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变压器保护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10:05: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变压器保护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一种变压器,为油浸式变压器,是将绕组放置在油箱中,再将一定量的油体存入其中,并扣盖上油盖,利用油体的存在,便于绕组工作时的散热,同时也使得绕组免受空气中湿气的影响,延长变压器的寿命。
3.然而在油体作为冷却物质使用时,会不断受到热量并使得其自身温度升高,一部分转换为气态飘至油盖的底部,使得油箱中的油体水平面降低,当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绕组的部分会暴露在油箱内的空气中,会与该空气中的湿气接触,同时暴露的绕组部分失去油体的散热,导致散热效果不佳,这样使得变压器的寿命减少。
4.因此,本技术提出智能变压器保护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油浸式变压器在工作时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智能变压器保护监控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智能变压器保护监控装置,包括油箱和扣盖在油箱上的油盖,所述油箱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油盖的底部正对应,所述油箱内设置有多个绕组,所述油箱内设置有油体,且油体的水平面高于绕组的最高高度,所述油箱通过填充装置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内含有介质,所述介质具有热胀冷缩效应。
8.优选地,所述填充装置包括与油箱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矩形块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块内开设有竖直槽,所述竖直槽的一端与油箱的内部连通设置。
9.优选地,所述矩形块内还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壁套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与相应的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和两个横板将竖直槽分隔,所述介质位于移动板下部的竖直槽内。
10.优选地,所述矩形块开设有两个输入槽,所述输入槽呈“l”型设置,所述输入槽的两端分别与竖直槽和油箱内部连通设置,且输入槽与竖直槽连通的高度高于油体的水平面。
11.优选地,所述矩形块开设有两个半圆槽,两个所述半圆槽与竖直槽连通设置,所述竖直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侧壁通过多个弹簧与竖直槽内壁连接。
12.优选地,所述矩形块上固定连接有环体,所述环体内壁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油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体,所述锥形体的顶点与环体的中轴线相对应。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通过绕组工作时散发的热量,使得介质受热膨胀,带动移动板上移,带
动竖直槽内的油体进入输入槽内,并流向油箱中,填补原先油箱内油体转换为气体的部分,使得油箱内的油体不会因热量蒸发而使得水平面下降到暴露绕组,使得绕组始终不会与空气中的湿气接触,同时也保持油体对绕组的散热效果,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变压器保护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变压器保护监控装置中环体和环形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3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油箱;2、油盖;3、绕组;4、油体;5、开口;6、介质;7、支撑块;8、矩形块;9、竖直槽;10、滑槽;11、固定杆;12、横板;13、移动板;14、输入槽;15、半圆槽;16、滑块;17、弹簧;18、环体;19、弧形槽;20、锥形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参照图1-4,智能变压器保护监控装置,包括油箱1和扣盖在油箱1上的油盖2,油箱1上开设有开口5,开口5与油盖2的底部正对应,油箱1内设置有多个绕组3,油箱1内设置有油体4,且油体4的水平面高于绕组3的最高高度,油箱1通过填充装置连接有矩形块8,矩形块8内含有介质6,介质6具有热胀冷缩效应。
22.其中,介质6由甲醇、水银、石蜡等一种或者多种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具有热胀冷缩效应;
23.需要说明的是,正常绕组3工作时,会散热一定热量,通过油体4吸热,但不会使得油箱1内的油体4整体温度大幅上升,而绕组3在超负荷运行时,会散发比寻常更多的热量,导致油箱1内的油体4温度大幅上升,此时介质6会受到温度的感应,而开始吸热膨胀。
24.进一步地,填充装置包括与油箱1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块7,支撑块7与矩形块8固定连接,矩形块8内开设有竖直槽9,竖直槽9的一端与油箱1的内部连通设置。
25.参考图1,矩形块8与油箱1底部相距的距离为支撑块7的高度,使得矩形块8的底部不与油箱1内侧壁接触,而是与油体4接触。
26.进一步地,矩形块8内还开设有两个滑槽10,滑槽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外壁套接有横板12,横板12与相应的滑槽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两个横板12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移动板13,移动板13和两个横板12将竖直槽9分隔,介质6位于移动板13下部的竖直槽9内。
27.参考图2,其中,移动板13和两个横板12将整个竖直槽9分隔成两个独立空间,位于移动板13上方的空间里放置用以填补油箱1内油体4不足的的油体4,位于移动板13下方的空间里放置介质6。
28.进一步地,矩形块8开设有两个输入槽14,输入槽14呈“l”型设置,输入槽14的两端分别与竖直槽9和油箱1内部连通设置,且输入槽14与竖直槽9连通的高度高于油体4的水平面。
29.因矩形块8的底部与油箱1内的油体4接触,使得油箱1内的油体4会进入两个输入槽14内,并且位于输入槽14内油体4的水平面与油箱1内的油体4水平面一致。
30.进一步地,矩形块8开设有两个半圆槽15,两个半圆槽15与竖直槽9连通设置,竖直槽9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6,滑块16的底部侧壁通过多个弹簧17与竖直槽9内壁连接。
31.参考图2,在多个弹簧17的作用下,滑块16位于竖直槽9的最上方,将油箱1的内部与竖直槽9分隔。
32.进一步地,矩形块8上固定连接有环体18,环体18内壁开设有弧形槽19,油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体20,锥形体20的顶点与环体18的中轴线相对应。
33.锥形体20的设置,使得转换为气体的油体4,遇到锥形体20时会逐步重新转换为液体油体4,并根据锥形体20的形状,滑至该锥形体20的顶部,接着,滴落在环体18内,当环体18内的油体4到达一定量时,会突破多个弹簧17的弹力,使得滑块16向下移动,使得环体18内的油体4通过两个半圆槽15进入到竖直槽9内,当环体18内的油体4的自身重力不足时,滑块16又会被多个弹簧17顶起,将再次对环体18内的油体4产生阻隔效果。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5.当绕组3超负荷运行时,会有大量的热量散出,油箱1内的油体4部分受热转换为气体飘散,矩形块8内的介质6开始受热膨胀,并推动移动板13向上移动,使得位于移动板13上方的油体4通过输入槽14填补油箱1内的油体4,保证绕组3始终不会暴露在空气中;
36.当绕组3从超符合转为正常工作时,油箱1内的油体4的温度逐步降低,介质6开始冷却收缩,使得移动板13向下移动,此时,通过半圆槽15流下的油体4被储存起来,以等待下次绕组3的超负荷运行使用。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