线盒3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固定螺丝5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311,风扇31通过
固定螺丝5与信号线走线盒32螺纹连接。
30.参阅图4,信号线走线盒32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铆柱322,且多个铆柱322均为单通结构,信号线走线盒32的内腔固定安装在若干个扎线扣6,有效的避免了线缆杂乱和钣金压到线缆。
31.本实施例中,信号线走线盒32的右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u型口321,线缆通过第二u型口321与pcb板相连接。
32.参阅图3、5,功率线走线盒33固定安装在信号线走线盒32的上端,信号线走线盒32的下端与多个铆柱322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连接孔334,功率线走线盒33通过铆柱322固定插接在信号线走线盒32的上端,有效的固定功率线走线盒33以及防止钣金压到信号线线缆。
33.本实施例中,功率线走线盒33的上端设有钣金盖333,钣金盖333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332,钣金盖333通过固定螺丝5贯穿第二固定孔332与功率线走线盒33螺纹连接。
34.本实施例中,功率线走线盒3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三u型口331,方便功率线走线,且美观大方。
35.本实施例中,功率线走线盒3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扎线扣6,有效的避免了线缆杂乱和钣金压到线缆。
36.参阅图2,通讯线走线槽34开设在机箱本体1的上端内壁上,通讯线走线槽34的下端设有第一线槽钣金341,第一线槽钣金341通过固定螺丝5与机箱本体1的上方内壁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且通讯线走线槽3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扎线扣6,使得走线工艺既美观,通讯又不易受到干扰。
37.参阅图1,前功率线走线槽41位于机箱本体1的下方内壁上端,前功率线走线槽4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线槽钣金411,第二线槽钣金411通过固定螺丝5与机箱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且前功率线走线槽4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扎线扣6,使得前功率线走线槽41既美观也能使强弱电分离,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38.参阅图2、6,采样线走线槽42固定安装在控制钣金2的下端,采样线走线槽42的出线口与与第一u型口21相对应,有效的避免了机箱压破线缆,同时也避免了和强电走线在一起造成干扰。
3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人员将信号线布置在信号线走线盒32的内腔,同时将功率线布置在功率线走线盒33的内腔,并通过扎线扣6将其固定,避免了线缆杂乱和钣金压到线缆,将通讯线走线槽34开设在机箱本体1的上端内壁上,将通讯线布置在通讯线走线槽34的内腔,并通过第一线槽钣金341与机箱本体1的上方内壁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使得走线工艺既美观,通讯又不易受到干扰,将前功率线布置在前功率线走线槽41的内腔,并通过第二线槽钣金411与机箱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使得前功率线既美观也能使强弱电分离,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在控制钣金2的下端固定安装采样线走线槽42,并将出线口与第一u型口21相对应,有效的避免了机箱压破线缆,同时也避免了和强电走线在一起造成干扰,本技术通过将强弱电分开走线,并使用线槽钣金将线缆固定,有效的避免和减小了强电对采样、驱动信号和通讯的干扰,使得设备更安全、稳定、可靠,且在维修时,强弱电分离,更利于排查解决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
时能钩充分合理的利用设备内部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机箱的实用性。
4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