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段式积木件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05:50: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积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段式积木件。


背景技术:

2.积木类产品中经常会加入灯光装置起到美化积木模型,增强视觉效果的目的,现有的用于积木的灯光装置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中供电,通过导线连接到积木各处的装置,另一种是内置纽扣电池,打开开关后可以常亮的灯光装置。而如何优化现有的积木灯光效果,改变现有的供电方式,达到随意搭建随意发光的效果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段式积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分段式积木,包括:多个发射线圈积木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发射线圈积木件的多个转接积木件,
6.在所述发射线圈积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器,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之间还连接有第一金属线圈,所述转接积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器,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还连接有第二金属线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匹配连接;
7.所述发射线圈积木件与所述转接积木件连接形成一闭合回路,所述闭合回路中预留有充电接口。
8.可选地,上述的分段式积木,其中,所述发射线圈积木件还包括:第一上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上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一下壳体,在所述第一上壳体和所述第一下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连接器以及所述第一金属线圈。
9.可选地,上述的分段式积木,其中,所述转接积木件还包括:第二上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二上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下壳体,在所述第二上壳体和所述第二下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连接器以及所述第二金属线圈。
10.可选地,上述的分段式积木,其中,所述转接积木件为折弯结构。
11.可选地,上述的分段式积木,其中,还包括:供电积木件,所述供电积木件上设有充电-输出接口,所述充电-输出接口与所述充电接口匹配设置。
12.可选地,上述的分段式积木,其中,所述供电积木件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池组件,其中,所述充电-输出接口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13.可选地,上述的分段式积木,其中,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控制开关。
14.可选地,上述的分段式积木,其中,所述供电积木件还包括:第三上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三上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三下壳体,在所述第三上壳体和所述第三下壳体之间还设有第三容纳腔。
15.可选地,上述的分段式积木,其中,在所述第三上壳体或所述第三下壳体上还设有
与控制开关匹配的第一孔。
16.可选地,上述的分段式积木,其中,在所述第三上壳体或所述第三下壳体上还设有与控制充电-输出接口匹配的第二孔。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8.本技术通过多个发射线圈积木件以及的多个转接积木件的配合使用,可拼接成不同形状的结构,可以配合发光积木拼接或组装成不同的积木造型,达到随意搭建随意发光的效果。
附图说明
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0.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分段式积木的分解结构图;
21.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分段式积木的爆炸图一;
22.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分段式积木的爆炸图二;
23.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供电积木件的分解示意图;
24.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发光积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分段式积木,包括:多个发射线圈积木件10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发射线圈积木件10的多个转接积木件20,
27.在所述发射线圈积木件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器11,在所述第一连接器11之间还连接有第一金属线圈12,所述转接积木件2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器21,在所述第二连接器21之间还连接有第二金属线圈2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1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1匹配连接;
28.所述发射线圈积木件10与所述转接积木件20连接形成一闭合回路,所述闭合回路中预留有充电接口。
29.本实施例通过多个发射线圈积木件10以及的多个转接积木件20的配合使用,可拼接成不同形状的结构,可以配合发光积木拼接或组装成不同的积木造型,达到随意搭建随意发光的效果。
30.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积木件20以具有90
°
转角进行举例说明,其中,所述转接积木件20可以具有线型结构、弧形结构或者其他异形结构等等。
31.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发射线圈积木件10还包括:第一上壳体101以及与所述第一上壳体10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下壳体102,在所述第一上壳体101和所述第一下壳体102之间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连接器11以及所述第一金属线圈12。其中,上述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实现。
32.同样地,所述转接积木件20还包括:第二上壳体201以及与所述第二上壳体20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下壳体202,在所述第二上壳体201和所述第二下壳体202之间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连接器21以及所述第二金属线圈22。上述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实现。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积木件20优选为折弯结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转接积木件20具有90
°
折弯结构。如,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该具有90
°
折弯结构的转接积木件20,可组装成具有矩形结构的拼装积木。
3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供电积木件30,所述供电积木件30上设有充电-输出接口,所述充电-输出接口与所述充电接口匹配设置。所述供电积木件30可为所述发射线圈积木件10提供电能,从而通过所述第一金属线圈12和第二金属线圈22发射无线电波,以与配置有下文所述的接收电感线圈a的其他发光积木件配合使用,从而使发光积木件实现发光效果。
35.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积木件30包括:控制电路板31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板31电连接的电池组件32,其中,所述充电-输出接口与所述控制电路板31电连接。
36.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电路板31上还设有控制开关33。
3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供电积木件30还包括:第三上壳体301以及与所述第三上壳体301可拆卸连接的第三下壳体302,在所述第三上壳体301和所述第三下壳体302之间还设有第三容纳腔。其中,上述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实现。
38.在所述第三上壳体301或所述第三下壳体302上还设有与控制开关33匹配的第一孔。
39.在所述第三上壳体301或所述第三下壳体302上还设有与控制充电-输出接口匹配的第二孔。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壳体101、第一下壳体102、第二上壳体201、第二下壳体202、第三上壳体301以及第三下壳体302优选地采用abs塑料材质制成,abs塑料材质,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均好,硬度高,耐疲劳和抗应力开裂、冲击强度高。
41.其中,如图5所示,接收电感线圈a的其他发光积木件可以是具有如下结构(仅为举例说明),包括:接收电感线圈a、灯珠b以及蓄能电容c组成的闭合电路,其中,接收电感线圈a与所述灯珠b串联闭合,所述蓄能电容c与所述灯珠b并联连接。其中,上述发光积木件的具体内置电路仅为举例说明,其并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42.本实施例与上述接收电感线圈a的其他发光积木件配合使用时的工作原理为:所述供电积木件30给所述发射线圈积木件10供电,控制电路板31产生无线信号并通过发射电感线圈(包括:第一金属线圈12和第二金属线圈22)发射出来,发射电感线圈发出的无线电波通过接收电感线圈a耦合产生涡流,并经过蓄能电容c滤波和存储电能,点亮灯珠b,从而实现发光积木件的发光效果。
43.本技术通过多个发射线圈积木件10以及的多个转接积木件20的配合使用,可拼接成不同形状的结构,可以配合发光积木拼接或组装成不同的积木造型,达到随意搭建随意发光的效果。
4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
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6.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