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发酵罐的温控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07:34: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发酵罐的温控结构。


背景技术:

2.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其容积在1m3至数百m3。在设计和加工中应注意结构严密和合理。
3.发酵过程中需要使用温控结构进行温度调节,保证发酵罐内的温度为发酵时的适宜温度。专利申请号为202021497896.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固体发酵罐温控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在固体发酵罐保温层内的循环水管,该循环水管用于传送循环水,并与温控机相连,形成水的循环回路;温控机用于加热循环水使流经该温控机的水的温度满足预先设定的温度要求;发酵筒用于容纳待发酵的原料,循环水管则用于围绕固体发酵罐内的发酵筒,使循环水与该发酵筒进行热交换。上述实用新型通过对该装置各个组件的设置、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及相应组件间的配合工作方式进行改进,基于循环水与发酵筒的热交换原理,可使固体发酵罐维持在预先设定的合适的温度,具有升降温均匀、能耗低、水可循环利用等特点。
4.但是上述内容也存在着缺陷,

循环水管没有与所述发酵筒紧密贴合,当热量传递至所述发酵筒内时,会有热量散失,造成热利用效率低下;

循环水管与所述发酵筒之间未设置固定连接装置,这会导致循环水管的移动,循环水管与周围零件发生碰撞,让循环水管的寿命缩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发酵罐的温控结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用于发酵罐的温控结构,包括盘绕在发酵罐内筒外侧面的螺旋状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设有进水端与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出水端均与温控机相连;所述发酵罐内筒设置在发酵罐外筒内部,所述发酵罐外筒与所述发酵罐内筒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发酵罐内筒外侧面设置有呈螺旋状盘绕的水管嵌入槽,所述水管嵌入槽内表面设有用于减震导热的柔性导热层,所述循环水管放置在所述水管嵌入槽中,且所述循环水管表面与所述柔性导热层接触;所述水管嵌入槽周围设有用于紧固所述循环水管的水管紧固件,所述水管紧固件包括弧状箍板,所述弧状箍板一端设有第一翼板,所述弧状箍板另一端设有第二翼板;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发酵罐内筒外侧面铰接,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酵罐内筒外侧面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8.本温控装置设有水管紧固件,能够对循环水管进行固定,避免所述循环水管的移动;与此同时,本温控装置设有螺旋状的水管嵌入槽,所述循环水管设置在所述水管嵌入槽中,能够增大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水管嵌入槽的直接接触面积,使得热利用效率增高。
9.另外,本温控装置通过所述温控机使所述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端相连由此形成水的循环回路,所述温控机能够加热水箱中的循环水,使得流经所述温控机的循环水的温度满足预先设定的温度要求;所述循环水管流经的循环水能够与所述发酵罐内筒进行热交换,让所述发酵罐内筒温度升高。
10.所述保温层能够进行保温,避免所述循环水管热量的散失。所述柔性导热层具有减震导热的功能,一方面能够避免所述循环水管因安装碰撞而造成的表面损伤,另一方面能够将所述循环水管的热量导向所述发酵罐内筒,避免热量散失。
11.进一步的,所述弧状箍板靠近所述循环水管的端面处设有用于减震隔热的柔性隔热层。所述柔性隔热层一方面能够避免所述循环水管因安装碰撞而造成的表面损伤,另一方面能够进行隔热,避免热量向所述弧状箍板传递,进而造成热量的损失。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弧状箍板的连接处弧状过渡,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弧状箍板的连接处弧状过渡。连接处弧状过渡能够避免应力集中,在紧固过程中能够避免所述第一翼板、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弧状箍板之间的连接处折断。
13.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发酵罐内筒内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温控机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能够感应所述发酵罐内筒内部的温度,并将数据传递给所述温控机。
14.进一步的,所述水管嵌入槽与所述循环水管相适配,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所述水管嵌入槽与所述循环水管的直接接触面积。
15.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管均匀布置在所述发酵罐内筒的外侧面,且所述循环水管内循环水自下而上螺旋状流动。所述循环水自下而上流动,在重力作用下能够减缓所述循环水的流动速度,增加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发酵罐内筒之间的热量传递时间。
