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自提料脚手架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05:08: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脚手架,具体是一种自提料脚手架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2.移动脚手架因其搭设、拆除、使用简单等优点,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室内施工脚手架,在进行室内棚顶抹灰时大量、长时间使用。尤其是对于挑高较大的厂房,移动式脚手架是非常常见的施工设施,脚手架移平台的使用、移动非常频繁。因周转比较频繁,脚架的载重一般较小,约仅供1至2个人在平台上工作,一般不会装配较重的物料,施工过程中物料都是通过人工少量、多次递到施工平台上。部分施工中,移动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4米,工作人员上下脚手架有高处坠落的危险;工作人员频繁的因取运材料需要反复攀登脚手架,递送物料过程中如不慎掉落容易对递送人员造成严重物体碰撞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便于施工平台上下物料传递的脚手架。
4.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自提料脚手架施工平台,包括支撑立柱和横梁组成的架体,架体上部设有操作平台,架体一侧设置有爬梯,架体另一侧设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安装于架体底部的传动轮、安装于架体顶部的从动轮以及传动链;传动链送程侧、回程侧分别安装有一个载料框。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7.本实用新型通过载料框装载物料,通过链条传动提供载料框,实现物料自动提升,降低人员递料的安全风险;物料递送速度快,安全方便。
8.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9.物料框包括网兜、悬臂杆和夹具,所述夹具夹持固定于传动链上,悬臂与夹具外侧固接,网兜设置于悬臂外挑端;此方案中网兜结构减小装置自重,降低架体两侧重量差,通过向悬挑的物料框结构保持提升机构平衡。
10.所述传动轮、从动轮以及传动链安装于安装箱内,安装箱两侧设有供悬臂伸出的侧槽;安装箱底部固定有与传动轮轴连接的驱动电机。此方案提升轮及链条安装于箱内,避免被物料(混凝土浆)污染。
11.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轮正向转动、反向转动交替进行,两载料框一个接近传动轮,另一个接近从动轮。此方案两侧物料框交替,物料框不经转动轮,仅上下移动,减少了绕转动轮时的故障。
12.操作平台固定于立柱顶部以下750mm高度,爬梯上端与操作平台连接;操作平台的爬梯侧设有对开式门板,两门板的转轴旁边设有限位柱,门板安装于限位柱的平台侧。此方案提高操作平台施工人员安全。
13.还设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启停以及转向的遥控器,遥控器设置有两个,一个设置于操作平台施工人员能够接触的位置,另一个设置于地面施工人员能够接触的位置。
附图说明
14.图1 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送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载料框安装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门板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架体;1-1、支撑立柱;1-2、横梁;1-3、操作平台;2、爬梯;3、送料机构;3-1、载料框;3-2、安装箱;3-2-1、侧槽;3-3、从动轮;3-4、传动链;3-5、传动轮;3-6、悬臂;3-7、夹具;4、转轴;5、门板;6、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0.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对脚手架的进行一步改进,脚手架包括主架体1部分,架体1与现有的施工脚手架结构相似,由钢管材搭建而成,包括四根矩形分布的支撑立柱1-1,支撑立柱1-1的每一侧面都通过横梁1-2、斜杆焊接搭建。主架体1的具体高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架体1上设置有施工操作平台1-3,操作平台1-3用于施工人员站立以及临时放置少量施工材料。操作平台1-3可以是由多根钢管并排布置构成,也可以是由一块模板或钢板铺设,用于施工人员站立以及物料放置。
21.架体1的右侧设置有爬梯2,用于施工人员从地面攀爬至平台上。爬梯2上端高度贴近操作平台1-3的高度,支撑立柱1-1上端高于操作平台1-3部分设置有防护侧栏。
22.架体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可方便架体1移动转移。万向轮带有制动踏板,踩下制动踏板后可锁定万向轮的滚轮,方便架体1在任意位置定位,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移动导致操作平台1-3失稳。
23.本实用新型架体1还设置有送料机构3,送料机构3设置于爬梯2对侧,送料机构3包括安装箱3-2,安装箱3-2与架体1固接,安装箱3-2上端至架体1顶部,下端至架体1底部。安装箱3-2设有一个传动轮3-5,一个从动轮3-3,其中传动轮3-5轮轴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从动轮3-3为无动力轮,从动轮3-3通过对应规格的传动链3-4与传动轮3-5相连,当驱动电机转动时,带动两轮运行。传动轮3-5设置于安装箱3-2下侧,从动轮3-3设置于安装箱3-2上侧。传动链3-4的左侧、右两侧(即送程侧、回程侧)分别通过夹具3-7固定安装有悬臂3-6,悬臂3-6外端伸出安装箱3-2,悬臂3-6伸出安装箱3-2的外端设置有载料框3-1。安装箱3-2两侧设有纵向的侧槽3-2-1,悬臂3-6从侧槽3-2-1伸出沿侧槽3-2-1上下升降移动。优选的,载料框3-1为网兜或钢丝钢筐,载料框3-1用于装载物料,将物料从地面上升载送至是操作平台1-3高度。物料是流动性物料时,可以放置在质量轻的不透水盒中。可以有效减少架体1两侧的重量差。
24.进一步的,两侧载料框3-1的高度位置关系为一高一低,当左侧载料框3-1下降至地面高度时,右侧载料框3-1上升至施工平台高度,反之亦然。驱动电机采用步进电机,电机
驱动传动轮3-5正反交替转动,即可带动两载料框3-1左升右降或右升左降。此结构下方装料和上方卸料可同步进行,一个行程完毕后装料框又转化为卸料框循环交替进行,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25.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启停的遥控器,遥控器配备有两个,分别供装料人员和卸料人员使用。一个位于平台施工人员易接触的位置,另一个位于地面施工人员易接触的位置。
26.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侧栏,在爬梯2侧设置为两个对开式的门板5,两个门板5分别通过转轴4与架体1连接。转轴4可以固定在支撑立柱1-1侧面,也可以直接利用立杆上端作为转轴4亦可。转轴4旁边设有限位柱6,门板5安装于限位柱6的平台侧。限位柱6阻挡门板5向外转动,仅能向内转动。施工人员从爬梯2上来后直接推开门板5即可进入操作平台1-3,而位于操作平台1-3内的施工人员则不能向外推开门板5,这样的结构起到进入便捷并安全防护作用。门板5的转轴4中设置扭簧,使对开式的门板5能够自动复位于关门的状态。门板5常态下与限位柱6为抵接的状态。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益效果:
28.送料机构3中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轮3-5往复转动,带动两侧载料框3-1一升一降,再一降一升循环转换,载料框3-1移动至下方装料,移动至上方卸料,装料、卸料同步进行,无需人工递料,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防止物料坠落。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门板5结构单向开门,即保证施工人员易进入操作平台1-3,以保证操作平台1-3内的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