16.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内设有吸水树脂层。所述吸水树脂层能够吸收水分,当所述循环水管意外漏水或者渗水时,所述吸水树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收所述循环水管漏出或者渗出的水分。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实用新型设有水管紧固件,能够对循环水管进行固定,避免所述循环水管的移动;(二)本实用新型设有螺旋状的水管嵌入槽,所述循环水管设置在所述水管嵌入槽中,能够增大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水管嵌入槽的直接接触面积,使得热利用效率增高:(三)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温控机使所述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端相连由此形成水的循环回路,所述温控机能够加热水箱中的循环水,使得流经所述温控机的循环水的温度满足预先设定的温度要求;所述循环水管流经的循环水能够与所述发酵罐内筒进行热交换,让所述发酵罐内筒温度升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发酵罐的温控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酵罐内筒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管紧固件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管紧固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循环水管;2、进水端;3、出水端;4、温控机;5、发酵罐外筒;6、发酵罐内筒;7、保温层;8、水管嵌入槽;9、水管紧固件;10、弧状箍板;11、第一翼板;12、第二翼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发酵罐的温控结构,包括盘绕在发酵罐内筒6外侧面的螺旋状循环水管1,所述循环水管1设有进水端2与出水端3,所述进水端2与所述出水端3均与温控机4相连;所述发酵罐内筒6设置在发酵罐外筒5内部,所述发酵罐外筒5与所述发酵罐内筒6之间设有保温层7;所述发酵罐内筒6外侧面设置有呈螺旋状盘绕的水管嵌入槽8,所述水管嵌入槽8内表面设有用于减震导热的柔性导热层。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管嵌入槽8内表面与所述柔性导热层粘贴固定。所述柔性导热层为发泡塑料柔性导热层。
25.所述循环水管1放置在所述水管嵌入槽8中,且所述循环水管1表面与所述柔性导热层接触;所述水管嵌入槽8周围设有用于紧固所述循环水管1的水管紧固件9,所述水管紧固件9包括弧状箍板10,所述弧状箍板10一端设有第一翼板11,所述弧状箍板10另一端设有第二翼板12;所述第一翼板11与所述发酵罐内筒6外侧面铰接,所述第二翼板12与所述酵罐内筒外侧面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弧状箍板10、所述第一翼板11、所述第二翼板12三者一体成型。
26.本温控装置设有水管紧固件9,能够对循环水管1进行固定,避免所述循环水管1的移动;与此同时,本温控装置设有螺旋状的水管嵌入槽8,所述循环水管1设置在所述水管嵌入槽8中,能够增大所述循环水管1与所述水管嵌入槽8的直接接触面积,使得热利用效率增高。
27.另外,本温控装置通过所述温控机4使所述进水端2和所述出水端3相连由此形成水的循环回路,所述温控机4能够加热水箱中的循环水,使得流经所述温控机4的循环水的温度满足预先设定的温度要求;所述循环水管1流经的循环水能够与所述发酵罐内筒6进行热交换,让所述发酵罐内筒6温度升高。
28.所述保温层7能够进行保温,避免所述循环水管1热量的散失。所述柔性导热层具有减震导热的功能,一方面能够避免所述循环水管1因安装碰撞而造成的表面损伤,另一方面能够将所述循环水管1的热量导向所述发酵罐内筒6,避免热量散失。
29.进一步的,所述弧状箍板10靠近所述循环水管1的端面处设有用于减震隔热的柔性隔热层。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隔热层为橡胶柔性隔热层。所述柔性隔热层一方面能够避免所述循环水管1因安装碰撞而造成的表面损伤,另一方面能够进行隔热,避免热量向所述弧状箍板10传递,进而造成热量的损失。
3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翼板11与所述弧状箍板10的连接处弧状过渡,所述第二翼板12与所述弧状箍板10的连接处弧状过渡。连接处弧状过渡能够避免应力集中,在紧固过程中能够避免所述第一翼板11、所述第二翼板12与所述弧状箍板10之间的连接处折断。
31.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发酵罐内筒6内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温控机4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能够感应所述发酵罐内筒6内部的温度,并将数据传递给所述温控机4。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吊耳与所述发酵罐内筒6侧壁连接。
32.进一步的,所述水管嵌入槽8与所述循环水管1相适配,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所述水管嵌入槽8与所述循环水管1的直接接触面积。
33.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管1均匀布置在所述发酵罐内筒6的外侧面,且所述循环水管1内循环水自下而上螺旋状流动。所述循环水自下而上流动,在重力作用下能够减缓所述循环水的流动速度,增加所述循环水管1与所述发酵罐内筒6之间的热量传递时间。
34.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7内设有吸水树脂层。所述吸水树脂层能够吸收水分,当所述循环水管1故障渗水时,所述吸水树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收所述循环水管1渗出的少量水分。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